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2010年《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于2010年4月19日(周一)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联合举办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绿皮书的编者和行业相关专家学者从2009年国内外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一年来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的总体情况、相关行业的运行特征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展望2010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于2010年4月19日(周一)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报告厅联合举办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绿皮书的编者和行业相关专家学者从2009年国内外发展环境入手,全面分析一年来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的总体情况、相关行业的运行特征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展望2010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和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绿皮书》主编张广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绿皮书》主编刘德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旅游绿皮书》主编宋瑞博士;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常红主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教授;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曾博伟博士;海航旅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马国华先生。我们为这些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0-04-19 09:34:00

  • 谢寿光:

    《旅游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中的一个核心品牌之一,从2010年开始正式出版到现在已经是第九版。《旅游绿皮书》的出版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界、旅游研究者乃至国际旅游业界了解旅游发展状况的一个指南性丛书。每年《旅游绿皮书》的发布,都对中国的媒体和旅游业界产生重大的反响。今年《旅游绿皮书》发布的时机应当说和我们预期的时间完全吻合的,在中国旅游高峰到来的时候发布。相信今天这本新的《旅游绿皮书》的发布会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因为每一年旅游的主题、旅游的热点都非常多,专家们长期对中国旅游发展的研究的确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我们现在也跟主编张广瑞教授商量,力争在今年像社会蓝皮书一样,除了中文版之外,能和国外大的出版社合作推广英文版本,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让全球的人来共同分享。

    今年到底《旅游绿皮书》里面包含哪些重要的内容和亮点?首先,有请《旅游绿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张广瑞主任做主旨报告。

    2010-04-19 09:36:35

  • 张广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参加今天上午的发布会。按照常规,我们的发布会带有一些研讨性的,根据目前的情况另有安排,今天主要是发布。各位可能注意到社科院的《旅游绿皮书》和目前国内其他单位做的一些关于旅游分析的报告有一些不同。我们可能不特别关注数字的变化,我们比较关注形势的分析和对一些关系和矛盾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按说现在应该是个春暖花开的时候,旅游的形势应该很好,我们还是对中国旅游的发展抱有很大的希望。我简单说一下总报告的内容。

    2010-04-19 09:37:59

  • 张广瑞:

    2009年以来中国旅游发展的总形势。2009年从世界范围来看是感到郁闷的一年,其中有两件烦事要面对,一个挑战要应付。烦事之一是金融危机,烦事之二是甲型H1N1流感,需要应对的挑战是大气变化的承诺。因为这两个问题,金融危机涉及到钱的问题,甲型流感涉及到人的安全问题,这两个问题对世界旅游发展来看影响比较大。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的大事自然也影响着中国。2009年,中央政府判断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中国有自己的发展条件,去年中国整个形势发展里面有三个方面比较特殊,一是去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举国欢腾,对旅游是有影响的。二是尽管国际危机蔓延很快,但是中国的国家与国民对金融危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三是国内消费,按照中央政府的政策,政府和企业联合促进加大旅游消费。

    2010-04-19 09:39:12

  • 张广瑞:

    2009年世界与中国旅游发展的特点。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的模式在发生变化。比如“居家度假”,人们在家里面减少长途的、远的度假方式,这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逐渐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一种度假方式,去年已经正式列为英文大辞典,这是一种方式的变化。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务旅游持续疲软,国内旅游备受重视,尽管国内旅游是世界各国旅游的主体,但是各国重视国内旅游在去年非常明显,包括一些旅游非常发达、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新媒介的作用使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行业内部的变化,比如网络、移动、旅行社的作用都在变化。同时旅游的安全受到国际更加关注,尽管人们不喜欢,但是不得已而为之。

    2010-04-19 09:42:07

  • 张广瑞:

    从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来看,有很多事情是我们预料之内的,比如说去年入境旅游持续保持负增长,这个在去年预测里面就看到了,而且这种负增长从2008年以来特别是入境旅游起色不大。二是出境旅游保持正增长,这一点和世界不一样,世界很多国家国内旅游会增长,国际出境旅游肯定负增长,中国的情况是入境旅游负增长,出境旅游正增长,国内旅游显示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去年出现第一个超长“黄金周”这样一个特殊效应,引起国内旅游发展更快,因为超长“黄金周”赶上时间段比较好,我们所谓“超长”不仅仅是当时的八天,各个企业和政府都采取了一个措施延长了超长周,这是一个特殊的效应。

    总体来说,2009年中国旅游总体发展相对稳定,保持正常态势。而且这一发展态势很可能成为中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的里程碑,即国内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体,国内大众旅游与特种旅游市场齐头推进;出境旅游会继续增长,限制公民出境旅游的障碍会逐步减少,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将受到更多的公平待遇;入境旅游的增长不仅需要下大功夫改善国家形象、提高产品质量,更要调整海外旅游促销的方式以提高效率。我们特别注意到,尽管入境旅游减少是预期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必须加大对入境旅游的支持和促销。

    2010-04-19 09:46:37

  • 张广瑞:

    从行业来看,去年出现了几个特点:一是旅游投资形势不减,业界对各种投资感到迷惑。因为这几年国家拿出支持刺激经济发展的经费,很大一部分是放到基础设施建设上面,包括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是和旅游业相关的。去年尽管向五星饭店、大众饭店经营状况不好的情况下,社会和政府对饭店业的投资也是非常大的,同时人们开始担忧,大量的国有投资是否会出现“国进民退”的趋势。二是饭店行业苦乐不均,感觉到高星级饭店运营比较困难,同时经济型酒店逆势增长,经济型酒店不仅在一级城市,在二级、三级城市发展也很快。三是客运交通竞相发展,天上地下各显神通,人们在判断中国是否出现高铁的新高潮,因为高铁的出现会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和改变目的地的变化。四是网上预定多重竞争,网上预订,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网上预订是国内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网络,它的优势大于境外的网络。由于预订的发展,更加促进了自由行,人们在获得信息方便的情况下更愿意自己安排自己的行程,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

    2010-04-19 09:48:20

  • 张广瑞:

