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卫生部将于4月12日(周四)10:00在卫生部(西直门外南路1号)5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进展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宋树立: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的例行发布会,今天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傅卫副司长,向大家通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效。在发布台就座的还有四川大学朱军教授,她也是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首先我们请傅卫司长通报有关情况。
2012-04-12 09:49:48
- 傅卫: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代表妇社司向大家通报深化医改3年来,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2009年起,各级财政对全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各地区按照不同比例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地方财政配套。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79亿元,补助农村孕产妇2726.6万人。
2012-04-12 09:52:55
- 傅卫:
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住院分娩率,促进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的持续改善和城乡间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农村住院分娩率从2008年的92.3%提高到2011年的98.1%,接近2011年99.56%的城市住院分娩率,其中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农村住院分娩率平均增幅达41.0%。201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26.1/10万,婴儿死亡率为12.1‰,分别比2008年降低了23.7%和18.8%,农村降幅大于城市。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之比从2008年1.24:1降至2011年1.05:1,已基本接近。
通过项目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孕产妇经济负担。各地将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与新农合政策有机结合,统筹资源,明确限价标准。北京、内蒙古、上海和陕西将孕产妇补助人均标准提高到600-800元,河北、内蒙古、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和西藏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在乡镇和县级定点医疗保健机构平产免费分娩。
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了产科培训和监管,规范了住院分娩服务内容和流程,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广大群众逐步享受到了免费的、有质量的基本服务。陕西、河南、湖南、陕西、甘肃和重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其中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2012-04-12 09:57:58
- 傅卫:
二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为全国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生育妇女出生缺陷防治的意识和能力,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2亿元,有2356万名农村生育妇女免费服用了叶酸。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加速下降,中国农村地区群体推广免费补服叶酸的措施已初见成效。2009-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年均下降速率达16.6%,明显高于2000-2009年十年间全国年均6.6%的下降速率;其中农村地区年均下降速率达17.8%,明显高于同期城市年均下降速率。2011年,项目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速率达21.4%,其中农村地区下降速率达22.4%,仍高于城市地区18.5%的下降速率。
2012-04-12 09:58:18
- 傅卫:
通过项目提供主动的服务和宣传,明显提高了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识和服用率。抽样调查显示,东中部地区叶酸服用率达到93%以上,西部地区也达到70%以上,95%的被调查妇女认为有必要服用叶酸,并会向准备怀孕的朋友推荐叶酸。项目的实施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各地区间服务可及性的差距,明显改善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已逐步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2-04-12 10:00:46
- 傅卫:
三是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2009年开始,卫生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分别为全国1000万和120万35-59岁的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55亿元,共有1169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宫颈癌检查,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接受了乳腺癌检查。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妇女常见病得到及时诊断,促进了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减少了农村妇女死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9-2011年,项目地区共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阳性病例16313例,检出率为141.56/10万,其中属于早期发现并诊断的为14963例,早诊率达91.7%;同时还检出子宫肌瘤、生殖道感染等疾病475万人。同期,共确诊乳腺癌631例,检出率为48/10万,其中早诊率达69.72%。
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农村妇女对“两癌”检查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从项目初期接受率不到50%,到现在广大农村妇女愿意接受并主动寻求服务,健康意识明显改善。抽样调查显示,98%以上的妇女对“两癌”检查项目感到满意,认为有必要进行检查。同时,各地都建立起了卫生、妇联、人口计生等多部门合作机制,以及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制度,初步构建了农村“两癌”防治网络,大大提高了基层机构和人员的“两癌”检查服务能力。
2012-04-12 10:01:00
- 傅卫:
项目的实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引起了全社会对妇女健康的广泛关注。一些地区主动增加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北京、重庆、宁夏将目标人群扩大到城乡所有适龄妇女,使更多的妇女受益。2011年起,新农合将“两癌”救治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补偿比例达到“两癌”治疗限定费用的70%左右,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补偿比例可达到90%以上。全国妇联还设立了“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对患病的贫困妇女给予救助。这些措施保障了“两癌”患者的治疗,较好的解决了“查而不治”的困境。
2012-04-12 10:01:23
- 傅卫:
四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通过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筛查、咨询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从8266万元增加到每年8.39亿元,项目内容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先天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项目覆盖面从2009年的453个县扩展到31个省(区、市)1156个县,惠及孕产妇640万人,占全国孕产妇总数的44%。2009-2011年,共为1700万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为8094位艾滋病感染产妇分娩提供综合干预服务。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项目实施前的34.8%下降至7.4%,减少了2100位艾滋病感染儿的出生。同时,还为850万名孕产妇提供了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服务。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有助于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大大减少了儿童艾滋病新发感染,体现了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普惠性。2010年联合国组织提出了到2015年“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的目标,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2年,该工作被联合国2012年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选为最佳实践。
2012-04-12 10:01:41
- 傅卫:
经过不懈的努力,4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完成了2009-2011年三年医改任务目标和要求,对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国务院《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2年2月17日,卫生部印发了《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妇幼卫生改革与发展蓝图。其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项目,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项目,同时将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增加新的重大服务项目。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对下一步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卫生部将继续通过项目的实施,逐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善妇幼卫生公平性,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谢谢大家。
2012-04-12 10:02:58
- 宋树立:
感谢傅卫司长的通报,下面请记者就妇幼卫生工作和其他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2012-04-12 10:04:14
- 中国妇女报记者:
我想提问两个问题。第一,我看明确提出继续补服叶酸项目,那么全国的农村地区育龄妇女是不是都需要增补叶酸?有的人会认为,包括一些育龄妇女也会认为,比如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会认为南方的水果、蔬菜、饮食结构比较丰富,是不是还需要增补叶酸?第二,我看到可能会研究增加妇幼卫生相关项目,增加的有可能是哪个方面?谢谢。
2012-04-12 10:05:36
- 朱军: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不光是我们所在的媒体朋友关心这个问题,很多广大的育龄妇女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神经管缺陷是非常严重的出生缺陷,根据我们20多年的监测发现神经管缺陷在我们国家一直存在城乡的差距,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发生明显高于城市地区,差距达到2-3倍,在一些地区甚至更高。这说明农村发生率高。除此之外,在我国农村地区出生人口基数大,加上发生率高的问题,全国农村地区神经管缺陷发生病例在全国来说比例是非常大的。因此,要预防和控制我们国家的神经管缺陷的发生,一定要解决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问题,否则,就成为制约我们国家进一步下降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瓶颈。所以,这个项目选择在全国的农村地区来实施防治工作。
2012-04-12 10:06:52
- 朱军:
刚才媒体朋友提到,像南方地区居民吃蔬菜、水果比较多,在补服叶酸方面是不是需要,是不是有科学性,我有一些资料和媒体朋友进行分享。首先,食物中天然叶酸主要存在于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之中,但是绿色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叶酸不稳定,在我国传统的烹调过程中很容易破坏,而且天然叶酸不容易吸收。推广的叶酸片是一个小剂量的合成叶酸,非常安全,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吸收。所以,能够满足孕期妇女的需要。在我们国家南方地区,居民虽然吃蔬菜、水果比较多,但是我们研究发现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育龄妇女血液中的叶酸浓度达不到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水平。所以我们需要增补。另外,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推广叶酸强化食品,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全面普及,再加上大规模的人群证明,每天增补0.4毫克的叶酸是安全有效的。
2012-04-12 10:09:53
- 朱军:
我们现在还有一组数据,通过近二十年的监测,发现南方农村地区的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下降幅度小于北方农村地区。所以,要对南方进行很好的干预,这次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在南方地区群体中推广小剂量的叶酸增补,同时,我们也有很好的数据显示通过三年南方农村地区的项目实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下降已经非常明显。
2012-04-12 10:12:22
- 傅卫:
刚才谈到四个重大专项,应该说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我想更多的是要关注一些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和重点影响因素。妇女儿童是社会上的脆弱群体,她(他)们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够进一步扩大涉及到妇幼和妇女儿童健康的项目。我们现在正在认真总结评估三年来重大专项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是为我们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新的项目,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这项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妇幼重大专项应该更加关注妇女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另外,我们选择重大专项还要考虑到有效干预手段,实施干预效果比较明显的一些项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考虑到现在相应的服务能力、基层的手段等等。更重要一点,就是财力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扩展新的项目时候,要考虑到上述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比如涉及到儿童营养的方面,在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下一步如何更好的促进儿童营养均衡全面发展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刚才我谈到像现在实施的项目,比如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本身的覆盖面也不是很大,我们也在积极的研究,争取能够在新的周期里进一步扩大已有的项目,更放大它的成果和效果。
2012-04-12 10:15:02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您刚才提到的儿童营养的问题。现在网上比较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婴幼儿补钙的问题,一般医生给婴幼儿开钙剂或者鱼肝油补钙,最近有专家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全民补钙没有必要,而且有害,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补钙才合理?
