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中国 > 

【智库思享】王勇:创造条件,抓住中美“机会窗口”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王勇 | 时间:2022-11-21 | 责编:郭泽涵

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面对面会晤令世界瞩目,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战略性沟通。据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介绍,美方表示美国务卿布林肯希尽早访华,跟进会晤后续工作。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在这次两国元首会后,中美多个领域的沟通交流正在恢复,中美关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出现了企稳甚至止跌回升的宝贵“机会窗口”。笔者认为,主要是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导致这一结果。

一是,中美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地区和国际的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及地区相关国家持续表达对中美竞争失控后果的高度关切。印尼总统佐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期都表态,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希望中美关系稳定。

二是,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对全球经济走出当前的危机负有特殊责任。中美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关系高度紧张,将有损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完整。

三是,中美力量差距不断缩小,两国若不能和平共处,相互损害将只会给两国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中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而美国想固守过去在地区和全球的霸权地位,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空间显然不合时宜。

四是,两国国内政治的最新变化明显有利于双边关系的改善。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显示,民主党小赢大胜,相反对华持更加强硬立场的共和党未能在选举中掀起“红色浪潮”。民主党在关键时刻保住参议院多数优势,拜登政府地位依旧稳固。稍早之前,中共二十大成功举行,中国正以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双方都有避免冲突、稳定关系,推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的愿望。

就下一阶段而言,最重要的是落实元首会晤达成的多项共识,后续能否顺利跟进是至关重要的观察点。中美双方需共同努力,为落实这些共识创造条件。这些共识达成落地将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同时为解决彼此的关切创造条件。这也是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负责任态度。

当前亟需做的是,抓住两国关系的机会之窗,为恢复双边各层级交流创造条件。此前,中美双方四个机制化交流基本完全停止,只存在零星对话。没有机制化的交流沟通,中美彼此的关切将无法得到很好体现与适当解决。

中美需要尽快恢复外交和安全对话,了解彼此在涉台等问题上的意图,通过对话进一步明确双方各自“红线”的含义,减少其中因模糊性可能造成的误判。尤其要避免在台湾问题上擦枪走火。台湾问题与中国的国家政治安全仍将是中方关注的重中之重。美方需要更确切地表达美国所谓的“红线”的内涵及合理性,而不是寻找干预中国内政的借口。

中美需恢复、扩大民间的交流,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交流;恢复、扩大中美智库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智库专家和学者间的交流对于深度认识彼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年轻一代往往对不同文化更加开放,这种交流有助于他们在成长的时候建立友谊,为中美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基础。

当然,由于政治文化和体制的差异,中美之间也要在沟通、交往中注意照顾彼此的感受,尊重差异的存在。双方应该开放心胸、自信交流,推动中美文明、文化间的深度对话。

中美可规划在全球性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全球经济政策协调以及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争取达成一些具体的合作协议。在全球经济政策上,中美需坚持全球化与经济开放的方向,就多边体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贸组织的发展与改革方向进行磋商。

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如阿富汗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及国际维和问题等,中美可推动开展更富建设性的讨论,争取扩大与相关国家磋商,在稳定地区局势、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必须看到,中美之间之所以目前出现这一机会之窗,主要基于双方都希望管控危机、避免出现不想看到的局势,但这还不够。因此今后一段时间,中美沟通的目标还需转向增进战略互信与政治互信,只有通过坦诚对话并不断累进具体合作方能实现,美国尤其需要与中方相向而行。当然,中美走向互信的道路仍充满挑战,考验着两国的智慧。(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