    去年,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一是国务院相继出台促进旅游发展新意见,所出的政策是这些年最多的。新的旅游政策和法令相继出台。政府部门加大了横向与纵向的合作,这在以前也是不多的,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产业的管理部门,包括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方面的合作。中央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这在以前也很少出现。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去年达到了高潮,采取了各种措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消费券的作用如何评估,特别是实际效果如何评估,这是一个大的事情,有些消费券的发放,目标和目的性并不是很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传统消费的方法或者是一种短期行为。

    2010-04-19 09:49:03

  • 张广瑞:

    关于旅游发展中几个关系的认识。一是功能,目前更加突出的是如何确定或者明确旅游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能,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所突出的是旅游的经济功能,尽管作为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商业目标开发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但政府必须要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公众的旅游和休闲需求,公平地分享相应的社会福利,注意满足某些弱势群体的合理旅游需求,而不应当只考虑旅游发展的经济意义,对旅游的功能要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能。

    二是消费问题,就是内外与进出。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内需是国民在国内的旅游消费需求,外需是境外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一般商品的需求不同,旅游服务的内需和外需不存在直接的冲突,或者说不存在直接的替代性。在供给充裕的条件下,外需的增加不一定会排挤内需或限制内需的增加。而且,作为入境旅游的外需还具有内需所不具有的提高国家形象、改善国际关系、促进文化交流等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特殊功能。国民旅游的境内消费和境外消费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相互替代关系。因此,不应当把国内旅游消费按和出境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相同的、固定的消费来对待,也就是说,这两种消费并不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因果关系。过去有一段时间人们开始顾虑中国公众出境旅游是否会带来大量外汇的流动和影响,甚至要采取一些限制出境旅游做法,我们就感觉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消费两个不存在因果关系,限制了出境旅游,未必就增加了国内旅游。同样,鼓励国内旅游消费的同时,不应当对公民的出境旅游进行更多的限制。

    2010-04-19 09:51:28

  • 张广瑞:

    三是产品,旅游消费市场是呈多元存在的,既有小众的高端市场,也有大众的中、低端市场。在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长期以来业界比较关注高端市场的需求,多追求奢华、高档次、高价位,往往和随着旅游活动普及而出现的大众旅游消费的增长错位。大众旅游的增长需要的而不是目前产业所提供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国民旅游,尤其是国内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众旅游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供给与需求错位引发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尽管企业对市场有权进行选择,而政府则应当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大众旅游和福利性的旅游消费,包括弱势群体的旅游消费,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一切应当体现在政府相关旅游政策导向上,体现在政府的投资激励措施上。

    四是建设,是硬件与软件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为了发展旅游,尤其是以发展入境旅游为起点的非常规旅游发展的时期,在投资建设上重视硬件建设也是必然的。但是,经过了30年的不懈努力,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必须改变传统上只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建设的观念。重视软件建设应当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相当规模的私营企业,在旅游软件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资金投入、制度和机制保证上,软件建设很难和硬件建设相比较,尤其在关于旅游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差距则更大。这一点应当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格外关注,并对现行的政策进行检查和评估。

    2010-04-19 09:53:02

  • 张广瑞:

    关于《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非官方解读,无论是政府和有关专家对这个意见进行了解读,我们中心也想对这个意见谈谈我们的看法,是个非官方解读。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也是最近一些年来,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业意见最为明确、全面和详细的一次。以前国务院发布了两个意见,一个是1981年,一个是2001年,这一次对大的战略的判断说得比较清楚。

    一是产业与功能定位,强调经济上的战略性和服务业的社会性。虽然一些地方政府曾经提出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说法,但把旅游业从国家的角度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还是第一次。所谓“战略性”,指的是长期的、而不是暂时的,是具有全局意义的,而不是局部性的。也就是说,发展旅游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来说是重要的。但文件中对这个定位增加了一个“培育成”的,那就是说确定了这个地位,但目前它还没有取得这个地位,还不是支柱产业,对旅游业的作用全社会应该加强认识,需要对它的发展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逐渐培养它,使之尽快成为“支柱产业”。在强调其经济功能的同时,还要强调旅游发展的社会功能。作为一个现代服务业,其重要的功能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因为这是正常消费。如何使老百姓更加满意,这应该是个目标。

    2010-04-19 09:54:40

  • 张广瑞:

    二是服务方向与方式,突出服务大众,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关于国内旅游的问题,以国内为重点的原则,应当看到中国旅游从非常规发展步入常规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原则的确定不要看作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的措施,这充其量是一个巧合。这样的排序并不意味着发展入境旅游不重要,今后可以降低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努力。

    三是旅游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确定,坚持实事求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关于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这个文件中没有再提,这是人们目前想得比较多的。我们认为,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是中国各地比较认可的一种方式,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和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有些地方则至关重要。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旅游发展方式上的突出差异。在实践中,旅游主导什么,如何主导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争议,甚至被误读、误解或误导。从国务院文件的具体内容来,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体现得非常清楚,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市场监管等保障措施方面对政府的作用有了详细具体阐述,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弱化,只是没有用一个带有争议的概念。从全球旅游发展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体育旅游,特别是几个大型赛事的旅游。二是中国的世博旅游。

    2010-04-19 09:56:06

  • 张广瑞:

    2010年中国旅游发展的走势与可能出现的几个热点,一是国内旅游市场更加红火,可能主要是世博因素。二是出境旅游更加活跃,特别是体育赛事起了很大作用。三是入境旅游市场可能有所好转,主要原因可能还是世博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这个不光是旅游业,不仅旅游行业的政策,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都非常明确地把旅游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行业走势,包括邮轮业、分时度假业,会展业,特别是创意旅游,这是国内的旅游新产品。

    四是旅游立法程序启动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机构的改革,国务院文件只提到了行业协会的问题,估计不仅仅是行业协会,还有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变化。应对气候的变化,这里不仅仅是个说法,特别是中国做出承诺的时候,旅游业和旅游者都要为政府做出的承诺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0-04-19 09:57:18

  • 张广瑞:

    2010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束之年,同时也是为启动实施下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创造良好条件的关键一年,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这一年是世人企盼全球经济出现转机的一年,中国的经济业面临着进一步的复苏,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制定的一些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举措逐渐出现成效。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在2010年和其后的一些年中,政府将会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发展条件会得到更大的改善。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5至10年的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年对中国实现旅游强国来说也必将是非常关键的。

