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定于6月30日(周四)下午14:30在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7月份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6月30日(周四)下午14:30在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7月份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欢迎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艾婉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

    (二)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以及台风“海马”“米雷”气象服务情况介绍;

    (三)7月上旬天气展望以及高温天气、强对流天气等气象服务提示。

    首先请陈振林司长就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介绍,并向大家介绍一下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台风“海马”“米雷”气象服务情况以及7月上旬天气展望。

    2011-06-30 14:31:00

  • 陈振林:

    一、6月以来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2011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且空间分布不均。

    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4℃,较常年同期(19.3℃)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第2高值。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大部、黄淮西北部、西南中部部分地区、华南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局部偏高2~4℃。福建省平均气温26.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甘肃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广东、广西和新疆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值。

    2011-06-30 14:32:00

  • 陈振林: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90毫米,较常年同期(86毫米)略偏多。上海的降水量(322.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安徽、湖北和浙江为第3高值。西北地区西部、西藏中部和西部等地降水偏则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西南部、黄淮西部、西南地区西南部、华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少5成以上。

    2011-06-30 14:32:15

  • 陈振林:

    二、6月国内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6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 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四次强降雨过程

    6月3日-19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4次强降雨过程,分别发生在6月3日-7日、9日-11日、13日-16日和17日-19日。具有降雨过程频繁、强降雨落区集中、局地日降雨强、累计降雨量大等特点。

    降雨过程频繁。6月3日-19日的17天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4次强降雨过程,每次过程间隔时间仅为1天,每次持续时间3或5天不等。

    2011-06-30 14:32:57

  • 陈振林:

    强降雨落区集中。在四次强降雨过程中,湖北东南部、湖南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等区域重复出现强降雨。四次过程累计出现暴雨以上的天数为3~6天,江西万年达8天。

    局地日降雨强。在四次强降雨过程中,第一次过程日最大降雨量是江西余江178毫米,第二次是湖北通城256毫米(1961年以来最大值),第三次是江西鄱阳232毫米(1961年以来次大值),第四次是安徽太湖169毫米。

    2011-06-30 14:33:00

  • 陈振林:

    累计降雨量大。6月3日-1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平均降雨量达227.8毫米,位居1961年以来历年同期第一位;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有200~4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500毫米,其中安徽、江西和浙江三省交界区域雨量有600~800毫米。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部和东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2倍。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四次强降雨过程使该地区前期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或解除。同时,有效增加了江南、江汉南部和江淮南部等地的湖泊、河流和塘库蓄水,使得鄱阳湖、洞庭湖、洪湖等主要湖泊水库水位明显回升、水体范围明显增大,结束了前几个月水位严重偏低的状况。然而,强降雨也导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局地出现严重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6月10日,湖南岳阳临湘市詹桥镇观山村因强降水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暴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月9日-10日,湖北咸宁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强降水导致咸宁市通城县城被淹;6月18日湖北武汉市6小时降雨量有149毫米,短时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

    成因分析:6月初,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逐渐北抬,西南季风和南海季风明显加强,并将低纬地区丰沛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北方地区南下的弱冷空气活动频繁,高原系统活跃,冷暖空气在该地区不断交汇。稳定的环流形势、持续而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辐合抬升,以及弱冷空气不断的补充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的主要原因。

    2011-06-30 14:33:20

  • 陈振林:

    2.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

    6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3个热带气旋(风力≥8级),全部在我国登陆,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0.7个)明显偏多,台风初次登陆我国时间偏早,总体强度较弱、影响较轻。

    (1)“莎莉嘉”特点及影响分析

    6月11日,第3号热带风暴“莎莉嘉”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莎莉嘉”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初台时间较常年(7月1日)偏早。“莎莉嘉”强度弱,路径稳定,移速较快,生命史短,影响范围小,仅福建局部遭受一定损失,总体上利大于弊。

    (2)“海马”特点及影响分析

    6月21日凌晨,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生成;23日10时10分,在广东省阳西县与电白县交界沿海登陆;23日12时前后,在广东省电白县附近入海;23日16时50分,在广东省吴川市沿海再次登陆;23日23时前后进入北部湾海面;24日19时50分在越南北部的太平省南部沿海第三次登陆,于25日凌晨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停止编号。

    “海马”具有移动路径曲折复杂、多次登陆,生成初期回旋少动、移速较慢,强度变化不大、风雨明显,灾害影响较轻、有效增加蓄水四个显著特点。

    2011-06-30 14:35:09

  • 陈振林:

