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1年4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1年4月2日(周六)11:0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4月份新闻发布会,我介绍一下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专家领导,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高级工程师孙军先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高工艾婉秀女士。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三月份全国天气气候回顾。第二,2011年春耕春种气象服务情况。第三,未来十天天气趋势及清明节天气。
首先我们请陈振林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11-04-02 10:31:59
- 陈振林:
各位朋友,上午好。发布的主要内容有几个方面,三月份的天气气候回顾及未来十天和清明节的天气,
三月份全国的天气气候特征:总体气温偏低,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4℃,较常年同期(3.2℃)偏低0.8℃,为近23年来最低值。除华北东南部、黄淮西部及黑龙江北部、西藏西部等地偏高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其中新疆大部、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古西部、贵州大部、云南东部、广西、广东西南部、海南等地偏低2~4℃,北疆局地偏低4℃以上。
3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0.4毫米,较常年同期(28.1毫米)偏少7.7毫米。除新疆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偏多3成至2倍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其中华北中北部、东北南部及内蒙古大部、宁夏等地偏少8成以上。
三月份,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有两次冷空气过程,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冻害和雪灾南方低温阴雨,云南前期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森林火灾,北方地区出现三次沙尘天气过程。
2011-04-02 11:06:21
- 陈振林:
两次冷空气影响我国,分别出现在14—15号,19—21号,接近常年平均值,两次冷空气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降温,14—15号降温6—15℃,19—21号影响长江流域以北的地方降温4—8℃,东北降低15℃。
3月,有的地方遭受冻害和雪灾,包括新疆大部、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古西部、广西、广东西部等等。在东北的北部、西部东南部、新疆北部、云南东部、西藏东部出现不同程度降雪,有的达到10—45厘米,部分地区达到45厘米以上。
南方地区遭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华南北部、江南大部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日数比较长。同时,降水量比较多,有的地方达到500毫米以上。
2011年1月下旬开始,森林火险偏高,丽江、大理、保山等地区出现森林火灾。
2011-04-02 11:10:11
- 陈振林:
云南出现了20—50毫米的降水。
三次沙尘天气都出现在三月中旬,两次扬沙,一次为沙尘暴,强度比以前偏弱,首次出现3月12日,比近十年平均的2月4日偏晚一个月,时间偏晚,强度偏弱,影响偏轻。据分析,沙源地,新疆中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部、东北西部这些地方,整个冬季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沙源地回温迟缓,导致了这一情况。
第三部分,是三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进入三月份,春耕春播展开,国务院在河南许昌召开农业会议,部署了全年的农业重点工作。三月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比较适宜冬小麦返青拔节,积温偏多60—400多度。几次阶段性低温过程,影响了秧苗的生长,使生长偏弱。
2011-04-02 11:12:45
- 陈振林:
关于今年的春耕春种气象服务情况,一个是加强春耕生产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要加强对农业生产所需求比较敏感的倒春寒、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为一些省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并与宣传部门形成联动。
第二,加强春播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和专题服务,我们召开今年春耕生产气候的气候展望联合会商,有助于早稻播种。
