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追梦“起点”拼抢忙 经济复苏活力足——上海多个注册大厅蹲点记

2023-03-21 08:59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上海3月20日电  题:追梦“起点”拼抢忙 经济复苏活力足——上海多个注册大厅蹲点记

新华社记者周琳、程思琪、袁全

“特地来现场选个有寓意的好名字”“帮园区企业来办落户,已经落户50多家了”……各类注册大厅,是不少企业、个人追逐创新梦想、驶向全球市场的“起点”。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3年开年至今,记者多次走进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的注册大厅,在一线感知经济复苏的活力。

起步拼:今年来新设民企超4万户

“我1月新拿的执照,现在已经选定了大约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用于新药研发,实验室还要再办证吗?”3月13日,上海艾科赛药业办公室主任陈磊走进市监局的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办照事宜。

3月13日,市民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大厅咨询。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 摄

得知研发机构可以享受“一照多址”服务、暂时无需再办其他手续后,陈磊松了一口气。在好友的“游说”下,已经51岁的他今年初选择“再创业”,看了六七个园区,才挑到中意的研发地,下一步就是设计、装修、招人。“创始人手上攒了不少专利,此前在国外也有创业经验,这几年生物领域的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现在就是起步的最好契机。”陈磊说。

像陈磊这样选择2023年起步的不少:一家基金公司核名通过后迫不及待过来办照,1.36亿元投资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赛道”;奉贤区南桥镇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2个月落户了50多家企业,园区工作人员张旭这次来大厅,就是为一家新设企业核名。

“新设在我们园区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大健康、数字科技等新兴领域。我们是个坐落在村里的美丽园区,现在把企业‘招’到村里去,让它们享受补贴,还能收获花园式办公环境,农民空置宅基地流转改造后还能收获租金补贴。”张旭说。

今年1月至2月,上海民营企业新设户数4.7万户,同比增长8%,占新设企业总数的95%。其中,消费、物流和科创等相关领域均有两位数增长。为了解决企业办事的“疑难杂症”,上海杨浦、宝山等区还设立了“办不成事”窗口,为企业提供“兜底服务”,把办不成的事办成。

出海忙:国际专利申请火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走进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业务受理窗口内的一行红色标语非常醒目,在这里,企业的“知产”不断转化为“资产”。

  3月9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业务。 新华社记者 程思琪 摄

3月9日一早,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流程管理部部长刘吟风就来到办事大厅,为其代理的企业领取保密审查通知书。随着这份通知书被交到刘吟风手上,该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正式开启海外之旅,“企业放眼全球市场,积极布局专利,体现了上海科技创新的全球影响力。”刘吟风说,国内申请人比例正不断提升,已占代办量的七成。

科技型企业是这里的“常客”,专利质押业务窗口不断让金融助力企业走出去。银行工作人员郭女士拿着申请书,替一家小微企业办理专利质押。“14个专利,大约能获批大几百万元,这对于轻资产的科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是很好的助力。”郭女士说。

为了更好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2021年上海决定将知识产权局“升格”并独立设置。“不少企业从这里出发,进驻欧美和日韩市场。”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代办处处长徐立鹤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已连续四年全球居首。“今年1月份,上海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38件,数据还在不断回暖。申请这一专利的‘大户’集聚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这三大先导产业中,也侧面印证越来越多科创企业走向海外。”

创新热:药械初审量同比增长近1倍

3月10日一早,上海市药监局行政服务大厅刚一开门,邢相欣就和同事抱着两大摞材料冲进来。“早点来就能早点办业务,晚一点就怕要排队很久了。”邢相欣一边仔细梳理着申请材料,一边看着大厅里的叫号屏幕。当天,他们要给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医药器械做注册申请。

3月10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业务。 新华社记者 程思琪 摄

“市场复苏了,相应需求明显增加,来赶个早,争取能尽快获批上市。”邢相欣介绍,他们此次要申请注册的下肢康复训练系统医疗器械是在2021年研发完成的。“去年11月我们正着手准备产品的申请注册材料,正巧赶上上海市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系统上线,可以第一时间吃上新政策的红利。”相比以前的申报流程,如今仅在材料准备环节就可以节约至少1个月的时间。

为了让企业能更快上马,上海市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核查中心还推出了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线下培训会的火爆出乎邢相欣的意料,“容纳5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甚至连进入会场都是排着队,人挤人”。

当天上午刚开门,所有办事窗口就被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人员坐满,一转眼又来了近10家企业,依托“一网通办”平台送来的办证包裹一天也有30多件。据上海市药监局统计,今年1月至2月,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现场咨询接待量同比增长25%;一季度,上海的三类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初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倍。

“目前我们已在上海建立了12个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的指导服务站,更早发现创新的企业和医药项目。”上海市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徕说,“加速审批不代表降低门槛,而是将服务关卡前移,防止企业走弯路,加速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的转化。”

小店暖:创新机制为“小修小补”纾困

3月3日,松江区中山幸福里社区的维修师傅张辉拿到了自己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事小家电维修已近40年的他,终于有了“集体户口”。和别人走进注册大厅不同的是,考虑到他腿脚不方便,工作人员将营业执照送上了门。

3月14日,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幸福里社区的维修师傅张辉在为居民修理小家电。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小本薄利生意,店面租金是道坎。“修一单豆浆机、电饭锅,也就收个5块10块,租门面动辄月租过万,根本付不起。”张师傅说,老街坊维修需要比较多,过去他都是接到订单了,就上门服务“打游击”,不仅风里雨里都得出摊,有一茬没一茬也是生意的常态。

如今走入中山幸福里的个体工商户便民服务角,配钥匙、修鞋、缝纫缝补、日用产品维修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服务,都能集中提供,“漂泊在外”的商户找到了“根据地”,“流动工匠”们成为“正规军”。

“社区主动过来和我说可以集中登记,我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签名就能办。”张师傅说,自己的联系方式已经上墙展示,老街坊们打个电话,就能得到服务。“现在相当于零成本,一个月大概能赚四五千元。”在便利性的吸引下,隔壁菜场已经退休的夏师傅、当了几十年裁缝的金师傅,也都在这里集中“落脚”。

“小块头”也能迸发“大能量”,形态各异、兼具活力和韧性的小店,不断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市监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居民服务修理等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新设1646户,同比增长19%。

从1.0版升级到6.0版的优化营商环境“上海方案”出炉,用“一份报告”代替“一摞证明”等探索提速……伴随着经济活力复苏,各类经营主体也在用“踏出第一步”的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视频记者:周琳 孙青 程思琪 袁全

海报设计:姜子涵

【责任编辑:孙晓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