2012-04-12 10:20:27
- 宋树立: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媒体确实非常关注,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今天下面就座的有首都儿童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副组长吴光驰。
2012-04-12 10:21:32
- 吴光驰:
“补钙的原则是缺钙才补,不缺不补,缺多少补多少。”婴幼儿在如下情况容易出现缺钙:
(一)胎儿期储钙不足
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以致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
(二)母乳喂养期母亲钙摄入不足
哺乳期母亲摄钙量不足,导致乳汁含钙量低。
2012-04-12 10:23:02
- 吴光驰:
(三)辅食添加不当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钙的需要量较多。1岁左右的婴幼儿,由于奶制品量减少,添加辅食过于精细,虽然膳食结构多样化但缺少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和豆制品,这样宝宝每日摄入的钙就会出现不足。或用果汁、碳酸饮料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
(四)幼儿期膳食结构不合理
我国儿童钙摄入少是因为膳食结构不合理,含钙较高的牛奶,大豆等摄入相对较少。从营养学看大概钙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80%后才会出现缺钙。此外,由于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影响钙吸收和生物利用的因素,比如膳食中食盐含量高或是吃了大量蛋白质,钙就很容易从尿中丢失。菠菜、油菜以及谷物的麸皮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影响到食物中钙的吸收。
2012-04-12 10:23:22
- 吴光驰:
(五)维生素D缺乏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包括内源性—母胎转运和日光照射;外源性—食物,如肝、蛋、乳类等,但含量有限,尤其母乳含量极少。维生素D 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日照不足(机体通过皮肤转化的天然维生素D减少)和摄入不足,早产和双胎宫内储备不足,疾病因素影响吸收障碍等。如果宝宝不能坚持到户外活动,运动量下降,代谢水平降低,对自然钙的吸收减少。此外,维生素D受体的基因在不同人群之间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天生就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所以这些宝宝缺钙一般会比较明显。
(六)其他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大气中的烟雾、可吸入颗粒使透过大气层的紫外线减少,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饮水中植酸、氟含量超标也易导致骨生成障碍。许多疾病如吸收不良综合症、乳糖不耐受、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钙的吸收。某些激素、药物(抗癫痫药物)以及机体自身状态不良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补钙时,一定要注意把合理膳食和充足的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补钙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动态地观察各项指标及其临床的变化,而不是一味的依靠药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膳食中钙的供给量,半岁之内的宝宝每天需要约300毫克钙,6个月以上的婴儿每天应摄入400毫克钙,所以从理论上讲,在这一期间只能少量补钙(-100毫克)。1-3岁孩子每天应摄入600毫克钙。通常在这一年龄范围,每日补钙量不超过200毫克比较安全。
2012-04-12 10:23:39
- 吴光驰: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在《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中指出:“钙补充剂量以补足食物摄入不足部分为宜”。
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国均有相关指南,其中钙摄入量标准大致相同。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大约30-34毫克,而等量的婴儿配方奶粉中一般钙含量可达50毫克以上。虽然母乳中钙磷比例更合适,更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但含量有限。而牛奶含钙高,但由于生物利用率较低,如果每天奶量不足600毫升,也需要再补钙。尤其对于早产儿、双胎本身钙储备不足,出生后生长迅速,如摄入奶量不够的话,需要额外补充。当添加辅食之后,也要根据奶量和辅食中含钙量来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补充。
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需钙量的50%左右。同时还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婴幼儿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应达到400国际单位。
2012-04-12 10:24:03
- 健康卫视记者:
我今天提两个问题,一是刚才傅卫司长提到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对艾滋病患者从药物和资金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我想问一下对艾滋病患者在心理方面的关怀实施了哪些措施,以后有哪些计划?二是近期在新闻上看到有30多位院士联名抵制烟草技术参评科技奖,我想问一下卫生部对此事如何看待?
