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镇新居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12-18

 

 
2012冬日走进四姑娘山第一站:映秀镇
 
  映秀镇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伤亡惨重,原有的1万多人口,震后仅剩几千人,大量房屋被震毁。
 
当灾区530万户人家,或者住进了自力更生搭建的临时住房,或者被安置在政府提供的帐篷和板房中后, 中央和四川省政府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新的家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做好灾区重建的十件事,第一件就是确保灾区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但是,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39个极重灾县,530多万户居民和村民住房,8500多所学校,2300多所医院……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工程!正如刘奇葆书记所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可是,困难并没有吓倒中国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建设一个“安全、繁荣、宜居、特色”的新家园,一时成为灾区的流行语.重建需要的资金是最大的难题。总需求1.7万亿元,钱从何而来?纳入国家规划的8600多亿元,其他资金来源则五花八门,包括中央重建基金、对口援建、社会捐款、特殊党费,最后的缺口1.3万亿,只有找银行贷款解决。
重建是百年大计,规划和设计不能马虎。为此,四川请来了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甚至向世界知名设计大师征集方案,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权威专家参与规划设计。
地震带来的伤痛刻骨铭心。安全和抗震成为人们对于新房子的第一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重建项目的选址事关重大。为此,四川的重建坚持了“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建筑物使用的钢筋规格和数量都比一般情况要大,要多。2010年8月,四川再次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震中的新映秀经受了考验,证明选址是科学的。
按照中国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的四川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等重灾区,目前已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的目标。根据调查结果,98%以上的灾区居民现已住进或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城镇重建住房,或经修复加固,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住房;无论是山东,浙江,还是江苏、广东的援建者,来自全国18个省市,目标却只有一个, “让居者有其屋”,不仅仅是有房子住,而且是有好房子住。有人说是“地震两秒钟,跨越二十年”,当地百姓和建设者们说,“奋战两三年,跨越二十年”。
如今,在汶川地震灾区,建设得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当我们走进一个个绿树掩映的新村落,新县镇时,看到的是高层的楼房,连体的别墅,林盘院落,羌族雕楼,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时尚相融。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不仅通电,通水,而且通真正做到了“安全、经济、实用、省地”,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社区,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摄影:林凡凡)
 


责任编辑: 鲁楠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