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7月27日(星期日)上午8:30,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大会发布《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并进行全球城市竞争力研讨。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活动描述

  • 7月27日(星期日)上午8:30,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大会发布《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并进行全球城市竞争力研讨。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何德旭:

    尊敬的陈佳贵副院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经过昨天一整天非常紧张的交流和讨论,我们的会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许多问题上面达成了共识,也在许多问题上面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同时我们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也提取了许多需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新问题。

    昨天我们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国内的城市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问题。今天上午我们研讨的主题就要扩展到更广的范围,我们要从全球的视野,探讨观察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今天上午第一个议程,在这里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我们这次选择在扬州发布这个报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大家都知道,扬州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也是现代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我们选择扬州这样既有着厚重的历史,又有着现代气息有机结合的城市来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所以扬州也为我们这本《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和新的色彩。

    下面进行第一项,《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发布。首先有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院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授陈佳贵先生介绍。大家欢迎。

    2008-07-27 08:31:07

  • 陈佳贵:

    尊敬的季书记,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向参与《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这项成果所有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表示祝贺,向支持这项研究的各位专家、城市官员、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不仅是全球竞争的平台,也成为全球竞争的主体。城市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开始重视改善环境,吸引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居民的福利水平。为此,城市政府特别需要在自己所在城市的优势、劣势,及其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需要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合作伙伴,赶超目标和借鉴的对象。但是,由于各个城市统计标准的差异和统计工作的参差不齐,全球城市间的比较研究十分滞后。

    2008-07-27 08:33:19

  • 陈佳贵: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联合多个国家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专家,积极开展全球城市之间的比较研究,在2006年发表第一份《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基础上,今天又将发表第二份《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这个《报告》对全球500多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对全球15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对全球10个最成功的城市进行了案例研究。我相信,这个《报告》将会成为全球相关城市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作为重要的参考,也将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2008-07-27 08:35:59

  • 陈佳贵:

    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意义非常重大,是一个开创型的研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为了使这项研究越做越好,在此,我提出以下四点意见,供课题组的专家们参考。

    一、持之以恒、弃而不舍。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涉及国家多,城市多,全球目前的研究基础比较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推进这项研究的困难是可以想像的。我希望课题组的专家们要克服众多困难,把这项研究当作一项事业去追求。要不怕困难,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只有长久地把这项研究做下去,才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07-27 08:37:06

  • 陈佳贵:

    二、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我们这项研究项目采用的是指标评价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的。指标评价是必要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指标评价体系,使它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但是,指标评价有时看起来是很枯燥的,也还必须有案例分析来印证,而案例分析就特别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发现先进典型,也才能更好地发现城市发展中的新问题,了解新动向,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我希望课题组的专家们,更多地深入实际,掌握更多地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鲜活的资料,使我们研究更加深入,也更加紧贴实际。

    2008-07-27 08:39:31

  • 陈佳贵:

    三、要重视理论创新,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现实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研究好,既要注意研究方法,更要重视理论上的创新。因为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专家、学者们还没有开发出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分析模型,并且进行深入的更丰富的展示。在这方面,社会科学院的课题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我希望在此基础上,他们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有所突破,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07-27 08:40:42

  • 陈佳贵:

    四、要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涉及许多国家,也涉及许多城市,单靠少数人的力量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需要各个国家城市竞争力的专家,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必须要国内外各个城市的领导者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希望研究者们,要在追求研究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和创新合作研究的模式,采取多种灵活、互利、双赢的模式,吸引更多城市的管理者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各种方式支持这项研究工作。

    2008-07-27 08:44:09

  • 陈佳贵:

    事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有了今天的起步、探索,有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新闻界朋友们的支持,加上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相信这项工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2008-07-27 08:45:20

  • 何德旭:

    感谢陈院长的致词,我们也会按照陈院长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完善我们的研究框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模式,以便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应该说我们这项工作一直得到陈院长的大力支持,在上一本《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的时候,陈院长就亲自了参加发布会议。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也一直得到了陈院长的指导,所以我们非常感谢陈院长的支持,也希望陈院长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关心、指导、支持我们的工作。

    下面,请项目的两位主持人,也是《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两位主编,分别介绍或者是探讨一些全球城市竞争力的问题。首先有请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主席,彼得·卡尔·科拉索教授做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2008-07-27 08:45:55

  • 彼得·卡尔·科拉索:

    谢谢,我想先表示一下我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扬州,而且扬州市政府为此次会议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组织,并且在昨天晚上让我们对扬州瘦西湖有了更好地一个了解。

    下面,我谈一下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在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评估方面所使用的一些指标。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能够为当地的领导者提供一个指南,让他们去理解自己当地的经济、社会的一些优势和劣势。我们一直认为,应该是从下至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当然也要有自上而下的一些研究方式。倪教授他也谈到了全球城市发展进程的问题,如果这个进程不是不持续的话,那么可能就会带来停滞不前的现象。

    在本次论坛上,我们探讨了这一现象不同的层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抛物线的意向性的研究。在我的介绍中,我想把重点放在可能被低估的可持续竞争力的现象,就是人口方面的数据。主要谈一下如何让他们实现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2008-07-27 08:47:07

  • 彼得·卡尔·科拉索:

    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城市的领导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首先,我们看到可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了公共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无可置疑的。目前经济学家,比如说詹姆斯·张等这样的一些经济学家,都被认为是静态的状态,他们都提到了这一点。我们知道边际利用率,或者是满意度,如果你在增添额外休闲的指标的话,它的边际效应是不断提高的,但是这种效应是一种递减的情况。

    我们要看一下边际效应,一开始在生产产出中使用的。当你不断的使用,你的投入越多,得到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甚至为零。我们把它放到收入的应用中来,我们看到这个收入不断的提高,边际效应也是不断递减的。

    2008-07-27 08:49:35

  • 彼得·卡尔·科拉索: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什么是比较理想的。现在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增长是可持续性的话,应该使得社会各方面都能够享受这种增长效应和结果,以便能够使全世界各国,或者是各行业的人都能够通过提高工资,或者是提高福利来达到这一点。所以,这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的因素。大家在这方面要考虑到政治、经济、社会、城乡的竞争力,要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的这些因素。特别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历史的因素,以便能够使得人民对于竞争力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对于城市、城镇来讲,如果它要有比较持续的发展,持续的增长,这和人口学也是紧密相连的。比如当地的人口岁数如何,老龄化的问题如何解决,情况是如何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应该得到统计。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带状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生的整个寿命期,一直到80岁、90岁,他的整个统计的情况。我们在设计政策的时候,为了削减人口过速增长,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制定了有利于降低人口增速的政策。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人口的教育和养老体制的问题。对于老弱病残也要有相应的照顾政策。

    2008-07-27 08:51:54

  • 彼得·卡尔·科拉索:

    随着人口分布情况的变化,随着老龄化的增加,因为要养老而给整个社会、每一个工作者身上所增加的负担就越来越重了。也就是说,由于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的政策,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了老龄化。有一些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在减税方面,其他的政策调整方面,这样能够使得小孩、儿童受到适当的教育,老人能够有更好的退休环境。这些也是和竞争力相关的。

    在资本流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要对社会的老弱病残者进行照顾,特别是孩子、年轻人的受教育,以及养老的负担不断的增大,实际上在整个的经济活动发展中间和资本流动的过程中间都造成了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采取政策杠杆来调整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中国1950年到2005年人口阶段的变化,可以看到纳税人的群体在不断的减少,老龄人口和需要供养的人口越来越多。由于这样的原因,中国的劳动者到2005年的时候,每个人的赋税负担就显得特别重。

    2008-07-27 08:53:50

  • 彼得·卡尔·科拉索:

    通过统计,人们工作的年龄可以从16岁一直到60岁,或者是到64岁,老龄是从65岁到更高的年龄统计。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到那个时候,或者是现在每一个正在工作的人他所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这样以便他能够供养这些已经退休的群体。

    在北美在这种情况要比中国的情况好一些,中国的情况和欧洲有一些相似。中国在这方面的数字是10.0、26.0和31.0,大家可以把这些数字和日本、欧洲和北美的情况进行比较,就会知道哪一个国家在这方面的情况面临更严重的挑战。在这方面,日本和欧洲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中国的养老群体不断的增长,随着老龄化浪潮的到来,会使得各政府对退休人员供养的负担变得越来越重,而且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以便找到足够的资金输入到这些退休者的个人帐户中间,不光是他们的工资,还要考虑养老、保险、医疗等等各方面的支出,这些都会不断的扩大。

    2008-07-27 08:56:33

  • 彼得·卡尔·科拉索:

    在一个工业化的国家也产生了其他的问题,比如有一些农民工进入城市,或者是一个工作者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外一个城市,在这种流动劳动力的环境下,政府的政策也应该进行调整。这对于中国的城市意味着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老龄化的现象已经开始影响各个城市。当然中央政府和私营经济部门也应该在老龄化浪潮到来的时候承担一部分责任,他们对于城市的影响力也会产生影响。虽然在全国的情况下,老龄化的浪潮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对于各个城市来讲,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正常的调整,以便能够避免这些现象负面的影响。同时,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

    有的城市老龄化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有的城市的情况会好一些,所以各个城市要针对自己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在北美、在欧洲一般都采用一种标准化的做法,这样使得财政的负担平均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政府的政策也承担着这样的业务,使年轻一代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便能供养他们家的老人。

    2008-07-27 08:58:29

  • 彼得·卡尔·科拉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受过更好的教育的劳动力进入各个公司的话,对于当地的公司也是一个好处,是一个优势因素。一般的年轻人都是租房住,因为他们刚开始工作挣的钱不够买房的,随着房价的上升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而一般老人他们经过一辈子的奋斗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同时城市在规划整个运输系统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种因素,各个地区的公路网和交通网应该能够很好的,很和谐的和全国的交通网整合起来。特别是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受到好的教育的孩子将来才能够取得成功,而且他们愿意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和其他方面学习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尽可能的利用他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成为成功者。

    2008-07-27 09:02:35

  • 彼得·卡尔·科拉索:

    在这方面政府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变化,人口收入的变化,人们收入两极化的情况也会导致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政府的政策就要确保人们能够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就业方面也是如此。有一些城市在这方面的条件比较好,有一些城市则不然,在这方面政府和私营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来承担这方面的成本。

    我们刚才所讲到的这几点应该引起各个城市决策者的注意,而且要看到现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随着农民工和职工的流动性增强,要适当的调整政策,以便能够应对现在形势所产生的一些挑战。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些年轻的,没有什么技能的劳动者,也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也会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

    2008-07-27 09:03:51

  • 彼得·卡尔·科拉索:

    最后一点,在农村应该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给年轻的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我们要着手解决所有老龄化现象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对于医疗、保健、退休等等方面的政策都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实老龄化未必都是完全负面的影响。

    2008-07-27 09:05:08

  • 彼得·卡尔·科拉索:

    实际上,老龄化也可能为一个城市带来三个有利的条件:一个就是这些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可以帮助自己的子女。这些老人在退休以后也可能选择更愿意居住的地方。比如搬到条件更宜居的地方,以便他们能够享受到当地的福利。当然,每一个国家的情况以及当地房地产业发展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这也会影响的人们的决策。比如在美国,老龄人的另择地居住的浪潮会引起某些地区和房地产的巨大变化。我们战前一直到现在的情况的统计数字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老龄化的社区,更适合老龄人居住的地区就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老人一旦退休,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也有这样的财力寻求精神上享受。比如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他们也可以有余力和时间把这么多年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人。

    2008-07-27 09:08:16

  • 彼得·卡尔·科拉索:

    在美国,老年人对于各个捐赠机构也是主力军。我们看到对于所有城市的经济来讲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工业化经济,第三世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在迅速的工业化。我们会看到中国和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会越来越相似。也许中国可以比北美和日本更好地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所以老龄化社会在中国带来的负面后果不会像其他国家那么严重。我们可以及时地采取一些政策,让这些政策能够吸引年轻人,有社会教育的劳动力,也可以保证城市的竞争力,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政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2008-07-27 09:09:55

  • 彼得·卡尔·科拉索:

    我们还需要一些鼓励的措施,让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仍然居住在城市里面。在这里面地方领导人要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城市的规划者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基本设施的建设,比如办公室、写字楼、音乐厅这样的基础建设方面。像北京、上海、扬州这样的城市,人们来到这里会看到城市的市容非常漂亮,建设得也很好。但同时中国的这些大城市,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城市人口的结构。如果更具有远见的决策者应该能够保证他们的城市在世界经济中有力的竞争。谢谢大家。

    2008-07-27 09:11:49

  • 彼得·卡尔·科拉索:

    何德旭:感彼得·卡尔·科拉索教授精彩的演讲。他主要是从人口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竞争力,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影响,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和借鉴的价值。特别是每个城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得不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下面有请项目另外一位主持人,他是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的研究员倪鹏飞教授介绍《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主要内容,大家欢迎。

    2008-07-27 09:13:51

  • 倪鹏飞:

    非常感谢扬州市委市政府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使我们能够在今天发布《2007—2008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中文版,两个月以后,这份报告的英文版将在悉尼的国际市长论坛上发布。在做主题研究之前,我首先就这个报告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并向有关部门表示感谢。

    这个《报告》我们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工作量十分巨大。但是,它非常重要,也得到了全球的专家、政府官员的支持,英国伦敦的市长,美国纽约的市长,还有悉尼、维也纳、多伦多、温哥华等等许多城市的市长的支持和关注。

    2008-07-27 09:14:51

  • 倪鹏飞:

    对于这个《报告》,我们动员了100多个全球专家,邀请的专家近千名。关于《报告》的数据收集主要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组织,我们调集了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博士生、硕士生,还有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将近100多个,经过了历时一年艰辛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报告》要比第一份报告,无论是在研究的对象,还是涉及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感谢中国社科院的陈院长,我们财贸所的领导,特别是感谢扬州市委市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把这个报告做好,能够很好的发表出去。还要感谢参加会议的国际专家,他们不辞辛苦来到这里,更要感谢那些给予支持,但由于时间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与会的国际专家。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加拿大的皮尔教授,他去年给我们课题组安排了整个加拿大调研的行程,由于一些原因,他没有出席今天的会议。

    2008-07-27 09:17:31

  • 倪鹏飞:

    由于时间关系,报告演讲的中文和英文提纲都发给了大家。我节省时间,尽量加快速度,让一些远道而来的国际专家多讲一些。

    这个《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研究发现。第三部分介绍一下根据研究发现我们的一些建议。

    研究背景:今天全球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人类真正进入了城市化时代,城市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栖息地。因此城市在全球变得越来越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化和全球化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科技和社会活动的时空概念和决策安排。简单地说,就是使城市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基于这些背景,改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为城市市民提供更多的福利,提升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成为各国城市市长、海内外企业家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

    2008-07-27 09:19:14

  • 倪鹏飞:

    也就是说,我们这份报告为什么能够得到各个城市的支持,不仅是中国城市,还有许多国际城市的支持。刚才讲的外国市长为什么支持我们?他们回去告诉说,这个《报告》特别重要,我们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一个基本的方法,先从现象入手,我们发现全球城市间的创造价值的水平是不一样的,伦敦、纽约、上海、首尔和扬州,中西部城市创造的价值水平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地形图一样,崎岖不平。我们这种地均GDP的设计来验证、反映这个差异。那么他高低不平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产业上分布不平衡导致的。不同的产业,不同环节创造的附加值是不一样的,高价值水平的城市处在产业的高端,产业环节的高端和产业体系的高端。低的处在产业体系的低端。那么产业体系又是有什么决定的呢?是由要素环节决定的。因为产业体系不平衡的分布,是由全球要素体系不均衡的环境导致的。要素环境概括为人力资源、企业本体、产业结构,生活环境,软的商业环境、硬的商业环境和全球联系。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导致了产业的不同,价值水平的不同。因为这些就要提升竞争力,就要改善要素环境,向更高迈进。第二就是支撑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提升了,竞争力就提升了。

    2008-07-27 09:20:15

  • 倪鹏飞:

    根据这个基本的能量,我们形成了一个概念框架,就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多快好省,控制资源,占领市场,我们可以分成解释和显示的。从产出投入方面我们用了9个指标。投入这个角度我们用了七大类,103个指标。

    找到框架以后,我们来选样本,收集资料。选样本,刚才陈院长已经指出了三个城市,一个是对全球500个城市广泛的比较,一个是对全球150个城市进行重点分析,还有一个有案例方法对集中的城市进行研究。

    设计来源从指标收集的线路,采集的渠道,处理,通过这些就知道数据收集是多么艰辛和困难。

    2008-07-27 09:22:43

  • 倪鹏飞:

    接下来就是一些方法,怎么把竞争力计算出来?这是许多城市领导特别关注的。我们采取了几个方面:

    一、是500个城市竞争力是采取先把一个指标直接相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用另外一种办法,把全球500个城市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析。对于150个城市的指标体系我们采取加权的办法。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采取非线线性的模糊趋向。这10个城市我们采取了案例分析。

    研究发现: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是谁?本次报告使用了GDP的规模,人均GDP,跨国公司的劳动指数,专利申请数,价格优势,人均增长率等9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竞争力的进行研究。这九个指标都是硬指标,客观指标,都是能够直接收集到的,当然收集是异常的艰辛。

    2008-07-27 09:25:07

  • 倪鹏飞:

    最具竞争力的前20个城市分别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华盛顿、洛杉矶、斯德哥尔摩、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多伦多、首尔、波士顿、圣迭戈、奥克兰、赫尔辛基、马德里、维也纳、费城、休斯敦。前20名的城市我们看了一下,主要是全球的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如果从区域的角度分析,欧盟还是垄断着最具竞争力城市的格局,亚洲的一些城市表现得非常好,首尔进入了前20名,香港处在第26名,上海是第41名,深圳第64名,北京66名。

    我们对500个城市进行距离分析的结果,表现有这么几个有趣的问题,一个是好的越来越好,一个是差得越来越差。

    第三个,在好的地区,发达国家差的变得越来越好。同时看到在发达地区,有一些好的变差了。还有一个,我们看到落后地区,按照经济力学的边缘地区,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迅速的增长,变好了。还有一些好了以后又变坏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就是报告的主题“城市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2008-07-27 09:27:43

  • 倪鹏飞:

    一个城市不管是大城市,是小城市,原来是发达城市,还是落后的城市,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还是正在衰落的城市,都同时面临着机会,也同时面临着挑战。这样一个城市如果能够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它就能够战胜这个调整,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给每个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未来得一切都有可能,有可能变好,有可能变坏,每个人都不能骄傲,也都不应该丧失信心。这是发现之一。

    之二,全球城市竞争力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增长也是差异化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方面,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是高容量,但是发达国家城市是异军突起。首尔,按专利申请数已经进入前世界的前10,中国的深圳处在第33位,已经很了不起。我们看这些分布的图,验证了刚才说的那个观点。

    2008-07-27 09:29:23

  • 倪鹏飞:

    从全球城市竞争力规模结构看,用经济产业组织专业词语来说,市场结构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局面。全球500个城市最大10个城市GDP占全球500个城市的27%,大城市规模很大。按照这个理论,他应该是一个寡头垄断。这是经济规模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经济规模和增长之间的关系,经济总量和科技创新的关系。

    还有一个全球城市竞争力的人均收入的空间分布,实际上和开始讲的观点是一样的,就是空间分布崎岖不平,有的高,有的低,人均收入和地均收入是一致的。

    2008-07-27 09:31:58

  • 倪鹏飞:

    还有一方面,全球城市经济控制中心正在发生新的演变。过去都是在欧洲和北美,从跨国公司分布数很难说明问题,但是今后再看一下,用最新的方法和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教授合作的,也是这个研究的一部分。用跨国公司的指数在城市的分布来看,各个城市全球经济控制的格局是什么?中国的北京、上海都进入了前10,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全球的经济控制中心,全球的经济中心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些都是从九个指标得出的一些发现。从对150个城市的研究,我们用七大类103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也是崎岖不平。

