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斌:中国居民消费具有较大潜力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时间:2020-06-28 | 责编:蒋新宇

6月23日,中国宏观经济热点研讨会(第7期)于线上举行。本期论坛聚焦“消费潜力与扩消费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陈彦斌参与研讨。以下整理了他的发言。


客观而言,中国居民消费具有较大潜力。潜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持续偏低,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从历史对比的视角还是国际对比的视角来看,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更进一步地,如果对相同人均GDP水平下的若干国家的居民消费率进行比较,那么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的整体情况。中国在2019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因此本文选择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作为参考系,进而对比若干国家在人均GDP水平大致相同时的居民部门消费率水平。可以看出,在相近的人均GDP水平上,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显著低于美日英等发达经济体,也低于韩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并且差距很明显。这表明当前中国居民部门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可供开发。


二是,国内市场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还较少,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消费潜力由于供给侧受到抑制而未充分释放。消费是由需求与供给两端共同决定的。如果供给端难以提供居民所需的产品与服务,那么即使居民存在扩张消费的欲望,也难以实现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这恰恰是现阶段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居民对于高品质消费品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国内市场供给却明显不足,由此显著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出国留学就医和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大量购买国外产品,这一现象也表现出当前居民对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


三是,中国消费环境整体欠佳,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未被释放。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2.1万件。其中,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投诉占比最大,两者之和占投诉总量的54.2%。面对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和质量较差的消费环境,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仔细权衡消费获益与消费风险,而选择持币待购和延迟消费甚至放弃消费的人不在少数,这就抑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有鉴于此,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群众放心消费、便利消费。”随着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还将有大量的消费潜力能够得到有效释放。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有可能存在潜力悖论问题,导致并不见得消费潜力就一定会释放出来成为现实的增长动力。通常所谈的消费潜力大多都是基于差距,也就是说,之所以有消费潜力,主要是由于现在消费相对低下。但这种看法是存在逻辑悖论的。消费差距与消费低迷是结果、是现象,并非可以获得快速增长的前提与原因。而且,差距也许只是可以改进的美好愿望。举例来说,按照差距与潜力的说法,全班体育成绩中最后一名的同学潜力是最大的,而全班体育成绩第一名的同学是最没有潜力的。可见,以差距来判断潜力可能存在误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