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马亮:打通数字化城市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社会科学报 | 作者:马亮 | 时间:2020-11-24 | 责编:申罡

文|马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信息无障碍工作,使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居民、文化差异人群等信息无障碍重点受益群体能够实现信息普惠。信息无障碍要消弭的是数字鸿沟,即因为身体机能、所处环境等因素而无法使用和享受信息技术。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者等社会弱势群体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数字鸿沟会使其错过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期,并进一步拉大社会不公平。概而言之,数字鸿沟至少会在两个方面使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社会公平障碍。


一方面,数字鸿沟使社会弱势群体“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他们无法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红利,在获取公共服务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难以和其他群体竞争,为此付出的代价和负担也更重。比如,医院挂号采取在线预约等数字化模式后,社会弱势群体因为不会操作或没有渠道而被拒之门外,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恰恰是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对象。又如在数字消费券的发放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没有渠道或能力去获取,这使其难以享受普惠性的消费红利。凡此种种,都使社会弱势群体面临更加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并使社会公平受到侵蚀。


另一方面,数字鸿沟使社会弱势群体成为“看不见的人”,并使其成为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的“盲点”而被忽视。不使用信息技术的社会弱势群体消失在智慧城市的“雷达”中,无法提供与之相关的各类数据,并使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出现系统性偏差。比如,依据大数据绘制的夜间经济地图,就不会包括不使用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的用户,而他们的偏好和选择就可能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被忽略。因此,越是不使用信息技术的用户,越有可能因为没有“留痕”而被大数据所忽略,并难以出现在城市治理的“雷达”上。


目前城市无障碍主要体现在交通出行、建筑设计等物理空间,而对数字空间的无障碍还关注不够。但是,作为看不见的隐性障碍,其危害可能比看得见的显性障碍更为可怕。因此,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时,要特别注意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政务服务的普惠布局,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城市。  


政府部门应率先垂范,不断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在技术条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应保留线下政务服务渠道,避免数字化转型让社会弱势群体“掉队”。政府部门应推动更多城市打造一刻钟政务服务圈,使任何人都可以就近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业务,而不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比如,可以利用既有的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加装自助机或提供人工服务,便于人们就近办理各类业务。要加强政府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来降低人们的合规成本。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立符合其使用习惯的特别通道,使其可以无差别地获得医疗、教育、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救济仍然是信息无障碍的1.0版本,因为社会弱势群体仍然需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成本和负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触网”,才能从根本上消弭数字鸿沟,实现信息无障碍的2.0。调查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是不懂电脑或网络,其次是文化程度不高和上网设备限制。为此要创新技能培训模式,鼓励政府购买技能培训服务,使更多老年人和残疾人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


虽然银发经济效应日益凸显,但是信息无障碍仍然是“小众”市场,少有企业关注。政府部门应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各种方式,激励企业研发新一代信息无障碍技术,使人们能够以可负担的价格使用和受益;同时应加强对各类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的信息无障碍测评,将其作为上市销售和上架服务的必要条件。


城市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城市人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为了城市人而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带来的技术狂欢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否在这个过程中“掉队”了,并通过信息无障碍让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在电影《我是布莱克》中,主人公曾说:“我不是一串社保号码,我的名字是丹尼尔,我希望得到尊重。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是沿街乞讨的乞丐。我在此希望争取我的权利。我是一个公民,无所奢求,无所妥协。”对于城市数字化转型而言,除了要让城市管理者们“心中有数”,还要让城市治理“数中有心”,让城市成为更有温度和更具温情的文明所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