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

喀斯特庇护珍奇物种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2-02

被逼上石山的猴子
 
抽言:白头叶猴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逐渐向喀斯特的悬崖绝壁转移。在漫长的进化中,它们的体型变得相对纤瘦,四肢比原始祖先更加细长,发达的臀部胼胝与岩栖的生活相适应,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凌晨5点,几个头扎毛巾,腰带镰刀的农民就摸着黑起身了。恰逢甘蔗收获的季节,一捆捆被割掉的甘蔗堆放在路旁,他们将空地上的甘蔗叶向中央拢了拢,随后点火引燃,炽热的火光将周围分布的喀斯特石山照亮,惊得远处一只赤麂“叩呕”地叫了一声。这些种满甘蔗的地方被当地人叫做“弄”,实际上是经过漫长的侵蚀过程留下相对平缓的区域。亚热带喀斯特丛林气候造就了相对干燥的环境和昼夜较大的温差,适宜种植甘蔗,因此崇左成为了中国最甜的地方。
 
比这些农人工作还要辛苦的是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的叶猴监控器,建立在猴子洞穴对面的这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分辨率,因为潘教授要时刻注意它们的动向。潘文石多年的研究使这个濒临灭绝的物种存活了下来,并延续了健康的种群,经过多年的保护,崇左生态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比起广西其他地区更突现了优势。
 
但要想真正恢复石灰岩雨林的全貌,恐怕还是天方夜谭,因为石山丛林的形成实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实际上,喀斯特生态环境并不是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最佳选择。喀斯特地貌的土被不连续、土层浅薄,即使是喀斯特森林所附着的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山上仍然土壤极少,只有在洼地和谷地底部有浅薄的土层,在一些石沟石缝中积留着零星的腐殖土。
 
其次,喀斯特地表岩层渗漏强、蓄水能力差,导致地表水严重缺乏。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树木根系只能长在石沟石缝中,越往山顶林木越矮小纤细,很多树木还没到达其生理寿命年龄就因缺水而死。然而正是树木的不断死亡,悄悄改变着这里的地质特征——年复一年积聚的枯枝落叶层积蓄着水源,倒塌的树干和腐殖质充填着地表的裂缝;根系和树叶减缓了大气降水的急剧下渗;更多森林滞留水出现在洼地,也出现在岩山的中上层。这是一个极其缓慢又不断失败的过程。
   
白头叶猴是代表广西喀斯特的明星物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它们逐渐向喀斯特的悬崖绝壁转移,将石壁和洞穴变成了它们安全的栖息地。在这个过程之中,白头叶猴的身体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体型变得相对纤瘦,较轻的体重使它们在峭壁上跳跃时更为轻松;四肢比原始祖先更加细长,既可以在攀登时更好地抓握固着点,也使其在茂密树丛间取食树叶时有了更高的效率;而发达的臀部胼胝与岩栖的生活相适应,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由于多年的跟踪调查,白头叶猴与人类的安全距离已经大大缩短,有时一些胆子大的家伙还会下到地面的水塘边喝水。如果回归到100年前,当人类的发展还未曾大规模干预到石山丛林时,想必白头叶猴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因为那时在石山周围分布着茂密的丛林,云豹、云猫等大型猫科动物都会以叶猴作为食物。但不可阻挡的人类活动使曾经的丛林变成了耕地,使这些曾经是食物链顶层的物种丧失了栖息地。
  
在野外观察和拍摄白头叶猴最好的方法就是辨认喀斯特石壁岩洞的颜色,猴群通常在岩洞过夜,因此洞穴下方的石壁上通常会被猴子的尿液和粪便冲刷成黄褐色,这个明显的特征将会暴露猴群的位置,想必在成立保护区之前,猎人就是通过这个特点捕杀白头叶猴的,但现在瞄准它们的只有镜头和望远镜。
 
 
 
 
 
白头叶猴都遵循着“日出而离洞,日落而入洞”的生活规律。它们是一夫多妻的生物,在一个完整的种群里,猴王周围有几只成年母猴,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幼崽,当雌性幼崽长到3岁时就已经性成熟了。通常在一个家庭中,雌性幼崽长大后会留在群里繁衍后代;而雄性幼崽长大后就会离开家庭,寻找其他猴群。当雄猴加入新猴群后会与老猴王打斗,如果年轻的雄猴胜利了,就有机会成为猴王。
 