    2008-07-27 09:32:58

  • 倪鹏飞:

    再一个,我们进行了因果分析,影响城市竞争力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按照我们的七大类分析,从企业本体上说,企业管理是最重要的。从产业的角度来说,产业集群是最关键的;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教育水平是最明显的;从硬件商业环境来看,科技创新是最根本的;从软件商业环境来看,战略导向是首要的。战略导向,过去我觉得,战略问题,规划问题是中国的事情,后来做的案例发现不是,全世界都在做这个问题,也支持这个观点。“战略导向”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环境中环境质量最优秀,全球联系中企业联系是最直接的,这是影响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七个方面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些因素既然很重要,我们在提升竞争力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因素,加以改善。

    在案例研究方面,对10个城市进行成功的案例研究,对全球上是基于几个城市,最后提炼出这十各城市。再观察一下其他城市研究,我们发现全球城市现在都忙什么?第一,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引导。第二,改善经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第三,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转型。我觉得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每一个城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2008-07-27 09:34:42

  • 倪鹏飞:

    刚才讲竞争力的时候,竞争力要是从附加值水平提升的话,产业必须提升,要提升竞争力必须持续不断的动态的提升产业城市。所以推动产业升级是实现永恒的中心。再一个全民终身教育,招纳世界贤才,重视环境保护,追求永续发展,塑造城市品牌,开展城市营销,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城市,打造知识之之都,建设信息网络,打造无线城市。扬州已经搞了,世界上搞无线城市的有一些,但是我认为信息化对于一个城市很重要。还有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多元文化。

    2008-07-27 09:36:55

  • 倪鹏飞:

    我们要借鉴全世界城市的经验,就是要注意这些方面,这也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城市的战略所在。

    十个最成功的城市,伦敦是海纳百川服务世界,挑战现状引领未来;凤凰城是一飞冲天的凤凰,政府管理的明星。一飞冲天就是跨越式发展,凤凰城就是典型的跨越式发展;维也纳谱写持续繁荣的和谐之声,奏响国际城市的科技强音。维也纳是一个音乐之都,但它现在不仅仅是音乐之都,还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是一个高科技的中心,它在欧洲高科技的许多排名都是第一的。

    赫尔辛基是目标聚集的跨越式发展,大进大出的国际化创新;迪拜是全球第一的目标定位,震撼世界的城市营销,韩国的赵教授还要专门讲迪拜问题;深圳,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深圳是中国城市的典型代表;多伦多融合世界文化,成就多元地位;新加坡,精英执政的楷模,以小搏大的典范;扬州人文与生态永续,宜居于宜业共赢;首尔,自强不息创奇迹,品牌营销助高飞。《报告》里面写得非常清楚,他们发展的历程,成功的经验都有重要意义。

    2008-07-27 09:38:21

  • 倪鹏飞:

    第三,提一些建议,今天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是贫民窟在城市的蔓延比农村更快,10亿人生活在贫民窟,90%多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缺少就业机会,有的没有住址。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对于每一个城市都提出了挑战,未来一些皆有可能,所以每一个城市只有顺应规律,积极进取,才能避免失败,不断成功。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每一个城市都有可能成功。

    2008-07-27 09:42:44

  • 倪鹏飞:

    我给这些城市提炼出十个关系,综合全球城市的情况:

    1、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们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尤其各国中央政府要扩大地方的自主权。这是中国最经典的案例,也是最成功的奥秘所在。中国为什么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地方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有自主权有财权,他们的努力和回报很对称。但是在其他的地方并不是。比如在德国,有一些城市不愿意企业到那里去,因为企业挣的钱都要交到中央去,中央再发。所以企业在那个地方和不在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要使一个城市变得有活力,要使一个国家变得有活力,要让扩大地方自主权,要处理好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2、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处理好。一方面政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政府的管理方面,在政府的公共服务方面也要引入企业、社会参与。

    3、全球与地方的关系,就是全球化的思维,地方化的行动。既要把全球的要素引进过来,坚持全球标准,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从实际事发。

    4、产业升级与人口就业,这是全球面临的问题。我们把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就是人才。产业的高端就吸引高端的人才,产业升级就需要高端的人才素质不断的提升。但现实情况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即使在伦敦也有生活水平比较低,素质比较低的人。我们这里也有这个情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全民终身教育。全球最发达的城市他们第一个就是中心教育,智能化的教育,越发达越强调这个。有一些落后的城市更应该强调这些。

    2008-07-27 09:44:23

  • 倪鹏飞:

    5、引进人才与本地人口的关系。这一点也是一个矛盾,好多城市都存在这个问题,纽约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要创造条件,鼓励当地市民去创业,只有这样的办法,可以既实现本地居民的发展,又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口,能够实现双赢,所以要促进全民创业。

    6、经济与社会关系,要统筹兼顾。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中国在经济方面很成功,注意很多。在西方国家,他们在社会方面很成功,做了很多工作。我想这应该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统筹兼顾。中国的城市要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应该更多的关注经济的问题,如果不关注,在竞争中就会衰落。

    7、专业化与多样化的关系。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决定,我的建议是规格化,选择一个产业,选择一个功能,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这也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方面。如果是一个就会有风险,多样化又会规模不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规格化。

    8、居业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处理它们的关系一定要找统一的方面,促进统一的分析,避开矛盾的方面。

    9、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强调分工。

    10、城市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有的批评我们竞争力研究,只讲竞争,不是的。我们竞争力研究是研究怎么使一个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福利。所以不仅仅要是研究竞争问题,也研究合作问题,城市本身也是一样的。客观就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就是要竞合的。

    11、历史和未来的关系。怎么面对我们的历史?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发掘好我们的文化,同时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我们的基础上更加富裕和繁荣,而不是出现资源的枯竭和瓶颈。谢谢大家!

    2008-07-27 09:47:02

  • 何德旭:

    感谢倪教授的发言。关于《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看这本书。从我自己的感觉说,我觉得这本报告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有许多特别新的发现,这样一些新的发现,对我们城市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方面,它的价值是集中体现在通过这样的分析上,最后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这样的建议,对我们许多城市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刚才倪教授的介绍来看,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城市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从发展的眼光来说,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许多城市都有了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展是相当迅速的。也正如这本报告的主题所说,城市为了一切都是皆有可能。所以我们也坚信,中国的城市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城市进入到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行列当中,对这一点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从倪教授刚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项研究是异常艰难的,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做的难度也是相当大。即便是这样,我们倪教授还是带领他的团队克服了一切困难,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最后圆满的完成了这项宏大,开创性的工作,他们求真务实、不谓艰辛、努力创新的精神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就是全球竞争力的研讨,下面有请荆林波教授。

    2008-07-27 09:48:52

  • 荆林波:

    非常高兴有机会给大家主持这个论坛,我们接下来有八位嘉宾。今天我们在城市竞争力这个方面也有一个之谜,就是中国的城市为什么能够在古老的过去曾经繁荣,而且今年在局部来看反而落后了。第一位演讲的嘉宾是来自日本东北大学佐佐木公明教授。

    2008-07-27 09:50:27

  • 佐佐木公明: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同时感谢本次会议的工作人员。顺便说一句,幸福感。什么是幸福感?昨天在“市长圆桌讨论”中也谈到了“幸福感”。如果我是理解正确的话,杭州市的副市长说到:杭州人民被誉为非常愉快,幸福感最强的市民。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让人们感到更愉快、更幸福。同时城市也要获得成功,因为更成功的城市才能让这个城市的市民感到更加幸福。

    事实上,幸福感是不容易获得的。我研究现代经济学很长时间,可能在座的各位对我们所说的效应公式非常熟悉。这个方程式主要是来衡量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感和满意感和他的收入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多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他的收入,收入满意人们才能感到幸福和满足。

    2008-07-27 09:52:44

  • 佐佐木公明:

    在美国,在过去的40年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GDP增长了3.5倍,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差不多还是和以前一样。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国家人民的幸福感进行测量,我们可以用人均GDP和人们感觉到的幸福感进行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到了一定的人均GDP的程度,GDP是增长了,但增长以后幸福感就不大了。我们可以看到有中国、瑞士、瑞典、芬兰、丹麦、美国、卢森堡,到了人均GDP一定程度以后,幸福感就没有增长,为什么?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的一个规则,对于经济来说,有经济性的市场是促进的市场的效率。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未必能够不断的增强人们的满足感。当然市场化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也要看到市场运行的方向是哪里,它有可能导致很大的危险,所以人们的幸福感是没有保障的。人们收入的变化,由于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家庭成员并不满足。

    2008-07-27 09:54:11

  • 佐佐木公明:

    我们有一个大学做了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每一组有10名学生,每个学生给了100个小片,这个小片可以换1美元,或者是可以用它满足自己的愿望,或者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你还可以把一个小片捐给公积金,以便促进公众项目或者是公众利益的运动。到最后,这种用于公益的小片,可以最后换到2.5美元。最后我们发现,捐赠的小片是42个,也就是说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了捐献,就是把自己的小片捐给了公益事业。

    2008-07-27 09:55:58

  • 佐佐木公明:

    但是我们看到另外一组的情况是不同的,差不多20个小片被捐出来了,他的态度就显得不太合作,对于公益事业来说是如此。这个测试是以教授来做的,以零标出来的答案,在其他的领域是2.9%—4.2%的一个水平,对于经济学来说会产生9.3%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这种U和V,也可以用来分析个人的偏好,个人的喜好。在公用的性能中间可以控制,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这种行为也会影响到人民的幸福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感不光要考虑一个人收入的分布情况,还要考虑到他的信仰。

    2008-07-27 09:56:45

  • 佐佐木公明:

    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你可以买大房子,过更好的日子。但是很快你就适应了这个生活,又有更多的欲望,要买更大的房子,所以你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如果你的收入在这个水平上,但一年以后你的收入增长了,你的幸福感又增加了。但随之你有了新的生活,你又有更多的欲望,导致你的幸福感又下降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欲望和幸福感不断的交替、上升或者下降。

    2008-07-27 09:57:48

  • 佐佐木公明:

    谈一个假设,有的时候你的收入即便是上升了,你的幸福感恐怕还会下降。我们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学生要在两种假设中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说,你每年收入是50万,另外一个人收入是25万美元,另外一个选择,你每年是100万美元,但其他人是250万美元,比你多,你怎么选择了?我们让学生们选择的结果,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第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即使你挣50万,但你还比25万多一倍。第二情况是即使你挣了100万,但是别人还是比你多,因为别人是250万。

    2008-07-27 09:58:53

  • 佐佐木公明:

    所以我们来把人民的习惯、习性进行一些比较,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就是你的幸福感要取决于你的情况和其他人相比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现在我们看一下影响人民幸福感的七个最重要的因素,家庭关系、财政情况、工作、社区、朋友、健康、个人的自由、个人的价值观。所有其他的因素,除了财政情况之外都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比如健康、家庭关系等。

    2008-07-27 10:00:06

  • 佐佐木公明:

    举一个日本的例子,人均GDP有所增长,但是幸福感并没有太大的增长。这也是美国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生活水准并不是决定的幸福因素,最重要是你和其他人相比,你的处境如何。

    我们也研究了人们将来的生活对现在幸福感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都是要有希望的。那么人们结婚对人们的幸福感有什么样的影响?还有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因素,如何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我们来看一下收入的变化和幸福感的影响。在90年代以后,两条曲线的趋势在不断的融合。我们还研究了失业对于人们幸福感的影响能够有多大。结论是:失业率当然要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而且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人们如果失业,他们就会没有收入,而且从社会环境来讲,这样也剥夺了这些失业的人,不光是他们没有收入,同时也剥夺了他们对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对于他们的自我尊严,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自我尊严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失业就会对个人的尊严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对你的快乐感、幸福感就会有很大的负面的影响。

    2008-07-27 10:01:02

  • 佐佐木公明:

    如果其他的时候有时间,我会更多的向大家解释幸福感的问题,同时还想向大家说明,我认为这个学术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要保持持续的城市竞争力,人们的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2008-07-27 10:10:41

  • 荆林波:

    感谢佐佐木的演讲。下面一位演讲的嘉宾是来自世界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王丽虹女士,她主讲的主要题目是“关于中国城市的营商报告”。掌声欢迎。

    2008-07-27 10:11:40

  • 王丽虹: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非常感谢给我这次机会跟大家学习交流。我的演讲题目是“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刚才倪鹏飞博士提到了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出一个城市相比其他的城市更快、更好的满足公民需求的一种能力。我们认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四大类。

    第一是诸如国家法律,框架,宏观政策现有结构技术进步等等因素。第二类就是自然禀赋,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等。第三类就是投资环境,交换营商环境。就是指政府,以及制度上对于经济活动监管的质量和成本,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的开放程度,充分竞争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劳动力,金融、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等等。第四类就是一个地方的创新、学习,以及采用创新成果的能力。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的创新能力,适应外部宏观因素的能力,以及学习自身和他人经验的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就影响到城市竞争力,表现在城市生活竞争力方面。

    为什么投资环境对于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我们认为营商环境直接影响着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成本,也影响着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因此它对企业的成本和效益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它直接影响着政府的绩效,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所以,我们说,营商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07-27 10:12:21

  • 王丽虹:

    从2003年开始,世界银行集团推出了一部叫做《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产品,主要是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商业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估,对于国家的商业规制,对于商业活动的限制,以及促进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上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市行还推出了针对一个国家地方的研究。为什么我们要做地方的研究?虽然每个国家有统一的国家法规,但是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政策和执行中央法规方面有很高的自主权。我们去年开始和倪鹏飞博士的团队开始《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项目,调研了30个省会城市,自治区省府和直辖市,发布了四项指标,从开办企业,登记无权,获取信贷,到出现商业纠纷遇到的一系列阻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商业环境怎么叫做好?怎么叫做不好?主要反映在它从开始创立之初,到它雇佣工人,去纳税,进行融资,销售它的产品,它的物流体系。比如小股东的权益是不是得到保护,商业纠纷的解决,获得许可证的程序是不是方便检疫,如果最后他想退出市场的程序会不会方便,都直接着影响他做生意的动力。

    2008-07-27 10:15:30

  • 王丽虹:

    如果是一个地方,处理这些问题的程序非常复杂,成本非常高的话,他可能就会选择另外一个不是那么费力的地方。我们这个报告在今年4月份发表以后,我们研究的结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发现:

    第一,研究的方法首先是基于一个国家通行的国家级法律,从一个地方企业的视角追踪企业家完成交易的过程,以及成本,并且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收集的信息,我们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像律师、会计师,还有一些创业服务机构啊,对他们进行询问,询问他们办理这些城市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最终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包括步骤数目、时间、成本。通过这些量化指标来衡量政府的绩效以及地区营商便利度的整体水平。

    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样的好处?首先是非常直观,是通过量化的形式来衡量比较抽象的概念。这种数据收集上比较透明,由于它是使用统一的统计口径,非常易于复制。同时因为非常严格的调研方法,就使得它的调研结果具有可比性,就是说一个地方可以跟它相类似的对手进行横向,以及纵向的比较。由于这个调研在一定的时间段可以反复进行,所以这个动态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来。

    同时,调研的结果不但反映是不是存在问题,而且会指出具体的问题存在哪一方面。当然也有局限性,首先由于选择这种调研指标的局限,去除了市场营销的其他方面。另外因为指标的选择有一定范围的限制,所以它的结果不能代表所有的企业,所有地区总体的水平,只是做一个参考。

    2008-07-27 10:17:24

  • 王丽虹:

    倪鹏飞博士的团队和我们的合作是主持这次的调研过程,他们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使用了地方社科院的体系,还有竞争力课题组的地方网络,还有一些调查公司的参与。同时,我们在课题设计过程中也大量咨询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会、专业机构来咨询他们的意见,可以向我们推荐样本的对象。我们整个的过程都得到了社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2008-07-27 10:19:05

  • 王丽虹: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报告主要的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中国营商环境的总体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分布。总的来说,沿海地区比较好,内陆地区并不是说没有好的表现,像重庆市名列全国十佳之列,我们看一下这个图,深颜色的是前10名,浅颜色的是中间的,最浅的是最后的10名。另外我们发现,在《全球报告》中间,中国连续若干年都名列了东亚头号改革国,中国各地政府在改革方面也是非常踊跃的。

    中国的许多创新经验在国际上也非常领先,比如南京市,在强制执行合同的时间方面,在国际上参加排名能够排到第二次,仅次于新西兰。上海在强制合同的执行成本上排到世界第8位,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重庆的内地城市在登记物权上的时间在国际上排到第28位,而且这种好的做法并不局限在沿海地区,也是在中部、西部、东北都可以找到。

    例如西安的执行合同上排作全国第5位。

    2008-07-27 10:20:18

  • 王丽虹:

    另外,我们的报告想揭示的信息就是对于营商环境的促进是有利于促进民营部门的发展,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因此是非常值得地方政府采纳的。如果对于那些寻求改革的地方,他们可以参考中国国内以及国际的革新经验,因为这些经验前人都已经做过,有现成的榜样值得仿效。如果把这些好的做法统一集中在一个城市,以这个城市作为代表的国家的排名,就可以从目前全球中间的第83位上升到67位。这是什么含义呢?就是说每个城市都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它能够学习最佳城市的做法,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最好,那么它在全国,在全世界排名的竞争力水平有望得到提高。

    同时,我们发现改革领先的地区,营商环境最便利的地区,它的改革也是最积极的。像西北地区营商环境指数最低,同时它的改革数量也是最是。而东南沿海地区,在两个指标上都是最领先的。这就说明,两方面是互相促进的,如果改革就是有进步;如果不改革就会落后。

    以南京为代表,我们选择的是省会城市,所以扬州没有在样本城市里面。南京开办企业的排名在全国第2位,获取信贷的排名也是全国第2,登记物权全国第5,强制执行合同全国第2,总的排名达到全国第2。

    2008-07-27 10:21:06

  • 王丽虹:

    开办企业,虽然各个地方有统一的国家法律,但在执行上差别很大。比如开办企业东南地方平均33天,在西北地区能达到49天,整整多出的16天。在成本上也有差异。但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息,就是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而且地方政府完全有能力改变。成都在去年7月份实行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改革之前需要13个步骤,30多天的时间,现在已经缩短到9个步骤。上海只需要4步,而南宁、沈阳需要12步,这种差异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找出原因所在,而且地方政府也可以采取措施。

    获取信贷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地方存在的差异也比较大,但是随着物权法的实施,各个地方有所改善。我们在国际金融公司也参与了这种法律制定的咨询工作。强制执行合同也样有类似的结论。

    最后,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实际上就是改善政府职能,很多情况下,投资环境不理想,就是地方政府患了三位症,就是失位症、错位症、越位症。失位症是政府在监管方面没有做过。错位症就是错过了很多位置。越位症主要是一些国有企业占相当比较的地方,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的情况。

    现在中国政府积极的在转变职能,建设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些改革的经验,支持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同时,把中国的先进经验介绍到国外去。

    2008-07-27 10:22:33

  • 王丽虹:

    最后想讲一个小故事,刚才佐佐木先生提到经济学生比较自私,我讲的是跟经济学家有关系。一个经济学家和一个律师去登山,走到山腰上发现一只老虎准备向他们扑过来,是一致饥饿的老虎,两个人就准备要逃命。这时经济学家就掏出一双旅游鞋,不慌不忙的穿上了,这个律师觉得很奇怪,律师上说:你为什么要穿旅游鞋呢,这个老虎马上就要追上来了。经济学家说,我不用比老虎跑得快,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什么意思?就是说扬州不必比老虎跑的快,不必比刘翔跑的快,只要跑过他的竞争对手就能够取得成功,所以祝扬州取得成功。

    2008-07-27 10:26:21

  • 荆林波:

    谢谢王女士的报告。希望您进一步的推动我们双方的合作,推出更多的成果。第三位主讲嘉宾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沈建法教授。大家掌声欢迎!

