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副总编辑杨新华出席论坛并致辞
——在“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论坛上的致辞(2021年4月25日)
各位专家、老师、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又恰逢清华大学庆祝建校110周年大会,我们举办“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论坛,是躬逢其盛、与有荣焉。首先,我代表论坛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网,对各位专家、老师和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清华大学师生和全国广大青年学生,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站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时点上,我们的历史方位从未如此清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进入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又是矗立在不远未来的伟大愿景,我们距离复兴梦想从未如此之近。
回望百年来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历程,也是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民族复兴之路,在历史的淬炼中化茧成蝶,成为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未来的历史发展还将继续证明,由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获得了真理的赋能,时间站在了中华民族这边。
距离世纪中叶不到30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历史从来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复兴伟业正面临许多艰难险阻。我想从外宣视角分享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了近年来国际涉华舆论的最大变量。美国在贸易战之后,又发动了针对中国的舆论战,从新冠疫情全面污名化中国,到指责中国“盗窃知识产权”,进而在涉疆、涉港、涉台、南海等广泛领域制造冲突,挑起整个西方世界与中国的对抗,对中国和平崛起进行前所未有的打压。西方媒体的舆论制裁不绝于耳,民众的对华好感度受损下降,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显著恶化。与此同时,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舆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在一些国家赞赏中国共产党抗疫成就和治国理政思想的同时,美国主导的西方舆论对中共的妖魔化竭尽能事,用意识形态标签化一切,把中共渲染成“自由世界的威胁”,甚至制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对立。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是意外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但它揭示了所有冲突对抗的背后,本质上仍然是制度和价值观之争。这样的对抗冲突,在我们民族复兴的历程中迟早要遭遇,也一定会非常剧烈。
外宣工作的根本使命,就是要构建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发展环境,防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被打断。可以说,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话语逐步确立了在全球的统治地位,特别是西方在二战之后、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成了中国和中共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最大障碍,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崛起、中共治国理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叙事的正确解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同时特别强调要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根基,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话语建构作出了许多重大原创性贡献。从实践的角度,我们需要谋破几个题目:一是通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和发展理念,推动中国道路的吸引力转化为制度和理论的吸引力;二是更大力度地推动中国话语创新从经济、文化领域向生态文明、社会和政治领域拓展;三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国话语创新成果全方位进入国际舆论场,融入全球话语体系。只有通过创新和斗争,解构先入为主、居高临下的西方涉华、涉共话语体系,建构开放包容、平视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民族复兴和中国共产党才能从话语困境中解放出来。
一个复兴的民族应该也必须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话语权既来自于硬实力,也来自于软实力,硬实力是“物质基础”,软实力是“精神支柱”。与硬实力相比,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速度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一方面要着力提升软实力、补齐短板,另一方面也要探索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促进的内在联动机制,构建两个实力均衡发展、相互支撑的话语权,这样的话语权才会更加强韧、经得起风浪。
对于我们外宣工作而言,这是一个机遇和困难并存的时期。但有一点我们有坚定的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根本源头。长期以来,我们基本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个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是不应该挨骂的,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大党也是没有理由挨骂的。历史不能改写,但未来可以创造,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再通过三十年的努力奋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候,我们也将真正告别“挨骂”的历史。
责编:蒋新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