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2014网络名人丝路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调研

发布时间: 2014-08-25 09:22:34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张磊 贺浪莎 | 责任编辑: 孙婉露

新疆,自古即是丝绸之路核心地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提出后,新疆依托通道经济从概念到实践的全面升级,对产业结构和布局作出了优化调整,主要包括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从战略高度发展纺织服装业等“民生产业”,以及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在着眼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同时,新疆应平衡协调好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规划建设好高水平物流集散平台,做好铁路、公路运输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核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1 四大优势明显

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屏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区位、资源、人文、科技四大优势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看,其在我国境内主要有北、中、南3条大通道,分别从东部经济最发达的3个经济圈出发,依托国内现有交通干线,自东向西贯穿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经新疆通向中西亚、南亚和俄罗斯等。

其中,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圈,自京津冀经山西、内蒙古,进入新疆伊吾县,再经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北屯市、吉木乃县西出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等国;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圈,自上海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横穿我国中原、西北诸省区,由新疆哈密,经乌鲁木齐市、精河县,分别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出境直通中西亚至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东经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由新疆若羌县,再经和田、喀什,南下印度洋沿岸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

新疆是这3条大通道的交汇之地,又处于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之间的重要节点和枢纽。而且,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战略屏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重要的能源基地、运输通道。因此,在共建丝路经济带上,新疆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周边毗邻8个国家,拥有17个国家一类陆路开放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是连接中国内陆和亚欧的最便捷区域。截至2013年底,新疆公路里程已超17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已达4915公里,并已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铁路为主骨架,公路为骨干,民航和油气管道相配合,东连甘肃、青海,通往内陆,南接西藏,西出中西亚,北通蒙古国、俄罗斯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随着丝路经济带建设及未来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的建成,新疆作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通道和枢纽作用将更加突出。

二是资源优势。新疆不仅是国际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也是我国未来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在未来国际能源资源战略格局中,依托国际能源资源通道,有序开发新疆能源资源将成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新疆有着较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铁、铜、镍、金、稀有金属等矿产蕴藏丰富,而且新疆风光热资源充足,新能源开发也潜力巨大。加上资源加工与转换能力不断增强,为能源资源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人文优势。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中心,经过长期的相融共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区内众多少数民族都是跨界而居,与中亚、西亚地区血缘相亲、语言相通、风俗相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文化认同广泛,有利于新疆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开放。

四是科技优势。近年来,新疆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创新体系日趋完善。2013年,新疆专利授权量增长47.1%,发明专利和企业专利分别增长21.5%和55%。特别是科技创新“走出去”正在成为深化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强劲动力。例如,全国共有54家单位加入由乌鲁木齐高新区发起和成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亚市场战略联盟”,利用新疆特有的口岸优势,发挥高新区整体竞争优势,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技术、产品向中亚市场转移和输出。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科技“走出去”步伐稳健有力,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农业合作项目建设进程卓有成效、潜力巨大。

2 依靠通道建设调优产业

通道建设是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基础保障,产业调优是重要支撑

在国家扶持和对口援助省份、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近年来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2013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2%。

2013年9月,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后,新疆确定了自己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即建成“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成为丝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五中心”是指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三基地”是指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大型风电基地,“一通道”是指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采访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新疆主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首先,通道建设是新疆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基础保障。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通道经济带。为此,新疆正在进一步完善以中通道为主轴、北通道和南通道为两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北通道方面是积极推动准东—富蕴—北屯—吉木乃口岸、富蕴—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克拉玛依—塔城—巴克图口岸铁路建设项目;南通道方面是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通道方面,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即将建成投运,乌鲁木齐新客站项目建设已突破“瓶颈”、进入全面建设施工关键阶段。加上额济纳至哈密、将军庙至哈密、库尔勒至格尔木3条铁路已陆续开工建设,新疆南、北铁路通道也将打通。

铁路并非“通道”的全部,还包括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通道。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逐段建成投产,特高压直流外送输电线路项目建设构成“疆电东送”网络等,也确保了我国天然气、电力供应“动脉”的畅通。

其次,产业调优是新疆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撑。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提出后,依托通道经济从概念到实践的全面升级,新疆相应地对产业结构和布局作出了优化调整,主要包括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从战略高度发展纺织服装业等“民生产业”,以及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3方面举措。

在具有传统优势的能源产业方面,新疆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就地转化,力促把效益与就业“留”在当地。

这包括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大力发展风光电清洁能源,加强电站电网建设,由“卖煤”转为“送电”,以及积极引进高水平煤化工项目,风机、光伏组件等能源装备制造项目等,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能源附加值,而且有效改善了新疆工业经济能源“独大”的局面。例如,新疆从今年起已确立吐哈、准噶尔、伊犁、库拜四大煤炭开发功能区:吐哈区以疆煤外运和疆电外送为主,准噶尔区和伊犁区则以发展煤电、煤化工示范项目为主,其他矿区限制开发规模,以满足当地发电、城市供热、工业生产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等。

在继续加强“民生工业”建设方面,新疆坚持“围绕民生抓发展”原则,作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新布局。