    移动路径曲折复杂、多次登陆。“海马”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的第二天,第5号热带风暴“米雷”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海马”和“米雷”的接踵而至,相互之间产生了双台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海马”路径的诡异和多变,“海马”依次向西北-偏西-西南-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经历了3次登陆。此外,“海马”路径的形成还与广东沿海存在不少特殊的海湾地形有关,而这种地形容易致使热带风暴多次登陆。

    生成初期回旋少动、移速较慢。“海马”生成后,21日夜间在原地回旋少动,平均移速不足5公里/小时,远低于南海热带风暴15公里/小时的平均移速。22日后,其移速基本维持在10~15公里/小时。

    强度变化不大、风雨明显。“海马”在整个发展和移动过程中,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三次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均为8级。受“海马”影响,22日起,海南、广东中西部、广西南部出现了强降雨,累计雨量有80~200毫米,海南北部和广东西部沿海局地降雨量达220~300毫米,广东局地、海南海口局地超过300毫米;广东中西部海面和沿海地区出现了7~8级、阵风9~10级大风。

    灾害影响较轻、有效增加蓄水。“海马”导致广东珠海、云浮、肇庆、阳江4市5个县(区)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和人民财产损失。22日17时至24日10时,琼州海峡线全部客船停航;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从22日15时一度关闭。尽管“海马”造成了一定的灾害,但是也有效增加了海南等地的蓄水。

    2011-06-30 14:37:08

  • 陈振林:

    3.西北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北部等地上中旬气象干旱持续发展,下旬干旱缓和。

    6月上中旬,西北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降雨量不足50毫米,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少3~8成,加之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土壤蒸发加快,致使上述大部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其中山东大部、河南大部、苏皖北部、河北中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及湖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部分地区达特旱,春播作物生长以及夏玉米播种出苗等受到一定影响。

    6月下旬以来,上述旱区出现大范围降雨,降雨量一般为10~50毫米,部分地区达50~100毫米,土壤水分得到及时补充,有效缓和了旱情。目前,仅甘肃陇东、宁夏南部、河南中部、安徽北部及湖北西北部等地尚存在中等程度的气象干旱。

    4. 我国多地遭受短时大风冰雹强降雨天气

    6月以来,全国有23个省(区、市)遭受短时大风冰雹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北京等地局地受灾较重。6月1日-2日新疆5个县(市、区)、6月2日黑龙江省11个县(市、区)、6月5日-10日黑龙江省29个县(市、区)、6月7日-8日河北省23个县(市、区)以及6月11日北京市平谷、顺义等地均遭受短时大风冰雹灾害;6月13日内蒙古6个旗(县)遭受暴雨冰雹灾害;6月23日下午到夜间,北京遭受强暴雨袭击,石景山模式口1小时降雨量达128.9毫米。强降雨致使市区22处交通中断,3条地铁线路出现险情,首都机场百余架次进出港航班被取消。

    2011-06-30 14:38:37

  • 陈振林:

    (二)6月国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暴雨和洪水

    6月6日,海地遭受暴雨袭击;6日,多米尼加遭受暴雨袭击并引发洪水,大片土地被淹没,近千栋房屋被洪水冲毁或损坏;月初,南非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出现罕见暴风雨天气,导致这些地区农作物受损、交通瘫痪;9日-11日,挪威南部地区持续大范围降雨;11日,罗马尼亚中部地区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水;12日-13日,日本北部遭受暴雨袭击;14日,美国密苏里河的水位上涨,内布拉斯加州东部大片地区被洪水淹没;中旬,澳大利亚东部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水;中旬,菲律宾南部遭受洪灾;21日,美国芝加哥遭遇暴风雨袭击,造成27万户断电,芝加哥奥黑尔机场300余次航班被取消;下旬,美国苏里斯河河水上涨,河水冲破北达科他州的防洪堤岸,迫使数千户居民紧急疏散;23日,日本中部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泥石流;23日,印度北部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山体滑坡;下旬,尼日利亚北部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水,造成6人死亡,超过150人流离失所,至少27栋房屋被毁。

    2.高温热浪

    6月8日-9日,美国多个州遭受高温热浪袭击,至少造成7人死亡,并引发特大山火。

    3.沙尘暴

    6月2日,伊拉克的西南部遭遇沙尘暴侵袭,导致当地交通受阻。

    4. 龙卷风

    6月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遭受龙卷风袭击,导致4人死亡;19日,新西兰北岛西部遭受龙卷风袭击,导致房屋受损,部分地区电力中断。