    谢谢大家。

    2010-04-19 09:59:50

  • 谢寿光:

    感谢张广瑞教授对今年最新版的《旅游绿皮书》作了总体上的解读。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博士讲话,裴所长本身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所以我想等总报告给大家做解读以后,再请裴所长做重要的点评和有关这本《旅游绿皮书》的总体状况做一个演讲。

    2010-04-19 10:03:35

  • 裴长洪:

    谢谢各位,我宁可作为这本绿皮书的顾问来说一点自己的感想,首先感谢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绿皮书出版的合作坚持了九年,这种形式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开了九次,看来要保持媒体的朋友对这种形式的新鲜感压力是很大的,大家觉得程式也很老套了,话语体系也是一大篇话,越来越感觉没有多少新鲜感了,市场的反应在弱化,我们应当承认这是我们的挑战,无论对我们的主编、副主编,我作为顾问,应当承认这是个现实。首先大家觉得不太新鲜了,都是那一套,话也是那一套,内容也是那一套,我们要承认这个现实,要勇于面对现实。

    我个人认为,这本《绿皮书》从学术上来讲,它还是有质量的,确实目前就业界来讲及对中国的旅游发展状况能做出比较恰当的描述,对它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的问题能做出一些分析,这版出版物在学术质量上在国内是前沿的。问题在于怎么样保持它的新鲜感,因为媒体和市场都有一个基本的特性,都是“喜新厌旧”。这种特性我们要尊重,我们不是说看不起,你们都很熟了,我们要从中寻找不足。为了发言简短,我就直奔主题,对未来的绿皮书我提点建议。

    2010-04-19 10:07:30

  • 裴长洪:

    第一,绿皮书的内容上首先要引起旅游企业的关注和兴趣。今天有一位旅游企业的代表,就是马国华先生,我觉得太少了,而且我们绿皮书里面反映旅游企业,他们的经验以及看法,太少了。所以,首先建议在今后的内容上多反映一些旅游企业,无论组织入境游还是出境游,旅游企业的经验、看法应当在绿皮书里面得到更多的反映。

    第二,旅游景点的所在城市,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做了很多事情,2009年,在金融危机应对期间,我自己也参加了湖南省郴州市一个地级市的旅游研讨会,我觉得他们的研讨会虽然非常地方性,但是反响至少在本省在地方是很强烈的,而且那种会议的场面要比我们这个会议不知道热闹多少倍,新闻媒体到那儿会感受到更新鲜的内容。所以,我觉得一方面要反映旅游景点所在地方政府所做的努力,不要笼统地写一般的趋势,因为所有一般的东西都体现在具体的地区、城市和具体的景点的发展当中,所以目光要更多地凝向地方政府、地方城市如何发展旅游业,他们的做法都不一样,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在如何利用地方资源方面,比如旅游的投资是怎么解决的,财政也好、融资也好,怎么解决投资问题,怎么解决经营问题,怎么解决旅游和其他地域、市域经济、其他各个行业的协调配套问题,因为旅游毕竟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行业,作为旅游行业来说,并不是地方利税大户,怎么样通过旅游来调动和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他们有他们的投入。我觉得今后要多反映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相互促进关系,那就离不开和反映地方政府的情况,来分析他们的状况。

    第三,这种开会的形式要稍微改一改,内容要简明扼要,可能要多请一些企业界的、地方政府有关行业负责人来多讲,而不是我们多讲,这样我们的《旅游绿皮书》和旅游行业会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谢谢。

    2010-04-19 10:09:14

  • 谢寿光:

    谢谢裴长洪教授,讲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使我们《旅游绿皮书》能够真正作为一个品牌永远保持它的新鲜感和活力。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2010-04-19 10:15:58

  • 刘德谦:

    刚才裴所长已经说到了,说我们新闻发布会不要把报告内容全部说出来,找一些媒体朋友们所关注的热点来介绍。

    我在这儿谈的是总报告之一,2009年,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旅游竞争力。我们在考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时候,有时候观察全球视野是很重要的,我们要从全球的发展中来看中国的发展。

    2010-04-19 10:18:56

  • 刘德谦:

    一、全球《2009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见图)2009年去年经济论坛的报告,报告里面谈到了在我们国家2009年的旅游竞争力是在全球113个国家中间的47名,在中国邻国中间,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的名次都在中国之前。我们47名哪些在前头,哪些在后面。可以看下面一些指标,比如旅游人力、文化、自然资源在世界是12位,旅游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排在59位,落后于中国总体的排名。我们的旅游资源是雄厚的,但是我们的商业环境、运行的环境差,旅游监管框架、政策法规、安全保障、健康委身等等都不是很好。

    我们和邻近国家相比,最靠近中国的是44名到50名,中国是47名,超过中国的是突尼斯、巴西、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苑、保加利亚,他们总分和中国差不多,我们是47名。应该看到中国的进步,我们在2008年是62名,我们2009年47名,我们是发展很快的,而其他国家大概徘徊在四十几名之间。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国家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并列,就在于他的旅游发展相关监管因素超过了中国,而且在1分以上,看着好象是1分,总共才7分,一般都是集中在小的区间中间,最拔尖的和最后的不是很多,超过中国1分,他们政策法规等等都比中国要强。中国尽管在资源上是全球第12名,但是跟这些国家排在一起。中国情况和巴西有些相似,巴西也是资源在全球排在靠前,他也是旅游相关的监管因素和商业环境也比较差。

    2010-04-19 10:19:54

  • 刘德谦:

    二、旅游竞争力与国家(经济体)竞争力。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竞争力研究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就认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的生产力,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需要企业不断的提升,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增长”。在2009年9月8日公布的国家竞争力中国家竞争力是不错的,已经走到全球的第29位,从韩国一直到科威特,中国在他们之间。应该看到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是在不断进步的,2006年到2007年,以及后面这些年度中间,中国的分数提高不是很多,但是在全球的排名往前走了,从34名到30名到29名。(见图)中国已经从2008年年度变到2009年到2010年年度的变化,全球竞争力报告把国家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中间有两个过渡阶段,上面横排1、2、3三个阶段,中间有两个过渡阶段。2008年到2009年,中国是处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阶段,但是2009年到2010年中国已经竞争到效率驱动阶段。12个第2级指标,中间那条线,最顶头12点的线它是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它是第三支柱、第四支柱和第十支柱是最强的,市场规模,中国是7分,是最高分,其他两个超过中等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是第三个支柱,健康与初等教育是第四个支柱,也是分值比较高的。

