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各地政协全体会议为建设幸福河凝心聚力

发布时间: 2020-01-21 09:3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罗韦等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题记:

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毛泽东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习近平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同志到济南、徐州、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考察黄河。在开封柳园口大堤,听说那里黄河水面比开封城地面高三四米,千叮咛万嘱咐:发大水时,有危险,党政军民要一齐上,万万不能出事。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我们都能睡个好觉。

2019年9月17日,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在次日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

新年伊始,沿黄河九省区各级政协全体会议密集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大家谈认识、讲体会、摆问题、提建议,为守护母亲

河、建设幸福河凝心聚力。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的河南省,正好是黄河的“豆腐腰”部位,是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

在郑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内涵深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大保护、大治理,成绩是显著的、有目共睹的。

问题、短板,情况各异,也有不少共性问题。

洪水风险依然是最大威胁。

人民群众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河南省政协常委吕国范为封丘倒灌区43万人民“代言”,呼吁实施黄河下游贯孟堤扩建工程。

青海省政协委员才旦堪布的提案,切口小而具体。他建议完成对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民和段)水毁部分的修复工作;每年汛期,协调上游各级水库将下泄流量控制在2600m3/s以内。

流域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泥沙大多来自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横跨的7省区全部位于黄河流域。个中利害关系不言而喻。

因地制宜是共识。山西省政协委员薛金平呼吁:“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有效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精准实施淤地坝工程建设,有效拦蓄泥沙。”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红原、阿坝、若尔盖三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涵养地,也是生态脆弱区。李戎生等9名州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大力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湿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工程,提升湿地功能。

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呼吁,把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创新生态保护资金使用方式,推进生态保护市场化改革……

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水资源是最大的刚性约束。鲁剑钧委员代表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会、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时,建议优化区内年度取水计划和动态调剂机制,“解决好工业等用水指标问题,对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坚决说‘不’。”

宁夏是全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省区之一。民进宁夏区委会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水环境保障能力”“加强黄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可以说,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显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陕西省政协常委王成文建议:推动国家层面建立严密的黄河生态建设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和高效有力的协调协作机制,真正做到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

黄河的事,是大家的事,有事、遇事、做事都要多商量。陕西省政协委员赵敏娟呼吁:建设协商平台,指导和协调沿渭河流域各县建立上下游跨界生态补偿机制,协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联合查处跨界违法行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环评共商、环境污染应急联防机制。

这些良言站位高、思路清、可操作性强,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点赞,也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甘肃省政协委员的“金点子”就被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带了回去”。

1月11日,唐仁健率5个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到省政协全体会议期间举行的“推动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议政会现场听取意见建议。他说,“大家讲到了点子上,谋到了关键处,我们将组织相关单位及时研究、及时办理、及时反馈。”他表示,希望大家继续深度聚焦黄河流域发展,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齐心协力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得更实。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讲好“黄河故事”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新时代,黄河文化有哪些新亮点、新使命?这正是山东省政协委员杜小荃所思考的。“山东对黄河文化资源挖掘梳理较多而创新较少。”他认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首先要树立“大黄河”理念,其次应厘清重点内容,另外还应明确目标定位。

文、旅向来不分家。可让陕西省政协委员任宗哲感到遗憾的是:陕北革命老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但由于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面对老问题,他给出的对策却颇有新意:“推动黄河文化生态博物馆群建设工程,打造一批没有围墙的黄河文化生态博物馆群”“重点推动黄河特色文化和旅游品牌培育工程,凝练黄河文化IP,推进黄河湿地景观区、黄河大峡谷奇观区等精品景区建设,合力打造‘中华根·黄河魂’文化旅游品牌”……

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也是河南省政协全体会议热议的话题。

在会议期间,河南省政协还专门召开了界别协商座谈会。文学艺术界委员建议:借鉴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经验,深化沿黄九省区的合作,成立黄河文化保护与申遗联盟;做好黄河文化带的古地名普查和保护,宣传中原地名文化研究成果;设立“黄河文化奖章”,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黄河故事”是如何凝聚精神力量的?从委员的提案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张学东讲述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有德的故事:三十多年来,他带领所在农场的干部职工,怀揣“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治沙梦想,在所辖区域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硬是用双手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这就是黄河塑造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

(记者 罗韦 武珍 常歌 张文敬 韩冬 路强 王聪 范文杰 通讯员 陈明丽 张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