2012-04-12 10:24:28
- 傅卫:
刚才我们谈到实行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更多是减少艾滋病患儿的发生,降低母婴之间的传播途径。这个项目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其中包括一些心理方面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对于艾滋病产妇所生婴儿的喂养、抚育等方面都开展了大量工作,这中间还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今天请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苏穗青主任医师,她可以给我们做进一步补充。
2012-04-12 10:26:46
- 苏穗青:
非常感谢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国家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方面投入比较大,我们国家从2003年到目前,一直关注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国家妇幼中心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整个治疗和哺育过程中,都蕴含着心理支持的内容,我们对每个发现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儿童除了治疗以外,都进行了心理辅导,特别是一些高发地区把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作为重点随访对象,给她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来保护她们的隐私,并进行心理支持。另外,我们和一些社会组织还有关怀组织进行合作,对她们在生活上给予支持。从国家层面上也有关怀和支持的项目,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努力共同为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2012-04-12 10:29:50
- 宋树立: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控烟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卫生部的态度是一贯明确的。2011年卫生部出台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今年两会期间,陈竺部长和黄洁夫副部长多次回答了记者提问,表明要避免烟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吸烟,而不是用其他方法降低危害。
控烟工作也是卫生部妇社司的工作内容之一,请傅卫司长介绍一下。另外,我们今天请来了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也请她给我们作进一步的技术层面的介绍。
2012-04-12 10:36:14
- 傅卫:
我想做一些补充。关于控烟问题我部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国家从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公约》从2006年1月正式生效。签署《公约》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已经郑重承诺,将切实履行《公约》要求。《公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减少烟草的使用和消费,避免接触烟草烟雾,保护公众的健康。我想这是公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
因此,任何促进烟草制品的使用和消费的行为跟《公约》的精神是不一致的。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证明,烟草使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任何有关“低危害”烟草制品的研究,都不能降低或者减少烟草对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时,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开展和应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一些科学技术研究。因此,我们认为“低危害”烟草制品研究不应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项目。这个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下面我们请控烟办的姜垣副主任进行补充。
2012-04-12 10:40:38
- 姜垣:
傅司长刚才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其实跟国际上控烟是相同的,比如最开始烟草发现的时候,就是焦油对人体很有害,焦油可以导致肺癌,当时70、80年代国际上很多烟草公司采取一个措施,就是叫降焦解害,比如美国生产了一种薄荷烟,很多美国黑人都在吸这个烟,但是无论是降焦解害的烟还是薄荷烟实际上的危害都不低,可能只是焦油含量的降低。烟草里面有7000种物质,至少包括了69种致癌物,200多种有害物。虽然降低焦油,但是其他的物质没有降低。还有一点是我们代偿机制,尼古丁降低了、焦油降低了,但是吸的烟更多了,包括中国试验也证实了,吸低焦油烟的人,身体里的生物标记物,包括尿里面的癌质变物的水平跟吸高焦油是一样的。而且最重要的一条,是吸低焦油烟的这些人以为找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更不容易戒烟了。戒烟实际上很难,要自己下决心,所以这是一种误导。在框架公约里,就明确要求缔约国在烟盒的包装上不能出现焦油的含量,包括今年澳大利亚的烟草公司生产的烟盒是墨绿颜色的,我们现在解释为“全面警示烟草危害”。我们看到材料里面写的中式卷烟加入了一些中草药或者其它东西来降低危害,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导,美国的薄荷烟已经完全证实了危害根本不能降低。国家科技奖应该鼓励保护老百姓的健康,不应该鼓励类似“低危害”烟草制品的研究。
2012-04-12 10:48:55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年初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名单上出现了您的名字,今天您是首次出现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的例会上,我们想请问您,对您的新工作和对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的职位有什么样的感受?谢谢。
2012-04-12 11:13:46
- 宋树立:
我到卫生部新闻办工作两年半了,这两年半以来,和记者朋友建立了很深的友谊,我们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工作之外经常沟通交流,和很多记者成了好朋友。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彼此之间非常信任,我感谢各位记者在这两年半以来给我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帮助。刚才你说新闻发言人是一个新的岗位,对我来说工作性质没有发生太多变化,我和我的团队的共同目标仍然是在卫生部和新闻媒体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桥梁,并通过媒体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信息。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赢得大家的信任,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谢谢。
