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打造“亮点”宜宾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青 初晓 | 时间:2020-10-22 | 责编:时畅

 

在经贸摩擦、疫情冲击以及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等国内外新环境下,我国谋划经济发展长远布局,提出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城市群、经济圈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化是加强区域联动、拉动内需、促进双循环的重要动力,也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元素。

 

对成渝地区而言,由成渝经济走廊成渝经济区,再到成渝城市群,以及现在的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的定位转变、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战略性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如何在“双循环”的背景下唱好“双城记”,对于促进新形势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全局性意义,而宜宾在此进程中大有可为。

 

一、寻找融入“双循环”的突破口,发挥“双城记”比较优势

 

寻找融入双循环的突破口是新形势下成渝经济圈发展的一大前提,也是一大难点。而促使成渝经济圈“快、准、稳”地融入“双循环”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并依此形成政策框架,定位在“双循环”中的位置,确保成渝经济圈在参与“双循环”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发挥更多的联通作用,真正实现“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以及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格局。

 

成渝经济圈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联系密切的成渝地区经济文化、圈内完整发达的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农工业体系。成渝经济圈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除此之外,它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的交汇点,有充沛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经济文化方面,成渝地区自古“一家亲”,两地文化融合成为闻名遐迩的巴蜀文化。成渝地区虽然面临高山纵横、位处内陆等不利条件,但是完善的交通设施却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国际机场、航运设施和国际铁路使得成渝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千古工程都江堰为成渝地区打下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同时成渝经济圈拥有着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这些比较优势成为成渝经济圈融入“双循环”的基础,需要充分挖掘。

 

另一方面,成渝经济圈内大部分城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经济圈的双核——成都和重庆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才指数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在成渝经济圈中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打造“亮点”宜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川渝两地及周边地区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而四川宜宾,在抢抓这一国家战略机遇上大有可为。

 

宜宾同样需要找准自身比较优势,挖掘“亮点”产业、打造“亮点”产品,弥补短板,提升经济发展在圈中的贡献,从而逐步成长为成渝经济圈中的“亮点”城市。在成渝经济圈内,宜宾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独特、特色产业突出,工业基础雄厚以及产品市场开阔的优势,但同时存在一定的传统工业主导、创新驱动能力较为薄弱、地区发展路径趋同,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以及消费结构本地化的劣势。具体而言,首先,宜宾在地理区位和城市群布局中的优势显著,地处西南地区腹心部位,交通便利,经济辐射范围广,潜力巨大;其次,从自然资源来看,煤炭、页岩气的储备量大,水资源较为贫乏;教育及人力资源方面,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相对较高,中等、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较小,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科研投入相对匮乏;第三,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数据表明,目前宜宾已拥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自主产业和宜宾造国际品牌特征的产品,比如以竹、茶、牛、猪、桑为代表的农林牧渔业,以食品饮料、化工轻纺、综合能源以及机械制造为代表的工业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区域内部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其中以五粮液集团为代表的白酒行业,以及以丝丽雅集团、宜宾天原集团为代表的化工行业等优势尤为显著;第四,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看,宜宾市市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路网、桥梁密度远高于全省城区平均水平,而下属各县基建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失衡。

 

在“双循环”与“双城记”的背景下,宜宾可通过突显自身经济发展的亮点,打造“亮点”宜宾,在扬长补短的基础上,做到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向世界、具有全国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向全国,其他优势产业则在成渝经济圈占据有影响的地位。例如,一方面,饮料食品业要做好优胜劣汰;化工轻纺产业应当升级,建立产业链基地;机械制造业要发挥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同时重点打造八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积极开发新的市场,升级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宜宾出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应注重特色产品的溢出效应,确保特色产品比较优势的发挥,同时带动其他周边产品技术升级,提高整体产品质量,以更好地往“双循环”生产链条的上游移动。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责编:蒋新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