    2010-04-19 10:21:38

  • 刘德谦:

    这是中国全球竞争力指数,中国排在29名,在基本需要上,中国是36名。在效率上,中国是32名。在创新程度上中国是29名。把第一类指标、第二类指标、第三类指标都划成了不同的驱动阶段,上面第一类指标叫做因子驱动经济关键阶段,然后是效率驱动,最后是创新驱动。假如比较全球竞争力中国的第29名和旅游竞争的47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呢?为什么旅游业比中国全球竞争力落后了18名,这么大落差原因是什么?中国旅游竞争力的优势项和弱势项,在旅游竞争力报告中有73项细分指标,中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有21项,具有弱势的有52项,我们在21项是相对优势,52项是弱势。我们在优势中间第一类指标很多,优势项只有2项,政府政策透明和出席旅游展销会。第二类指标,机场和运输相当不错,尤其以机场的位置,以及购买的平价水平等等,我们是比较靠前的。第三板块中我们也有比较好的优势。看看弱势项,中国旅游发展应该在哪些方面赶上去,我们把弱势削减了一下,不是52项,我从133个国家中间了一个中间点,就是67,低于67,这个绝对弱势项就是9项,包括所有权,开放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等等,书中第42页到43页,这些是我们第一板块的弱势项。第二板块的弱势项、第三板块的弱势项,如果我们就这些弱势项进行分析,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发展中重视不够,有的是财力一时难及,比如二氧化碳排放量、道路交通事故等等。假如我们来看看这些指标,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相关环境其实也是和当地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中国旅游业的弱势,就是有关环境问题、有关老百姓生活问题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在国际竞争力中和旅游竞争力中一些相似的东西,比如婴儿死亡率、教育支出、中等教育入学率、学校管理质量等等,都是在全球中等线以下的位置。就是这些东西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所以,如果我们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注意了环境,就增加了国家的竞争力,也就增强了我们的旅游竞争力。

    2010-04-19 10:24:43

  • 刘德谦:

    改善目的地的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本国国民生活环境取得一石二鸟、相得益彰的效应。我国现在很可喜的GDP增速在全球是靠前的,我们总量在全球是排在第三位。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此有了及时的察觉,而且也及时做出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原则选择,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的可持续发展”,“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决策。

    因此,我们的经济政策为旅游竞争力提高、为国家竞争力提高带来了机遇。我们在“十二五”计划的时候,积极发展的动力我们已经有了新认识,把它向依靠最终消费,我们有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文件中提到,深化旅游业改革,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未来新发展做了铺垫。我这儿的结论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正在来临。当然国务院的意见具体落实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2010-04-19 10:25:40

  • 刘德谦:

    顺便提一下另外一个报告,2009-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分析与趋势预测。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年出游人数、总花费、人均花费的增长率,还有出油率的增长量,全都超过了2008年,但是几乎全都赶不上“十一五”的前两年。所以,我们的判断是,多项增长在2008年下滑后的一个恢复,但是还没有恢复到2006年到2007年的增长水平上。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我们经过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中国旅游业回归到了国内理由占主体位置。从2009年的增长来看,国内旅游是稳定增长最为强劲的主体。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的特征,一是节假日旅游更显集中;二是一日游更加旺盛;三是观光旅游仍然是国内旅游的主体;四是自驾游增长最为突出;五是互联网对旅游“双方”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春节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的同比增长为24.7%。“十一”黄金周同比增长为28.5%,一日游同比增长30%。这实在是此前各年度长假游增长少有的情况。节假日人数更为集中,相对之下,平时旅游的人所占比例,包括小长假的比例在减少,这个结果也许是当初某些专家学者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以防止黄金周时间游人故意集中闹事,所料未及,这个趋势有关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2010-04-19 10:28:05

  • 刘德谦:

    2010年的利好因素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其他利好因素等等。利好因素包括职工收入渴望全面增多,养老金的提高,假日制度的落实与优化,交通为旅游带来更多方便,这些都是利好因素,是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可能得到更大提升的一个基础。中国正在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

    不利因素有哪些呢?工资普遍提高是渴望的,退休金提高已经有了政策,但是还是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我觉得物价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不利因素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如各地的房价以及水电价格今后能够不为物价涨势推峰作澜,因为水价上涨就可能导致其它的价格上涨,假如形成了这么一个上涨趋势,国家为增加职工工资、提高退休金所付出的努力将被冲销一部分。所以,国家应该有政策给予很明确的支持。

    2010-04-19 10:29:12

  • 刘德谦:

    2010年的展望与预测,我们初步预测旅游人数将出现比2008年、2009年更高的增长率,其增长幅度可望达到2006年、2007年的相似水平(15%),也就是“十一五”规划最高的水平。旅游总花费其增长率不仅有望超过2009年的16.1%,甚至可望超过2006年的17.9%,从而以20%左右的增幅与2007年共处“十一五”时期的最高水平。

    在今年年初,曾有另一研究报告称,预计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是12%及收入增长14%,显然《旅游绿皮书》对国内旅游的估计要比此前估计要乐观得多。

    展望2010年及随后的几年,中国国内旅游必将迎来它发展的第二阶段,其发展速度将重新迅猛起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为中国旅游第二个30年的大发展带来巨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

    2010-04-19 10:30:33

  • 谢寿光:

    谢刘德谦教授的报告。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旅游绿皮书》主编宋瑞博士发言。

    2010-04-19 10:32:03

  • 宋瑞:

    各位朋友早上好,刚才我感们绿皮书的顾问裴所长提到,确实我们做了九年,要保持这本书的新鲜感和关注度,确实是一个挑战,实际上我们也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在今年做了尝试,朝两个方向侧重,坚持原来框架的基础之上,第一,试图着重研究一些热点话题,今年我们选择了大家备受关注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旅游业的关系。第二,我们也力图更多地反映行业的实践。我们今年又新增了年度专栏,选择了五个典型的企业的实践做法,我们取的是旅游业的“中国制造”,试图通过这个来更好地去贴近行业的发展实践。