    2011-06-30 14:40:01

  • 陈振林:

    5.热带风暴

    6月上旬,热带风暴“莎莉嘉”袭击菲律宾,造成6人死亡,26人失踪;22日,墨西哥受到飓风“贝亚特里斯”影响,造成3人死亡,150处住房受损;下旬,菲律宾受热带风暴“米雷”的袭击,造成近33万人受灾,15人失踪。

    2011-06-30 14:43:48

  • 陈振林:

    三、6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东北地区大部墒情适宜,中旬以来热量条件明显好转,利于春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长。东北地区仅中北部上旬阴雨寡照、气温偏低,不利于春玉米、大豆等作物幼苗生长,一季稻和大豆发育期较常年略偏晚。中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较好,弥补了上旬不利天气的影响,良好的光温条件对春玉米、大豆等作物幼苗生长和一季稻返青分蘖十分有利。

    北方冬麦区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冬小麦成熟收晒,夏收顺利;上中旬墒情较差,下旬降雨缓解旱情,对夏种十分有利。6月北方冬麦区大部光温条件较好,利于冬小麦灌浆乳熟和收获晾晒以及春播作物苗期生长;麦收顺利,进展快。但上中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墒情较差,对春播作物生长及夏种不利,山西南部等无水浇条件的地区因旱无法播种。但21日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10~50毫米降雨,华北和黄淮大部以及西北地区东南部土壤缺墒状况得到缓解,对夏播作物播种出苗和春播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仅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中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北部墒情仍较差。

    2011-06-30 15:00:00

  • 陈振林: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农业生产用水不足的局面得到缓解,但局部暴雨洪涝影响农业生产。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相继出现的4次强降雨过程利于农业蓄水和早稻生长,一季稻移栽用水不足的局面得到扭转。但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暴雨洪涝灾害,致使部分农田被淹。

    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光温条件较好,利于早稻以及瓜果蔬菜等生长;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影响农业生产。6月,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气温偏高1~2℃,且光照充足,利于早稻孕穗和抽穗扬花以及瓜果蔬菜等作物的光合生长。但广西、广东和福建的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失。

    西南地区大部光热充足,墒情适宜,利于玉米、一季稻等作物生长发育。6月,西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光照条件较好,对玉米、一季稻等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上旬,四川盆地南部、贵州北部和西南部边缘地区以及毕节地区出现轻至中度旱情,不利于旱地作物生长;下旬以来,上述地区降雨量有40~100毫米,旱情缓解,利于旱地作物生长和一季稻分蘖。但贵州和重庆局部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2011-06-30 15:02:47

  • 陈振林:

    四、6月中国气象局防汛防台气象服务

    面对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部署和指导汛期气象服务。

    6月,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均多次对汛期气象服务作出重要指示。中国气象局先后四次在全国天气会商会上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防汛抗旱相关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当前雨情和天气形势的分析研判,把握好防汛抗旱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监测预报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中国气象局领导相继赶赴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地现场检查指导基层抗旱防汛气象服务工作。安徽、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气象局也分别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分赴防洪重点地区检查指导当地防汛气象服务工作,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实地查看雨情、汛情,并与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开展面对面交流。

    二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011-06-30 15:03:02

  • 陈振林:

    6月12日,中国气象局针对长江中下游等地的暴雨天气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湖南、湖北、安徽、浙江、贵州、江西、上海、江苏等8省(市)气象局共启动了Ⅲ级和Ⅳ级应急响应10次,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多次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6月10日、21日、26日,中国气象局分别针对台风“莎莉嘉”、“海马”和“米雷”三次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福建、广西、云南、上海、江苏等省(区、市)气象局相应启动了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广东、海南、浙江、山东、辽宁5省气象局启动了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2011-06-30 15:03:15

  • 陈振林:

    三是强化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天气会商。

    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应用卫星、雷达等现代观测系统,加强对雷雨大风、强降雨、台风等突发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工作,开展专题会商,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

    中国气象局于5月24日起即启动了风云二号双星加密观测,把每30分钟一次观测加密为每15分钟一次。6月,南方强降雨天气和三个台风的走向成为了中国气象局全国天气会商的重点。中央气象台多次与有关地方气象部门进行长江中下游降雨趋势专题会商,对预报做出滚动订正。鄂皖浙琼等地方气象部门也开展加密会商,加密制作滚动天气预报,开展定点、定时、定量预报服务。

