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四部分 中美民间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发布时间:2020-07-06 11:18:42    来源:中国网    作者:全球化智库    责任编辑: 申罡

四、中美民间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尽管中美民间合作抗疫对缓解两国疫情和遏制全球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客观来看,在这一过程中,中美民间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阻碍,并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全球治理机制落后、中美关系不稳定性加强、中美地方交流合作受限和中美经贸合作面临阻碍等几方面的重要挑战。

这些挑战的产生具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疫情期间,隔离防控措施导致全球价值链被破坏,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全球治理机制的落后又令中美难以通过现有多边机构调解争端。另一方面,疫情与中美贸易战叠加、美国大选临近导致其国内政治分歧加剧、美国部分政治势力借机抹黑中国形象破坏合作氛围等原因也为中美民间合作带来更多挑战。此外,作为拓宽中美沟通合作的重要方式,中美省州级地方往来渠道的局限性也不利于中美民间合作加强。

(一)全球治理机制落后,中美合作站在十字路口

新冠肺炎疫情映射出现有全球治理机制存在不足。一个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对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作为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是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抗疫中心力量。但是WHO由于本身组织规则对各会员国的不具有硬性约束力,只能采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为疫情国提供评估报告和应对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部分国家没有在疫情出现之初就予以高度重视,进而加重了疫情的严峻程度。而当全球疫情加重后,更有国家为了逃避自身抗疫无力的责任转而攻击世卫组织。此前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世卫组织的行为,不仅违反了自身国际义务,更为本就艰难的全球抗疫工作雪上加霜。

经过疫情,全球多边合作发展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各国更加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进而选择合作应对共同的敌人,朝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另一个就是各国选择各自为营,国际社会也因此变得分裂,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作为全球治理中重要的两大参与者,中美两国的合作发展受国际形势变化已经站在了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中美关系变化在影响国际格局的同时,国际格局的变化也在影响中美合作选择。如果疫情成为全球多边主义发展走向的分水岭,全球化逆流带来的冲击最终将损害各国人民的利益,进而可能降低民间合作意愿,为未来中美民间合作带来一定挑战。

(二)中美两国关系起伏,民间交往受到连带影响

疫情期间,中美两国关系出现起伏,政府间“一轨”合作减少,中美民间交往也受到连带影响。中美两国为控制本国疫情和稳定经济,都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航空管控措施,并对一些类别的产品加增出口限制。同时中美两国国内的民粹主义也有所抬头,对中美合作产生质疑,这些虽然并非是主流趋势,但在客观上也成为中美民间合作抗疫顺利开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为中美双方顺利履行第一阶段协议也造成了阻碍,政府间的“一轨”接触与交流变得十分有限,这对中美民间合作抗疫也产生了一定阻力。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两年时间内,中美关系经历多次起伏。经过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两国于2020年1月15日上午签订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和下一阶段的经贸谈判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因此在2020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3%。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大规模暴发并在全球蔓延,美国成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对中美两国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构成影响。

5月20日,美国政府发布了《美国对华战略方针》,与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既定政策呼应,再次明确美国将放弃长期奉行的对华“接触”战略,转而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方针》的出台拉紧了中美两国之间本就紧绷的弦。尽管中美民间交流合作总体上来看受政府关系影响较小,但不可否认政府仍然是民间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中美两国政府关系的不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交往。

此外,一些西方国家对疫情的政治化与污名化也损伤了中美民间合作的信心,特别是美国政府在本国疫情加重后,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指责与舆论攻击。同时一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抗疫帮助是出于地缘政治目的,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中美两国的外交斗争与博弈占据着各种新闻头条与社交媒体热搜。许多中美两国民众对两国合作的态度因此较为悲观,这也抑制了部分中美民众参与抗疫合作的积极性。

事实上,负面国际舆论对中美两国合作的影响长期存在,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担忧和质疑也层出不穷,但我们需要看到,这些质疑和误解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缺乏沟通与了解。越是存在嫌隙,越应该接触交流,这也是中美民间合作抗疫显得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通过合作交往,中美两国可以从民众开始,自下而上地逐渐靠近,构建互信。

(三)交流渠道萎缩,中美地方合作存在局限

中美地方交流是维系中美关系、加深中美人民友谊的重要路径,然而近年来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地方政府自身对友好城市关系建设的落后,中美两国地方交流的活跃程度有所下降,其存在的局限性也成为中美民间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挑战之一。

友好城市(省州)是中美两国开展地方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友城在此次中美抗疫合作过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弥补了中美政府间合作的短板。除了相互捐赠和慰问,中美之间依托友城建立的三大交流机制——中美省州长论坛、中美省州立法机关合作论坛和中美友好城市大会也可在沟通中美地方合作中发挥更多作用。现阶段,如何通过经贸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走出疫情困境应成为重要议题。在这一方面,友城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为中美企业合作搭建平台,通过更加密切的商业合作为中美两国民间友好往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四)全球价值链遭到破坏,中美经贸合作面临挑战

在疫情期间,全球价值链显露出的脆弱性也引起了各国关注。全球化发展至今,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已经将各国紧紧连接在一起。然而疫情的出现引发了各国对自身产业布局的风险和成本两者之间平衡点的重新思考。虽然“全球脱钩”这种倒退式发展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十分微弱,但区域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疫情过后“三链”重组、产业转移重新布局的趋势。

中美两国是全球价值链中十分重要的两环。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在高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而美国则在多个领域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创新能力十分突出。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破坏使得中美企业之间的正常商业合作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中断,而美国国内一些主张与中国“脱钩”的声音也在疫情的助推下更加明显。尽管中美两国企业在疫后继续合作的意愿仍然存在,但如果全球价值链无法在疫情过后恢复或优化升级,那么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还将面临更多挑战。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