    2010-04-19 10:33:09

  • 宋瑞:

    一,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旅游业的一些粗浅分析和研究。回顾2009年,它被誉为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中国旅游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年。在这一年,包括其他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可否认,其中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使得入境旅游的下滑远远地超出了大家的预期,虽然在年初我们各种预测已经估计到了这种下滑,实际上它的增长率已经成为负值,远远比我们最初的想象要大得多。而国内旅游的增长要远远好于预期,不管是国家旅游局最初设定的目标,还是中国旅游研究院,还是我们社科院自己当时所做的各种估计,实际的发展,不管是人次、收入,国内旅游都要比最初预期要好,其中因素比较多,很重要的跟我们刺激旅游消费的政策有一定关系,包括和长假期密切相关。出境旅游的增速也大幅下降,实际上出境旅游人数只增长了3.6%,这远远比各个机构最初的预测要小得多。从行业来说,整个旅游行业的景气普遍偏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做的所有行业景气指数普遍都偏低。而旅游各个领域、各个板块也是冷暖不一,尤其是饭店业和旅行社业所受的影响最大,其中以商务公务为主,外资饭店、高端饭店所受的影响尤为明显。不管怎么样,尽管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带动下,总体而言,2009年中国旅游业给出了一份我们称之为没有令人失望的答卷。在这个过程之中,2009年也是中国政策的密集年,是中国旅游业开始走向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旅游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了国家战略。

    2010-04-19 10:34:18

  • 宋瑞:

    大家都知道,2009年年初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年中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尤其在年底出台了41号文件是最受大家关注的。与十大产业规划和其他产业振兴规划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关于旅游发展,我们称之为加快发展,这种差异,如果其他产业强调对内部的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侧重把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内部的加快促进发展相结合。另外,在2009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出台了多达12个区域发展经济发展规划,比过去四年总和还要多,在这些规划中,无一例外地涉及到了旅游业,尤其是在2009年最后一天出台了44号文件,又是对旅游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重视。

    展望2010年,现在已经过了几个月,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复杂的一年,也是中国旅游实现转折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中,可能上一年所出台的各种政策的效果才开始真正显现,在这一年可能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需要追踪,也是我们在下一步的绿皮书里需要着重加强研究的,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延续会给旅游发展尤其是旅游的投资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哪些因素,比如贸易摩擦、汇率的变化、通胀等等会给旅游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说2009年旅游业在“扩内需、促增长”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在2010年怎么样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说2009年的41号文件的出台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旅游业的一个重视,在2010年会引发怎样的地方行动,会对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引导?怎么样来分步骤地实施对旅游业的全新的定位,怎么样来衡量它的实施程度,这都是我们在2010年特别需要关注的,也是我们未来这本绿皮书加强研究的。也期望大家给予更多的关注。谢谢!

    2010-04-19 10:37:22

  • 谢寿光:

    感谢宋瑞博士。下面有请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主任常红发言。

    2010-04-19 10:39:45

  • 常红: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简单说几句,非常荣幸被绿皮书的编委邀请来参加发布会,我们提供了两篇文章,一个是中国出境旅游对于亚太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另外一篇就是亚太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经历2009年整个地区3%的入境流给出以后,亚太地区入境旅游现在正在逐步恢复,我们前一段时间,上个月月初的时候,我们每年一度的对于未来三年的亚太地区旅游发展预测报告又再一次出炉了。我在这里很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预测报告的结果。

    总体而言,到2012年,亚太地区国际入境旅游人数有望每年增长2.7%,这里很明显的可以看到,相对于金融危机前7%的平均增长率来说,整个亚太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将会大幅放缓。这个预测报告的结论,应该说跟全球经济整体走势的预测是完全吻合的。具体到每一年度,2010年、2011年、2012年,2010年,整个亚太地区入境人数的增长能够达到1%,2011年有4.5%的增长,2012年有4%的增长率,这些增长会受到社会经济和公共事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提供文章的时候是在几个月之前,现在具体形势又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我们亚太旅游协会正在出台一个网上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名称叫做“TIGA”,我们希望把航空、旅游、酒店方方面面的数据能够在线给会员提供,应该是今年4月底第一阶段就会推出,希望大家能够给以关注。

    2010-04-19 10:40:10

  • 常红:

    刚才提到的预测,具体到各个次区域来说,我们预测南亚地区入境有望在未来三年中平均增长4.9%,在整个亚太地区处于领跑的地位。中国所处的北亚地区应该平均增长1.7%。对于东北亚地区来说,如果能够增加1.7%,实际的增长量应该是很大的,因为基数非常大。我们预测,未来增长应该保持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也预示着未来三年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利益增长从量的增长可能转向成本控制。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关键。

    我就说这些,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刚才谢社长提到,希望绿皮书能够走向世界,能够出英文版本,我们希望亚太旅游协会能够在这方面做出一些贡献。

    2010-04-19 10:41:21

  • 谢寿光:

    谢谢常红局长。下面有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张凌云院长发言。

    2010-04-19 10:42:05

  • 张凌云:

    谢谢主席,谢谢在座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界的朋友。我长期关注绿皮书,我从第一本开始,我既是作者,也是读者,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九年也不容易,因为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想法,我原来也做过媒体,对出版也很热爱,能够坚守下来确实非常不容易。

    2010-04-19 10:42:32

  • 张凌云:

    这几年来旅游业的地位空前提高,去年中央的两个文件,41号、44号文件,旅游实践已经非常丰富了,也很高兴听到谢主编说要出英文版。我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国旅游业科学年会上也曾经提过建议,作为在中国从事旅游业研究人,应该有志于开创中国学派,在国际学术界要能够发出中国的声音。这种判断基于下面几条原因:第一,中国旅游业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亦步亦趋,我们在旅游业转型过程中,两个背景,改革开放初期的外向型经济,进入外向型经济以后我们也在反思对外依存度那么高,从国家安全的层面角度看。现在我们开始反思,又提出内需型经济,从富民的角度,根基要稳。