科学家观察到,当猴群的新猴王确立后,对该猴群的成年母后会是个沉痛的打击,因为猴王会将母猴的所有幼崽统统咬死,以这种暴力的本能方式催促母后与自己交配,从而繁衍自己的后代。
幸存下的食肉小兽
    抽言:斑林狸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灵猫科动物,它们是攀岩和爬树高手,踪迹不仅出现在喀斯特底部丛林中,也出现在喀斯特峭壁的岩石上;不仅在林下穿行,还擅长爬到细小枝头的树顶觅食,因此适应了次生林的环境。
 
 
          

 

这些适应的特长不仅让斑林狸可以在树上捕捉小鸟,还可以在土壤极度稀少,土层分布不连续的喀斯特岩山上寻找昆虫。但斑林狸这样优秀的适应者却未能占据食物链的顶层,物种的优势还是要看谁更具备杀伤力和适应性。
 
在崇左生态公园中,白头叶猴不用再担心遭到老虎或云豹的攻击,但这里却生活着另一些霸道的生物,它们取代了大猫,成为了不起的掠食者。
 
记录这些生物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红外线照相机。由于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很难存住水分,平地被木薯和甘蔗所取代,因此食物来源不足,兽类很少光顾至此。石山丛林又不像山地丛林充满泥土,因此任何动物在这此都不会留下脚印,幸好基地为了避免旱季时叶猴缺水,在石山周围挖了几个水塘。因此在此幸存的兽类也会偶尔过来补充一下水分。
 
水塘分布着零星的脚印,有的是偶尔下来的猴子留下的,有的则是带有利爪的家伙踩踏的。我将涂抹了山羊尿液的红外线相机安放在此,便能清晰记录到石山周围兽类的分布情况。每天夜晚光顾水塘的是鼬獾,这种长有细长尖爪和鼻子的小兽是喀斯特地区数量最多的食肉动物,它们通常喜欢在石山的缝隙中搜索昆虫,甚至连蛇也不放过。
 
 
 

 

 

果子狸的出现率为零,因为这种代表灵猫家族的兽类也同样指示评估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灵猫的生存主要依赖果树,只有果树到达一定的密度,才能够给健康的灵猫种群提供足够的食物;相反,灵猫的粪便也可以帮助树种繁衍,完成森林演替。果子狸这样的大型灵猫已经不适宜在石山的环境中生存了,但红外线相机的证据却说明了并非所有灵猫都已灭绝。
 
斑林狸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灵猫科动物,体型是灵猫科最小的,但它们是攀岩和爬树的高手,适应范围却更大。它们的踪迹不仅出现在喀斯特底部丛林中,也同样出现在峭壁中上部的喀斯特岩石上;不仅在林下穿行,瘦小的身体还擅长爬到细小枝头的树顶觅食,因此适应了次生林的生存环境。这些适应的特长不仅让斑林狸可以在树上捕捉小鸟,还可以在土壤极度稀少,土层分布不连续的喀斯特岩山上寻找昆虫。但斑林狸这样优秀的适应者却未能占据食物链的顶层,物种的优势还是要看谁更具备杀伤力和适应性。
 
在当地,村民对鸡肉的偏爱胜过了其他地区,这些平时在甘蔗地或石山丛林中钻来钻去的家禽靠吃蚯蚓和昆虫长大,因此价格也是饲料鸡的几倍。除了当地人喜欢吃鸡肉外,这里最厉害的掠食者也在暗处等待,寻找机会伏击。这种被当地人称作“抓鸡虎”的动物是豹猫,但却很少被人类所了解,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适应了如何利用人类养殖鸡鸭来为自己填报肚子。
 

如果想观察并拍摄豹猫恐怕是最难做到的,你不但要了解它们的活动规律,而且还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屎学家”。很少有人了解,豹猫粪便中不但含有毛发和骨骼,通常还有很多没有被消化的植物纤维,因为与其他食肉动物不同,豹猫需要咀嚼某些植物协助自己进行消化,较小的体型让豹猫适应了在相对开阔的甘蔗地或木薯地里捕猎鼠类和鸟类;同时也喜欢将粪便排泄在裸露的巨型石块上。




  责任编辑: 兰少赓视频来源: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