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央外宣办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央外宣办定于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对发布会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央外宣办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请来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先生,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献生先生,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吴晓礼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先请陈部长介绍情况。
2011-06-29 10:00:07
- 陈喜庆: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介绍统一战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有关情况。
2011-06-29 10:05:13
- 陈喜庆: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中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专门做团结党外人士的工作,这在世界各国政党中是独具特色的。这样设置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之所以说是“法宝”,就是统一战线能够为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能够巩固和扩大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现在,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但同13多亿人口相比仍是少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还很艰巨,仍然需要发挥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作用,把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的朋友,特别是外国朋友对这项制度还不十分了解。我们经常听到他们提到这样的问题,中国实行的是“一党制”,还是“多党制”?我们的回答是: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我国不仅有中国共产党,还有8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
2011-06-29 10:10:45
- 陈喜庆:
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也是由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特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深厚力量和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决定的。比如,在建立新中国过程中,英勇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有名有姓的,据不完全统计就有40多万名。而到1949年全国党员才有400多万名,意味着10名党员中就有1名牺牲了。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才具有光明前途、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作为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生死相依、并肩战斗,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共同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齐心协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创建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11-06-29 10:15:10
- 陈喜庆:
当前,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活力。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我们进一步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推动共同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契机。为了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我们近期将组织开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着重对建言献策和社会服务优秀成果进行表彰;着眼推动“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围绕促进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举办“同心论坛”;在上海、贵州、甘肃等地探索建立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为多党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情况就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想采取统一战线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统一战线的方式就是团结合作的方式和民主的方式,具体说是除了我回答大家的问题,我的两位同事也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1-06-29 10:20:38
- 华清:
请大家提问。
2011-06-29 10:23:08
-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们想知道,目前非中共人士在政府机关担任职务的情况是怎样的,副部级以上任职的这种情况有多少人?有人说他们是“花瓶”,但是他们真的是有职有权吗?谢谢!
2011-06-29 10:25:48
- 陈喜庆:
我国多党合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中共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和政协等机构当中担任领导职务,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非中共人士有3.2万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的部委办局领导班子当中,非中共的领导干部19名,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当中的非中共干部有207名,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配备了非中共的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国务院组成部门还有两名非中共人士担任正部长,万刚同志担任科技部长,陈竺同志担任卫生部部长,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有33名非中共人士担任了政府部门的正职。省级高等法院、人民团体、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当中还有654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我们所接触很多非中共领导干部都跟我们谈,他们在工作当中有职、有权、有责、有为。不仅在他分管的工作当中有一些决定权力,在决定领导干部的时候也要听取他们的意见,甚至政府党组召开的各种会议也请他们列席发表意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选拔更多优秀的党外领导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培养选拔使用非中共领导干部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
2011-06-29 10:28:30
- 中央电视台记者:
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当中处于领导地位,这些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多党合作事业方面究竟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2011-06-29 10:35:56
- 张献生:
我国的多党合作是长期合作、稳定合作、共赢合作。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进和提升多党合作的水平,下面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三方面的主要措施:第一,高层协商形成了制度,仅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一共有19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四次主持和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22人次参加。这些协商会、座谈会或通报会主要听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领导成员人选安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同时也通报党风廉政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我们国家金融形势等情况。第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我们国家的多党合作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为前提,多党合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党外代表人士建设的水平。2010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统一战线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文件。中央统战部积极贯彻纲要精神,加大了对党外代表人士培养教育的力度。2010年仅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骨干成员培训班有71期,培训3210人次。第三,省区市党委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更加规范。2010年2月中共中央对中共省级党委同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内容、程序、要求等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提高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谢谢大家!
2011-06-29 10:40:32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近年来中共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领导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在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哪些实际举措呢?
2011-06-29 10:48:29
- 吴晓礼:
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水平,也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成效。近年来我们在支持和推动民主党派按照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不断推进自身建设,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活动,举办了省部级党外领导干部的专题研讨班,召开全国电视电话报告会,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今年我们突出学习宣传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佳同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在北京、上海、重庆、广西召开了四场报告会,报告会在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1-06-29 10:50:06
- 吴晓礼:
二是开展了“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
三是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民主党派地市级和省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通过换届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还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特别是协助民主党派突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各民主党派中央都制定了内部监督条例,设立了中央监督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遵守章程、履行职责的情况。
2011-06-29 10:55:01
- 美国之音记者:
全国民主党派人士总数是多少,民主党派是不是可以任意发展自己的党员,有没有对他们在人数上有限制,目前中国除了中共以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如果有人还想成立新的民主党派,我说的不是反对党,如果还想成立新的民主党派是不是可以,现在如何保障民主党派人士畅所欲言?
2011-06-29 11:00:27
- 张献生:
我国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发展,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民主党派成员一万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6万多人,目前是84万人。民主党派在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具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无论是在同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中,还是在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建议中,还是在履行民主监督中,民主党派都能充分发表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优势所在,也是我国政党制度民主价值的重要体现。
2011-06-29 11:03:05
- 张献生:
关于建立新的政党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政党必须有固定的组织发展范围,拥有一定群众基础,必须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目前中国有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共九个政党,这九个政党都有相对固定的组织和发展范围。中国共产党主要吸收中国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八个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各有侧重,主要吸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或一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中上层人士。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可以说已经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除了九个政党之外,我们国家政治体制中还有一个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收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难以覆盖的部分社会阶层人士,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由此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广泛的覆盖面,所以除了现有政党以外没有必要组建新的政党。谢谢!