    旅游是一个富民政策,尽管现在已经提出了支柱型产业,大家关注到前面加了“战略”型支柱产业,官方解读也好,非官方解读也好,学者解读也好,业界解读也好,事实摆在那儿,包括全国的层面,包括地方都在做旅游卫星站服务,如果当初是想把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GDP的地位拔高的话,恐怕要失望,因为做下来,全国也只有百分之四点多,北京算好的,也只到七,要达到十几,超过十,更难,因为我们跟一些岛国不一样,我们其他产业都在发展,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要跳出GDP,有些对财政的贡献很大,中国财政国家在二次分配,还不如直接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方面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实践,尤其对一些资源密集型城市,从焦作、澜沧、丽江等等,我看到通过旅游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模式,当还是半农半牧业的地区,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工业化才能进入后工业化,对这些个别地方,恐怕通过旅游可以直接将跨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带入后工业化社会。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与世界旅游业共存,我们建设一流城市,上海、北京、广东,像北京提出来“建世界城市”,已经跟国际大都市可以相互比拼,但是更多的还有一大批经济不发达,甚至生活方式还比较原始的,如果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英国要找我们中西部的乡村,大概要到一百年以前找,从旅游研究的学者来讲,可能要从文献上去找。但是中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舞台,各种各样的旅游方式,旅游的发展模式,转型中的各地创新,这极大丰富了世界旅游发展的模式。

    2010-04-19 10:45:30

  • 张凌云:

    中国旅游的伟大实践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旅游相关学科产生新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观测站和社会实验室,现在国际上特别关注旅游业发展,我在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上,我对1843篇文章进行梳理的时候,当时旅游纪事的编委说这个东西很重要,我们现在在整理,世界已经在关注中国的成果了,现在旅游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有个判断,旅游研究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还有人说提前到2015年,不管怎么说,2015年“十二五”期间还是到2020年,未来的十年,这个是我国旅游学术研究开创中国学派和发展中国黄金时间的十年,这是前期我们旅游研究工作者担负起的科学使命,我也非常希望我们这个绿皮书不仅仅只关注旅游产业、只关注旅游经济,能够把视野更宽广一点,社会科学研究院,更多地关注旅游的社会属性以及其他相关的属性。谢谢大家。

    2010-04-19 10:51:54

  • 谢寿光:

    感谢张教授,提了非常好的建议,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下面请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曾博伟博士发言。

    2010-04-19 10:53:56

  • 曾博伟:

    大家早上好,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作者,应该是老人,但是参加这个发布会还是个新兵。刚才裴所长讲到,我们《旅游绿皮书》从新闻爆料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一些新鲜感,我们作为写这个报告来说,必须要严谨。今天我的主题发言跟这个题目不太一样,我的题目叫“发展趋势”,我这个题目是讲关于中国入境旅游的情况和特点。大家经常在使用统计数据,包括我们经常在说GDP怎么样,包括房地产的数据,去年我记得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个数增长1.5%,全国人民都觉得这个数据是很荒谬的数据,对于统计是怎么来的,房地产的数据怎么统计的,可能大家有一些不太认同,或者不太了解,所以才会产生这种误区。

    2010-04-19 10:54:20

  • 曾博伟:

    关于入境旅游究竟这些数是怎么产生的?怎么统计出来的?可能大家并不清楚。中国入境旅游统计,主要有三个指标,在我们报告里面也有体现。一是入境旅游的人数;二是入境旅游者的人数,入境过夜游客的人数;三是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主要是这三个指标。入境旅游人数,其实获取人数的来源是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这边获得的,这个数据是从公安部各个口岸进入中国大陆的所有有护照的,包括港澳台的同胞,通过他们的证件,进入中国大陆以后进行统计的,这个数字是非常准的,尽管这个数可能很大,但是数据非常准,因为中国是个封闭的系统,入境旅游人数是从这样一个渠道得来的。2009年这个数据是1.26亿人次,这个数据虽然很准,实际上它并不太容易反映入境旅游的情况。在1.26亿人次里面将近有1亿人次是香港、澳门通过口岸过来的,像澳门同胞一年到中国大陆的有2千多万人次,澳门居民也就40多万人,相当于每个澳门人到中国大陆的次数是50次左右,这个可能数字可能比西城区、东城区的居民还要高一些。入境旅游人数,大家在关注我们入境旅游的时候不要简单看人数,我知道前几年广东公布一个新闻在新闻联播里公布,广东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国家才1.26亿人次,实际上广东像他们有大量的一日游游客,他们进来一次算一次,入境旅游人次是很准的,但是不能真正反映我们入境旅游的趋势。

    2010-04-19 10:55:25

  • 曾博伟:

    二是入境旅游的过夜人数,是世界旅游组织一直在统计的指标,也是作为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入境旅游发展情况的指标。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他们推荐的方法有六种方法统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是两种,一种是在口岸的人数,中国2009年是1.26亿人次,再加上我们的抽样调查,计算出来香港、澳门、台湾,包括外国人的过夜游比例,去年这个数大概在5300万左右。另外一种方式是在住宿设施来统计的,国际上有些国家也是统计的,比如各个省或者各个市他们统计入境旅游人数的时候,就是在住宿设施统计的,因为在住宿设施要登记的,比如一个外国人登记以后,通过这个渠道,比如知道他在北京住了三天,我们能够掌握这个情况,在国内各个省之间统计入境旅游的人数,是按住宿设施来的,各个省统计的数实际上是过夜旅游人数,这一块的数和全国的数有一点差异,把31个省的入境旅游人数加起来和我们这个有差异。比如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来以后,他算一个人次,但是他去了三个地方,三个地方都统计了他,这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数和各省加起来的数有差异的。另外要关注各省之间的入境旅游,更主要的是关注入境旅游人的天数,这个指标比较重要,这在我们国家旅游局网站上也是同时公布这两个指标,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天数。同样的一个入境游客在一个省他只停留了一天和他停留三天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更应该比较旅游人天数。

    2010-04-19 10:56:48

  • 曾博伟:

    三是旅游的外汇收入统计,我们国家旅游局每年做境外游客的抽样调查,问卷的数量是5万份左右,有30%是在口岸做的,有60%多在饭店做的。比如一个境外客人通过口岸进来以后会有一个问卷,这个文件里面会调查他在中国期间停留的时间,旅游的花费等等情况,比如一个境外客人在中国停留了五天,平均每天花费1000美元,就可以知道这个游客在中国带来了5000美元的花费,我们旅游外汇收入就有5000美元。旅游外汇收入实际上是个综合性指数,一方面通过公安部口岸的数据,关于人数的数据,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入境人数的花费和停留天数的情况。如果大家经常看国家旅游局的网站,每个月我们公布入境旅游人数,还包括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我们每年只做一次这个调查,比如2009年的数可能要到2010年10月份出来,我们上半年布置这个调查,包括汇总,到10月份的时候才能得出最终2009年游客的花费情况。一般到11月份的时候,对每个月的旅游外汇收入做一个修订。这是调查的情况。

    2010-04-19 10:58:15

  • 曾博伟:

    在世界旅游组织这边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入境旅游人数,二是旅游外汇收入。中国人数现在排在第四位左右,外汇收入排第五位左右。刚才大家讲到国内旅游很重要,是这样,从世界旅游组织来讲,他们很难统计国内旅游收入,包括国内旅游人数。世界旅游组织对各个国家排名的时候只排这两个指标,如果还加上固定旅游的人数,这反映着一个国际旅游的情况。世界旅游组织一直都没有对各个国家国内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排名,因为很难,统计方法都不一样,国内旅游界定各个国家差别走很大。我估计这种排名可能未来十年、二十年都很难做到。以后从国际上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发展,可能还是要通过入境旅游来衡量,尽管它不完整、不全面,但是从现有的统计体系来讲,只能这样来衡量。

    2010-04-19 10:58:59

  • 曾博伟:

    在世界旅游组织这边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入境旅游人数,二是旅游外汇收入。中国人数现在排在第四位左右,外汇收入排第五位左右。刚才大家讲到国内旅游很重要,是这样,从世界旅游组织来讲,他们很难统计国内旅游收入,包括国内旅游人数。世界旅游组织对各个国家排名的时候只排这两个指标,如果还加上固定旅游的人数,这反映着一个国际旅游的情况。世界旅游组织一直都没有对各个国家国内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排名,因为很难,统计方法都不一样,国内旅游界定各个国家差别走很大。我估计这种排名可能未来十年、二十年都很难做到。以后从国际上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发展,可能还是要通过入境旅游来衡量,尽管它不完整、不全面,但是从现有的统计体系来讲,只能这样来衡量。

    2010-04-19 11:00:09

  • 曾博伟:

    第二个方面,入境旅游的主要特点。我觉得主要有四个特点,入境旅游人数从三十年发展趋势来看,入境旅游从高速增长进入到稳定发展的时期,这里面我做了简单的比较,从1981年到1990年,入境旅游人数平均增长速度在15.1%。第二个十年,1991年到2000年,入境旅游人数平均增长速度在10.7%。2001年到2009年这九年时间平均增长速度是4.5%,入境旅游增长速度放缓趋势非常明显。从2005年,入境旅游出现徘徊增长的趋势,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到2009年才1.26亿人次,这期间还有一些下降,有的时候还有小幅增长,入境旅游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稳步增长的时期,造成这样的原因,香港、澳门入境游客占的比重太高,2009年香港同胞占到入境旅游人数61%,澳门占18%,这一块增长速度很稳定。从香港来讲,平均每个香港同胞到大陆应该在八次以上,增长会很缓慢,香港也就六七百万人规模,他们比重又很大,增长又很缓慢,所以才导致整个入境旅游的增速会比较慢。客观来讲有一个好处,会使入境游比较稳定,包括2003年“非典”的时候,或者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香港、澳门买菜或者日常性的事务到大陆来的,他们不管有什么金融危机,或者冲击,他们来的都比较稳定,增长也比较慢,这是一个主要的特点。长期来讲我们入境旅游都会进入稳步发展的状态。

    2010-04-19 11:00:54

  • 曾博伟:

    第二,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实际上是以进城市场为主的。在世界旅游其他国家来讲,或者国际旅游的态势,这种特点是比较普遍的特点,我们都讲欧洲国家是国际旅游很发达的国家,从欧洲的面积来讲,跟整个中国大陆面积差不多,一千多一点的面积他们的入境旅游对我们来讲,我们国内旅游频繁,最大的入境旅游国——法国,像西班牙都在欧洲,意大利、英国都是排名前10位的旅游目的地国,主要的原因都是在他们州内的流动很多、很频繁。从中国的情况来看,2009年在外国人市场里面,亚洲占到了62.8%,外国人这一块到中国来旅游的2千万人里面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有8个都是亚洲国家,另外是俄罗斯、美国,俄罗斯虽然划分在欧洲国家,但实际上它也是一个中国市场。俄罗斯到中国来的游客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口岸过来的,真正从莫斯科过来的口径并不是很多,这是中国入境人数的一个调查。

    2010-04-19 11:03:35

  • 曾博伟:

    第三,入境旅游市场里面的外国人市场,这是中国入境旅游的最大亮点,也是推动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动力。刚才我讲了,中国的入境旅游有个特点,我们有四类人,外国人、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这里面最大的亮点还是外国人的市场,外国人市场占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超过一半,尽管外国人到中国只有两千多万,但是外国人2009年带来的外汇旅游收入占到中国整个旅游外汇收入的56%。从增长速度来看,外国人市场增长是最快的。外国人在中国大陆花费是最高的,2009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花费达到1466.27美元,这个花费数据是香港、澳门过夜游客在大陆花费的三倍。我们以后关注入境旅游市场,不要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不行,增长很慢或者负增长,我们应该更主要看外国人市场,这是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三个特点。

    2010-04-19 11:04:46

  • 曾博伟:

    第四,入境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从2009年来看,如今过夜旅游人数的排名前三位是广东、浙江、江苏,都是东部省份,在东部地区来讲,入境旅游占据了中国旅游的绝大部分。以广东为例,广东入境旅游人数应该超过所有西部12个省区市的人数,非常大。广东2009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747.8万人次,还有一个数据接待入境游客最少的是宁夏,2009年只有1.45万人次,广东是宁夏的1895倍。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入境旅游不平衡,造成这个原因主要是区位的因素,还包括交通条件,还有就是经济发达的情况不一样,因为我不太清楚媒体朋友是否知道,入境旅游包括几个方面,不只是观光度假旅游,还有一部分商务旅游,包括海外华人探亲。比较典型的是商务旅游,2009年,像云南是旅游大省,云南旅游资源很丰富,不管是自然还是民族风情,2009年云南旅游外汇收入没有天津多,天津入境游客很大一部分都是商务游客,商务游客花费很高,尽管他没有什么很好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比起云南差距很大,但是他的旅游外汇收入反而比云南高,这就是区域不平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10-04-19 11:06:17

