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林:放弃幻想,回归基础,艰苦奋斗

发布时间: 2019-05-28 08:5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崔吕萍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过去十几年里,我和我的同事对于华为这家企业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我们都很尊重,甚至是崇敬华为,因为她是全球范围高新技术领域内非常出色的公司之一。”整场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曹健林给本报记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谈及华为、谈及任正非时的语气,比如从始至终,他提到任正非从不直呼其名,一直称之为“任总”。

翻开曹健林的履历,你会发现,1955年生人的他,既是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也曾作为科技部副部长,多年分管高新科技与产业司。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对于任正非众多话语的解读耐人寻味。

华为旗下的海思芯片公司总裁何庭波在5月19日发布员工内部信中就曾提到,海思将启用“备胎计划”。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任正非进一步阐释了华为的“备胎计划”,“很多东西已经投产了。投产的时候不排外,外面的货订一半。每年至少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去排斥和抵制”,“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除美国芯片,要共同成长,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我们有备份。”

“什么是‘备胎’?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思维方式。我们永远要有艰苦奋斗的准备,不能老是幻想一帆风顺。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曹健林这样说。

但是,只有“备胎”的想法还不行,还要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尽早在资源和精力上做调配,而不是挂在口头上。在这个方面,华为堪称榜样。无论是在追赶学习的时候,还是暂时领先的时候,抑或是遭受打压的时候,他们都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

“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任正非

“当海思宣布启动,华为和任总给中国科技界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当然,在不同时期,‘备胎’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身处其中的人也要不断有应对措施的意识和能力,但华为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华为在无线通讯基站领域走到了全球第一梯队,即便如此,任总依旧可以冷静地看到自己的短处,认为洗个冷水澡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但在必要的时候,洗个冷水澡,对企业而言是有好处的。‘备胎’的存在,其实也是企业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曹健林这样说。

“自主创新如果是一种精神,我支持;如果是一种行动,我就反对。如果都用‘备胎’,就是体现了你们所说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最主要目的是想做孤家寡人,我们想朋友遍天下。我们不愿意伤害朋友,要帮助他们有良好的财务报表,即使我们有调整,也要帮助。”

———任正非

“2006年,我到科技部工作,分管高新司和外事工作,那时我国刚刚提出高新技术自主研发这个说法,这也是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思考。分管外事工作,就要和外商外企打交道,当时他们对这个说法都很质疑,因为在全球化时代,高新技术都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有人提问,中国搞自主创新是不是要搞封闭?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自主创新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一国之科学家,必须要保持创新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不能翻译为‘独立’甚至‘割据’,而是要求科学家时刻怀揣追求理想、勇攀高峰的信念,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汲取各种科学养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保持精神独立的前提下,在行动上与全球同行进行合作。”曹健林表示。

当年如此解释,今天,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科技队伍和高新技术企业更要这样做。

“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这么多年来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特别是在最近的危机时刻,体现了一些美国企业的正义与良心。前天晚上,徐直军(华为副董事长)半夜两三点打电话给我,报告了美国供应商努力备货的情况,我流泪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任正非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外界的打压而倒掉;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大的开放,和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同行合作。在任总的回答中,他还表扬了美国同行,提出与全球同行共同发展,这反映出了他的理念、胸怀和气度。”曹健林这样说。

“我们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任正非

“在中国的企业界,只有很少的企业家能够像华为这样,从基础理论做起,进行研发进而将成品推向市场的。华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早。我记得很早以前,有一次我到莫斯科出差,很多人建议我,一定到华为在那里设立的数学研究所看看。我看了以后发现,当时这个研究所就已经吸引了上百名数学家在做研发。后来我陆续了解到,像这样的基础科学实验室,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了很多。不仅自己建,她还支持了全球很多所高校的实验室。这几年,科学界对于回归基础研究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时,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了‘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也是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要持续解决的问题。”曹健林表示。

谈到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时,面对媒体,任正非也提出了一些批评。在曹健林看来,这些批评是公正的:“我们应更加坚定地改革教育中一些不适合发展的东西,要特别强调抓好基础课,而不是用花里胡哨的东西影响学子;要引导青年一代提高创造动手能力,而不是为了个人名利。”

关于开放吸引人才的问题,任正非发问,为什么美国能吸引到那么多人才?曹健林说,事实上,围绕这些话题,全国政协也有很多调研,关键一点还是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总是挨打,就觉得有危机了。

———任正非

“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换,任总保持了自己的风格,表现出了自信,这是中国高新产业界特别需要的自信。我有的时候也在想,中国科技界其实应该感谢这些来自外部的挑战,这些挑战给大家上了清醒的一课。”同样在科研中见过“风浪”的曹健林,同样不讳谈挑战。

上世纪50年代生人的曹健林说,《毛泽东选集》里的很多文章他都倒背如流。采访至此,他在电话那端谈起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里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曹健林看来,中华民族永远压不倒,越是压我们,我们越能团结起来,发挥优势,肯于学习,艰苦奋斗。这是外界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正向激励。

他坦言,多年来中国科技界对美国同行有点迷信,大家不愿意,或者多少有些害怕和美国人较量。而这次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美国对华为的做法,让大家看到的,是美国赤裸裸的霸权主义,我们固然也有自己的问题,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怕就能躲开,而是对方步步紧逼,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放弃幻想。

“我也留过学,做过科研,我也知道我们的产业里存在问题,如果说我们一定要跟着老师去学习的话,恐怕不只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很多方面,过去我们一直把美国视为参照物。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很难把握分寸的,认为什么都要学。学生对老师总会多几分信任、少几分怀疑,但在今天,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当老师总是无理取闹、剥夺学生发展权甚至欺负学生时,学生就要下决心做更好的自己,那就是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努力冲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束缚。现在,国际科技界还有一些人认为我们还是后起之秀,那些在历史上,也包括现在还走在前面的人认为,我们的功力还不到,不应发展太快,否则他就有恐惧感了。这个阶段什么时候能过去?我认为,就是当我们发展到别人遏制不了的时候,对方也就习惯了。到那时,我们可以从容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曹健林这番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