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智库研究】刘元春:房地产长效改革大幕开启

来源:人大重阳网 | 作者:刘元春 | 时间:2021-09-26 | 责编:申罡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三季度即将结束,局部疫情仍然有所反复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将影响未来几个月我国经济的增速步伐。


与此同时,在“十四五”的规划下,下半年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将如何调节?后地产时代,影响与改变又将如何?未来数年,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哪些?带着这些短期与中长期问题,《港湾商业观察》对话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


刘元春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人才;他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著作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奖”等奖项20多项。


他同时还兼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第十四届规划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 50 人论坛成员。


在宏观经济领域,刘元春教授从来都是媒体与庙堂最为关注的研究型专家学者,他曾多次参加高层座谈会,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还常规性出席国家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聘请专家。刘元春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学。


两大动能支撑下半年


还有三个多月,2021年就宣告收尾。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刘元春表示,增速放缓是常态,主要是由于基数因素,同比增速放缓,并且放缓的幅度比较大,这是客观现象。另外,当我国经济接近于常态化,产出缺口全面收窄,产能达到临界值,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逐步放缓的状况。


再之,“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对于中国的外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也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他强调,中国经济增速下半年肯定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过程。原来预测,一季度能达到超过18%,到四季度,可能保持在5.5%-6%的区间。


然而,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经济动能承压较大。


刘元春告诉《港湾商业观察》,有两大因素将支撑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十四五”规划的落地,落地要见效,要见到时效性的项目,能起到全面支撑的作用。特别是“十四五”围绕着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来布局,实际上,这些新的项目,对于整体经济的战略转型,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整体宏观经济政策空间操作空间巨大,不像欧美,这意味着,在进行逆周期的调整,和跨周期的调整中,能够使经济的回落状态,有所缓解。


不过,刘元春也表示,疫情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存在明显的影响。比如整个二季度对广州,江苏,三季度对福建等地影响,而水灾又影响到河南,这些区域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不能够忽视。


财政与货币政策空间巨大


世界范围内,疫情在很多国家仍然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都保持了相当大程度上的领先作用,堪比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即便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层面操作空间巨大,刘元春也提出,“我们要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冲击,要有一个充分的判断,特别是要强化底线管理,从而使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定位有一个前瞻性的研判,和相应的对冲性的举措。”


他指出,按照今年上半年的财政计划,财政支出的速度,比市场预期的要差。因此,这就为下半年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空间,在不更改预算计划的基础上,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今年GDP的名义增长和财政实际增速,是比我们财政预算规划里面所设定的基础增速要高,这又为我们进一步的财政支出增加提供了空间。而且,我们去年的实际财政赤字率,比计划的要小,中央政府的债务率比西方要低得多,这也存在很大空间,在极端情况下,我们财政赤字的增长空间也会很大。”


财政政策的空间,决定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此来提质增效的空间和能力都很强。


至于货币政策,刘元春也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当前,我国国债收益率是超过2%的,人民币贷款利率超过5%,房地产贷款利率已经达到7%,从货币宽松的角度,空间仍然很大。


“而且,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也在8%以上,空间都不小。因此,整个经济的弹性和韧性,以及政策的弹性空间,实际上表明短期经济的弹性和韧性都很强。”


房地产长效改革大幕拉开


针对外界比较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在刘元春看来,中国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战略地位,从18大以来进行了全面评估,以房地产为基础的泡沫化、产业空心化问题已经全面凸显。因此,控制房地产泡沫化所带来的空心化,是一个战略性举措。


他表示,从这些年发展角度,在房地产领域的长效机制改革,虽然没有完全破题,但在短期管控层面是层层加码,基本上达到了稳房价,稳地产,稳预期的目标。


“这两年来看,中央在房地产长效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大战略的序幕已经拉开,集中体现在‘十四五’规划里面,特别是今年,第一是关于农村土地可以直接进入城市建设,这个改革很重要;第二是对于地方的房地产出让金收缴,统归税务局来进行;第三是加大对于房产税的研究立法速度。”刘元春说。


他强调,这些改革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从根本上逐步改变土地财政,改变这一导致土地价格上涨和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杠杆性。房地产领域的改革开始拉开。


他还谈到,对城市住房的格局,打破传统的单一商品制格局,要求政府可以发挥更大力量,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战略里面,要为农民工提供充分的廉租房,并且在“十四五”期间,在新增里面达到20%左右的水平,这将改变城市的房地产供给格局。


指导价,二次供地,三道红线,层层加码下的房地产行业巨变已经开始,这无疑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刘元春表示,监管模式的改革,这些综合举措的出台,实际上,意味着房地产的发展阶段将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一方面是双轨模式,另一方面是传统土地杠杆将失去加倍放大的效应。由此,将会看到,整个房地产在中国金融分化,中国城市化,中国产业化的进程中,传统的作用将逐步回归,回归到普通行业的特征。


“十四五”的五位一体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我国正式进入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国内循环、国际循环的关系将进入新阶段。”


这段话是刘元春今年6月份的新书-《读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所谈到的。作为“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有怎样的畅想。


刘元春表示,从经济发展角度,“十三五”开始,我国就破除了唯GDP主义,但并非不讲GDP,依然很重要,依然是核心指标,而“十四五”中对于新发展理念,对于创新,对于协调,对于绿色,对于安全,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单纯的GDP,所以会进一步破除唯GDP主义,将几大维度上的指标,进一步强化。


第一,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在研发层面强度,特别是基础研发的强度要上升到新阶段。同时,我国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层面的战略性定位,必须要让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二,中国的发展,必须是绿色的发展,必须是共享的发展,这样就导致必须在“双碳”目标上,要进一步得到体现,在收入分配上面,把它作为改革调控很重要的重点来抓。


刘元春向《港湾商业观察》强调,“十四五”规划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体现了我们的新发展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发展与安全的协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