第三,加强对农业灾害、农业气象的监测评估,包括冬小麦的长势,墒情、灾情、苗情等监测,这些信息的及时监测和发布,包括冬小麦的长势、春播进度和作物的苗形,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工作。
我们和农业部联合组成调查评估组,到安徽、山东、河南开展前期旱情带来的影响。科学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与农业推广站、社区服务结合在一起,让气象为农服务真正发挥实效,通过媒介、媒体、宣传读本发放到农民手里。
2011-04-02 11:15:09
- 陈振林:
关于未来十天的天气趋势和清明节的天气:4月上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频繁,造成冷暖变化较大,整体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度,不会给大家很冷的感觉,但是要注意冷暖变化起伏,南方地区与常年持平。
4月上旬,江南华南北部、西部、西南东部,以过程性降水为主,主要在2—4日,6—8日,总降水量为10—30毫米,江南40—70毫米。
华北地区黄淮有1—5毫米,对小麦拔节有利,主要降水在明天和5—6日。
清明节3—5日,江淮、江南、华南、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贵州以阴雨相间天气为主,西北有4—6级的风。
总体来看,对人们出行、扫墓影响不大,同时要关注森林火险等级,尽管有降水,还是要预防火灾的发生。
清明节温馨提示:北方地区风干物燥,需做好防火工作。南方降雨较大,要关注。
大家可以从中国天气网和国家旅游局网站查询有关的信息。中国天气网微博也会发布这些信息。
2011-04-02 11:21:23
- 陈振林:
下面是未来的天气形势的一些关注和建议。进入四月份,西南山区进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期,相关部门要做好准备工作,气象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水利等部门加强防范,受地震影响、地质脆弱地区要长期做好防范准备。
进入四月份,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比较干燥,需要关注森林火险等级,加强用火管理,严防火灾发生。
同时,四月气温起伏、昼夜温差大,容易感冒,公众要做好保暖工作。
四月份沙尘多发,要减轻对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新疆前期积雪偏多,3月份有降雪过程,4月份将出现气温升高,要注意融雪型洪水。
2011-04-02 11:21:50
- 陈振林:
四月,有的地方可能有雨雪、冰雹、强对流,大雾、大风等天气,要加强防范。
春播要做好计划,抓住时机播种。南方早稻区要关注倒春寒、阴雨带来的影响,要注意田间管理、清沟理墒,降低湿度,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各种病虫害的暴发跟天气很有关系,各部门要加强会商。
2011-04-02 11:23:10
- 余勇:
谢谢陈司长的发言。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的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
2011-04-02 11:26:03
- 农民日报记者:
我是农民日报记者刘强,国务院提出今年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秋粮稳定的目标,对气象部门提出,注意对倒春寒和低温连阴雨天气的预报和监测。春耕春种现在由南向北开,倒春寒对早稻播种的影响,会不会在阶段性形成低温连阴雨天气?谢谢。
2011-04-02 11:26:32
- 陈振林:
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春耕生产大忙期,对一些关键性的天气我们必须加强防范。前段时间,华南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造成了一种的影响。一些地方会对连阴雨造成的影响加强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倒春。春季农业生产会议也特别提出来,要气象部门加强服务,我们与农业部门也有联系,目前没有倒春寒、阴雨天气,华北进入春播,应对旱情的影响进行关注。
2011-04-02 11:27:36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是中国新闻社的记者,我简单问一个问题,三月份全国气温是23年来最低,偏低得比较多,请专家解释一下原因。还有三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同期偏少,大家比较关心,北方冬麦区一段时间出现缺水、干旱,河南、山东等地的情况如何?
2011-04-02 11:28:07
- 艾婉秀:
三月份温度确实偏低比较厉害。从新疆到西南东部、一直到华南,偏低非常明显,原因跟大气环流有关系,跟暖湿气流弱有关系,冷气团控制时间比较长,回暖迟缓。
今年二月上旬,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干旱,二月中旬和下旬出现几次降水,干旱得到缓解,目前的监测显示,干旱现在已不是特别明显了。
2011-04-02 11:33:30
-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想问一下气候中心的专家,华南地区尚未进入前汛期,去年的汛情非常厉害,请专家做一个预测,会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大范围的降水?
