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返回直播页文字实录图片实录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3月7日15:00,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中国网进行实时报道,敬请关注。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活动描述

  • 3月7日15:00,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中国网进行实时报道,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大会的委员们正陆续进入人民大会堂 ,报道本次大会的中外记者也正在通过安检进入大会堂。

    2009-03-07 14:45:31

  • 中国网:

    大会堂铃声响起,工作人员提醒政协委员进入会场,大会即将开幕。

    2009-03-07 14:46:12

  •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 黄孟复: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今天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王刚、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陈奎元、黄孟复、钱运录。出席今天大会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同志,还有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天下午的会议议程是进行大会发言,大会发言共分三次进行,今天是第一次,共有16名委员发言。

    2009-03-07 14:59:56

  • 黄孟复:

    下面请许善达委员发言,请王少阶委员做准备。

    2009-03-07 15:00:41

  • 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 许善达:

    我发言的题目是《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最优先的目标之一》。

    2009-03-07 15:01:01

  • 许善达: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不小的困难。最近,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动用巨额财政资源在内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使我国国民经济在世界经济下滑的局面中保持了难得的良好状态。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因为增加产能的投资在解决今天内需不足问题的同时也可能使未来的产能更加过剩,所以我们必须把增加居民消费列为增加内需最终的目标并把它提升为最优先的目标之一。我就此发表以下几点意见:

    2009-03-07 15:02:23

  • 许善达:

    首先,统计数据表明:无论经济过热,还是经济偏冷,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一直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这说明,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比经济周期变动更深刻的原因。因此,把增加居民消费仅仅作为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我们必须制订出长期的增加居民消费的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的较快增长。

    2009-03-07 15:02:39

  • 许善达:

    第二,我们必须看到居民消费需求下降是市场经济自然发展的必然现象。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一般市场经济在创造巨额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会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形成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越是高速发展,市场中资本、技术、自然资源和高级劳动力就更加供不应求,而普通劳动力就更加供大于求。不同的供求关系就会逐步拉大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低而边际投资倾向高,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缺乏支付能力。这就是自然市场经济在社会财富巨额增长的同时出现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规律性原因。美国住宅次贷就是为了解决消费需求不足而人为造成的泡沫。我国十几年来社会财富增加而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下降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历史是又一个例证。只是我国这个矛盾更加尖锐而已。

    2009-03-07 15:02:49

  • 许善达:

    第三,30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们过剩的商品和产能输出到世界市场,保持了国内供给与低水平需求的平衡、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财富巨额增长。成就很大,但也降低了我们对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危害的关注。实践证明:这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发展经济的模式迟早会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不可长期持续。政府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订出新的经济发展规划,将政府资源投入和政策导向更多地调整到以提高居民消费率为重点的战略上来。

    2009-03-07 15:02:58

  • 许善达:

    我们相信,虽然市场经济本身会自然产生居民消费不足的失衡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制订并实施科学发展的战略,就可以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失衡,缩小收入差距并提高居民消费率,从而实现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增长、社会财富长期持续增长、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此建议我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以下三项增加居民消费的中长期战略:

    2009-03-07 15:03:06

  • 许善达:

    战略之一:确立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建立并定期公布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使用世界银行每天一美元收入的贫困线标准来统计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并将上述指标与GDP增长和节能减排等并列为对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

    2009-03-07 15:03:14

  • 许善达:

    战略之二:在各项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中,最核心的是将长期以来执行的“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的方针改变为“保持农产品价格较长期适度提高”的方针。用“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对低收入群体补贴”的财政政策来替代“增加对农业生产补贴以增加产量稳定价格”的财政政策。同时以此为龙头统筹设计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各项政策,包括降低工薪阶层和个体户等低收入群体的税费负担等。

    2009-03-07 15:03:54

  • 许善达:

    战略之三:为了实施上述财政政策,需要从国内和国外两个领域筹集财政资源。在国内,应该调整包括公共性政府收费在内的财政收入结构。在坚持对公共性收费实施费改税的同时使社会保险税占GDP比重上升到10%以上,同时,总体上将除社会保险税以外的含公共性收费在内的政府收入占GDP比重降低到20%—25%。

    2009-03-07 15:04:01

  • 许善达:

    在国外,应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铸币税是一笔巨额的世界财富。发达国家对此争夺十分激烈。中国已经成为向美国、欧盟缴纳铸币税最多的国家。我们必须看到:人民币非国际化虽然减少了我们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损失,但我们交纳铸币税的损失远远大于这点小利益。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实力,要下更大决心,加快已经启动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以增加我国财富,为增加居民消费筹集财政资源。

    2009-03-07 15:04:21

  • 黄孟复:

    有请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少阶,他发言的题目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009-03-07 15:05:47

  • 王少阶:

    去年我国农业虽然遭遇罕见自然灾害,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好势头,粮食产量增加5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令人振奋。但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2009-03-07 15:06:12

  • 王少阶:

    一、近几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生产能力大为改善,但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的46%,机电排灌面积不足30%;二是农业资源紧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8.37亿亩,中低产田面积占70%以上,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全国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仅为36.5%;四是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不强,近5年来,全国平均粮食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9%;六是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2009-03-07 15:06:27

  • 王少阶:

    二、农村低收入人口较多,农村消费水平很低。按照我国现行扶贫标准,2007年全国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还有432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6%。如果参照国别比较标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生活在每人每天1美元以下的人口还有约8000万。据统计,2008年全国农村消费不足2万亿元,是城市消费的三分之一,也大大低于35000亿元的各级政府总消费。这样的消费结构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2009-03-07 15:08:25

  • 王少阶:

    三、建立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制定《农业保护法》,以法律形式约束各级政府的支农力度;完善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制度,简化过多的专项拨款种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确保县乡政府能为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可靠财力保障。

    2009-03-07 15:08:33

  • 王少阶:

    四、引导资金和人才向农业和农村“回流”。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制定落实鼓励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2009-03-07 15:11:30

  • 王少阶:

    五、继续做好农民增收减负工作。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补贴力度,扩大直补范围;加大对农村贫困落后地区的税收优惠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或只予不取;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投资或者提供服务。

    2009-03-07 15:11:40

  • 王少阶:

    六、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应较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扩大农产品价格保护范围,让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和回归,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农民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

    2009-03-07 15:11:51

  • 黄孟复:

    有请香港九龙仓集团主席,会德丰集团主席吴光正,他的发言题目是《应对金融海啸扩大内需展开改革开放“第二浪”》。

    2009-03-07 15:12:02

  • 吴光正:

