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走向世界的道路上 中医药很早就出发了

发布时间: 2019-09-23 09: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韩雪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几千年的中国,重大瘟疫发生时,从未出现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人口灭绝,正是得益于中医药的护佑。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受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1971年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经过40多年验证,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实现诺奖设立115年来中国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类诺奖的历史突破。获奖的最大理由,莫过于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20多年前,我去南非考察交流,当地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所的一名专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能发现青蒿素?我们南非漫山遍野的青蒿,怎么我们就发现不了?”很难忘记他不甘的语气和神情。

发现青蒿素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目前最广为人知的典型案例。其实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中医药很早就出发了。

1961年,印尼前总统苏加诺因肾结石无法排尿,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向中国求助,希望由中医解除他的病痛。

1962年,周恩来总理派中国医疗组前去印尼为他医治。经过4个月的中医治疗,苏加诺的病情明显好转,岳美中教授被授予印尼国家勋章。

若干年前,一位外国政要找我看病。在诊断、开方、医嘱之后,一直默不作声的保健医生突然发问:“能把每种中药的作用标上吗?”我向他解释,中医药不这么标注,因为除了单味药疗效外,重要的是中药的配伍作用。他仍不解地问:“那你们做了哪些实验,能证实这个药方治好病呢?”

保健医生的提问确实是再正常不过的西医思维,比如任何西药应用前,至少需要做多次动物与临床试验,必须阐明主要成分、作用机理与毒副作用……

而中西医的差别恰恰正在于此。

西医以病为本,思维是微观的、解析式的,因此产生了还原论;中医以宏观和整体论思维为标志,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同样的病也会根据人或所处的时间与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和方药,所谓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在中西医诊疗思维、治疗模式全然不同的情况下,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需要被人认可,而被认可的前提,就得靠疗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说,疗效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2007年我被俄罗斯授予勋章,体现了俄罗斯对中医药的认可。

近年来,许多国家首脑、政要到访中国,纷纷提出体验中医养生保健、加强中医药领域合作的意向。历数中医药走向世界,历经了几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针灸率先被世界认识,当时中医药与国外交流的方式,主要以人员培训、针灸应用为主;上世纪90年代,中医药国际交流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从针灸到中医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新世纪之后,随着部分中成药、饮片的出口,中医药产业逐渐走向世界,涉足领域更广泛,特别是中美、中意、中法、中奥等中医药合作亦成为国家合作框架。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刮痧》,讲述的就是中医疗法在国外遭遇文化差异而使一家人陷入困境的故事。距离那部2002年上映的影片十几年后的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施行。

中医药在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虽然立法仅两年,但国内中医药立法和国外立法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国内立法是对中医药的保护、利用、规范与发展,国外立法是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通过立法使中医药进入医疗保险,为中医药防病治病提供保障。

今年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第72届大会决定,将传统医药(中医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这是中医疾病分类与诊断走向世界的历史突破。

我是听着毛主席教诲长大的一代人,今天再去展望中医药发展的国际方向,年少的阅读记忆涌了上来。他老人家曾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对于蕴含着深厚中华优秀文化的中医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脉相承。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何发掘宝库精华,运用好这把钥匙是中医药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单纯的科学,解决不了人文的问题;单纯的人文,也解决不了科学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学科的发展方向,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我投身奉献的中医药事业就是这样的“二合一”——既有方法与技术,也是道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