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永强委员:脱贫攻坚要经得起检验

发布时间: 2019-07-30 09:0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的数据,从考核情况看,2018年年度减贫任务全面完成,全国283个县脱贫摘帽。但在工作中,笔者注意到,有的地方返贫率较高。这与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等有密切联系,值得重视。

总的看,当前返贫具有区域性、群体性、反复性等突出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因灾因市场波动返贫。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旱灾、水灾、雹灾、虫灾、疫情等各类灾害频发。贫困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普遍较弱,一旦遭遇灾害,家庭经营受损较大,从而导致返贫。除此之外,农产品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也会导致一些脱贫户返贫。二是因大额支出返贫。根据建档立卡数据统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占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40%以上。现有针对贫困群体的大病救助和医疗报销制度,难以形成对已脱贫家庭及时、充分的医疗保障,一旦得了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达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导致返贫。随着一些地区乡村教育格局调整,农村家庭把孩子送到中心乡镇或县城上学,教育支出和生活成本大幅上涨,也成为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一些贫困地区建房、婚姻彩礼等相关支出攀高,远超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能力,一些家庭因此重新陷入贫困。三是因帮扶方式不当返贫。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一些地区急功近利、大干快上,脱贫主要靠短期送钱送物,只输血不造血,注重物质投入,忽视内生动力,对贫困人口精神、思想观念、人力资本扶持较少。有的地方不顾市场需求和贫困家庭实际情况,送“扶贫羊”“扶贫鸡”,算账脱贫。有的地方短期行为严重,攻坚期内投入大量资源,尚未建立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就将贫困户退出。有的地方甚至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强行给一些不符合脱贫标准的农户脱贫。这些不正确的帮扶方式方法,都会导致农户“脱贫”后很快就返贫。

现行考核评估体系主要针对各地减贫成效、精准扶贫、帮扶满意度和资金使用监管,属于即期阶段性考核,这有利于一级一级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但对于防止返贫、促进稳定脱贫,尚缺乏针对性的硬性约束,迫切需要在考核评估工作中加以改进,让脱贫攻坚经得起检验。

首先,加强政策衔接配合。应将返贫率纳入考核评估体系,注重与现行考核评估办法的衔接配合,确保考核评估体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先期可考虑找几个典型省区开展返贫率评估分析工作试点,取得经验并报请批准后,明确将返贫率作为一项参考指标。其次,分类处置返贫原因。对返贫情况的考核,要区别对待因灾、因市场波动、因大额支出、因不当帮扶导致的返贫,特别要考虑因灾返贫不可抗的特殊原因,将这类原因引起的返贫予以排除。对于因灾返贫,考核评估中虽可不列入参考,但针对这方面的救助、保障工作应高度重视。最后,加强返贫监测调查。加强对各地脱贫户返贫情况的监测调查,在贫困监测中开展专项辅助调查。同时尽快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进有出,达到监测总体返贫水平和具体特征的功能,更好支持返贫考核和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