2011-04-02 11:34:18
- 艾婉秀:
由于华南地区降水比较多,雨季比较长,所以被分成前汛期、后汛期。前汛期大多是4—6月份,从3月份的情况看,虽然华南西部降水偏多,降水量的量级偏多,但也是相对于同期的偏多,从汛期的概念来说,还没有真正进入汛期的过程。当然往年也有3月份降水特别多的时候,比如西南季风特别强,冷暖空气交汇,形成强降水,但是今年3月没有,我们会根据监测确定情况。
2011-04-02 11:35:07
- 余勇:
我补充一下,华南为什么有前汛期、后汛期?是因为降水的性质不一样,4—6月,是锋面降水,南北气团交汇在华南产生降水,7—9月主要是台风带来的降水,从气候平均来说,历史上华南前汛期以广东为例,是4月11号前后,但是每年也有早晚,有时候三月份雨也比较早,强对流天气比较恶劣,历史上甚至有二月份出现大降水的情况。
今年南方相对气温偏低,因为气团单一,北方的冷气团强,导致了气温目前还是比较偏低的,而且也没有出现一些比较恶劣的天气,比如雷电、大风、强降水,甚至出现大范围的暴雨过程。
2011-04-02 11:35:30
- 中国气象报记者:
刚才陈司长说,今年的春耕春种工作,气象部门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部署和服务,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效,实际上每年三春三夏三秋都是关键的结点,也是气象部门进行服务的关键期。今年我们在春耕春种上取得成效,将为接下来的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2011-04-02 11:36:40
- 陈振林:
做好春耕春种工作,对夏粮增产、全年粮食增产非常的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气象服务工作随着气象体系的持续开展,成效越来越好、越来越显著。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稳定全年粮食增产的一个意见,要求各个部门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也制订了落实的实施方案,针对全年的夏粮、秋粮各个环节各个过程都做了一些不同的规定,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农业生产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影响比较大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都做了部署。包括采取一些措施,跟农业部门继续深化预警会商的联动,预警发布的联动,针对农业生产,特别是进入5月份,我们会就全年的一些部署再做一些更深入的对接。
您刚才提到的问题非常好,春耕春种工作做好了,全年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2011-04-02 11:37:25
- 成都商报记者:
我是成都商报记者。四月份是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期,请详细解释一下。
2011-04-02 11:37:46
- 陈振林:
前期,我们分析3月份天气的时候,提到西南地区出现了强降雨的过程,云南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地方受各种影响,包括前期的一些干旱、西南地区地震,使得这些地方地质结构对极端强降水的脆弱性非常明显,这是专家经过分析提醒的,要长期防范,这不是一两年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怎么样降低地质灾害风险,降低灾害的发生,我们做年初工作计划的时候,特别的关注,包括与国土资源部门,我们准备在五月份在西南地区通过现场会议,把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和措施、经验交流一下,去年地质灾害多发,对大家的启示非常深刻,也有一些好的做法,如临界指标多判定,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等,效果非常好。
四月份以后,进入多雨季节,我们也会从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强化预测。主要以防为主,跟踪监测和预防非常重要。
2011-04-02 11:40:39
- 凤凰卫视记者:
我是凤凰卫视记者。未来几天受冷空气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降水活动,这对于目前日本福岛释放的核放射性物质,会不会加快它的沉积?对我们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
2011-04-02 11:40:59
- 陈振林:
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设立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的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第一时间进行权威发布有关信息,对未来的大气环流、气候条件、日本核泄露对我们的影响进行了信息及时发布,为大家解疑释惑。
最新分析表明,未来三天,大气环流、各种气象因素,核放射性物质是往东扩散,对我国没有直接的影响。前期各地都测到了一些极其微妙的辐射值,我们国家权威机构也向大家提醒,无须采取预防措施。
降水过程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沉降,我个人认为,不需要惊慌,作为气象部门,我们会做好大气环流、污染扩散的因子监测,向社会及时发布信息。
2011-04-02 11:41:49
- 香港电台记者:
还是关于福岛核辐射的问题,4月份回暖之后会不会吹海风?把辐射的污染物吹到中国这边来?
2011-04-02 11:42:20
- 陈振林:
我们也关心这个事情。我们对历史上东亚地区的日本气候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4、5月份盛行偏西气流,对历史上每个月极端发生的情况也进行了梳理。总体结论是以以偏西气流为主,个别出现一次两次极端的情况。我们每天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业务运行,对风向变化也一直关注。这个季节还是以关注天气为主,我们也会关注海上风向的变化,包括低空高空的对流,我们专家都会跟踪变化。
2011-04-02 11:46:11
- 余勇: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周末和节日快乐!
2011-04-02 11:46:59
图片内容:
发布会开始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
记者翻阅资料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
发布会进行中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高工艾婉秀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高级工程师孙军先生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
相关新闻:
- 中国气象局对外开放 日本核泄漏扩散成咨询热点
- 广州天气预报首报“回南天” 粤倒春寒持续一周
- 今春北京出现沙尘天气天数为5至8天 比常年偏少
- 去年全球气温160年来最高 中国气象局局长发呼吁
- 日本核电厂辐射尘29日起距台湾最近 分析无影响
- 国家气象局局长:尚无证据证明卫星云图可预测地震
图片大图:
发布会开始
中国网 胡迪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胡迪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
中国网 胡迪
记者翻阅资料
中国网 胡迪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发布会进行中
中国网 胡迪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高工艾婉秀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高级工程师孙军先生
中国网 胡迪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中国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