    长江中下游四轮强降雨和台风“莎莉嘉”影响我国期间,中央气象台共发布暴雨预警40期,其中,暴雨蓝色预警25期,黄色预警11期,橙色预警4期。6月19日-27日台风“海马”和“米雷”影响我国期间,中央气象台共发布台风预警23期,其中台风黄色预警6期。6月以来,全国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预警3434次,雷电预警3967次、大风预警181次,台风预警340次,高温预警1043次。

    2011-06-30 15:03:31

  • 陈振林:

    四是加强决策气象服务。

    针对6月3日至1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次强降雨过程,中国气象局共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决策服务产品38期;针对热带风暴“海马”和强热带风暴“米雷”,共报送决策服务产品28期。中国气象频道的《中南海气象专报》制作的17期节目专线直达中南海。6月,湖南、湖北、安徽、浙江、贵州、江西、上海、江苏、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山东等地气象部门向当地党委、政府及各流域防汛抗旱、民政、国土、交通、电力、水库、安监、农业、保险公司等部门及时、滚动地报送雨情、水情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4000余期,共向决策部门、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安全责任人等发送决策预警短信近3000余万条(次)。

    五是加强部门联动

    6月17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第三届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气象、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防灾减灾工作情况,讨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部署了今年汛期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动重点任务。

    2011-06-30 15:03:52

  • 陈振林:

    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中国气象局及部分省(区、市)气象局与国土资源部密切合作,加强地质预报预警服务。6月,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土资源部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16期;湖南省气象局与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发布了9期《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安徽省气象、国土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10次;广东气象部门积极与当地国土局合作联防,向有关领导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发布热带气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广西市气象局从21日到25日联合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水文水资源局连续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黄色预警预报。

    2011-06-30 15:04:17

  • 陈振林:

    六是加强公众气象服务和对外宣传。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通过电视、电台、气象频道、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网站、微博、电子显示屏、各大报纸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公众发布,得到较好防灾减灾效果。

    6月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通过中央电视台以及凤凰卫视、旅游卫视、新华社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25个国家级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气象服务节目660余档,临时与各大媒体增加专家直播连线11档,及时发布暴雨、台风及各类地质灾害预警信息264条。中国气象频道制作新闻直播节目120档持续关注南方强降雨及热带气旋的发展动向,推出“防汛系列报道”,播出相关新闻200余条;同时,加大科普专题片排播力度,滚动播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主题相关的短片40期。

    2011-06-30 15:04:40

  • 陈振林:

    中国气象网和中国天气网紧跟天气形势,制作上线《长江中下游旱区连降大到暴雨》、《2011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2011年第5号热带风暴“米雷”》等新闻专题及《洪水与山洪》、《强对流天气》等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系列专题,发布文章600余篇,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措施;并联合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多次推出专家访谈深度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与强降雨情况。针对气象灾害事件的“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使得中国天气网单日页面浏览量突破了1600万页大关。

    据不完全统计,6月,全国各级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短信近5亿条(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700余次。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发布有关信息44条。湖南、安徽等地基层气象信息员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发出警报,为迅速采取紧急措施防汛抢险赢得了时间,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2011-06-30 15:04:58

  • 陈振林:

    五、未来10天天气趋势

    预计7月上旬,华北、黄淮、东北、西南地区东部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雨水较多,总降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3~6成,局部偏多1倍左右。

    (一)北方地区多降雨过程

    7月上旬,北方大部地区多降雨过程,雨量分布不均,一般为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主要降雨过程出现在1日-3日和6日-8日。

    (二)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天气

    3日-6日,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日最高气温在35~38℃的高温天气。

    7月上旬,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或将出现多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

    (三)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多阴雨天气

    1日-3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将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需关注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四)上旬或有热带气旋活动

    预计7月5日前后在西北太平洋上将有1个热带气旋生成。

    2011-06-30 15:05:14

  • 陈振林:

    六、关注与建议

    7月,全国各地将进入防汛关键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一)气象服务提示

    华南、长江中下游、西南、东南沿海等地须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是防汛关键期,应防范暴雨、台风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

    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华北、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须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局地性短时强降雨增多,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山区及平原地区须防范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

    继续做好西安世园会运行保障服务。7月份是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的第三个月,有关部门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城市运行、园区运营、名贵花卉植物的展出等保障服务工作。

    2011-06-30 15:05:31

  • 陈振林:

    (二)农业生产建议

    7月份,全国各地夏播作物将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春播作物将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各地要加强农田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促进作物稳健生长发育。

