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1-09-20  发表评论>>

刘英(1881~1921)名光铭,字丹书,湖北京山人。清代末科秀才。1905年自费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习政治经济,结识孙中山。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参与创设共进会。出资赞助革命,购《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宣传品,秘密输入国内,散发各界。1908年,毅然弃学归国,协同孙武、刘公等在武汉设立湖北共进会机关多处,联络党人,筹划革命,并以家资充作经费。复在故里永隆河假全盛美商店,附设邮政代办所,为通讯联络点。联络汉水流域会党,拥众三万余人,任共进会暗编的革命军第二镇统制,负责筹备当地武装起义。

1911年9月,共进会和文学社召开联合大会,刘在会上力主起义,并被预定为起义后军政府副都督。武昌起义爆发,即在京山举兵响应,于10月12日晚集合乡民一千五百余人,攻入永隆镇,杀清军管带张进福。次日,光复天门,处死知县荣濬等十一人。扩编军队,达五千余人,分编为两标,刘自兼第一标标统。10月25日,在张截港大败来犯清巡防营统领刘温玉部,残敌溃窜至刘家乡大肆焚杀刘氏家簇,他不以为念,仍挥师南下,相继光复钱江、监利、公安各县。不久,将所部归安襄郧荆招讨使季雨霖统帅,任招讨部军务处处长。曾协助季占领钟祥,驱清军管带张楚材,出师河南,连克三县。南北议和后反武昌,历湖北军政府高等顾问、同盟会湖北支部长、湖北官书局总办职。获陆军少将衔及勋五位。1913年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二次革命”时,与詹大悲等在汉口法、日租借设立机关,密谋响应讨袁,事泄避走日本。

1914年率先加入中华革命党。在日尤注重研究军事学。嗣奉孙中山之命归鄂,任第三军区司令,策动讨袁。袁死,国会重开,复为国会议员。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大元帅府参议。后回荆襄起兵。任靖国军第四军司令、湖北靖国军第三梯团司令、襄河招讨使等职,转战鄂西、川东一带。1921年在汉口号召旧部参加驱逐鄂都督王占元运动,为王所侦悉,贿通法租界逮捕,8月4日就义于武昌。翌年归葬故里。1986年10月10日,迁葬于京山烈士公园。译著有《统帅学》《作战纲要》《夜行军》。

责任编辑: 杨楠
文章来源: 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