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

发布时间: 2019-09-24 09:19 | 来源: 华兴时报 | 作者: 马敏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营商环境的内核是市场主体。民营经济在市场主体中占有量的优势,决定了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好了,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才是真正好。

9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九次常委会议分组讨论会上,自治区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如何打造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各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如何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环境,鼓励倡导一切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等问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提高政策服务水平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驱动民营经济可持续增长。然而,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服务水平不平衡产生的差异,令部分政策“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很‘卡’”,这成为委员们谈论的一个焦点。

“政策红利释放不够充分,一些出台的惠企政策,企业知晓度不高,政策惠及面有限;政策限制性条件多,吸引力不足。”自治区政协常委张杰提出。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宁也颇有感触:“政策普遍存在‘重制定、轻宣传’现象,导致政策存在难知晓、难理解、难享受的问题,有时在申请政府项目或扶持政策时,需要从各方去打探,从各类文件中去查找。”

讨论中,委员们还提出,减少检查、督查、考评频率,还企业“宁静时间”,使企业有效减负,集中精力提高经济效益。

自治区政协常委施晓军表示,在发展问题上应彻底破除思想保守、迟疑观望、因噎废食及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少一些门槛与限制,多一些支持与服务;变事前监管为事后监管,弱化监管思维,强化发展意识,鼓励支持企业大胆闯、大胆试;加快建立容错机制,营造一方鼓励发展、敢于争先、适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土,真正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焕发市场生机。

自治区政协委员赖广蒙对如何激发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总有意料之外的变化,因变化而进化、优化。建议摒弃拔苗助长的思维,尊重市场规律和商业规律。

提高政策的精准性、知晓率和落地率,营造沟通顺畅的政策环境。委员们建议,涉企政策在制定中,应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广开渠道吸纳各种意见;建立健全统一的、汇集各部门营商环境政策的宣传发布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渠道,用企业家听得懂的、简明扼要的语言,宣传好政策的核心观点,给政策“划重点”,让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建立畅通的企业需求反馈渠道,如开通涉企部门——企业家信箱,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可借助第三方平台,将企业感受、市场主体评价作为检验政策效果的标尺。

打造广阔平台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近年来,在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方面,还是出台了不少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王宁说,产业和市场准入、税收征管、信贷和融资、政府项目和补贴上存在不一致。

“民营企业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地位。”分组讨论中,委员们提出的这一点,与自治区政协第三调研组发现的问题高度吻合。

“我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较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待遇。”第三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指出,“融资待遇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容易获得金融支持且利率低、贷款期限长,而民营企业在融资信用方面处于劣势,大部分民营企业申贷成功率低于40%甚至20%,加之银行只给予一年期短期贷款,难以支撑生产周期偏长的产品生产;公平竞争环境欠佳,一方面,国有企业依托资源、资金、人才、资质等方面的优势,在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方面比民营企业有明显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采购项目或企业招标项目,在制定招标条件时,设置了初始业绩、资质等级、资金实力等众多门槛,使民营企业的中标难度增大。”

几年前,我区民营软件企业在竞争银川市政府“智慧银川”项目时,与中标的国企中兴通讯相比劣势明显。而中兴通讯中标后又将部分项目二次转包给本地民营软件企业,无形中抬高了民企生产成本,挤压了利润空间。此类现象的结果是,中标的国企越做越大,而未中标的民企只有尽可能的获得二次转包,举步维艰。

“宁夏虽小,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落后,文化、软件等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自治区政协常委梁明道说,我们缺乏自信,一提到高科技,认为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研发水平和服务能力与外地企业相差甚远,缺乏对本土企业的信任,这使得本土高科技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建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考虑招商对本土相关企业是否造成伤害,形成压力、形成制约,为本土企业留有一定市场空间,从而保护本土品牌,发挥优势。”

优化人才结构 打通产学研“最后一公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人才队伍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产学研相融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注重人才问题。”自治区政协常委许兴提出,引进外来人才,可以通过东西部交流合作、闽宁合作等实现,在此基础上,更应重视本土人才和实用性人才培养,对我区而言,实用人才更“解渴”,本土人才更“耐用”。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一定要保证,不能懈怠,这是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受经济发展和区位条件限制,我区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加之承载和吸纳人才能力较弱、政策和待遇缺乏“感召力”等因素,造成人才引不来或边引进边流失。

来自港澳地区的自治区政协常委何嘉伦、蔡德升在分享了各自地区的引才政策后,为破解这一困境支招:“可建立宁夏人才库,精准地将从宁夏走出去的学有所成的各类人才分门别类地统计好,届时可召唤这部分人回到宁夏,情感因素的驱动,这部分人更了解宁夏的区情,更清楚宁夏的需求,也能更好地留守下来。”

安居才能乐业。建设富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除了“硬实力”,更需“软环境”建设。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队伍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户籍、住房、医疗、社会保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引进人才创造优质环境。

“宁夏相对落后,但不是全部。”自治区政协委员何仲彤认为,他所在的宁夏康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项目中,引来了一位院士参与为企业投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宁夏部分企业还是很先进,万不能给本土企业贴上‘落后’的标签。企业创新研发中,盼望能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企业有自信心搞研发、自我革新。”

“何仲彤委员刚才提到外省区的院士来宁入股投资了企业,可是我区的科研人员能不能、敢不敢投资办企业呢?”自治区政协常委张源沛接过话题、抛出问题,他认为,应从机制、体制入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激励科研人员面向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研发。

自治区政协常委陈红缨表示,应把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快速落地。要以企业为主体,广泛征集和深入挖掘技术需求,通过梳理凝练、分类汇总,利用院士专家宁夏行、“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面向全国寻找成熟技术成果直接引进转化。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对我区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定向研发、联合攻关,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委员们表示,每个营商环境的优劣,主要反映在商业环境的“土壤、水分、养料、空气”等看不见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当地的法治、诚信、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如果我们的政策能连续、法治有保障、税收公平合理、措施方法接地气、崇尚契约精神,自然能够增强企业安心经营,鼓舞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家、高端人才来宁创业安家,营商环境自然越来越好。      (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