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活动描述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2月24日(周五)上午10:00—11:00在中国科技会堂103会议室(木樨地桥西北角),举行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王平生:
尊敬的苏伟司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新闻界的各位同仁,以及此时此刻登录中国网的广大网友,大家上午好。
2012-02-24 10:00:17
- 主持人 王平生:
我是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导报》社长王平生,今天由我代表这次活动的主办方在这里主持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活动,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02-24 10:00:51
- 主持人 王平生:
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不仅需要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行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低碳发展有你、有我,有大家。作为媒体,要发挥出我们共同应有的责任,为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的发布。
2012-02-24 10:02:31
- 主持人 王平生:
首先,让我隆重地介绍出席发布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先生;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研究和规划处副处长华中先生;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黄勤女士;
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王靖添先生;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先生;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主任周宏英先生;
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副处长岳梦华先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处长李波先生;
国家林业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苏宗海先生;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仁颖女士。
2012-02-24 10:03:46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介绍专家评审组专家代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康艳兵先生。
下面介绍本次十大新闻涉及单位的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谭建明先生、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刘怀灿部长。
2012-02-24 10:06:21
- 主持人 王平生:
今天参加发布会的特邀嘉宾有: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清洁发展基金会管委会执委王微女士、中华环保基金会宣联部主任李承峰先生。
本次活动协办单位的代表有:天津排放交易所王靖总经理。
这次活动主办单位的代表有:《中国经济导报》社副总编胡跃龙先生,中国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低碳年鉴》执行主编孟赤兵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
2012-02-24 10:08:56
- 主持人 王平生:
出席今天十大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中国经济导报网等60多家新闻单位和网络媒体的朋友们,今天中国网通过网络对十大新闻的发布全程做网上直播。对你们的到来和支持再次表示热烈的感谢。
2012-02-24 10:11:15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进入新的环节,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今年是第二次举办,这项活动一直以来都是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司的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开展的。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苏伟司长来参加发布会,下面请苏司长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来发布十大新闻的有关情况,做重要的讲话,大家欢迎。
2012-02-24 10:11:59
- 苏伟: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经济导报》社和《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共同举办的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对这次发布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对关注和参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02-24 10:13:24
- 苏伟: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事关各国的发展,也事关地球的未来,是21世纪全世界都要正视和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国际社会面对这样的挑战别无选择,惟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发展,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低碳发展文明道路。
2012-02-24 10:14:31
- 苏伟:
从我们国家来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与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的约束性指标。去年12月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案。这是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重要文件,提出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确保“十二五”提出的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的实现。
2012-02-24 10:15:33
- 苏伟:
在大的背景下,《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去年首次组织评选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社会反响非常好。今年,《中国经济导报》社和《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联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精心组织,认真准备,按照程序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注重评选内容的新闻性、重要性和引导性,充分尊重公众意见和网民的投票。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结果,应该说今年评选出来的十大新闻具有更加广泛的大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对于提高全社会低碳行动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意义非常重大。
2012-02-24 10:18:39
- 苏伟:
同志们、朋友们,同舟共济,共创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和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这一关系到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行动当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低碳发展的理念,为气候变化、为了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2012-02-24 10:20:03
- 主持人 王平生:
谢谢。现在进入今天发布会的关键环节,请苏司长按下鼠标,点击十大新闻的评比结果。(苏伟司长点击十大新闻)
谢谢苏伟司长做了重要的讲话,屏幕上是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分别是: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
二、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到2015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获国内外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
四、中国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
五、全球首台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问世,比普通离心机节能40%以上,机组效率提升65%以上;
六、中国全民义务植树30年,减少碳排放成效巨大;