    2008-07-27 10:29:00

  • 沈建法: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这次论坛。我们的研究是香港政府自助研究的项目,关于香港和深圳的关系。

    主要有几个部分:一个是关于研究的问题。第二个,介绍一下香港与深圳的主要指标。我们探讨香港与深圳的关系里面其中一个是给两个城市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第二个,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是在两个城市的关系里面面临的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最后特别强调,探讨这两个城市的关系,香港和深圳是不是在相互竞争,或者是主要的合作对象。

    今天会议的论坛是关于城市竞争力,大家知道整个杭州的学者都在讲城市竞争力,现代化的时代,都在拼命的竞争。但是,我们也有很多的学者还在研究国内城市的时候,都在关注到城市的竞争是不是有过渡的现象,有的时候要重复建设,城市之间相互攀比,产生重叠,过剩的设施和生产能力。我们有一些学者提出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不是过渡了。另外一个方面,在西方国家,在中国也有这个情况,就是城市之间也都在相互寻求怎么样合作,大家相互合作来提高竞争力。因为通过合作也是可以把竞争力提高的。

    2008-07-27 10:29:26

  • 沈建法:

    我们关注到现在的研究里面,关于城市竞争和城市合作方面的研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很多的研究都在研究城市怎么竞争。另外一部分就是说城市怎么样合作,但是没有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来研究,就是城市竞争和合作是一个东西,又竞争又合作。

    我们以前很多的研究都是政府的行为,都在研究政府怎么样参与竞争,政府怎么样参与合作,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城市之间的关系,比如商界,关于私营企业,社会关系两个方面重视得不够。我们这个研究,以香港和深圳作案例,就是香港和深圳现在是在竞争,还是在合作?如果两个城市竞争,谁在竞争?

    第三个,它们在竞争什么东西?深圳和香港位于中国的南部,两个城市有一条边界。我们看到深圳和香港的指标在30年以前深圳是一个小镇,经过30年变化,深圳已经变成和香港一样强大的城市。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连续三年都说中国城市竞争力最强的香港,第二深圳。

    2008-07-27 10:32:35

  • 沈建法:

    深圳的出口水平2006年达到香港在1993年的水平,也就是深圳2006年相当于香港的1993天,就会发现深圳非常的强大。GD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深圳达到香港1998的水平,人均GDP深圳达到香港1986年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在过去的经济实力在追近香港。第二个,看到深圳和香港还有相当的距离,大概有七八年的时候距离,香港仍然是领先的城市,可是既要看到发展,也要看到差距。

    我们看香港和深圳在过去30年的发展里面,大家给双方都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第一个给香港提供了发展机会,香港在1980年以前是工业城市,跟现在的上海、广州、深圳都差不多,工业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从1980年以后,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把制造业转移出去以后,自己变成很强大的服务业中心,变成世界性的城市。这里面看到,香港有很多公司都变成服务业的中心。同时香港对外投资,转移制造业也给中国内地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2008-07-27 10:34:03

  • 沈建法:

    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在2005年有17%在深圳。另外一方面深圳收到的所有外资里面,香港提供的份额是非常高的,86年是79%,2005年仍然在一半以上。对于深圳来说,香港是主要的投资者,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深圳现在是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城市,它在2005年整个外汇出口是1000亿美元,在中国是13%。从出口业里面,主要是谁创造这些出国呢?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提供的出口占68%,深圳的出口其中有45%是通过香港,所以我们说香港和深圳的经济关系是非常密切,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紧密经济关系。

    但是在过去的七、八年以来,两个城市的感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在香港,我们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有两大挑战:第一是深圳的经济结构正在转型。因为深圳在过去20年里面依靠吸收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创造一些廉价的出口。问题就是吸收了很多人口,现在人口规模1200万,比香港还要多。它的土地已经差不多用尽了,2000平方公里差不多已经用完了,所以现在面临着很大的人口与土地的压力。所以有一个压力需要升级,就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

    2008-07-27 10:36:58

  • 沈建法:

    第二它需要提高环境跟劳动力的标准。就是希望把污染型的企业转移出去,同时要提高劳动者工资的标准。这样的结果,对于港资企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提高了它的生产成本。香港的中华商会的主席有这样一个看法,他说:香港在珠三角大概有七万家企业,现在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因为这些成本的提高,大概有15%在今年就会关门,有一万家会关门。他的结论就是说,香港的制造业在珠三角投资的制造业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说我们在深圳的制造业已经走向末路了。

    第二个挑战,深圳的服务业在不断的发展,香港过去的30年的发展里面,香港是专长于服务业的发展,香港的生产里面在1981年服务业占到68%,2006年占91%,完全是服务业。如果从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来讲,我们希望深圳服务业说一点,应该主要是制造业。我们不是这样的,深圳应该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同步发展,也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业可以自己解决,对香港有压力的就是深圳集装箱产业的发展。深圳从零开始,在短短的20年来差不多已经非常接近香港的水平,可能再有两、三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会超过香港。这就出现了两个城市都是都市巨大的集装箱码头,香港和深圳在2007年集装箱码头的排名一个是第三,一个是第四。

    2008-07-27 10:38:23

  • 沈建法:

    从指数的表面上看,总量上看,两个城市好像在竞争。所以,关于城市的关系我们怎么看?我们要具体的分析,到底是竞争还是合作的关系?两个城市的关系,一个是社会关系,一个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民营的私营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

    另外,关于城市竞争方面,也分成两个方面:一个竞争是相对的竞争,总量的比较,相对地位的比较。如果我们老是在一个班级里面是,有一些同学表现不一样,有一些好,有一些差。但是这两个同学之间是相对的竞争,就是你成绩好,你成绩差,不会影响到这个同学成绩好,那个同学会差。因为这个学生学得好不好要靠自己,你的能力怎么样,不会那个学生学得很好,那个同学就会差了。我们说相对竞争,不会牺牲另外一个城市的利益,就是你发展了,但另外一个城市不会受到伤害,只不过在你后面,这是相对的过程。

    2008-07-27 10:40:24

  • 沈建法:

    另外一种竞争关系就是直接竞争,你赢了我就输。比如讲政府部门,一个诚实的政府有一个固定的预算,今年有10亿资金可以分配到各个部门,这个部门多一点,那个部门就要少一点,这个是直接竞争。在研究城市关系的时候,要看他们的关系是不是相对的竞争,还是是一个直接的竞争,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发展。

    看香港与深圳,至少从表面上看,从总量指标上看,很多时候我们的政府官员,我们的记者也好,学者也好,或者是大众也好,都是关注着相对指标,相对地位比较多一点,看到好象是竞争压力非常大。香港的一个非常有名的评论家讲:我们香港在将来的十年,会面临深圳越来越多的挑战。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研究香港和深圳是不是有直接的竞争,这一点最重要。如果有直接的竞争我们就要应对这个问题。

    看私营企业部分,私营企业老板在深圳做生意,或者在香港做生意,我们认为他们在两个城市之间经商的关系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因为他们利用了两个城市提供的有利条件,不同的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土地、市场能力,他们在利用两个城市发展他们的商业机会,我们认为这两个城市给他们提供了是合力,是一个合作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在私营企业方面没有竞争的关系,主要不是竞争的关系。

    2008-07-27 10:42:01

  • 沈建法:

    但是两个城市都有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公有企业。比如香港,尽管我们是资本主义经济,我们也有一小部分公有部分,包括我们的会展,机场是政府拥有的。我们政府拥有这些企业和机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政府非常强调的重点就是我们的香港的未来,我们希望会展和机场,以及集装箱码头都非常强大,我们政府有动机,这是我们政府拥有的部门希望不断的增强。同时在深圳也是一样,深圳的机场和港口当然是公司,但是公司里面相当大的股份是政府所有的,所以深圳政府也是一样的,希望把集装箱、机场、会展业做得越强越好。所以两个城市在竞争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发生在政府层面上,两个政府在后面希望投资他认为需要投资的行业,需要发展。

    以集装箱码头为例,两个城市的集装箱码头,总体上看他们的竞争,如果看两个码头,香港的集装箱码头跟深圳的集装箱码头是一个老板,是五个大老板,每个老板在两个港口里面都有分,他拥有了香港码头的大部分,同时也有深圳码头的两个部分。还有招商局,现代码头公司,还有太平洋等。几个主要的码头公司,控制了深圳和香港的码头,他们是两个码头。所以,在私营企业的层面上,集装箱码头都没有产生竞争的问题,只不过带相对位置上,在政府层面上解的集装箱吞吐量哪个城市高了,就好象在竞争,我们要看这两个关系。

    2008-07-27 10:43:26

  • 沈建法:

    我们认为深圳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有弹性的条件,就是说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对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强非常大。深圳正好有这个机会,有一个成本比较低发展的机会,他们就发展下去了。香港集装箱码头的发展面临着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我们运作的成本相对比较高,更重要的是我们发展集装箱码头的政府体制不是很灵活。

    两个城市在长远发展里面看,下一步就要看深圳城市的管制模式,跟香港城市管制模式有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大差异使两个城市在发展集装箱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结果。简单讲香港比较慢,因为要考虑很多因素,政府也不是很热衷于投资什么样的经济产业,政府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深圳的政府就不一样,它以经济为主导,在非常强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两个政府管制、体制不一样的时候,使得同一个行业的两个部门不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2008-07-27 10:44:44

  • 沈建法:

    简要地总结一下,香港和深圳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城市,我相信在将来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香港仍然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因为香港的基础非常好,包括它的人力资源,包括市场自由度,包括法律的制度,这些都保证香港在将来能够拥有成功的最重要的竞争力的来源。同时深圳也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个城市,因为它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吸引人才,不断的发展高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展得很前卫,这个城市将来也是非常有希望。

    香港和深圳之间,主要是以私营企业跨城市投资为主,所以我们认为两个城市的合作是最主要的,有相对的竞争,但最关键的是两个城市在进行合作。

    可以看到,最近香港政府不但是企业在合作,香港政府在大力推动香港和深圳的合作。现在有一个目标,香港和深圳要建成一个大都会,我们是一个城市,所以有时候在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时候,城市规模非常重要。但是因为一国两制的关系他们是两个城市,如果他们变成一个城市的话,我们这个大都会在全球的排名应该进入到前十位了,因为是分开排的时候,他们就会下来,谢谢大家。

    2008-07-27 10:46:59

  • 荆林波:

    谢谢陈教授,因为港深的合作是一个热门话题。第四位演讲嘉宾来自韩国的首尔大学赵东成教授,他将以“创新领导以迪拜为例”给大家做一个阐释。大家欢迎。

    2008-07-27 10:47:50

  • 赵东成:

    各位早上好!今天早上我会向大家发表“创新在迪拜”的情况。大家也许对迪拜不是特别熟悉,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迪拜所使用的机制,以便更好地管理它的城市。

    首先,希望大家都准备好纸和笔。我先问大家一些问题。第一,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具体的项目,你参加过的项目。如果你是公司的成员,也许你会参与开发这些项目,或者是开发产品。如果你在政府的话,你可能会参与政策制定等等方面的工作。倪博士参与了组织这个会议,所以他可以用这个会议作为他自己的一个项目,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参与的项目和实践。

    2008-07-27 10:49:15

  • 赵东成:

    请大家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是这个项目的领导人?是你的首席执行官,还是你的主管,还是其他的人?请大家选择一个。

    第二个问题,外部环境有一些什么样的主要因素,也就是外部什么主要的因素影响到了你的项目,比如政府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或者是合作伙伴有一些建议,或者是客户的要求,或者是供货商的一些建议等?

