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做好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应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抓手

发布时间: 2021-10-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胡俊 | 责任编辑: 辛文

10月25日,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奥林匹克频道开播上线的贺信中提出,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和文化传播,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

总书记的贺信为当前我国做好奥林匹克文化国际传播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动员,更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增添了新动力。北京作为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将为奥林匹克历史书写新的篇章。特别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办好本届冬奥会,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们怎么看?我们怎么做?这是当前我国做好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理应思考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刻认识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意义,才能更好理解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仅是一场全人类社会的体育盛会,更是东西方文明的又一次历史碰撞,有可能深刻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和当前世界格局。

有评论指出,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是中国崛起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不可否认,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无与伦比的时空窗口。2015年11月,习近平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中外体育交流,推动东西文明交融,展示中国良好形象。

北京冬奥会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是助推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舞台,是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东西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六年来,中国政府全面落实“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好各项筹办任务。

如何有效抓住这个“重大标志性”活动,如何有效“推动东西方文明交融”,如何更好“展示中国良好形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结合中华文化做好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应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契机和重要抓手。同时,我们必须深入结合中华文化的特点、肌理、内容,找到同奥林匹克文化相结合的要点,梳理完善中国如何促进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建设,构建中国同奥林匹克文化未来发展的紧密联系。

今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典型标志和历史性事件。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带来的深刻改变,足以证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中国同世界各国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形成是一脉相承,交相辉映的。从公元前77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古希腊,到今天奥林匹克文化体系的构建发展,中华民族贡献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和奥林匹克文化高度契合,这是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基因和内在本质和内生动力,更是东西方文明在不同时空节点上的和谐共生。奥林匹克文化曾经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中华文化的参与打破了这一格局,为奥林匹克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旨在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明汇聚一处,融为一体”的倡议。2000年,国际奥委会提出,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不是一种标准文化的单一化,更非西方化或者欧洲化,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多文化的也是跨文化的。足以说明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是推进中华文化融合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理念指引。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强调宽容和理解文化差异,还强调竞技体育的公平和正义,人人平等,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理想。中华民族向来强调人文精神,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追求公平公正,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做好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传播,中国应该参与,而且必须参与。

我们要讲清楚中国与奥林匹克文化体系的文化渊源,弄明白中国与奥林匹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在联系,携手各方构建奥林匹克文化融通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中国应该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者和发展者,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和传播者,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记者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