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评论

赵彤: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作品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5-29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赵彤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部主任
  看了电视剧很受感动,听了刚才各位老师的发言很受启发,写了一个小稿,我谈一点体会。人生阅历多起来了动情的频率就多了,电视剧看多了也就很难有感,但是看过《生死依托》后不得不为感动,虽然讲述的故事是农村生活,但是也一直让生活在城市中有感觉,虽然塑造的主人公是当代青年,却也有青年人感受到理想的可贵,虽然情节结构简单,但是也能够让笔者感觉细腻,虽然没有大场景,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中国腾飞。致富奔小康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题材作品最常用的叙事策略。我们对小康内涵的理解有物质关怀到人文关怀的发展,我们也在关注于讲述农村故事之后进入到讲述农村教育,医疗、环保故事的阶段,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提倡,本剧中的一句台词“健康不小康,小康看健康”,《生死依托》不仅较好把握住了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以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农村建设新的前进步伐。
  《生死依托》把空间放在青山村,也就把最艰难的国情纳入了视野,青山村医疗卫生状态的改变无疑是医疗卫生状态的萎缩景观,从卫生局到卫生站,小康和健康密不可分的观念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这个共识无疑是基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转换经济发展目标,青山村的转变蕴含着中国正在朝着新的步伐前进。有辐射,有纵深,戏才有道,味才丰厚,《生死依托》的味道就在剧作结构,人物设计,在青山村这个小天地里,当过赤脚医生的卫生院张院,靠偏方给人治病,凭去痛片的秋来和山丹构成了一个有历史纵深意味的乡村医生,从知青返城到现在的医改凝聚了中国的历史,张院长的尖锐,秋来的无奈,形象的将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中的艰难与坚持,牺牲与希望成长与成功展现的栩栩如生。 生于草原,长于农村,《生死依托》这样讲述山丹的成长史,这个历史与剧中所叙卫生院张院长,以及魏局长是有交情的,这个交情的共同元素是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或者在农村经过历练,而今依然保持着对农村对农民的深厚情感,在这个纵深的维度上立业与立人,医术和医德紧密着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际传承之中,《生死依托》人物色彩是昂扬的,但是也不回避灰色地带,在塑造了青山娜仁、春来善良纯朴的牧民之外,作者也把山猫子短视展现出来了,性格因此而丰富,故事因此也好看。
  从山野中的小丫头成为造福乡里的医疗支援者,《生死依托》塑造了崭新的形象,如果把山丹与喜莲的形象创作在一起,我们看到中国影视作品中理想的女性化,她们天性纯朴,他们敢于担当,他们的形象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主义的感人力量就在于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生死依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看到现实中的问题,但是更看到了祖国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因而作品中的山丹,春来,小凯不怨天尤人,而是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正如马克思就历史发展指出的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现实主义创作不能把不尽人意的现实看作自己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唱出一个正气歌,中央电视台在纪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70周年之际播出《生死依托》,在这一方面《生死依托》还有待提高,如果说润物细无声是避免宣教的有效策略,本剧中多次告诉要把新农合成绩归功于党和政府,群众感谢党和政府未免有点过了,在本剧字幕中第25集孙秀灵的灵字打错了,这是需要注意的,这个结尾是开创性的,山丹面对怎么样的事业爱情和人生,为我们观察农村品位生活提供了新的窗口,但是我希望在这个窗口中能给山丹设计更多的现实中必须要克服的难题,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佟静视频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