    第三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内部因素,当然有很多内部因素都会影响到项目的结果,比如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硬件、制造设施,或者是机制内部的一个体制,或者是有什么人帮助了来执行这个项目。请大家选择一个。

    第四个问题,在三个回答中,哪一个因素是项目最重要的因素?是项目的负责人,还是外部的因素,或者是内部的影响因素,哪个最重要?请大家举手。

    2008-07-27 10:50:08

  • 赵东成:

    如果你们有了答案,我们可以来分析你们公司的领导力,以及公司内部的一些机制问题。现在大家已经回答了第四个问题。如果你选了负责人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领导人的眼光和能力最重要。还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如果领导人是最重要的,剩下的两个哪个又是更重要一些?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选择了内部最有影响的因素,还有两点,这会选领导人是第二重要的因素?大家回答这个问题以后,就回答了六个方面的因素。另外还有主题、资源、环境。我们看在执行项目中哪个最重要。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项目是以长期还是短期的视角来落实的?比如是5年,10年,还有20年的目标期。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项目执行得快不快?还是稳步的推进?是一下子就落实了的,还是稳步的做的?谁选快速的、谁选稳步做?

    大家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已经识别了相关的一些机制,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机制?在任何的科学、商业、经济活动中,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都要找到问题的核心,比如在商业和经济活动中,我们首先要看到到底它是怎么一回事,它是一个公司的,还是一个城市的,还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现在有三组不同的人在研究这个问题。

    2008-07-27 10:53:11

  • 赵东成:

    第一组人,主要从领导人、负责人这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比如他是政府的领导人,或者是城市的领导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有了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导人得力的领导。为什么微软如此之成功?主要是因为最近才退休的领导人比尔盖茨。所以,领导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直接的影响到了机构,或者是公司的绩效。

    下面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外部的因素。比如,公司要改换,要转移它的生产和它的业务。第三个,最重要的就是内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影响到了绩效,因为需要资金、人力各方面的支持,使得你的项目才能得到成功。作为一个城市来说,只有具有的这些资源,你才能够使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不断的繁荣,这些绩效都是从具体的流程和项目中产生的。比如一个公司要生产产品,要进行营销,占有市场份额,卖新的产品,取得利润,提高绩效。

    2008-07-27 10:58:27

  • 赵东成:

    在这个城市中间,就要建立一个机制。机制要包括主体和外部环境因素。这里面有很多影响绩效的因素和原因,这些原因会对绩效有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主体、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的分析,看一看他们之间互动的关系、因素所发生的影响,不管是城市的领导,还是省的领导,或者是一个公司的领导,你的作用就是要建立一个正确的机制,以便能够把三方面的因素调动起来,产生最佳的绩效。

    我们要把这些机制一个一个的进行分析,然后排列起来。要把这几个主要的因素排列起来,同时还要考虑时间的长度,是5年,10年,还是20年?有一些机制可以使公司或者是机构增强创造力,有一些机制会帮助一些机构大大地改善管理效益,也就是在主体、资源、环境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08-07-27 11:01:02

  • 赵东成:

    迪拜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什么?最近几年,迪拜的增长率是18%,是世界上最高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10%,而迪拜的增长率是18%。而且它不是基于石油来促进这些增长的,主要是其它的因素驱动了它的增长。它是如何达到这一点,取得这样快的增长速度,有这样好的绩效呢? 我们来识别一下这些因素,这里面有一些非常有效率的方程式,这些公式就能显示出迪拜整个地区和城市采取的政策,非常有效地吸引了一些大富翁到这座城市居住,或者是开展他们的业务。

    包括一些名人,像麦当娜、贝克汉姆等等体育和演艺界的明星,也被吸引到这里来。同时,他们还采取非常好的政策吸引外资,吸引那些国外的投资者到这里来。同时,在这个小小的地区,建立了400多家豪华的酒店,比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的酒店数目还要多。它可以列在世界第一。同时,它在人力资源上来也是非常成功的,它从国外引进的120万工作人员,同时,除了白领还有蓝领、建筑工人等等。

    2008-07-27 11:05:35

  • 赵东成: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很多人都到这里来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和未来。我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穆罕默德的一个例子,如果你看他们的网页,你可以看到很多介绍迪拜和它的领导人的材料。

    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就是谢赫,刚才让大家问了几个问题,就是谁是负责人?外部环境如何?它的资源怎样?是它的主体重要,还是环境,还是其它的因素;它是短期的,中期的,还是长期的;内部的因素还是外部的因素。

    所有的事情一年之内就完成了,速度非常快。是一个长期的视角,但是速度很快。在城市中,您在政府工作,或者是一个企业的经理,你们在过去是什么样的机制,现在又使用什么样的机制?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机制是否适合你们这个城市,政府,或者是企业的未来?如果不合适,你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机制来应对未来得情况?谢谢大家!

    2008-07-27 11:07:14

  • 荆林波:

    谢谢。前段时间杭州市的市委书记王国平率他所有的代表去了迪拜,回来的时候号召杭州要向迪拜学习。我想赵教授的研究给大家一个新的诠释,第五位演讲者来自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研究院教授汉森普拉格,他讲的题目作为中德城市的比较,大家掌声欢迎。

    2008-07-27 11:11:09

  • 汉森普拉格:

    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今天和昨天的发言水平都非常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简单地讲一下我在这两天中听到的一些感受。

    首先,昨天彼得,美国的同事讲的一点,第一个关健词是“瑞士”,你说瑞士是一个成功的国家,非常具有竞争力,而它却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这是没错的。但我们还需要提一点,瑞士有一些很特殊的行业,就是他们的银行系统,这个银行系统给美国和德国的税务局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他们有保密制度,大概有22亿美元逃到了瑞士银行,就不用在美国交税,这一定是我们说到瑞士的时候必须要讲的。有的时候竞争力并不仅仅是来自于智慧,来自于资源,也是来得国家独有的特点。

    第二个,就是全球城市的问题。我们已经谈到过这个体系,还有圣彼得堡等其他城市的一些体系。在德国的城市没有这种体系,我想,举一个例子,就是一所大学的一个研究人员所作出的成果,他们挑选了一个地区和大伦敦面积差不多,把它放在斯图加特这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指标,就是全球商务指标,会看到斯图加特这个地区附近的城市和伦敦通信的量是差不多的。

    2008-07-27 11:12:45

  • 汉森普拉格:

    看德国,必须看各个地区的情况,我们有一些地区全球化水平非常高,像这个地区全球化的水平非常高。我们看这个公司总部的一张照片,是斯图加特地区非常典型的一个总部,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竞争力不仅仅是经济的成就,还有一些硬的因素和软因素,大家都知道决定城市竞争力的硬性因素是哪些,软性因素又是哪些?硬的因素包括薪资水平,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而软因素包括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一些特点。另外一方面,一个地区的形象,主要是这个区域的特点,独有的特点。我们这些天一直说到“文化传承”,还有一些著名的人才,还有环境方面的因素。比如扬州的水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些里程碑式的建筑等等。

    比如,我们说到扬州的形象,必须回顾历史,马可·波罗可能也来过扬州,而且扬州也是一个历史上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而且水文化也很发达。城市竞争力,还有其他的一些标准。

    2008-07-27 11:19:57

  • 汉森普拉格:

    另外一方面就是和外部的联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媒体的注意力,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些因素之间也是并不是互相关联的,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并不意味着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强,而城市竞争力强,并不一定说这个城市的形象好。

    以城市的堵塞而得名城市,彼得可能你知道这个城市。杜塞尔多夫这个城市,即便在德国也没有很著名的形象。但是在德国的经济方面,杜塞尔多夫排在第一,这是经济量化指标上,像人均GDP方面杜塞尔多夫都排第一,它没有什么形象,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城市,但是它的竞争力非常强。

    斯图加特也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形象和认知,可能唯一的形象代表就是奔驰车。除此之外,媒体对这个城市并不是很关注。所以很少会在媒体上读到关于它的报道。在新闻中这个地区很少占到头版头条,但是这个城市竞争力非常强,整个地区的竞争力都很强。还有一些城市,它的品牌形象很知名,而且竞争力也很好。比如海德堡,大家都知道海德堡,特别是在美国,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良好的形象可以完全和竞争力脱钩。海德堡的形象很好,可能由于猫王曾经写过一首歌是关于海德堡的,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海德堡这个城市。当时猫王这个歌讲的是一个美国士兵在海德堡的故事,海德堡曾经是美军驻德国的基地,现在也是,所以,大家都了解这个城市。

    2008-07-27 11:22:09

  • 汉森普拉格:

    在另外一方面,海德堡这个城市竞争力也非常强,但是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品牌形象。它有一个世界非常知名的水泥混凝土的公司,还有一个印刷机的公司。还有慕尼黑也是一个例子,慕尼黑并不是以公司出名,当然也有一些像西门子、宝马。但是在问慕尼黑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慕尼黑的啤酒,想到8月的啤酒节,大家豪饮啤酒,一杯就有一升啤酒。

    还有一个城市的形象非常好,也有一些历史传统,但是竞争力不是很强,其中有一个城市就是柏林,柏林我们的首都。柏林的经济竞争力不是很强,在德国只能排到11位左右。但是它的城市形象非常有名,因为它有很多的历史传说、文化。当然人们也会想到希特勒,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柏林都有关系。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汉堡,汉堡在德国排第二。同时这个城市的形象并不是很知名,人们对汉堡并不是很了解,但是目前这个汉堡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形象啊,让它能够匹配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汉堡正在开发它的一些水边地区,这是欧洲最大的一个开发项目。汉堡希望能够开发一些里程碑式的建筑,这样大家就会更好地了解汉堡。目前,他们建设了一个音乐厅,就是由北京鸟巢的设计师设计建造的一个音乐厅,也是汉堡想要改善自己形象的一种方式。

    2008-07-27 11:27:13

  • 汉森普拉格:

    我个人是来自魏玛,魏玛可能是德国最知名的城市,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但是人口只有六万人,也许只有中国几个小区的人口数那么多。但是这个城市非常有名,因为有很多的名人都来自魏玛。魏玛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的莎士比亚歌德就住在这个地方。而我们这里也吸引了很多名人,像雪莱,还有著名的科学家也来自这里,还有马克思的老师黑格尔也住在这里。还有巴赫,希特勒把魏玛看作他最喜欢的城市,所以希特勒去了32次那里。他自己也是一个建筑师,他在那边也建了很多的房子。还有里斯特钢琴家也住在那里,包豪斯也是很有名的。魏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形象,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成功本身一样引发更多的成功,带来更多的成功。

    魏玛的经济可能是德国目前唯一还在增长的地区,所有其他的城市规模都在缩小,而这个城市却在扩大,这和他们的表现也是有关系的。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创意和竞争力的关系。我们有这样一个名称叫做“创意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是创意城市,很遗憾我现在没有想出这个答案。

    我还想讲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我的论文中大家可以看到相关的观点。我提到了五个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想到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模不应该太大,而且应该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城市,应该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地方,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还应该是交通非常方便的城市。扬州和上海之间的联系有一点问题,因为太远了,应该加强交通方面,可持续的发展城市,还应该有好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多元化的城市。

    最后一点,竞争力和城市的认知,我前面说到了好多城市的品牌形象,同样我们也影响考虑认同感。

    2008-07-27 11:32:40

  • 荆林波:

    谢谢。第六位演讲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诚研究员,他研究的题目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若干思考”。

    2008-07-27 11:34:48

  • 王诚: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到咱们这儿来参加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同时,也很高兴能够到扬州来看看。我的题目是会议主办方给我安排的,这个题目非常好,“若干思考”,我想了大概有七点。我经常做会议的组织人,充分体会到主持人的压力非常大。

    扬州,我们想从城市竞争力或者是城市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现在提出来“人文与生态有序,宜居与宜业共赢”尽管这次来了只游瘦西湖,我想以后一定尽我的努力在这里买一套房子,同时也想到扬州大学做一个兼职教授,体会一下宜业的快乐。

    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怎么把我们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的论文,在《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从这个角度我就想到,如何从理论上规范和深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刚才陈佳贵院长提到如何深化关于城市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如何把它作为一个理论模型,作为一个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为大家所接受。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008-07-27 11:35:56

  • 王诚:

    目前,我们看到非常漂亮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还有关于全球几百个城市数据的收集,以及评价体系,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多了。我们的《报告》里面提出来,竞争力由五种力量合成,包括吸引力、转化力、创造力、造福力等,用了9个指标评价综合的城市竞争力有多少。特别是又听了这次与会的各位市长、书记等领导关于城市发展的各种思路。所以,材料是非常多的,做的研究也非常好。

    我想有一些基本问题想在向各位请教。如果我们在考虑城市竞争力的时候,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有很多文献都是关于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甚至个人竞争力的一些研究。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在往往有一种比喻性质,比如有时候谈到城市的宏观调控的问题,宏观调控因为这个概念就是借用的,因为城市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者是财税政策,它是不可能有宏观政策的。

    还提出关于城市经营的问题,前一段有一句话口号叫“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企业来看待。还有一个就是要培养城市好的智商、情商等,这是关于个人竞争力的比较好的竞争机制。城市的情商怎么样能够发掘?所以就把城市当做个人来看待。

    所以,城市在研究上要怎么定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首先竞争力的前提有一个竞争的问题。竞争的问题恐怕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来,再从改革开放经历过来,明显的知道初期的时候有序竞争跟无序竞争,或者竞相竞争的一种状态都是有区别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竞争规则问题。

    2008-07-27 11:36:23

  • 王诚:

    竞争规则问题,前面像扬州王市长,还有其他的一些学者都提到,目前存在城市之间的过渡竞争问题,或者是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低水平重复的竞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是竞争的规则。城市之间的竞争规则是什么?按照比较正规的一种规则的界定,它是一个法律。市场、企业竞争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那么城市之间的竞争规则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就涉及到在研究上如何来描述城市作为一个竞争主体,它在经济学上的性质问题。

    我们知道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还是国家,作为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对象,它是行为主体,或者是代理人。在他的行为,无论是从经济人的角度,社会人的角度,这种角度定位以后,就可以把他的行为进行一个很具体、很准确的描述。描述他的行为以后,才能够对竞争的机制进行一个刻划,才对他相应的制度条件进行界定,我们才能够提炼出有关这方面的变量,才能进行相关的均衡分析。

    2008-07-27 11:37:25

  • 王诚:

    我想这个步骤我们没有做的话,有可能会发现在理论分析上的基础性是不足的,所以在这方面就需要找到城市的代理指标问题。城市竞争力的代理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行为的竞争力,在后面我会讲到按照建立公共型政府的模式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关于这方面,现在看到的国内外的论文提出“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也有一些市长、有一些学者提出从空间这个角度定义城市的问题。有一些学者提出从产业的角度,因为城市竞争力的本质是产业,他们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而产业,或者说行业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还是区域的研究,现在属于中观经济学里面,这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西方经济学是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中观就是中间的。我想在这个方面,还需要做一些事情。谢谢大家!

    2008-07-27 11:38:40

  • 荆林波:

    谢谢王研究员,他独特的视角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下面有请我的同事刘彦平,他是研究城市方面的专家。

    2008-07-27 11:40:20

  • 刘彦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刚才我听汉森教授演讲的时候他提到的观点是“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必然具有相关性”,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我要做一个阐述,就是提醒大家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

    形象是客观形成大家对城市的印象,品牌是管理的工具,是对城市形象施加感觉和控制的概念。实际上城市形象不仅和竞争力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作为一个没有管理的形象,潜藏着城市非常大的风险。美国的飞利浦·科特勒教授把提出城市发展的问题,他就说:城市形象不管好还不好,如果不加以战略的控制,都不可避免的要迈向城市的衰落。

    对于城市营销和城市品牌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城市品牌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也获得了学界广泛的重视。我概要的从三个方面阐释城市品牌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和机制。

    大家知道品牌概念是基于名称、设计、符号,或者是它们组合使用,与这些东西相关联的一系列的东西。这个概念非常准确,又非常模糊。

    2008-07-27 11:42:35

  • 刘彦平:

    什么是关联?我曾经对企业品牌进行思考,从宏观方面它可能是法律的概念,比如说产品保护。也可能是文化的概念,可能资产的概念。从中观层面看,它是一个战略的概念,关系的概念。从微观的层面又是一个顾客的概念,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是一个战术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掌握品牌。正是因为它有宽泛的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为了不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有必要对品牌进行战略的整合,而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功效和作用就集中体现这种整合中。

    首先城市品牌对于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规划的整合功能。昨天褚教授的演讲提到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从三个角度解读,就是城市的可投资性,可旅游性,可居住性。事实上城市品牌是一个结构,从城市的总体品牌到城市的子品牌,或者是副品牌就是宜居品牌,营商品牌和旅游品牌就是它的副品牌。对于城市品牌结构的管理可以有效规避目前行政管理分割的弊端,通过品牌作为战略规划的抓手,可以把城市功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个整合的机制是通过城市识别来实现的。

    2008-07-27 11:47:20

  • 刘彦平:

    我觉得,城市的战略规划的整合功能,主要是通过城市品牌的定位来实现。城市品牌定位在很多城市是通过口号来表现的,甚至是一个临时仓促拍脑袋的决策,事实上城市品牌是非常专业和严谨过程。

    我概括为5个步骤,叫IRSPP。

    I就是城市品牌识别。美国城市品牌管理教授的一个系统图,我叫做城市品牌识别的精英图谱,就是城市品牌的演绎和发展是在精英的基础上展开的。这里面包括,城市如果作为一个产品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城市作为一个空间的存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作为一个文化的存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以及它有什么样象征符号的系统。从四个方面,有12类识别规划的取向,一般的来讲,城市要在5、6项或者更多加以规定城市的功能。

    我要提醒大家识别是自我规划,是主观愿望,城市未来走向的安排,它和外部世界还没有形成利益的关联,所以城市定位是在自我规划的基础上,先要了解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的变迁做一个了解,对竞争和对自己的市场进行一个了解。

    S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在市场的对应当中进行选择。最后根据选定的目标市场,才是一个定位。视觉识别也很重要,国内现在也开始注重视觉识别。刚才提到的城市形象,我们对照城市识别做一个管理工具才能显现出管理功能。一般来讲,城市品牌管理一个基本的含义就是要对照自我规划和已形成的形象找差距,是不是吻合,如果吻合就证明管理有效,如果不吻合就要调整、加强和纠正。

    从城市品牌的识别到城市品牌的定位,我觉得它实现的机制是城市识别的四个项度。还有城市产品识别的层次机构,到宜居产品、投资产品和旅游产品,实际上每一类都可以进一步的细分。

