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沈逸: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容划线站队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沈逸 | 时间:2022-11-09 | 责编:郭泽涵

文丨沈逸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理念与实践,分享中国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展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前景。对当今世界来说,这是在动荡变革期持续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首先展示出对信息技术革命内生规律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洞见;其次系统归纳总结了中国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最后则是以胸怀天下的政治气魄,用富于智慧和勇气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推进全球网络治理秩序良性变革的中国方案,为持续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年4月底,美国政府主导宣布了“互联网未来宣言”,在中方发布白皮书之后,有舆论尝试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所谓的“互联网未来宣言”是一个用来掩饰华盛顿的无能与失败,为美国的网络霸权强行“挽尊”的瑕疵品。“互联网未来宣言”脱胎于美国政府用意识形态在全球“划线站队”,以此构建对华战略竞争新思路的构想。其最初的设想,是组建一个“联盟”,而非发表一份“宣言”,其主要起草者中有不少与“台独”关系密切,相关团队与其说是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专家”,不如说是一群“门外汉”与“捣乱者”。他们天真而鲁莽地认为,可以用美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重构全球网络治理秩序。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美国政府拿出“普世价值”大旗就可以在网络空间为所欲为。按照美国政府的计划,2021年12月召开所谓“世界民主峰会”是推出这一设想的最佳时机,然而却遭到了严重挫败。全球互联网社群的有识之士,包括美国国内一些长期活跃于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毫不客气地否定了华盛顿建立所谓“联盟”的计划,认为这个“联盟”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意识形态对互联网进行阵营切割,其方案充满了看似专业却在本质上属于主观臆测的胡言乱语,相关制定者实际上是一群借意识形态和“人权”理念瞎折腾的职业闹事者,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真实展开与运行现状缺乏最为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美国政府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巨大的“灵活性”和“韧性”:一方面死撑着不认错;另一方面悄悄地一再推迟“联盟”成立的时间,最后不得不拿出一个丝毫不具有约束力的宣言草草收场,“意思意思,对付一下”的拙劣诉求溢于言表,而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各方对此也心知肚明。所谓“互联网未来宣言”一如美国政府曾经一度气势汹汹地推出的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一样,一旦落到纸面上,就会遵循各方心照不宣的默契,被扫入到它们在历史上应该存在的位置。

从更加宏观的维度来说,“互联网未来宣言”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正好以可视化的方式,具体表征了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含义:动荡,指的是原有秩序无法继续发挥其作用,又暂时无法产生有效的新秩序。其根本原因,就是曾经主导全球公共品供给的国家失去了继续承担维持和更新公共品职能的意愿与能力。而“互联网未来宣言”就是个别国家已经无法继续按照当今世界所需要的那样,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秩序中继续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一个缩影。而变革,指的是伴随着力量对比变化,新的行为体将以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以负责任的方式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公共物品,促进国际体系发生积极和良性的演化,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中国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不仅归纳总结了中国的经验,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取得的最佳实践,展示了中国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不断作出努力的决心。


发表评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