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智库思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国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贾晋京 | 时间:2021-03-05 | 责编:申罡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


走好“最先一公里”


分析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搞清楚。因此,加强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核心所在。


那么,如何走好这“最先一公里”?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作为应用技术的前端,基础研究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加大各级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以适当形式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二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是创造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达到空前高度。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相继出台,他认为,中央针对加强基础研究的政策举措仍将陆续有来。


激活“第一资源”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源头活水”。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员队伍,但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顶尖人才、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


“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就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郭万达认为,其重点一是引进市场化竞争和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其次,要充分调动高校院所和研发机构资源,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研通常是寂寞的、清冷的,这需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同时全社会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四海之气”怎么聚集?


科技无国界,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正如习近平去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的,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在贾晋京看来,中央已经发文,要求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探索推动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等,更多旨在促进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的政策措施值得期待。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界人士,他们对于破解“卡脖子”难题必然有诸多真知灼见。相信经过中国最高议事殿堂的充分讨论,中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路径也将更显清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