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汲取“两弹一星”精神伟力 推动海北组织工作高质高效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4-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忠义 | 责任编辑: 胡俊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青海省海北州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诞生地,精神相续、基因相传是海北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用“两弹一星”精神伟力推动海北组织工作高质高效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课题。

“两弹一星”精神赋能党性教育。要大力发掘蕴含在“两弹一星”精神中的红色“富矿”,构建立体式党员干部教育新格局,形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人人受启迪”党性教育氛围。持续打造规模化党性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好“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原子城纪念馆、各级党校、“一县一基地”等教育基地,发挥好“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等精品课程的舆论影响,利用好上星站、爆轰试验场等现场教学点,下功夫把“两弹一星”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贯通起来,多层面解读“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意义,多方面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时代价值,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才深刻领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奋斗求索的精神命题。持续开发特色化党性教育课程。将“两弹一星”精神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注重把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深入融合、把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把感性体验与理论升华有机统一,完善“历史+现实、精神+能力、线下+线上”的课程构架,采用课堂教学、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影视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融“看、听、思、悟、行”为一体,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具象化、实体化。持续培育功能化党性教育品牌。加大“两弹一星”精神的研究开发力度,通过影视创作、文学创作和舞台精品剧目创作,塑造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文化精品,扩大海北精神高地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用好用活一分厂、二分厂、四分厂等现场教学点,通过场景融入、叙事带入,用一草一木诉说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用一舍一物讲述波澜壮阔的光荣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人才从革命前辈可歌可泣的坚定信仰、可敬可叹的红色气节、可感可佩的爱国情怀中撷取最丰馈的红色滋养。

“两弹一星”精神提振干部精气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实践,犹如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能照射出干部的精神状态,衡量出干部的政治表现。要用“两弹一星”精神不断涵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奋发作为的磅礴力量。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政治标准既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也是我们党选拔干部历来所坚持的,必须把政治素质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干部家访,考准考实干部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举旗亮剑的政治定力、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在危机中育新机的政治能力、在自觉遵守党纪党规的政治自律,坚决把“伪忠诚”“两面人”“糊涂人”挡在门外。始终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作风既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关键,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解决实际问题始终,聚焦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组织推动广大干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切体悟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始终把激励导向融入日常。海北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要以“两弹一星”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干部立德立功、勤业精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一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改进考核方式,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两弹一星”精神提升基层党建质效。“两弹一星”精神是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要把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通起来、一体推进,切实把党员群众组织凝聚起来,让“两弹一星”精神在“神经末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充分发挥组织阵地聚合效应。以党支部“促百分百达标,迎党百年华诞”以评促建活动为契机,集中用好“两弹一星”精神资源,在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两新”各领域选树一批集组织、阵地、队伍、制度、保障、品牌建设等为一体的党建示范点,更大程度释放区域化党建效应。外伸内延“两弹一星”精神,切实把西海郡博物馆、时代楷模纪念馆、高原模范民兵连、红西路军解放军二军纪念苑等红色资源串联成线,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红色阵地,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和红色文化在广大党员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效应。把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内容,把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党员教育的实践载体,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守承诺作表率”“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等活动,通过党员身穿“红马甲”、戴党徽亮身份、评选党员示范户、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激励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岗位争做先锋模范。充分发挥红色产业经济效应。集成全域旅游政策红利,坚持“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转化“两弹一星”红色资源教育价值、旅游价值、品牌价值,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全力打造海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村民变导游、资源变景区、文化变资产,努力推动“两弹一星”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群众吃上“红色旅游饭”,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两弹一星”精神创新人才工作理念。“两弹一星”精神展现出我们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向心力,彰显出我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优良传统,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加快集聚建设“五个海北”需要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全力构筑人才高地。大力开展“西海英才”行动计划,重点从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使用、待遇保障等方面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高质量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健全领导干部“1+10”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加大人才关心关爱力度,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向党政人才、援青人才、青年人才、高校大学生等重点人才群体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做好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激励引导广大人才凝心聚力投身海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倾力培育专业人才。结合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工作,扎实开展“两弹一星”师资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好、理论基础深、宣传能力强的红色文化人才队伍,深入发掘、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立足海北位于祁连山南麓核心区位,加大生态环保领域育才力度,加快补齐专业人才紧缺的短板。充分发挥援青干部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择优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服务人才发展。统筹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在资金扶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为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健全完善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和服务网络,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专家人才国情省情研修力度,规范完善人才及时奖励和待遇保障机制,让人才真正安心、安身、安业。

(作者系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