    在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中,金融机构的亏损估计高达3.6万亿美元,全球性的“三角债”无法及时清算,导致许多银行国有化。

    2009-03-07 15:14:20

  • 吴光正:

    全球整体需求下降,生产力过剩,我国也受到波及。“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一。预计在下一个20年,我国将成为有75%城市人口的现代市场经济体。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扩大内需,从“创造供应”转向“创造需求”是大方向。

    2009-03-07 15:15:01

  • 吴光正:

    一、稳定汇率和价格市场化

    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能(Ronald Mckinnon)一项长期研究的结论是:汇率变化无助于中国降低外贸顺差。其实,汇率的波动对企业是一个额外的风险,稳定的汇率有助企业将其资源、精力、注意力集中起来,再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而不是在规管价格的环境下盲目地扩张产能。

    2009-03-07 15:15:16

  • 吴光正:

    对产业升级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建立资源行业的产权制度、开放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由于产权不清、价格管制,目前内地许多资源行业价格普遍偏低,需要政府提供补贴。这种补贴表面上创造了就业及利润,但实际上却令出口产品价格太便宜,间接地补贴了全球的消费者,这是不可持续的。更何况任何价格偏低,都会导致浪费和低效率。

    2009-03-07 15:15:45

  • 吴光正:

    有人或许会问,现在是不是开放价格的时机?在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隐患是“通缩”而不是“通胀”。要在开放价格的同时,提高老百姓(尤其农民)的收入和津贴,“双轨”进行,便不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2009-03-07 15:15:58

  • 吴光正:

    更明显的,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有一定风险的,同时大量外汇储备也是不可能持续的。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必须在将来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09-03-07 15:19:05

  • 吴光正:

    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是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包括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资本可自由跨境流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重要目标。多年来,香港已与国际金融市场有效接轨,在金融海啸后,不妨以香港为试点,积极加快发展人民币相关业务,让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有助于逐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2009-03-07 15:21:08

  • 吴光正:

    二、降低税率及储蓄率

    过去几年,我国税收增长都在30%的水平,远远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学者蒙代尔(Robert Mundell)不久前建议美国政府把企业所得税由35%降低至15%,认为这是“对症下药”的一个重点。此外,德国等也已出台了减税方案。

    2009-03-07 15:21:18

  • 吴光正:

    透过财政及税收措施,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及消费,可提供扩大、创造及优化“内需”的基本条件。如大幅减低个人所得税,包括向中等收入阶层减税,将有利于扩大内需及刺激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相反,高税率则会打击内需和投资,并流失税源。

    2009-03-07 15:21:38

  • 吴光正:

    目前中国的储蓄率有“三高”现象:(一)政府的储蓄率高,中央已果断地出台一个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相信还有上调的空间。(二)国民的储蓄虽然居高不下,但占国民收入比例其实有下降趋势。由于银行的储蓄息率偏低,将不能为国民带来财富效应,因此,消费者仍然不会有足够的信心增加消费。这是“扩大内需”的一大障碍。(三)企业储蓄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攀升,企业可支配收入占GDP由1992年的11.1%,上升至2007年的22.9%。能把企业庞大的储蓄转化成有效益的投资,将有助于“扩大内需”。

    2009-03-07 15:21:50

  • 吴光正:

    在国库收入方面,应当解决三个问题:(一)理顺资源产权不清的问题,合理地征收资源税。(二)让国民合理分享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利润。(三)许多国家的国债占GDP的比例在100%以上,这是一个危险的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包括去年新增的国债,占GDP的比例仍在20%上下,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利用。

    2009-03-07 15:22:01

  • 吴光正:

    全球金融海啸带来了“危”,也带来了“机”,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现在要抓住百年罕见的机遇,积极推动改革开放的“第二浪”,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国可在下一个30年内实现全面现代化。

    2009-03-07 15:22:10

  • 黄孟复:

    有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发言,他的发言题目是《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推进经济创新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2009-03-07 15:22:25

  • 厉无畏: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严重影响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出口增长同比回落8.5%,并带动GDP增长回落和许多产业增长速度下滑。可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创意产业却能逆势而上,如网络游戏出口2008年三季度比二季度还增长了21%,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创意产业增长率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幅。在当前的经济寒冬中,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一股令人振奋的暖流。

    2009-03-07 15:22:39

  • 厉无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及时果断调整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措施,并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从历次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情况看,只有实现了经济创新的国家才能迅速走出危机,而创意产业就是推动经济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9-03-07 15:22:56

  • 厉无畏:

    首先,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创意产业也同样能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心转变成了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十分需要舒解。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意产业,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非常“善解人意”地为公众制造一个舒解现实生活压力与苦闷的“欢乐世界”。同时,还可以用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为公众构筑一个宽阔的追逐自我愿望的平台,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2009-03-07 15:23:07

  • 厉无畏:

    其次,创意产业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自主创新进程的重要力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自主创新进程,尽早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才能尽量减少对外经济的依存度。目前,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50%,工业产品的新开发技术中有65%属外源性技术,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我国不少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提倡创新精神、鼓励自主创新,已经成了走出危机的必由之路。

    2009-03-07 15:23:16

  • 厉无畏: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引擎,来推动产业的创新:一是可以通过创意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实现差异化竞争,塑造出有特色的品牌,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二是可以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创意,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以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三是可以在营销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使之产生共鸣或好奇心,以拓展自己的市场。

    2009-03-07 15:23:37

  • 厉无畏:

    最后,发展创意产业,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创意产业是开发人类的主体资源,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少消耗自然资源,可以说是一个以人为本、高文化附加值、低消耗高产出的环保型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给每个有创造力的人提供发挥才能、创造财富的机会,推动创意阶层的形成,其文化创意还能够为产品的服务注入新的文化要素,为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新体验,从而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观念价值,并且因品牌的作用而大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比较深入地融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9-03-07 15:23:44

  • 厉无畏: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并以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模式,来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推进我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009-03-07 15:25:55

  • 厉无畏:

    为此建议:1.将发展创意产业列入国家创新计划。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一样,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引擎之一,理应成为创新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009-03-07 15:26:03

  • 厉无畏:

    2.尽快成立全国性创意产业协会,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协助政府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既有利于突破条块分割的弊端,也有利于更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

    2009-03-07 15:26:12

  • 厉无畏:

    3.制定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促进建立投融资与风险分担的机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作,加强人才培养等等。

    2009-03-07 15:26:22

  • 黄孟复:

    有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政策扩张期应警惕“政府万能”幻觉》。

    2009-03-07 15:26:32

  • 贾康:

    金融危机时期的政府救市,就经济学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指在“国家干预”的框架之下,需要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介入。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的政府介入,是需要有扩张性的调控。

    2009-03-07 15:28:30

  • 贾康:

    我国现在启动了称之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总量扩张,并注重结构优化。就“国家干预”的反周期调控中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的搭配类型而言,这是一种“双松”的搭配。这种扩张性调控的目的其实很清晰,就是为了提升景气、改善预期,给加快下滑的总体经济运行增温供暖,对企业起到过冬阶段的抗寒作用。这在当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种所谓救市的国家干预、政府介入,显然不应该也不可能颠覆市场原则,而是要贯彻“补充市场”的原则。

    2009-03-07 15:28:45

  • 贾康:

    在现实生活中,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还存在着“政府失灵”。我们要理性考虑政策操作、政府介入的合理方案和得当的具体政策措施,防止政府万能的幻觉。这种政府万能的幻觉在政策扩张期和加大干预的操作环境里是很容易产生的。而且,在具体管理部门的政策实践方面,比较直率地说容易走偏。这个时候当然要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作用,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但是,不能把这理解为政府什么都可以去直接调控一把,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审批一番。

    2009-03-07 15:28:55

  • 贾康:

    在具体的经验方面,可以举两个小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得到启发,来认识在这一轮政策调控中,应怎样注意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同时适当加大政府介入的力度,注意采用合理的介入方式。2008年年初,在西部的一个省会城市,当地的管理部门,提出要把这个城市的牛肉面控制在2.5元一碗的价位上,而不许增加一分钱。舆论界报道这件事情后,出现了很多批评意见。而当地的物价部门非常委屈,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习惯早上到街上吃一碗牛肉面,中午又是一碗牛肉面,回到家里晚上可能还是一碗牛肉面。这么重要的关系民生的事情,我们不管好怎么行?但如果真的把这样的具体管理方式操作下去,一定会变形。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所有的原材料、燃料、用工成本等都在上升的情况下,只控制产品终端售价,只会迫使生产者偷斤短两,以次充好,降低商品的品质。

    2009-03-07 15:29:03

  • 贾康:

    怎么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在西北某地,当地老百姓习惯吃米粉。当地的物价部门也认为需要介入这个事情。于是,通过调查之后,政府方面对全社会公布了一碗标准量米粉的成本构成信息。信息公布之后,促进了生产方和消费方信息对称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选择其提供者。这样,就促进了各个米粉生产者之间的良性竞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上两个例子的对比可以告诉我们:政府调控的政策理性应是力求基于市场的。

    2009-03-07 15:31:25

  • 贾康:

    另外,从政府必要的审批来看,也存在一个体制演变过程中怎样渐进地减少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色彩、而进入越来越合乎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新体制状态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审批的力度和方式应当有调整,发展方向是应减少审批。这不是意味着现在对于4万亿的项目不审批,但是也绝不意味着把这种审批长期化、万能化。有关部门已在实施审批权适当下放的新举措、新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2009-03-07 15:31:35

  • 贾康:

    应当指出,现在有些政府的管理部门和官员的意识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种旧意识复归的现象。前不久我参加一个座谈会,会上不少企业界的人士反映,原来在环卫、市政这样一些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的项目上,政府方面已明确承诺,欢迎民间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的合作。但随着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公布,环卫局、市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很快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再参加了。我觉得这是把政府投资的“扩张效应”直接变为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与宏观调控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情况反映出我们有些政府官员自然而然地回到原来的思维定式,还没有真正消除计划经济的认识误区。

    2009-03-07 15:31:47

  • 贾康:

    所以,我觉得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在政策调控、扩张操作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必要提醒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注意到我们现在政策里面可称为其灵魂的内容,就是积极通过政府的扩张来拉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跟进,应该努力拉动更多的非政府资金参与这样的反周期调控过程。这是政府使用资金争取放大效应、乘数效应的一个正确思路。我们的短期调控一定要和长期的深化改革、转变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009-03-07 15:31:57

  • 黄孟复:

    有请无党派人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杨岐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2009-03-07 15:33:07

  • 杨岐:

    2008年9月,全国政协无党派界委员调研组到山东、重庆调研先进适用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情况。在调研中,我们看到,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采用重点示范、积极推广的方式,使先进适用技术在节能减排中发挥了关键性、突破性作用。但我们也看到,“十一五”前两年,节能减排主要采用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简单易行的办法,虽经多方努力,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目标仍未得到真正的落实。而近来在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灾后重建中,一些原受控受限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又重新上马。“十一五”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难以完成,形势十分严峻。在此压力下,发挥先进适用技术的作用尤显重要。

    2009-03-07 15:33:18

  • 杨岐: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是:

    一、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强。许多先进适用技术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较差,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动力不足,自觉节能减排意识不强。同时,有的政府部门对节能减排认识不足,对于需要节能减排的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利税大户,政府难于进行强制性约束。

    2009-03-07 15:34:54

  • 杨岐:

    二、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够。政府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应用上虽然给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及资金补贴,但不足以弥补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与运行成本,影响了企业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积极性。

    2009-03-07 15:35:15

  • 杨岐:

    三、节能减排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弱。企业规模和赢利水平较低,无力建立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究费用投入不足;专门从事节能减排技术研究的部门少,研究力量薄弱;节能减排技术积累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2009-03-07 15:35:28

  • 杨岐:

    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较慢。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成果难以单靠企业推广;企业间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信息交流不流畅;专利制度虽保护了创新成果,也阻碍了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许多关键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缓慢。

    2009-03-07 15:35:43

  • 杨岐:

    为此,我们建议: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强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设立专门常设机构,制定节能减排计划、年度目标、攻关范围、考核办法,面向社会发布节能减排科技攻关课题,组织技术推广和交流、技术评审等;面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高效能源利用、污染控制等适用技术。将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同时建立对各级领导的长效问责制。

    2009-03-07 15:35:51

  • 杨岐: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形成监督机制,提供政策支持。通过人大立法、政府制定规章,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监督、奖惩机制。同时,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的研究,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如调整清洁能源上网电价、给予资源依赖型地区特殊政策等),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2009-03-07 15:36:11

  • 杨岐: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途径开拓项目资金渠道。将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纳入政府各类科研计划并给予重点支持;建立节能减排政府专项基金和节能减排企业技改贴息资金;既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又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社会资金,增加投入;积极利用金融及资本市场,将科技风险投资引入节能减排领域。对于社会效益明显、易于推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专利,可由政府买断并迅速免费推广。