    东北地区应加强农田管理,特别是中北部地区要及时中耕、划锄,合理施肥,促进作物健壮生长;西部降雨偏少的地区要及时灌溉,注意防旱,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华北和黄淮降雨偏多,各地要积极做好蓄水工作;部分地区要注意土壤过湿或渍涝危害;棉区要及时整枝打叶,改善棉田通风条件,预防多雨寡照天气的不利影响。

    南方早稻产区将进入灌浆成熟期,注意以水调温,防御高温逼熟,促进早稻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对成熟的早稻要及时收割晾晒,避免或减轻不利天气的影响。另外,要适时做好晚稻秧田管理,以防高温灼伤秧苗。

    沿海地区要注意防御热带气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011-06-30 15:05:48

  • 余勇:

    谢谢陈司长的发言。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发问。

    2011-06-30 15:06:07

  • 新华社记者:

    谢谢。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想问一下,今年6月以来,我国的热带气旋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7月份较往年来说形势也比较严峻,7月份预计热带气旋登陆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也是显著偏多?

    2011-06-30 15:06:23

  • 艾婉秀:

    前期总的来说6月是偏多的情况,7月是更正常的一种情况,登陆的个数一般是两到三个左右。它的路径,要临近的时候看中央天气台的预报,才能得到准确的预测。

    2011-06-30 15:07:43

  • 余勇:

    我补充一下,我们重点关注刚才陈司长提到的7月5日前后可能有热带气旋生成,一旦有生成的话,我们会把生成的走向信息及时告诉媒体朋友和广大公众。

    2011-06-30 15:08:06

  •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6月份极端天气出现得非常频繁,包括北京、长沙、武汉,都因为强降雨发生了严重的灾害,具体的成因是什么?还有就是类似的暴雨过程,气象部门目前有没有办法能够有效提前预报出来?

    2011-06-30 15:08:42

  • 陈振林:

    确实刚才说到的,6月份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一些短时的强降雨,使交通各方面运行受到了影响,像北京、长沙、武汉都有。对这种暴雨的预报,预报准确率还是比较偏低的,但是这几次基本上气象部门都进行了及时的预警,我们在北京也切身体会到了,提前也做出了预报。但是因为短时强降雨比较强,像北京,一小时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出现了128毫米,远远超过了近10年来比较强的2004年7月10日那次一小时内50多毫米的强度,它造成的影响没有比上次更为严重,大家还是提前做了一些防范。所以我们在盛夏季节特别关注大城市的灾害天气,特别是雷电和强降雨天气的预警,为了有效避免损失,特别要注意联防联动,市政部门要加强联防,完善应急预案。我想这是有效减轻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1-06-30 15:09:46

  • 陈振林:

    长江中下游这四次强降雨过程,总的影响,首先是有效缓解了前期出现的干旱,包括一些库塘水位不足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是非常有利于的一方面。当然对农业生产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当然它不是夏粮的主产区。尽管它对早稻的生长或者是一季稻,推迟了一些秧苗的移栽,但是后来降雨之后,大部分补种还是比较及时的,所以对秋粮的生产,现在来看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方面。

    当然中间也出现了一些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提醒我们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加强部门联动,下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2011-06-30 15:09:49

  • 余勇:

    下面我向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个在今年汛期即将开始的活动, 从7月10日开始,“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将拉开帷幕。这是气象部门与部分高等院校在每年汛期举行的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活动。今年的这项活动的主题是“共同应对气象灾害 提高防灾避险能力”。

    这项科普活动自2007年起,由中国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气象局联合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广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年人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迄今为止“气象防灾减灾大学生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举办了4年,受到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逐渐成为传播气象科普知识的品牌活动。2007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5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四川雷电灾害高发地区开展的防雷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活动;2008年,四川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扩大活动规模,组织千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全省21个市、州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获得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5部委联合表彰;2009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策划组织“气象防灾减灾大学生志愿者中国行”,多家中央媒体关注报道,活动影响进一步扩大;2010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8家高校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气象科普宣传覆盖面。

    2011-06-30 15:09:54

  • 余勇: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地震灾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气象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是历次“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重点地域之一。为了进一步展现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心和灾后重建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启动仪式计划7月10日上在北川县举行,欢迎记者们前往北川县参加启动仪式,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将持续到8月中旬,希望各媒体予以关注和报道。具体可联系我们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了解相关信息。

    好,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媒体朋友们!

    2011-06-30 15:10:41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高工王秀文

    中国网 杨楠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艾婉秀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正研高工李小泉

    中国网 杨楠

  • 中国气象局2011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