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智库思享】孙佳山: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目的不纯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孙佳山 | 时间:2022-11-18 | 责编:郭泽涵

11月16日,“阿尔忒弥斯1号”登月火箭成功发射,标志美国迈出重返月球的第一步。“阿尔忒弥斯1号”计划将一艘“猎户座”飞船送上月球轨道并返回,该计划最终目标是到2025年在月球南极附近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永久月球基地,并为未来载人火星登陆做好准备。

美国重返月球除了科学、技术意义,还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建立美国在月球的领导力并彰显美国的存在”就是明证。这一切并不是偶然。早在2020年5月31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对接国际空间站,整个美国社会都为之雀跃。因为自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以来,美国甚至是通过租用苏联冷战遗产的俄罗斯火箭,才完成包括国际空间站往返等在内的基本航天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外层空间开发,美国也没有停止寻求实现航天发射成本大幅降低、高度安全可控的尝试和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公司不断涌现,正是美国政府力图最大化调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资本力量,将近地轨道航天发射商业化的必然结果。

而且,美国在航天领域摸索符合其自身国情发展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而且基于其国家利益有着更直接的布局。2010年,为了进一步释放商业航天领域的社会活力,打破美国航空航天局和传统军工巨头等的行业垄断,小布什政府正式发布了影响深远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对新世纪以来美国航天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始从近地空间逐步淡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深空探测和科学研究,尤其通过保底研发、技术扶持,乃至亲自“手把手”参与到一线等方式,加大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商业航天公司的培育力度。

而奥巴马政府则通过2015年的《关于促进私营航天竞争力、推进创业的法案》《商业航天发射竞争法案》,大幅压缩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等传统军工巨头的垄断空间,为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彻底扫清障碍,不仅相继取消对商业航天的相关限制,还赋予了对其商业模式和金融估值等至关重要的私人太空采矿权,而这也暴露出华盛顿打响新一轮太空竞赛的图谋。

到了2017年,特朗普政府一上任就对美国航天政策作出新的阶段性调整,不仅历史上第三次成立国家航天委员会,还在政策、金融和技术上全面扶植,大力推动本国商业航天稳步发展。2019年12月,特朗普政府正式颁布总统令,宣布组建美国太空军,并于2020年1月正式授予其保护包括商业航天在内的美国太空资产的军事职能。

只有明晰了这一延续至今的沿革脉络,才能更真切地理解2020年5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开的《阿尔忒弥斯协定》的核心关键。为了突破1966年底通过、具有永久效力的《外层空间条约》这一外层空间国际治理的重要法理基石,《阿尔忒弥斯协定》以美国航空航天局为中心的散射式双边结构,在奥巴马政府开放私人太空采矿权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试图在月球建立所谓“安全区”,以商业、民用等名义来掩盖资源开采,将月球及小行星等本应面向全人类开放的外层空间资源的探索和开发,纳入到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单边框架之中。

虽然美国航空航天局一直强调由其主导的太空资源开发活动的商业、民用性质,但《阿尔忒弥斯协定》不仅没有明确禁止和限制在外层空间的军事活动,还大幅弱化《外层空间条约》关于天体活动非军事化的明确要求。显然,美国要充分利用其太空科技和在这一领域已经形成、从政府到社会的垄断优势,最大化保证美国在外层空间的话语主导权和规则制定权。《阿尔忒弥斯协定》也明确要求加入该协定的伙伴国及其管辖的商业航天公司,在月球及小行星的探索、开发行为必须做到对其安全和透明,以美国利益为准绳。

可以说,2020年公开的《阿尔忒弥斯协定》明确了月球及小行星的资源开发将是新一轮太空竞赛的主战场。美国还将继续基于其国家利益,事实性地违背本应维护全人类福祉的《外层空间条约》,将外层空间探索开发军事化、单边化。

就在11月12日,“阿尔忒弥斯1号”成功发射的前4天,执行了多项神秘军事任务的美国太空军的无人可重复使用太空飞机X-37B成功着陆,908天的在轨时间再次打破其自身保持的纪录。今年4月,美国还宣称停止直升式反卫星武器试验,遮掩其将外空探索开发军事化、单边化图谋,并以各种方式固化其科技垄断优势。总之,美国近期以来为加强自身太空霸权的种种行为,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危险的历史信号。(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发表评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