  • 曾博伟:

    从我们统计来看,我觉得应该把入境旅游资源,应该分一下旅游目的地,比如可以排名一下,观光的、休闲,在各个省是什么情况,商务的是什么情况,这样可能更容易反映出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情况,就不会造成云南很重视旅游,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为什么比起天津还有差距,我想主要还是统计的范围或者方式造成的。大家需要关注入境旅游的时候需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这种区域不平衡还表现在境外客人流向比较集中,比如张家界很多都是韩国客人,最近几年俄罗斯客人到三亚和秦皇岛的人很多,一到夏天好多海边都是俄罗斯人,这种区域不平衡在中国非常明显,这种情况在很长时间内也很难改善,东部地区依然会成为我们入境旅游的主要地区,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上四个方面。

    2010-04-19 11:08:56

  • 谢寿光:

    谢谢曾博伟博士。下面请海航旅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马国华总裁发言。

    2010-04-19 11:10:46

  • 马国华:

    首先作为海航旅业来参加新闻发布会,感到非常荣幸。第二,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代表来发言,更是诚惶诚恐。

    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2010-04-19 11:12:10

  • 马国华:

    第一,企业的定位。我们都是做企业的,企业是旅游理论的实践者,也是在实践了之后被总结者。所以,我先讲一讲企业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者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如果和我们绿皮书结合在一起,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我们希望能够从绿皮书当中获取什么样的资讯。企业最关注的是产品,讲到产品,也就会关注到这个产品所处的趋势。旅游是涉及比较广泛的行业,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得是各自不同的企业,如果把旅游当成一个大的行业来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旅游产品,就是所谓组团的产品。海航旅业在组团产品方面一直做的努力,一直坚持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如果大家在网络上订,经常可以看到在旅游环节当中最容易被标准化的是机票、酒店,所以大家看到的是“机+酒”,这是最常见的旅游传统产品。实际旅游传统产品应该是“机+酒+车+景点+餐厅”,甚至还要加上导游,这是传统产品的定制,或者是传统产品批量化生产需要有这么多组成部分。在这个组成部分当中,我们一定会特别关注绿皮书提供的趋势,如果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为什么会买绿皮书?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原因。作为企业,肯定要有新产品,新产品肯定也要关注趋势的变化,这几年风起云涌的都是定制化的产品或者是个性化的产品,包括刚才绿皮书里提到的很有特色的旅游,这样的产品在一个产业里面定位为特殊的、个性化需求,因为传统产品大部分可以批量生产,很容易降低成本,但是这种个性化产品一般来讲成本都比较高,而且一般来讲数量的绝对值相对来说比较少。

    2010-04-19 11:13:07

  • 马国华:

    第二,团队。企业是由一个一个人构成的,由什么样的人构成的?我们希望从绿皮书里得到这个答案,最起码这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最近这几年影响中国旅游业自身的有几个方面,其中一个是IT技术,IT技术引用之后,对信息之间的传播和沟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成本也比较低,企业也会关注这个。在这个企业组成部分当中,需要有IT的技术人员,需要懂网络的技术,知道这种潮流。需要有传统行业当中的人,什么叫传统行业?以海航旅业为例,需要有从事航空业经验的人,为什么?因为在中国现在的旅游市场当中搏杀,资源在不在手很关键,所以需要有航空公司,甚至需要不是一个航空公司,需要有三到四个有特色的航空公司,专门为旅游产品服务的,有航空公司必须有相关的人才。需不需要有传统的旅行社的人才?需要有。需不需要有汽车租赁公司的人才?需要有。我把这些归纳为一类,就是传统的、行业的专门管理人才,第一类是IT技术人才,第二类是传统行业,第三类也就是最近几年越来越能看得出来对旅游这个行业影响非常大的,是关于传媒,拍一个片子之后,一个地区一个景点就因为这一个片子导致当地的旅游人数有很大的增长,这实际上出现出来一种传媒的力量,我们也会做一些关于传媒方面的尝试。

    2010-04-19 11:14:49

  • 马国华:

    我们的目标企业,希望海航旅业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企业呢?我和张广瑞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曾经讲过,我说这个世界上,在中国这个地区即便没有海航旅业做这样的尝试,将来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企业出现,什么样的企业呢?是真正叫旅游集团的企业。去年我看过一个排名,在中国旅游业界旅游集团的排名,排名第一的港中旅,200个亿收入,看中国《旅游绿皮书》就知道,中国旅游的大盘子有多么大,我们就算按1万亿算,200亿只占到这个盘子的5%,什么概念呢?中国旅游业界是没有王者的,中国旅游业界没有所谓真正巨无霸的企业,没有在这个行业里说的算的企业,没有真正制定行业规则的企业,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历史时期。从综观所有的经济领域里面,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能够引领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说到海航旅业的历史使命,我们希望能够成为这样一个企业,或者成为这样的企业之一。

    最后还是非常感谢今天来的媒体记者,感谢在座的专家、学者给我的很多帮助。

    2010-04-19 11:17:57

  • 谢寿光:

    谢谢马总,特别是马总提到旅游业离不开媒体,希望跟海航旅业有更深度的合作。今天的发布会所有议程都结束了,媒体朋友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会后进行采访的,就不再统一安排了。谢谢大家的光临,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2010-04-19 11:19:38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2010<旅游绿皮书>

    中国网 杨楠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中国网 杨楠

  • 请《旅游绿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张广瑞主任做主旨报告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绿皮书》主编刘德谦教授

    中国网 杨楠

  • 2010年旅游绿皮书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旅游绿皮书》主编宋瑞博士

    中国网 杨楠

  • 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主任常红

    中国网 杨楠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

    中国网 杨楠

  •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曾博伟

    中国网 杨楠

  • 海航旅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马国华

    中国网 杨楠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