纺织服装业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劳动密集型特征十分突出。尤其在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业是使劳动力就近就业的主要产业之一。为此,新疆研究部署了专门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次性规划、分段实施。产业布局包括在南疆的阿克苏和库尔勒、北疆的石河子建设3个综合性基地,并布局印染企业、集中建设高标准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在南疆四地州就近发展服装、家纺产品加工业;依托喀什、霍尔果斯口岸建设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等。发展原则包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坚持全产业链高起点高水平发展、严禁承接落后技术设备、严格保护环境,以及坚持拓展中西亚和欧洲市场等。最终计划到2023年实现总产值2125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到100万人的目标。

这个产业前景和就业目标已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已批准拨付100亿元、新疆配套60亿至100亿元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中央到自治区还出台了税收返还、奖励补贴、电价优惠等多项扶持政策。目前,行业龙头山东如意集团已计划投资60亿元在喀什建立综合纺织品加工园,并将以此为基地开拓中西亚市场。来自浙江的佳利投资集团已在阿克苏新和县投建健鹰纺织,拥有两家轧花厂和8万锭全自动生产线,为3000多名维吾尔族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

在拓展新兴产业方面,新疆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国际商贸、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等现代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依托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疆2013年实现货物周转量960.66亿吨公里,增长4.3%,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3.3%。今年以来,新疆又把有序开行向西的国际货运班列作为建设核心区的迫切而现实的举措,成为继渝新欧、郑新欧等国际货运班列之后,我国通往中西亚乃至欧洲的便捷“出海口”。

目前,新疆—中亚(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班列已稳定开行,为每周1列的“五定班列”。新疆—西亚(至土耳其梅尔辛)班列已于今年7月进行了北线测试,8月进行了南线测试,成功后将组织稳定开行。新疆-欧洲班列正在制定开行实施方案,初步计划开行两条线路,分别至俄罗斯莫斯科和德国汉堡。今年下半年,新疆西行国际货运班列预计达到每周开行3列以上规模,全社会物流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将成为我国至中西亚、欧洲铁路班列的重要始发站和中转集结中心。

据此次调研了解,除了已有的国际性商贸中心乌鲁木齐外,目前哈密、精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交通枢纽节点城市,都提出了抓住丝路经济带大通道建设机遇,发展以现代物流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与具体措施。新疆还将在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伊宁等地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发展适应国际采购、国际中转、国际配送要求的国际物流业。

此外,多元化金融服务创新也为新疆更好地向西开放提供支撑。据介绍,截至2013年,新疆已与4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办理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913.3亿元,并在霍尔果斯设立了全国首个“境内关外”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试点区,成为我国金融业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未来,新疆还将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相关政策,探索设立丝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积极研究设立国家能源交易所、新疆煤炭交易所等,建设立足新疆、辐射中西亚、欧洲地区的能源资源交易平台。

3 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新疆应平衡协调好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规划建设好高水平物流集散平台,创新金融服务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还面临哪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应当如何破解这些制约?

首先,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既是做好当前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更是建设丝路经济带核心区最关键、最基础的任务。如何进一步把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以及反恐维稳工作做实做细,办好民生实事,是当前新疆工作的难点,更是重点。

中央已明确要求,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近年来,新疆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坚持用真心真情、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到今年5月已举行了第32次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从2000年开始连续开展了5个年头的“民生建设年”活动,从今年3月启动了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等等,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疆还应继续扎实办好义务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其次,新疆虽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但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抗干扰能力较差,如何使资源开发更多地惠及当地,如何更好地平衡协调好经济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考验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定力和智慧。

新疆不仅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重点。今年4月份以来,新疆部分地区特别是伊犁河谷持续干旱少雨,已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采访组此行感受到当地气温持续较高、日晒强烈,并在博州艾比湖、赛里木湖保护区、伊犁州那拉提草原,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些农场,看到干旱缺水造成的湖底裸露、草木不盛等景象,深感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新疆的发展,必须坚守生态底线,坚持合理配置、集约节约利用水土资源;坚持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清洁生产,既要改变原有资源型产业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也要严格把好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新上工业项目的“环评关”;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筑牢我国西北生态屏障。

第三,新疆作为我国中欧货运班列向西的唯一通道和出口,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部署下,规划建设好高水平物流集散平台,做好铁路、公路运输资源整合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

采访组从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博州阿拉山口了解到,渝新欧、蓉新欧、郑新欧以及新疆自己开行的班列等中欧货运班列向西均从阿拉山口出境,无论进出口货源组织得如何,都是各自开行。如果加强统筹协调,从整体上对班列货物进行统一科学编组,将大大提高国家有限的进出口运输通道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从总体上节约成本。由此,新疆从精河县向西北到阿拉山口、向西南到霍尔果斯的出口“三角地带”大有可为,加强物流仓储和编组、通关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第四,在加强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疆还应进一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加大对核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具体来说,新疆应在对外开放机制和政策上再突破,加强金融对科技型、外向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向改革创新要红利。包括继续努力简化便利过境通关手续,加大与周边国家的投融资合作,推动在新疆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机制,以及推动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设立像“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之类的国际金融合作组织,解决区域合作资金短缺问题等。(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