    2008-07-27 11:49:10

  • 刘彦平:

    城市品牌从这个角度定位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多层级的多元体系,所以城市品牌定位一方面要讲一个严谨的步骤,另外是一个多元层级体系,这样可以作出许多的城市定位来。古代的战争是冷兵器时代,火药发明是一个泛泛的杀伤力,现在的战争就进入到精确的较量。城市定位就是一个图,在这些里面,我们如果选择主推的定位,就是整体的地位,如果是一个旅游名城可能选择旅游定位,这是一个决策的问题。

    其次,从策略执行的角度品牌的管理也提出了一种整合的工具,品牌定位以后要进行沟通,要进行推广,包括广告、公共关系、事件,品牌代言人,品牌大使,所有这些推广的活动要加以有效的整合。有一个概念叫整合有效沟通,如果应用到城市品牌管理里面,就是城市整合营销沟通。还有一个整合,叫做数字城市营销。此外还要和城市的危机管理系统,如果有一些城市引进不恰当的企业,可能对城市品牌造成致命的伤害。

    最后,城市品牌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具,表现为战略管理的整合平台。就是昨天很多学者提到的“城市治理”。我愿意提一个概念,就是“城市营销治理”也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还有提升城市品牌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品牌化符合政府创造更佳业绩的需求,符合市民改变生活质量的需求,和企业扩张的需求。是应对竞争压力及扩大内需需求。另外,目前,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利益边界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可以实现。从动力系统机制里面可以看到,城市品牌化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2008-07-27 11:50:19

  • 刘彦平:

    07年的时候,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对国内的城市进行一个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就是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出现很强的正常化关系。我们可以从大家熟悉的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模型来看,在这个模型的各个环节都能发现城市品牌和城市营销治理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

    这个管理整个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城市品牌有一个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在国际上目前表现为社团实体、社团法人或者是企业实体,企业法人,也有政府部门,他们都为这个课题提出了行政支持。还有一个过渡机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谈几点体会,城市品牌通过战略规划、建设、推广与控制的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战略闭环,是城市比较的重要工具。

    第二,城市品牌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竞争力,激发动力,城市的品牌收益可以惠及全体市民,是一种公共价值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选择。

    2008-07-27 11:51:19

  • 荆林波:

    谢谢!最后一位演讲人来自中央党校的陈宇飞教授。

    2008-07-27 11:52:20

  • 陈宇飞:

    谢谢大会把最后一个发言机会给我。最近刚刚结束的一个学期里面,我们有一个地市委书记班上讨论了很多话题,其中大家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怎么为自己的城市发展找到一个兴奋点,文化上的亮点。还有在季建业书记班上的同志也提到,现在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名人的争夺到了一种非常激烈的程度,除了秦桧没有人争夺他的家乡之外,其他都在争夺。怎么样做自己文化的亮点?我在扬州看了星光灿烂的一面。在三个方面点一下题。

    第一点,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品格,思想修养等等方面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所在。城市的发展竞争力水平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

    在信息化时代,对文化资源的运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已经拓展到各个领域,覆盖了全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正在以无限生产的方式体现了它的价值。

    文化软实力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影响作用,形成聚合力,城市的活力,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再有品牌力,还有文化吸纳以后再加工生产的能力。还有吸引力,它怎么样把自己的文化程度再展示出来,最后形成无形的潜在的影响力。关于城市形象,有很多具体可以测度,可以揣摩的内容。

    2008-07-27 11:53:00

  • 陈宇飞:

    第二点,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智慧源泉。特别强调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很多重要的要素,尤其是文化要素,正在非常明显的向城市集聚,尤其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和站在发展前沿,文化程度比较广阔,人才聚集度比较高的,思想文化比较高的历史文脉完整清晰的潜在城市,这就是我们说的城市学中的极化现象,文化上有极大的作用。

    城市文化的核心作用就是用好这种集聚性,怎么样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来源,同时加强吸纳的能力,完成高效能的文化集聚。就是城市竞争力在根本上就是一种内涵的竞争,怎么样提升这种内涵,丰富这种内涵,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这里有一些文化目标,以良好的文化保护、以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一种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有完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转换,都是一些重要的文化目标。

    第三点,文化决定城市竞争力的独特品格和精神品质。我们这里强调城市竞争力不能简单为理解数量、规模、市场占有度和资源控制力上超越对手,而要在内在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品格力量上使人心悦诚服,自觉自愿的与之交往,愿意与之合作,然后互利共盈。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是经济势力,也是经济风貌,也是市民素质,但是更多的是通过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质传达给人。

    文化效能的问题等等,关于扬州几大功能建设,几大特色的建设,都是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思考。谢谢大家!

    2008-07-27 11:55:22

  • 何德旭:

    请大家的耐心等几分钟。下面进行简单的闭幕式,请主办单位的两位领导对一天半的会议做一个总结,首先有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教授,大家欢迎。

    2008-07-27 11:56:37

  • 陈佳贵:

    尊敬的季书记,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就要闭幕了,因为时间短,发言者没有充分的表达他们的观点,有的与会者没有发言的机会。但是不管怎么讲,总体来看,这次会议还是开得很成功的。在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东方之道”,并且以扬州为案例的一个主题报告,扬州市的领导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他们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给了我们不少的启迪,也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2008-07-27 11:57:06

  • 陈佳贵:

    论坛期间,来自世界银行集团,美国、德国、韩国、中国香港,以及内地的一些专家学者,他们还是宣讲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还带来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就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在论坛期间由中美两国学者牵头,八个国家的专家携手研究完成的第二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今天正式发布了。这是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中外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重要成果,报告的理论主张和学术思想会在国际学术界和社会界产生极大的影响。

    2008-07-27 11:58:05

  • 陈佳贵:

    昨天晚上,我们不少与会者还夜游了瘦西湖,有机会体验扬州作为宜居、宜业的城市优势,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论坛的成功,应该说得到了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季书记、王市长、张市长,还有其他各位领导对这次会议都给了很大的支持,而且这几天一直在会上听大家的发言。所以,我们对他们对这次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与会的各位代表,各位嘉宾,因为你们把很多的思想火花带到这个会上来,也为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打下了基础。

    最后,要为这个大会作出贡献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他们出色的组织工作和服务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谢谢大家。

    2008-07-27 11:59:20

  • 何德旭:

    谢谢陈院长的致词。下面有请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致词。

    2008-07-27 12:00:17

  • 季建业:

    我非常感谢尊敬的陈院长,以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感谢你们这次在这里召开非常圆满和成功的论坛、研讨会。

    我这次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里静静的坐了一天半时间,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我收获良多。第一,我收获了各位专家的新理念和新的境界,特别是围绕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各位专家发表了很多的高见,给我的影响很大。第二个我也听到了很多兄弟城市的经验。昨天各位城市领导也都介绍了一些经验,使我茅塞顿开,也受益匪浅。第三个感谢大家对我们扬州城市的建议。扬州这几年有了发展,但是我们知道还有很多的问题,还有很多的挑战。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我们未来得工作和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008-07-27 12:00:42

  • 季建业:

    第二,这个题目是可持续发展。最近我有机会去一趟陕西,看了陕西他们告诉我有一棵树长了4000多年,我们扬州城到现在是2500年,那么一棵树怎么可持续发展,使我想了很多。从昨天到今天听了大家的意见,作为扬州来讲,我们要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提高城市竞争力,这个文化是我们城市的根,根盛才能叶茂。所以我们保护好我们的文化,传承好我们的文化,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培育好我们的生态。

    2008-07-27 12:02:55

  • 季建业:

    树要长得好,要粗壮成长一定要精心的管理它,所以我们历代的扬州人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自豪感、归属感和骄傲。我想,我们更多的是今后还需要走更长的路。这次各位专家,特别是社科院城市竞争力的报告也好,案例也好对扬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坦率地讲我一直感到心跳和脸红,因为跟兄弟城市比,跟全世界发展好的城市比,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刚才有位专家讲,如果把各个国家,各个地方发展的最佳实践能够集到一个城市来讲,城市排名可以从83到63,看来我们应该倡我们城市之心,继续把我们的城市发展好。

    第三个,这次开会安排得很紧。很多朋友,很多嘉宾,很多领导没有时间去逛我们的城市,我希望今天这次交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希望今后推动多方面的交流,希望你们会常来扬州,带着你们的家人和朋友一起来扬州旅游观光。我们这个城市,一定是可投资,可旅游,可居住,谢谢大家!

    2008-07-27 12:03:49

  • 何德旭:

    谢谢季书记。最后有请彼德教授致词。

    2008-07-27 12:05:29

  • 彼得·卡尔·科拉索:

    谢谢!我已经讲的够多了,所以这次我讲的简单一点。这种交流是非常好的,我们进场参加这种世界级的会议,和各国的专家交流经验、讨论我们面临的情况,以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研,作出更好的政策,以便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

    第二点,我认为此次会议也使我们有机会和地方官员进行交流,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想法、理论。也许能够帮助地方官员将来在公共政策的时候发现更多的创新和独创力,也可以相互的理解。

    最后想讲一下扬州,扬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我两天以前在城里走了好几个小时,看到的景色非常好,而且这儿的食物也非常好吃,所以我们还会再来扬州。谢谢大家。也感谢扬州市的领导、市长和书记,感谢各个行业的与会者,非常感谢大家。

    2008-07-27 12:05:48

  • 何德旭:

    谢谢。到现在我们的论坛已经完成了所有预定的议程。刚才主办方的成员和季书记已经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和所有的单位都表示了感谢。季书记也谈到,我们这次论坛办得非常圆满和成功,如果还有一点点不足的话,就是没有为更多的与会代表提供发言的机会,也没有为更多的嘉宾提供充足时间来阐述他们的观点,同时也没有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给大家提供互动的机会。我相信,在下一次会议的时候,我们将尽可能的满足大家的要求。

    最后,我特别感谢陈佳贵副院长和季建业书记,他们全程参与了我们的会议,我也知道他们是推掉了很多重要的活动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所以我建议大家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两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07-27 12:07:24

图片内容:

1   2     lastpage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