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期待“百花齐放”

发布时间: 2019-05-17 10:3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朱婷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期待“百花齐放”

——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调研综述

广袤的中国,地大物博。多彩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发于这片土地,又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文化即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恐怕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与人类进步的关键”。

多年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处于失衡局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振兴乡村文化,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具长远意义。

13日至19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带队,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调研组在内蒙古走社区、访嘎查,进蒙古包,随后22日至26日,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儒林带队的同主题另一路调研,在湖北省荆州和宜昌的市县乡村深入展开。

尽管蒙鄂发展水平不同,南北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但调研中可以发现,经过近几年的部署和落实,我国不仅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还初步建成了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基层文化活动丰富而充满活力。

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同样呈现出新需求和新变化。凡益之道,与时同行。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成为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美丽乡村的呼唤。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

无论在辽阔草原的内蒙古,还是在多民族聚集的湖北。调研组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今日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

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农民群众,有了钱之后也开始有了“闲”。

调研组一行来到龙舟坪镇两河口村时,69岁的文化队长身穿大红褂子,正跟文化队队员们一起演练节目。

谈起现在的农民生活,瘦高个子却精神矍铄的老队长笑得合不拢嘴。委员们问,您觉得什么是文化?他不假思索地说,文化就是快乐。“现在农民的生活好起来了,不愁吃喝以后得有点别的追求,啥是文化,我们老百姓就觉得文化就是让自己心情舒畅。”

几句大白话,说乐了一群人。在人群中,龙舟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宿永祥笑着补充说,“其实就是现在的农民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

曾几何时,人们在谈论农村和农民时,有意无意会贴上“没文化”的标签。但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建共享可以凝聚人心、激发正能量,真正让人们有家园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先进文化占领农民群众思想主阵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委员认为,内蒙古十分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因为文化的问题,更是固边安边、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

因此在调研中,我们能听到张继委员在内蒙古的感慨,“在对边远牧区的走访中,发现尽管地域广、人员稀,牧民们仍然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服务,真是没想到。”

也能看到刘月宁委员在湖北的感动,“松滋市有关部门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发挥了前瞻性作用,卸甲坪土家族乡山歌大王宁远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上万首山歌完成了搜集整理工作,这无疑是当前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经过深入调研,委员们收获了成效和经验,也发现了新问题和新矛盾。农村文化根植于一套乡村独有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由各地不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所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跟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融合。而委员们发现有一些矛盾的产生恰恰就是源于“不相融合”。

文化服务需与文化需求“精准”对接

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出发,不难看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均等化,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以标准化手段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按照这个思路和要求,其实各地为了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出台了系列文件和举措,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服务内容、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制定明确标准和相应实施方案。

“经过调研有一个深刻体会,有些文化设施属于典型的‘只管建不管用’,一次性建设较多,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丁梅委员分管文化工作十几年,“当我们的文化设施建成后,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至少说明这个文化设施跟群众的文化需求是脱节的。”

“文化送到门上,但没送到百姓心坎上。文化设施建到村口,但不符合村民胃口。文化产品放到网络,但未得到网虫热络。”这段生动形象的话,是张复明委员的调研“心得”。因为格外关注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结构和利用效率问题,张复明留意到一些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量闲置,甚至无人问津的现状。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