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见智】“强迫劳动”帽子是如何扣向新疆的?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鹏 | 时间:2022-11-02 | 责编:蒋新宇

文丨刘鹏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当地时间10月31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污蔑中国新疆地区存在所谓“侵犯人权”行为。对此,近百个国家纷纷发声,明确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严厉驳斥不实指控,批评美西方国家滥用三委平台纠集小圈子、挑起政治对抗,攻击抹黑中国。其炒作新疆问题的本质是借人权问题破坏中国稳定,维护自身霸权。“他们关心新疆人权是假,以疆制华、维护霸权是真。他们今天的目标是中国,明天就会把大棒指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早在2020年4月份,某非政府组织曾向英国海关提交报告,声称中国新疆棉花产业存在对维吾尔族人的“强迫劳动”。这一事件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其实,除了棉花产业,在很多新疆的优势产业中,例如光伏、多晶硅、PVC、番茄等,国外反华势力一直试图利用“强迫劳动”的污蔑手段来阻挠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那么国外相关利益团体鼓吹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如何“证实”的呢?通过英国诺丁汉大学James Cockayne发布的报告“The Energy of Freedom?”Solar energy, modern slavery and the Just Transition可窥一斑。报告指出,通过所谓“强迫劳动风险的评估技术”,使用虚假数据炮制出所谓“强迫劳动”结论,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新疆为何成为攻击对象?

外媒为何关注中国新疆地区的“强迫劳动”?J.C.的报告称,发展太阳能有助于一个国家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大大提高国家能源安全性,但全球40%的多晶硅供应来自中国新疆,全球77%的多晶硅、97%多晶硅板、83%太阳能电池、74%太阳能模组的生产由中国主导。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在太阳能光伏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实力上难以撼动中国,便想出从人权的角度恶意攻击中国,挥舞“人权大棒”抹黑中国新疆的产品,称其是所谓“强迫劳动”的成果,要求各国禁止进口中国新疆的产品,从而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反华势力如何炮制“强迫劳动”谎言抹黑中国新疆?

欧美反华势力如何炮制中国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呢?J.C.的报告通过自编的“强迫劳动风险的评估技术”模型,使用虚假数据编造出“在全球前30位光伏产品生产国家中,中国光伏产品单位强制劳动风险最高”错误结论。

报告中模型三个变量数据均来自美国单方面发布的数据,有的数据甚至是以维护霸权的虚假数据。模型权重分配亦包藏祸心,模型中占比最大的是GFL(强迫劳动商品),这对光伏产业排名第一的中国来说,针对性再明显不过。因此,该模型构建缺乏科学论证,数据来源有失偏颇,结论的真实性可想而知。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刻意捏造虚假数据,以抹黑中国光伏产品,从而遏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攻击中国的范式:关心人权是假,遏制中国是真

J.C.的报告从太阳能的重要地位切入,引出能源革命中的“正义”问题;随后引用诸多不实报道,阐述了太阳能产业链上的所谓“强迫劳动”;继而通过比较10个国家、领域的政策和运用Policy Currents框架进行分析,从人权、产业链、封闭市场、集体行为多层面,寻求攻击中国光伏产业的政策可能性,进一步构建所谓“强制劳动风险评估”工具,选取三个易于攻击中国光伏产业的指数,通过不实数据得出虚假结论,诬陷中国光伏为“强迫劳动产品”;最后提出路径建议,为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疆光伏产业发展的霸权行为提供所谓的“政治学依据”。关心人权是假,遏制中国是真。

此类所谓学术报告漏洞百出,其攻击中国的范式可归纳为:

首先,针对某一重要但西方国家处于竞争劣势的产业抛出人权问题;其次,收集或捏造大量数据营造一种假象;随后,由机构或组织等对歪曲的事实进行理论套用,为政府提供所谓“建议”或“路径”;最后,政府出台法案或发起制裁,以不正当手段攫取利益。

通常是媒体第一步,组织、协会、机构第二步,议会提案第三步,行政法案第四步。从利益竞争视角看,竞争失败的商人裹挟利益相关议员进行提案,以引起政府重视,继而由政府支持,派出大量所谓“第三方”捏造虚假消息面,最终政府以此为依据,出台霸权制裁举措。

反华势力的抹黑在事实面前终将偃旗息鼓。中国发展已势不可挡,通过捏造数据伪造事实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必将破产。西方国家的制裁抵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也阻止不了中华儿女奋进向上的势头。虽然任重而道远,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责编: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发表评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