    2009-03-07 15:36:56

  • 杨岐:

    四、建立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立由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搭建技术共同开发、成果共同享用的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研发基地。组织节能减排科技开发专项,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如清洁煤多联产技术、秸秆气化炉技术等),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建设技术推广网络平台,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信息化服务。

    2009-03-07 15:38:46

  • 杨岐:

    五、建立国家级节能减排项目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示范区,建立若干示范、推广项目。对示范区要给予灵活的政策,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它们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节能减排,总结和推广它们成功的经验,达到宣传和示范效果。

    2009-03-07 15:38:56

  • 黄孟复:

    有请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推进海洋探测与开发》。

    2009-03-07 15:39:07

  • 陈明义: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科技,和平利用太空和海洋资源。”开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已成为21世纪人类获得新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抓紧开展对公海的探测、考察和立标,加快对“蓝色国土”的资源开发和保护,对我国意义尤为深远。我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要像抓航天事业那样,大力推进海洋的探测与开发,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

    2009-03-07 15:42:46

  • 陈明义:

    一、抓紧开展公海探测。公海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0%。当前,许多国家正在积极地发展海洋高科技,力图率先进入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我国已经开展了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工作,并且在太平洋圈定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开发区,开展了对南北极的科考工作,但对浩瀚公海环境的探测开展得较少。我们要有紧迫感,加快建造各种海洋探测船,制造深海探测器,到各大洋(含无人岛)的重要海域开展探测、取样。

    2009-03-07 15:43:34

  • 陈明义:

    二、集中力量发展海洋高科技。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离不开海洋高科技。中央高度重视开发海洋高科技。“九五”期间,“863”计划增设了海洋技术领域,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这一领域仍是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领域之一。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对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深海环境观测、资源探查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作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争取到2020年我国海洋高科技有一个显著的进步。

    2009-03-07 15:44:02

  • 陈明义:

    三、大力培养海洋人才。海洋探测与开发是人才密集型事业,必须大力培养各种海洋人才。要通过人才预测和分析,制定海洋人才培养计划,并重视引进国外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统筹规划各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全民的海洋知识普及教育,增强海洋意识,了解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要办好现有的各级、各类涉海院校,不断提升传统专业,开办新兴的海洋专业。我国一些重要的理工科大学和沿海省份的相关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增加海洋产业方面的内容,培养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专业人才。

    2009-03-07 15:44:32

  • 陈明义:

    四、加快“蓝色国土”的资源开发。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片宝贵的海疆,加快开发、利用和保护步伐。首先要在渤海、东海与南海,进一步开展资源的调查工作。可以考虑在有条件时,两岸联手开展对台湾海峡资源的调查和合作开发。其次要加快建造各类海洋工作船和各种海洋平台,大力加强海洋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发“蓝色国土”上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有条件地建立海底油库,在岛屿上建设机场,大力发展海上旅游业。同时要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生态。

    2009-03-07 15:44:40

  • 陈明义:

    五、做大做强海洋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很好的机遇。目前世界上大约已经形成20个海洋产业,我国比较主要的有12个。我们要不断提升发展传统海洋产业,大力发展比较新型的海洋产业,创造条件积极发展面向未来的海洋产业。

    2009-03-07 15:44:54

  • 陈明义:

    六、加快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海军要从近海走向大洋,承担起国土防御、保卫国民经济发展与海外利益三方面的任务。建议国家继续增加用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建造船舰的能力与水平,增强舰队的综合能力,继续提高海军官兵的素质和提升训练水平,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军舰互访活动,参加在大洋上的联合海军演习等。

    2009-03-07 15:45:04

  • 陈明义:

    七、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研究与制定。现行的国际海洋法规大多是由海洋开发历史较长的发达国家为主导形成的,他们的利益诉求体现得比较充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体现不足。今后应更多地参与法规的修改(包括补充和新制定一些国际海洋法规),使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得到充分体现。为此,要努力培养国际海洋法律方面的人才,积极参加联合国涉海部门的各种活动。

    2009-03-07 15:46:05

  • 黄孟复:

    有请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加速建设中小金融机构切实破解小企业信贷难关》。

    2009-03-07 15:48:33

  • 沈建国:

    在我国,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推动自主创新、稳定城镇就业的重要企业群体。然而,这一群体却长期受困于融资难问题。2008年的数据显示,在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13家股份制银行中,个体私营短期贷款余额仅1418.11亿元,不足这些银行短期贷款总额的5%,在全部贷款余额中仅占2%。贷款难成为小企业谋生存求发展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当前,解决小企业贷款难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建议加快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破解小企业信贷难关。只有小企业稳定了,就业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安定。

    2009-03-07 15:48:56

  • 沈建国:

    一、现状:大银行紧盯大企业,小企业难觅小银行。小企业贷款难积重难返,既有企业自身“先天不足”的原因,更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滞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的影响。首先,大银行紧盯大企业。目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和贷款市场份额都占了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70%左右。但是,大银行本身有着较为稳定的大中型企业客户资源,不愿从事风险大、成本高的小企业贷款业务。加之近年来国有银行纷纷开始启动商业化改造与战略转型,许多机构基层网点从县域撤出,以县域经济为主的小企业找大银行更难。

    2009-03-07 15:49:17

  • 沈建国:

    其次,小企业难觅小银行。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中仅有城市商业银行不足100家、农村商业银行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近150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多家。这样的银行数量规模,很难满足我国近千万家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况且,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许多还致力于“做大做强”,在运营不久即转向争取大中型企业客户资源,使活跃在社区、城镇的小企业难以企及。同时,在全国3000多个县以上行政区划中,仅有不到1/30的县可能得到来自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贴身服务。

    2009-03-07 15:49:39

  • 沈建国:

    二、条件:万事俱备,要借东风。当前,加快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的时机已经成熟。社会有资本。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近5万亿的民间资本,完全有实力建立一大批资产在50亿元左右的中小金融机构。国家有人才。在30年里,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际金融人才也纷纷回国创业求发展,完全有能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经营新设中小金融机构。

    2009-03-07 15:54:14

  • 沈建国:

    市场有需求。我国小企业众多,近千万家小企业提供了广大的信贷需求市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活跃,融资需求极为旺盛,近半小企业往往求贷于地下钱庄。国外有经验。小企业贷款难在发达国家照样存在,但他们通常选择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来缓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在美国,资产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就有7000多家,专门服务于小企业;在韩国,作为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中小企业银行资产高达1110亿美元,可以为16万中小企业服务。

    2009-03-07 15:54:23

  • 沈建国:

    三、建议:多建小银行,支持小企业。我们认为,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大金融体制改革,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小金融机构,保障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好小企业,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建议如下:一是在中关村和浦东新区开展科技银行试点。建议在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新区这两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域开展科技银行试点,专门为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提供金融支撑。

    2009-03-07 15:54:33

  • 沈建国:

    二是在大中城市推动社区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建议在我国大中城市广泛建立社区银行,专门为社区内小企业和居民提供小额、分散、量多、面广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三是加快村镇银行建立步伐。建议在城镇和农村地区抓紧建立专门服务于当地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村镇银行,一个县至少设立一至两家。

    2009-03-07 15:54:41

  • 沈建国:

    四是大力推动社会资本发展担保公司。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小额贷款担保公司3700多家,加上未统计进来的有上万家,但大多是财政投资,效率偏低。为此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社会资本成立担保公司。

    2009-03-07 15:57:47

  • 黄孟复:

    有请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抓住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促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与汽车产业振兴》。

    2009-03-07 15:57:54

  • 欧阳明高: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基地。汽车产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已达到全国城镇就业总人数的11%以上。今年以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实施,汽车市场快速回升,年初单月销量超过美国。预计全年产销将双双突破千万大关。

    2009-03-07 15:58:17

  • 欧阳明高: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刚刚达到5000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年耗油量却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我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年将超过1.5亿辆,年耗油将突破2.5亿吨。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严峻的能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实现能源转型与产业振兴势在必行。

    2009-03-07 15:58:46

  • 欧阳明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汽车动力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突飞猛进。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这一重大技术非常适合在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及交通结构条件下推广应用。我国目前每天有超过9亿度低谷电,可供5000万辆左右电动汽车充电。

    2009-03-07 15:59:33

  • 欧阳明高:

    我国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丰富,可以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提供原材料资源保障。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保有量已超过5000万辆,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之,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变革为我国车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

    2009-03-07 15:59:43

  • 欧阳明高: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滑坡,美、日、欧传统汽车业遭受重创。各国政府纷纷救市,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尤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力推新能源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将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从产业酝酿期推向了产业腾飞的临界点。目前,西方各国已经在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战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达成共识,一场全球性的合作与竞争正在全面展开。中国汽车产业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产业,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2009-03-07 15:59:51

  • 欧阳明高:

    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以锂动力电池为重点,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在三大核心技术之首的电池方面,我国已有由上千家企业组成的电池产业集群,小功率锂电池产品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但在向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升级转型中,仍需经历艰苦的二次创业。在全球新一轮的锂电池技术竞争中,我国仍面临重大挑战。为此建议:在研发方面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产业方面全面加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并组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推进产业化。

    2009-03-07 16:02:12

  • 欧阳明高:

    二、以小型电动轿车为重点,推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继奥运新能源汽车科技示范圆满成功之后,国家通过财政鼓励政策在公交、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已经启动。由此带动,在市场化的产业运作方面,基于我国年产千万辆轻型电动车产业优势开展的小型低速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和基于我国自主品牌小型燃油轿车产业优势开展的小型常规车速电动轿车研发与产业化,已在全国蓬勃展开。这些小型电动轿车符合世界潮流和中国国情以及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规律。为此建议:将此作为“国情车”和“国民车”加以重视和支持,作为下一步产业化重点。

    2009-03-07 16:02:45

  • 欧阳明高:

    三、以电动车标准法规为重点,建立自主产业政策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会对汽车能源供应模式、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和汽车用户使用模式等带来全新变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汽车文化习惯以及跟踪模仿国外传统汽车标准法规和产业组织体系的常规做法。为此建议:进一步开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在技术选择和商业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国家战略的政治选择,并据此修订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标准法规体系。

    2009-03-07 16:03:13

  • 黄孟复:

    有请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李谠。

    2009-03-07 16:03:21

  • 李谠:

    我的发言题目是《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

    2009-03-07 16:03:48

  • 李谠: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异常严峻,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世纪以来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其中,中小企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经营利润出现下滑,减产、停产和倒闭现象增多。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迫切需要改善发展环境,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我们认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决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000万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近70%,上缴税收占国家工业税收总额的6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因此,必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使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并促其转“危”为“机”。只有这样,“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2009-03-07 16:04:56

  • 李谠:

    一、落实行业准入的相关政策。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我国近50%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工作。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65%—80%。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建议切实落实“非公经济36条”中相关政策,除国家明确禁入的领域外,都要坚定不移地对民资开放,拓宽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升级的渠道,改变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主要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格局,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和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创业途径。

    2009-03-07 16:05:03

  • 李谠:

    二、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目前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数量多但是不强。“多”是指已建立了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54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33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和6万多个科技中介机构;而“不强”是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之间没有形成如同发达国家那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集群优势。因此,我们应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系统,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机制,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战略联盟,使中小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

    2009-03-07 16:07:05

  • 李谠:

    三、制定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财政税收政策。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美国产品购买法》规定,在政府采购项目报价中,只要本国供应商为中小企业,其报价不超出外国供应商报价的12%,则优先交由本国供应商采购。去年财政部也出台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和评价体系以及采购运行机制,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公平公正参与政府采购。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国家关于技术开发等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保持税收优惠政策的持久性,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支持。

    2009-03-07 16:07:17

  • 李谠:

    四、强化金融支持与服务中小企业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太低,仅10%左右。金融机构对中小型企业信贷投放仍以抵(质)押贷款为主,而信用贷款占比不足20%。在今年1月份高达1.62万亿的信贷投放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占了绝大多数,而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例仍然偏低。

    2009-03-07 16:07:24

  • 李谠:

    银行为什么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抵押、融资渠道存在问题。我们建议尽快建立跨部门征信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发展社区银行,节约银行审贷成本,激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热情。逐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制度,使无形资产也能够作为财产抵押,合理扩大信用担保的覆盖面,允许企业按有关规定以知识产权和有效动产作为财产抵押向银行贷款。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投入。适时推出创业板,使更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逐步拓宽创业投资基金的来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风险投资。

    2009-03-07 16:07:34

  • 黄孟复:

    下面请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委员发言,请黄少良委员准备。

    2009-03-07 16:08:50

  • 张桃林:

    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2009-03-07 16:12:06

  • 张桃林: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应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

    2009-03-07 16:12:25

  • 张桃林: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然而截至2008年12月份,全国60%以上的县还没有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县乡两级普遍没有解决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和人员编制等问题。这其中既有改革涉及面广、触及矛盾多、协调任务重的原因,也有相关规定比较原则和笼统,缺少具体刚性实施细则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认识不足,缺乏对农技推广体系必要的、长期稳定的支持和投入,导致其在市场化与公益化之间反复,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9-03-07 16:12:40

