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一部分 中美民间抗疫合作背景

发布时间:2020-07-07 10:20:24    来源:中国网    作者:全球化智库    责任编辑: 蒋新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疫情全球蔓延不仅使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也对各国开展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带来严峻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世界经济将收缩3%;世界贸易组织(WTO)则警告称2020年全球贸易量在悲观情况下或将减少约三分之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峻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堪比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2009年以来继H1N1流感、两次埃博拉疫情、小儿麻痹症复苏和寨卡病毒疫情之后,世卫组织在宣布的第六次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而在历史上,人类和瘟疫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天花、麻疹、鼠疫、疟疾、黄热病、伤寒……这些曾经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伤害的疾病迫使人类加强合作,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近现代以来,二十世纪初暴发的西班牙流感成为人类历史上传播范围最广的传染病,全球约有5亿人被感染,2500万-4000万人死亡;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则是人类进入千禧之年后最惨痛的记忆之一,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死亡人数919人,祸及32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H1N1流感大面积暴发,肆虐215个国家和地区,导致近20万人死亡。灾难并没有将人类击败,反而让各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对各国最终成功控制非典具有关键作用。在全球化深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的当下,全人类的命运被紧紧捆绑,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孤岛,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国际合作显得更为重要。


纵观全球疫情发展态势,中国是最早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从1月24日开始,短短一个星期内,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截至2020年6月29日,中国累计已有85200余人确诊,4648人因此失去生命。而当中国国内疫情逐步获得控制的同时,全球疫情却日益严峻。在所有出现疫情的国家中,美国的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最多,截至6月29日,已有超过263万人感染新冠肺炎,近13万人因此死亡。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数万家庭的悲伤与生死离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一文中表示,“现在,我们生活在时代更替之际。领导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是一边管控危机、一边建设未来。一旦失败,世界将遭受劫难”。面对疫情,各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搁置分歧与争议,凝聚共识,通力合作,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抗疫策略对全球疫情控制和疫后世界经济恢复都具有重要影响。今年4月,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视频对话会上,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林松添,全国对外友协原会长、中美友协副会长李小林,前中国驻美大使、中美友协副会长周文重,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前州长布朗(JerryBrown)、前财政部长保尔森(HenryPaulson),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前白宫办公厅主任波德斯塔(JohnPodesta)等中美战略界重要人士一致呼吁两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战。中美开展抗疫合作不仅有助于缓解两国疫情,更对加强全球抗疫合作,并最终战胜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疫情也让公共卫生潜在危机和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不完善暴露在公众面前。全球各国均出现了医疗物资储备不足问题,也缺少有效的国际机制来协调各方抗疫。面对疫情,部分不负责任的政客仍将其政治私利置于首位,恶意指责中国抗疫成效,误导舆论风向,阻碍中美及国际抗疫合作,意图推卸其抗疫不力的责任。相比之下,中美两国的民间组织机构和众多友好人士却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两国抗击疫情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来自民间社会的力量和声音在中美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可补充和延伸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及互助,推进中美及全球合作抗疫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全球蔓延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及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的冲击。


当前,中美民间抗疫合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为全球抗疫合作释放出积极信号。然而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多个国家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有专家推测,如果防控不当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疫情高峰期。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更应共同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充分调动民间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加强民间合作加速控制疫情,另一方面应更多地关注疫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全球治理创新发展,形成中美合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