2011-06-29 11:10:25
- 日本共同社记者:
我的一位朋友是民主党派的,他说他的民主党派每年发展多少党员,他们不能自己说了算,让共产党人来定,能不能入民主党派他们也不能自己选择,是由共产党选的?这是真的吗?
2011-06-29 11:15:08
- 吴晓礼:
刚才这位朋友提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民主党派作为一个参政党,民主党派发展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在中高级知识分子当中,有时候他们希望中共能够在中高级知识分子当中有一些人才给他们作一些介绍,但发展成员是由民主党派自己决定的。
2011-06-29 11:18:38
- 陈喜庆:
我做一点补充,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时候确实有的要征询一些单位的意见,这个单位里有的是没有民主党派组织,有的是对要发展成员的情况不清楚,要向这个中共组织去了解,但具体发展的时候由民主党派本党决定,不存在中共强迫他们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不存在这个问题。
2011-06-29 11:20:12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作为参政党的八个党派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2011-06-29 11:23:39
- 吴晓礼:
我国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建言献策,优化决策。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河南中原经济区”等等,这些都是民主党派深入调研,向党中央提出了意见建议,后来被党中央国务院采纳而建立的。仅2010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60多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有45项都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二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各民主党派当中,人才密集的优势非常凸显,他们都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比如八个民主党派连续20多年支持贵州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帮助引进项目160多个,引进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3万多人次,新改扩建学校119所,这都是做得实实在在的实事。三是反映民意、促进和谐。2010年各民主党派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8万多条;各民主党派特约员接待了群众来信来访达5万多人次,办理群众来信2万多件。四是广泛联谊、推进统一。2010年各民主党派组织23个团组赴港澳台访问,接待了港澳台40个团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积极作用。
2011-06-29 11:28:28
- 香港文汇报记者:
刚刚提到民主党派对于中共有民主监督的作用,社会上有人认为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有限,是不是这样,民主党派能不能对中共实行有效监督?谢谢。
2011-06-29 11:33:54
- 张献生: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这个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能够广泛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优化决策、改进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失误。广泛听取意见,其中就包括了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我国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家知道,我国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其中就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我国民主党派与西方政党的监督具有本质的不同,西方的在野党、反对党,他们所谓的监督就是要把执政党搞垮,搞下去。我们国家的民主监督主要是通过批评、意见或建议的方式对国家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重要方针政策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对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进行监督。这种监督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防止、减少或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共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2011-06-29 11:36:30
- 张献生: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虽然是一种非权力性监督,但是它对政府完善决策、优化政策还是有很大作用的。2010年,民盟,也就是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民盟中央针对社会关注的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一份调研报告,题目是《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这份报告得到了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牵头召集了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4个部委,专题对报告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提出了具体落实的意见。谢谢!
2011-06-29 11:38:01
-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陈部长,您能否总结一下这么多年我们国家多党合作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国家在巩固多党合作有什么打算?
2011-06-29 11:42:27
- 陈喜庆:
这个问题发言人有深入的研究,他来答。
2011-06-29 11:45:24
- 张献生:
记者朋友提的是个历史经验问题,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揭示规律,也可以昭示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这是对多党合作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讲历史经验我认为有四条:
2011-06-29 11:47:48
- 张献生:
一是坚持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和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多党合作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坚持这一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就能经得起任何困难和考验,就能真正做到风雨同舟。
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多党合作只有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增进共识,在发展中彰显价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舞台会更加广阔,永葆生机与活力。
三是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目标追求。在多党合作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四是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只有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不断提升多党合作的整体水平。谢谢!
2011-06-29 11:50:13
- 新京报记者:
刚才一直在讲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跟八大民主党派有什么区别?毕竟不是民主党派,用哪些方式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当中。前几天中组部也在这里开发布会,讲到参加共产党的积极性非常高,中共怎么帮助民主党派发展他们在各自阶层的党员或者是会员当中的吸引力?
2011-06-29 11:52:44
- 陈喜庆:
无党派人士,我在部里分管联系这块工作,经常碰到一些朋友问什么是无党派人士。有一个朋友跟我讨论,他给无党派下了一个定义,问我对不对。他说什么是无党派人士,就是除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除了3亿多未成年人,其他近9亿人是无党派人士,无党派是最大的党派,问我这个看法对不对。我斩钉截铁的说不对,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中共中央在2005年专门下发了一份文件,叫《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里面明确了无党派人士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条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第二条是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第三社会基础,主要是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是我们国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它的职能跟民主党派大体是一致的,也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当中一支独特的政治力量。无党派人士同民主党派一样,在我们国家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949年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无党派人士张奚若提出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建议,徐悲鸿关于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建议,曾联松关于五星红旗方案的设计都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政协会议的采纳。改革开放新时期,无党派人士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袁隆平培育出了超级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陈竺同志担任了卫生部部长;林毅夫同志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任此职务的第一人。
2011-06-29 11:55:31
- 陈喜庆:
特别是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一起经常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协商座谈会,并且去发言,建言献策,很多建议被采纳。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答这么多,今天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能够出席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2011-06-29 11:57:02
- 华清:
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1-06-29 11:58:36
图片内容:
中央外宣办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为直播做好准备
中央外宣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发布会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介绍情况
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献生
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吴晓礼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提问
陈喜庆副部长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主席台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张献生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吴晓礼局长回答记者提问
美国之音记者提问
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
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新京报记者提问
相关新闻:
-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在中央外宣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 中央外宣办就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 中央外宣办就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 中央外宣办举行基层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图片大图:
中央外宣办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为直播做好准备
中国网 杨佳
中央外宣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献生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吴晓礼
中国网 杨佳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陈喜庆副部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张献生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吴晓礼局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美国之音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