  • 张桃林: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不少地方县级农业部门管不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财、物,难以确保农技人员专职从事推广工作。调查表明,县级以下的农技人员平均每人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时间仅为89天,而更多时间是从事党政工作(122天)、经营创收(49天)、行政执法(21天)等。

    2009-03-07 16:12:54

  • 张桃林:

    二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严重老化。2003年以来,60%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农口院校毕业生进入。截至2007年底,编制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45.9%,而其中40%以上的人所学专业与农技推广无关。同时,在职农技人员参加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也不多。2003—2007年,每年只有约8.7%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过培训,其中培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仅为2%。

    2009-03-07 16:13:04

  • 张桃林:

    三是保障条件不足。我国农技推广投入强度(农技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徘徊在0.42%左右,而发达国家在0.6%—1.0%左右,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到2007年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95%的没有试验示范基地,70%没有办公用房和计算机,85%以上没有下乡交通工具。

    2009-03-07 16:13:16

  • 张桃林: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这既有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的原因,也有农民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对新技术吸纳能力弱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滞后,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生产需求反馈不上来,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缺乏工作依托。因此,必须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2009-03-07 16:13:25

  • 张桃林: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明确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强调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基本定位,明确其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部门应根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测算并适当增加基层农技人员的编制,确保有足够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大力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权归县、县乡一体的管理体制。按照因地制宜、分业设置、综合建设的思路,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并将农产品质量监管等职能纳入其中,切实予以加强。

    2009-03-07 16:15:27

  • 张桃林:

    二、加强体系条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尽快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标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办公用房、业务设施设备、试验示范基地等条件建设,并逐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建议农业部、教育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强化内部管理考核机制建设,提升农技人员准入门槛,采取竞聘上岗、持证上岗的方式,选拔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

    2009-03-07 16:20:14

  • 张桃林:

    三、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经费保障。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出台配套规章制度,为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农技推广投入强度提高到05%以上。明确并强化各级财政对农技推广的投入责任。在条件建设上,应以中央投资为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地方配套比例;人员和运转经费等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

    2009-03-07 16:20:24

  • 黄孟复:

    下面请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侨联东旭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少良委员发言,请张国宝委员准备。

    2009-03-07 16:20:50

  • 黄少良:

    我的发言题目是《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中自强求“机”》。

    2009-03-07 16:21:20

  • 黄少良: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和挑战,是中国企业在上升通道中必须跨越的障碍,中国企业有能力也有勇气直面挑战与考验。消极、彷徨、悲观、失望只能是坐以待毙,唯有坚定信心、自强其身、危中求“机”、科学发展,才能在战胜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2009-03-07 16:21:43

  • 黄少良:

    我国企业应借此重新洗牌之机,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调整市场份额,变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因素为建设性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变“灾难”为“契机”,强我自身,为战胜金融危机作出贡献。

    2009-03-07 16:21:51

  • 黄少良:

    一、树立品牌意识,提升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两头”在外的企业,要从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巨震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好品牌战略布局,立足自主品牌、大品牌,彻底扭转靠贴牌生存的被动局面。同时,把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走好产、研、发相结合之路,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文化含量、科技含量,使企业和产品在“内”、“外”两个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09-03-07 16:22:00

  • 黄少良:

    二、争分夺秒抓“调整”,稳健拓展待“后发”。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经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使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雪上加霜”。因此,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社会都把精力转向“检讨”、“调整”的时候,不等不靠,争分夺秒抓好企业组织机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人才战略、产业结构、市场布局的调整,稳健拓展,稳打稳扎,蓄势待发。

    2009-03-07 16:22:11

  • 黄少良:

    三、理性分析“两个市场”,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常言道“不在危难中站起,就在危难中灭亡”,因此只有理性对待,尚能“危”中生“机”。(1)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减速、美元暂时升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都将减弱通胀压力,大大缓解煤、电、油紧张的局面,出口企业的原材料价格将部分回落,有利于提升出口企业利润;(2)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必将引起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方向、财富积累和分布的重新调整和变化,有利于我们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度依靠外需和投入转到以扩大内需、自主创新为主的轨道上来;(3)国际经济金融震荡,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国际产业分工、企业并购重组和重新洗牌,有利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参与国际高端竞争。我们只要主动应对,必定能在金融危机中率先挺立起来。党中央国务院拉动内需的战略决策和4万亿的投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商机”。

    2009-03-07 16:22:20

  • 黄少良:

    四、不失时机吸纳优秀人才,接纳、并购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才的储备和独具竞争力的产品。金融危机使全球大刮“裁员”风暴,无数良好企业倒闭,其中不乏我们急需的人才和项目,这无不为有志之“企”、有识之“企”吸纳优秀人才、接纳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而且,在国际社会“吐”才“吐”企之时去“纳”,比平时煞费苦心去“挖墙角”要便宜得多、容易得多!

    2009-03-07 16:22:38

  • 黄少良:

    五、银企“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将机遇变为现实。在国际、国内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国内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尤显重要。一方面,银行应有效帮助企业,把面临的机遇变为现实。如目前不少海外援助项目都要从中国进口产品,创造了国内需求,有效带动国内生产;另一方面,银行业应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企业大胆走出去,做好技术、设备、劳务输出,强有力地支撑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第三,银企“联手”赢取海外并购良机。据测算,海外投资可以对国内生产起到成倍的拉动作用,海外很多原本不错的企业面临困境,出售价格相对较低,而经济一旦复苏这些企业的效益必然很好。

    2009-03-07 16:24:54

  • 黄少良:

    六、建立、完善信息化机制,强化企业科学发展原动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竞相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与行动计划,为的就是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跨越的可能与落后的风险并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已有近百万家企业倒闭,很大程度上是为信息落后付出的昂贵代价。

    2009-03-07 16:28:01

  • 黄少良:

    农业经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度约为90%,工业经济约60%,而信息经济可将这种依赖程度降低到不足20%。中国不应该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老路,经济全球化不可能给我们更多时间和空间,所有企业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机制,优化目标,争取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2009-03-07 16:28:39

  • 黄孟复:

    下面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委员发言,请陈清华委员准备。

    2009-03-07 16:28:53

  • 张国宝:

    我的发言题目是《要重视新能源发展》。

    2009-03-07 16:29:13

  • 张国宝:

    当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奥巴马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一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

    2009-03-07 16:30:53

  • 张国宝:

    未来10年将投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替代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动用40亿美元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重组、改造和技术进步,生产更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车。投资45亿美元对联邦政府建筑进行改造,10年内将现有建筑的能效提高25%。

    2009-03-07 16:31:04

  • 张国宝:

    奥巴马提名从事替代能源研发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长,显示了其对研发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和改变美国能源消费方式的决心。奥巴马提出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除美国外,其它发达国家也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就业、抢占未来制高点和防止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欧盟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将新增投资300亿欧元,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德国计划在202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规模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英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

    2009-03-07 16:34:43

  • 张国宝: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提出了“绿色新政”的概念。日本官员表示,通过实施“绿色新政”,日本太阳能发电量将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的使用量增加40%。韩国在普通家庭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能源,并将兴建200万套节能绿色住宅。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新能源发展,既着眼于应对当前金融经济危机,更有从战略角度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把握主导权等多方面的考虑。

    2009-03-07 16:34:53

  • 张国宝: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也有发人深省的教训。一些产业起步很好,但由于没有把握新一代技术研发,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例如,我国从引进彩电技术开始,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国。然而,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没有很好地跟踪世界新一代液晶彩电技术发展方向。

    2009-03-07 16:36:14

  • 张国宝:

    今天,我国彩电技术与世界先进彩电技术至少相差了一个技术周期,国内传统彩电制造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纷纷陷入困境。再比如传统光学相机到数码相机的更替。刚开始我们对数码相机重视不够,对数码技术的研发没有投入足够力量。国外索尼、松下、三星等企业加快技术研发,数码相机产品不断进步,占领了我国大部分市场。目前,国内传统光学相机和相关的胶片行业全面下挫,濒临倒闭。

    2009-03-07 16:36:26

  • 张国宝:

    展望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认识,作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经济长远发展、创造新的经济繁荣的重要引擎,作为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继续保持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战略产业,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争夺全球气候变化斗争领导权和控制权的重要方面。

    2009-03-07 16:36:45

  • 张国宝:

    我们应该汲取过去一些产业发展的沉痛教训,把发展新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审视新能源发展问题,预计再过十年,将会突然发现,我们又落到别人后面了。到时候,我们即使想追也追不上了。我们不能因为当前金融危机导致能源供需矛盾缓和,而忽略能源问题,忽视新能源产业发展。

    2009-03-07 16:36:58

  • 张国宝:

    我们要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密切跟踪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投资,认真把新能源发展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加以重视。

    2009-03-07 16:37:07

  • 黄孟复:

    下面请民革江西省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委员发言,请陈经纬委员准备。

    2009-03-07 16:37:16

  • 陈清华: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35%,流域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人口占全国的1/3。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一、长江水环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令人堪忧。目前,长江正面临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困扰,全流域污水排放量正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2007年已占全国的30%以上。

    2009-03-07 16:37:44

  • 陈清华:

    干流各沿江城市的江段岸边水域大都存在明显的污染带,特别是超过40%的省界断面水体质量低于Ⅲ类水标准,沿江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随着东部腾飞、中部崛起、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等,长江水环境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二、产生长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管理体制不顺。一是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实际管理的需要。长江从生态角度上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其干支流、上下游却形成了实际上分割管辖的现象。现有的担负长江流域管理职能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只是一个“没有委员的委员会”,没有独立的执法资格。

    2009-03-07 16:37:56

  • 陈清华:

    二是各相关机构职责相互协调配合不够。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计划行政等主管部门都对长江负有责任。但各自的职责及彼此间的协调与配合,都没有明确的界定。三是水资源所有权主体严重缺位,使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体利益的考虑远远大于长江流域资源保护的考虑。

    2009-03-07 16:38:07

  • 陈清华:

    (二)法律法规不全。一是没有综合性的关于跨行政区域水环境管理的法律。二是缺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流域的单行立法。三是现有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专门立法的级别和层次太低,缺乏权威性。四是污水处理的立法滞后,至今连一个管理条例都没有。

    (三)整体规划缺位。长江流域面积大,牵涉范围广。可是至今仍没有一个综合管理的流域整体规划。各地“跑马圈水”现象非常突出。如:长江干、支流水资源争相开发,已建4万多座水库,还有2400多座在建,完全改变河流的自然水文和理化特性,对河流生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2009-03-07 16:38:16

  • 陈清华:

    (四)化工企业过多。全国21000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目前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还有20多个。沿江重化工产业的疯狂无序发展,更进一步增加了长江的生态负荷与压力。如果沿江各省市均按已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布局相关产业,长江流域水环境不但不能控制,还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2009-03-07 16:39:56

  • 陈清华:

    (五)污水处理滞后。一是部分城市忽视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二是部分城市集水管网不配套,使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转。三是有的地方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过高无力负担而经常开开停停,致使长江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三分之一处于关闭状态。四是排污费的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

    2009-03-07 16:40:01

  • 陈清华:

    三、保护长江水环境的主要建议。(一)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水资源流域管理。建议成立国家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其委员由中央有关部委、流域内各省市地方政府领导以及专家代表等组成,由国务院主管副总理担任主任,负责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统一协调和决策流域范围内各项管理事务。

    2009-03-07 16:40:13

  • 陈清华:

    (二)打破地区界限,尽快制定《长江水资源保护总体规划》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协调长江流域的产业布局。(三)建立水资源保护法规保障体系。建议修改《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尽快制定综合管理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专项法律,合理规划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职权,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建立沿江地区政府水质达标责任制和上下游交界断面水质交接制度。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根据长江纳污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对污染源排污量进行分别核定和动态管理。

    2009-03-07 16:40:23

  • 陈清华:

    (四)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快建立激励长江流域污染物减排的长效机制。主要是以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切实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切实加快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区域限批”和提高项目环境准入条件,从发展源头控制新增污染。通过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企业排污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体系建设。

    2009-03-07 16:41:54

  • 陈清华:

    (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是设立专门用于长江流域上中游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金。二是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制度,解除部门交叉、重叠收费的现象。三是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对生态破坏者采取缴纳补偿费或完成生态恢复工程等措施,使之负担起与生态环境损害相应的经济责任。

    2009-03-07 16:42:02

  • 黄孟复:

    下面请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香港工商联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经纬委员发言,请叶金生委员准备。

    2009-03-07 16:42:14

  • 陈经纬:

    我的发言题目是《大力加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009-03-07 16:44:01

  • 陈经纬:

    众所周知,引发国际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风险管理严重缺失。无论从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还是从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看,都必须大力加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009-03-07 16:44:23

  • 陈经纬:

    信用风险是指经济交往中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给对方包括公众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信用风险方面的矛盾并不突出,但步入市场经济特别是融入全球经济以后,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2009-03-07 16:44:32

  • 陈经纬:

    目前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已构成对经济的严重影响。统计表明:我国近两年企业因信用风险管理缺失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00亿元左右。其中,因逃废债务造成的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造假造成的各种损失约2000亿元。在经济活动中,不守信用的行为比比皆是,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企业“三角债”仍在重演,造假账、骗税漏税屡禁不止,挪用专项贷款、侵占知识产权时有发生。

    2009-03-07 16:48:04

  • 陈经纬:

    二是社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方面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另一方面企业信用评估很不规范,评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信用管理呈现多头。由于监管不系统、相互不通气、信息不透明,缺少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实际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2009-03-07 16:48:13

  • 陈经纬:

    三是法律环境亟待完善。目前,有关社会信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散见于多种法律条文中,如: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中虽然都有相关的法律原则和规定,但现有这些法规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为此建议,要把信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做到统筹考虑,多管齐下。

    2009-03-07 16:48:22

  • 陈经纬:

    第一,加快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信用法律环境的确立能够使政府和信用管理专业机构征信数据的收集,做到真实、快速、完整、连续、合法、公开获取。建议考虑先出台《公平信用报告法》,对信用行业的管理确立基本的制度框架,以促进信用行业规范健康起步。

    2009-03-07 16:48:31

  • 陈经纬:

    第二,完善征信制度,加快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必须尽快改变我国各种信用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机构中,许多信息相对封闭、数据开放程度低,造成跨系统、跨行业的征信数据采集十分困难的局面。为此,政府应出台政策或制度法规,鼓励各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数据库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实现社会、政府共享。尤其是对于不讲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在数据库内亮出“黑名单”,向社会公开,让这些企业和个人增加不守信用的成本和代价。

    2009-03-07 16:48:59

  • 陈经纬:

    第三,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规范,不断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从现在起在加快信用中介机构建立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制度以约束和保障信用中介机构客观、公正、独立地规范化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使业务逐步向有规模、规范化、有影响的中介机构集中。

    2009-03-07 16:49:08

  • 陈经纬:

    第四,政府应强化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我国信用行业发展历史短,在加快立法的同时,政府必须强化对该行业的监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可以说属于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比较先进的国家,尚且存在“评级机构缺乏自律”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在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的背景下更需要引以为戒,加强监管,千万不可松懈。

    2009-03-07 16:49:16

  • 陈经纬:

    第五,加快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信用管理行业人才奇缺。建议教育部和有关部委专门研究这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新开信用管理课程,有关方面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对正在从事和即将从事这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尽量让他们少走弯路。

    2009-03-07 16:51:51

  • 黄孟复:

    现在请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委员发言。

    2009-03-07 16:52:00

  • 叶金生:

    我的发言题目是《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2009-03-07 16:52:28

  • 叶金生: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2007年底,国家批准建立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在改革试验中认识到,建设“两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为突破口。绿色工业体系是建立在循环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形态,是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生态化、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主要特征是低投入高产出。

    2009-03-07 16:52:45

  • 叶金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的问题是不利于绿色工业体系建设的:一是观念滞后。以GDP为中心,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问题尚未解决。重速度轻效益、重开发轻节约,依赖消耗资源做大GDP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甚至为了财源不惜保护污染环境的落后企业。

    2009-03-07 16:54:44

  • 叶金生: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但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我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仅为34%,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70.6%,电力、钢铁等8个高耗能工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三是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全国600多个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每年污水排放达360亿吨,仅1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得到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堆积量超过66亿吨。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

    2009-03-07 16:54:54

  • 叶金生:

    四是支持科技创新不够。2006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只占GDP的1.42%,全国人均科研经费投入仅为世界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的1/50。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76%,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不低于5%。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不到20%,最终形成产品的只有5%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长慢。

    2009-03-07 16:55:04

  • 叶金生:

    随着环境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强,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十分必要。为此建议:一、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利益导向体系。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解决行政区划下的地方利益问题。建议国家率先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一套突破行政区划、综合考核的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将绿色工业体系建立与绩效评价制度结合起来,监督实施。

    2009-03-07 16:55:12

  • 叶金生: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引导高校、国家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加强攻关,提高在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建议国家加强对有较好工业基础和科教实力的老工业基地创新指导。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允许这些地方率先创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和科技研发中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组建为科技型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2009-03-07 16:55:22

  • 叶金生: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和生态修复。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的开发使用逐步提高税率。扩大增值税抵扣和优惠范围,对同一行业和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低能耗、低排放企业实行低税率,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实行高税率。从政策上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建立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消费激励和约束制度,让绿色消费行为从市场交换或价格体系中得到补偿。

    2009-03-07 16:57:36

  • 叶金生:

    支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光电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中对涉及低能耗技术、环保技术开发与转让等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允许抵扣行业购置和进口用于污水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资增值税进项税源,对高科技企业开发研制的新产品和属于高新技术范围的试制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和资金扶持。

    2009-03-07 16:57:49

  • 叶金生:

    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解决以行政区划管理为主的发展体制问题,研究解决环保法规局限于末端治理问题,研究解决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出台有利于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的法规制度。从整体上调整重化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开展突破行政区划的大循环经济区改革试验,在试验区内统一使用土地和环境容量等关键生产要素,探索建立区域内企业和项目转移、资源共享的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形成符合绿色工业体系要求的产业集群。

    2009-03-07 16:57:56

  • 黄孟复:

    今天下午大会发言完毕,休会。

    2009-03-07 16:58:07

  • 中国网:

    本次会议实时报道到此结束,谢谢。

    2009-03-07 16:59:22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图片大图:

  • 黄孟复主持会议

    中国网

  •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中国网 赵娜

  •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委员在听会。

  •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许善达委员发言

  • 王少阶委员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更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发言

  • 吴光正委员作《应对金融海啸 扩大内需 展开改革开放“第二浪”》的发言

  • 杨岐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促进节能减排》的发言

  • 这是贾康委员作《政策扩张期应警惕“政府万能”幻觉》的发言

  •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代表民革中央作《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推进经济创新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的发言

  • 陈明义委员作《像发展航天事业那样推进海洋探测与开发》的发言。

  • 沈建国委员代表全国工商联作《加速建设中小金融机构 切实破解小企业信贷难关》的发言

  • 欧阳明高委员作《抓住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 促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与汽车产业振兴》的发言

    中国网 赵娜

  • 李谠委员代表民建中央作《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升级》的发言。

  • 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