七、我国首个海上大型风电场示范项目一期建成;
八、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5省10市倡导低碳并在德班大会上引关注;
九、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十、12部委联合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2012-02-24 10:20:06
- 主持人 王平生:
让我们对评选的结果表示祝贺。今天发布会还有一个环节,请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低碳年鉴》执行主编孟赤兵先生介绍年鉴出版的有关情况。
2012-02-24 10:24:03
- 孟赤兵: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的朋友,上午好。我现在就《中国低碳年鉴2011卷》的编写出版工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中国低碳年鉴2011卷》是记载和展示我国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历程与成就的大型典籍。《中国低碳年鉴》的出版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各省市区发改委、国家行业协会、低碳试点实践单位、专家学者等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智丽、陈昌智和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应邀担任名誉顾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工业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中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著名学者牛文元、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等应邀担任顾问参事;十届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任主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国务院有关部委局的司长,全国妇联宣传部和省市发改委主任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并为年鉴提供文稿资料和图片。
2012-02-24 10:24:31
- 孟赤兵:
《中国低碳年鉴》创办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始终得到国家发改委谢解振华副主任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低碳年鉴》这个名字就是解副主任提出并确定的。在此,我向热心、热情关心、支持、参与《中国低碳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位领导、各单位专家学者等表示衷心感谢。
2012-02-24 10:35:11
- 孟赤兵:
《中国低碳年鉴2011卷》基本内容为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状况、基本经验、重要成效、政策法规、重要言论、信息数据资料,由已经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低碳年鉴2011年卷》在2010年卷的基础上有了重大调整,主要特点是:一是突出了我国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由国家信息工业化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设置了三篇;二是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提供了31个省市区关于另类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情况总结报告,特别是两个白皮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部都有;三是收录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有关数据;四是载入的世界信息数据资料、图片等都来自官方和公开出版物,具有权威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使用价值和历史价值;五是规模较大,内容涵盖面广,丰富翔实,从中央到地方,企业园区、行业领域,涉及言论、重大事件、法规政策,科技典型案例,全方位地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全书约200万字,1000多页,图片500张,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视性、生动性和可读性。
2012-02-24 10:36:39
- 孟赤兵:
为了扩大影响,发挥年鉴的社会效应,营造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社会大氛围,《中国低碳年鉴》编委会决定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其相关的司局,各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发改委、工信部、各省市区的低碳试点单位,国家相关行业协会,低碳研究机构的研究学者免费赠送《中国低碳年鉴》2011年卷约600册。我们希望得到各界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参与,丰富年鉴的内容,提高年鉴的质量,增强年鉴的社会效应,共同把《中国低碳年鉴》越办越好,为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奉献一点微薄之力。谢谢大家。
2012-02-24 10:39:35
- 主持人 王平生:
谢谢孟院长的说明。今天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中国经济导报》和《中国低碳年鉴》设置了互动环节,为了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低碳发展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全民对低碳生活的关心和热情,我们设立了一二三等奖的现场抽取活动,奖品是笔记本、iPhone4和iPad2,从22万参与投票的网民中进行抽取。抽取纪念奖的嘉宾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康艳兵先生、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室主任曾红鹰先生、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谭建明先生、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王靖添。请大家上台抽奖。每人抽取纪念奖10名,一共50名,纪念奖的奖品品为《中国低碳年鉴2011》一本。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不予公布,会后请与主办方进行联系。我们会在《中国经济导报》和中国经济导报网上公布,或者电话通知获奖同志到《中国经济导报》社领取奖品。
由于时间关系,纪念奖名单就不念了,会后将通过经济导报网在网上公布,或者电话通知获奖者。谢谢各位抽奖嘉宾。
2012-02-24 10:43:56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进行的是三等奖抽奖仪式,请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岳梦华抽取三等奖,奖品为iPad2一部。
2012-02-24 10:47:52
- 岳梦华:
第一位王洪永,手机号尾号后四位是6474;第二位是杨柳青,北京市,手机尾号后四位是8554。第三位是方毛,手机尾号后四位是1434。恭喜三位获奖的朋友。
2012-02-24 10:49:30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是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的李波处长抽取二等奖两名,奖品为iPhone4一部。
2012-02-24 10:51:32
- 李波:
获得二等奖的是:河南省开封县周继领,手机尾号后四位是7451;第二位是王继英,河南开封县,手机尾号是4951。恭喜。
2012-02-24 10:53:28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请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研究规划处的华中处长抽取一等奖一名,奖品为笔记本电脑一部。
2012-02-24 10:55:20
- 华中:
获得网上参与投票一等奖的是:耿建全,手机尾号是6437,也是开封的。恭喜。
2012-02-24 10:56:58
- 主持人 王平生:
恭喜以上获奖的朋友。感谢你们参与这次评奖活动,会后工作人员将会与你们联系,及时发放奖品,欢迎大家明年继续参加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下面是发布会的另外一个环节,评选中涉及到的单位的代表发言,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请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王靖总经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2-02-24 10:58:37
- 王靖: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上午好。这次评选的“七省市试点碳交易”工作入选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请允许我代表参与各地碳交易试点工作的碳市场建设同行,向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02-24 10:59:54
- 王靖:
为参与“七省市碳交易试点”这一低碳发展工作深感荣幸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畅想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忧虑地发现:能源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温室气体历史排放改变了我们的气候;社会财富的积累对节能减排产业的推动还远不足以应对来自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的挑战。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推出区域碳交易试点,组织各地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为实现兼顾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低碳发展转型奠定基础,为我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2012-02-24 11:00:34
- 王靖:
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应该在低碳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推动,以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保护环境三者关系为出发点,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增强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不断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2012-02-24 11:01:01
- 王靖:
参加区域试点的七省市发展阶段不同、能源结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可以本着科学、客观、公开的原则,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积极作出自己的努力,并力求有所作为,根据自身特点总结出可在全国范围推广的先进模式,垂范全国碳交易试点建设。
2012-02-24 11:01:17
- 王靖:
天津是七省市碳交易试点之一,其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抓手和平台,在区域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
一是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既探索了市场化促进区域环境保护的道路,又从平台建设等方面为碳交易试点做好准备;
二是开展建筑能效交易,形成了《天津市民用建筑能效交易实施方案》,进行了减排方法学研究,探索“强度控制与交易”模式;
三是开展自愿减排交易,从2009年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到首笔基于规范碳足迹盘查的企业自愿碳中和交易,到我国首笔基于PAS2060碳中和标准的企业自愿碳中和交易,到2011为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提供会议碳中和服务,一步一个脚印见证着国内自愿碳交易市场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系统完善的过程中的摸索;
四是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综合服务,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平台,通过金融创新、技术服务带动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减排活动实施,在低碳产业链前端为区域碳交易试点进行了减排资源储备,提供了交易资源。
2012-02-24 11:01:31
- 王靖:
2011年8月,天津市颁布《关于天津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总体方案》,指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交易平台并授权代行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职能。
作为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指定平台,交易所将根据国家部署,在天津市区域碳交易试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天津市区域碳交易试点相关工作:
一是配合天津市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碳区域试点的政策措施。包括具体实施方案制定,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和配额分配,协调完成登记注册系统和监测、报告、核查体系的建设工作,设计市场监管体系,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政策。
二是启动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按照天津市碳区域试点的有关要求,建立基于配额的碳交易体系,推出合理可行的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为未来的交易试点、经验总结和全国推广打好基础。
2012-02-24 11:01:55
- 王靖:
各位领导、同志们,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其他区域碳交易试点参与单位,将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肩负探索低碳发展道路责任,积极推动落实区域试点各项任务,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愿同各位一道,为推动我国实现和谐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各位!
2012-02-24 11:02:20
- 主持人 王平生:
感谢王总就交易所的情况和工作提出了建议及进一步搞好低碳发展的想法。由于时间关系,发布会没有安排提问环节,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都对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分关心,在会下也可以和苏司长及发改委的其他专家进行交流。会上我们准备了新闻通稿和十大新闻的点评素材,希望大家给予报道。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和参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最大的关怀和关切。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02-24 11:02:34
图片内容: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
中国经济导报社王平生社长主持本次会议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致辞
屏幕显示的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
《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现场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中国低碳年鉴》执行主编孟赤兵介绍《中国低碳年鉴2011》编辑出版情况
与会嘉宾抽取纪念奖
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岳梦华抽取三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的李波处长抽取二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研究规划处的华中处长抽取一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王靖发言
领导、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会后接受记者采访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经济导报社王平生社长主持本次会议
中国网 杨楠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致辞
中国网 杨楠
屏幕显示的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
中国网 杨楠
《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现场
中国网 杨楠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中国网 杨楠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中国网 杨楠
20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1》首发式
中国网 杨楠
《中国低碳年鉴》执行主编孟赤兵介绍《中国低碳年鉴2011》编辑出版情况
中国网 杨楠
与会嘉宾抽取纪念奖
中国网 杨楠
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岳梦华抽取三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中国网 杨楠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处的李波处长抽取二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中国网 杨楠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战略研究规划处的华中处长抽取一等奖并公布获奖名单
中国网 杨楠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王靖发言
中国网 杨楠
领导、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中国网 杨楠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会后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