(中国网记者 申罡)5月13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共同主办的“重建生机——2020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夏季)”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浪潮集团副总裁刘伟华,智联招聘CEO郭盛等嘉宾应邀出席,美菜网CHO刘军担纲主持人,嘉宾们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重启之路。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巨大影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分析认为,造成失业率上升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需求锐减。以往我们也经历过经济起伏,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般来说就业也受到影响,但从来没有过这次这么大。而需求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百姓收入因疫情减少。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6%,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现象。二是疫情期间百姓减少了外出购物,中国虽然是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但老百姓避险情绪浓厚,不愿去商场购物,。其次是生产中断,一些中小企业,有一段时间没有订单的话,它就不太可能再运转起来,造成很多中小企业“死亡”。再次是复工复产之路漫长,造成失业率居高不下。
姚洋指出,疫情期间,与互联网相关行业都出现了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居家办公使得工作方式多样化,可能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深远影响。居家办公既可以兼顾家庭、孩子,又可以减少早晚班高峰期的出行人数、减少污染。
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朱岩梅认为,历史上每隔五六十年,就产生一次新的技术变革。今年正好是生物技术新浪潮开始的时候。人才如何抓住新浪潮的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未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朱岩梅以人才“大树”模型,解读人才的发展犹如”大树“的成长,企业在培养人才显性的技能之余,还应关注人才的人格特质。
对于就业市场变化情况,智联招聘CEO郭盛指出,数据显示,疫情冲击下的第一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仅为1.43,达到近年来最低。从招聘职位数上来看,4月已出现较明显的反弹。今年一季度,新零售人才需求逆势增加17.85%。郭盛认为,企业要学会利用危机,自我革命,转危为机。具体来看,企业应打造柔性组织,打通自下而上的通道,这样的组织往往能焕发更高的效率。同时,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进步最快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培训,而是通过以面带线带点的方式,帮助员工从社交资源获取学习素材,或团队内互相学习,亦或是通过兼职这种实际的手段去提升技能。此外,企业要学会善用外部资源,尤其是外部的人才资源解决企业当下急需的业务需求,做到内外兼修。当然,激励体系也必不可少,这就要求企业与员工不仅能够同甘,也能共苦,形成长效的良性的信任体系。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浪潮集团副总裁兼CHO刘伟华认为,在疫情中表现优秀的企业往往具备四个特点:聚焦硬科技、坚持长期投入、把握行业趋势、进行数字化转型。他强调“人力资源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的核心“。企业应当从人才获取、资格审查、测评笔试、面试考察到聘用录取各个环节,都建立人才引进的全流程数字化,并重视人文价值最大化,重视员工的体验。
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该论坛持续深入探讨中国人力资本管理现状与趋势,推动中国企业对先进管理的思考,受到了众多学者、企业与人才的重视。(责任编辑:蒋新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