2012-04-12 11:14:31
-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不久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肖传国,他在深圳开办了一家医院,并且这家医院已经进入了试营业阶段,他之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说这个医院会引进他所首创的肖氏反射弧手术,我记得在2010年11月,卫生部叫停了这项手术,卫生部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会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2012-04-12 11:20:29
- 宋树立:
我们也很关注这个问题,也向相关司局和广东省卫生厅进行了了解,我了解的情况是,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1年12月6日批准深圳神源医院执业登记注册,为营利性二级专科医院,设置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肖传国。经相关部门监督检查,该院2012年1月29日门诊部开业,2月22日住院部开业,目前还未开展“肖氏反射弧手术或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深圳卫人委已约见肖传国,告知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肖氏反射弧手术或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
对于“肖氏反射弧手术或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的有关问题,卫生部的态度是明确的,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在2010年11月9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没有变化,即,“目前,这个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对这个技术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也就是说,这项医疗新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不允许开展临床应用。
2012-04-12 11:21:08
- 宋树立:
医疗技术一般分为可以开展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和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医疗新技术。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是针对已经临床证明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可以开展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的管理规定,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医疗新技术,国际上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国内的大型医疗机构也都有比较规范的做法,应当严格遵守科学研究准则,比如遵循伦理原则,小规模,确保患者或者受试者的权益,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实施有效的知情同意,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费用等等。医疗新技术在完成临床研究后应当进行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技术评估,在确保安全有效、符合伦理的情况下,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卫生部正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研究制定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方面的指导原则等,引导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保障医疗新技术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符合科学标准和伦理原则,使受试者风险最小、最大程度受益,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安全。
2012-04-12 11:21:56
- 记者:
我听了有些医生反映,现在儿科专用药,尤其小儿专用药非常短缺,因为很多小儿病用药,因为伦理问题没有办法开展研究,所以他们按公斤体重折算的办法,但是他们认为这种很不科学。请问卫生部在这些方面可能出台哪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2012-04-12 11:23:49
- 傅卫: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我部新发布的“两纲”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司将从促进儿童健康的角度,继续促进和关注这方面的进展。
2012-04-12 11:25:56
-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傅司长。关于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大概算了一下3年投入100多亿,我们公共卫生投入资金对它的使用状况有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监测评估,包括合理使用,有没有存在挪用和违规现象。另外,对于一些已经投入到实际项目中的服务,对效果有没有进行跟踪和反馈、收集意见,比如实施效果如何,现在有没有这样一个机制?
2012-04-12 11:27:36
- 傅卫:
我们在重大专项实施之前,就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如何使我们大量的投入切实发挥效应。今天我在前面通报的时候重点讲了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刚才我谈到的这些成效都是我们对三年医改进行全面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得出的,我们委托了第三方机构开展了评价研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更好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我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明确医改重大专项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对任务、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司针对重大专项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制度和要求,每年开展项目督导,加强指导,对每个专项均设立了监测和统计报告制度,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监测,而且医改重大专项本身也属于医改监测的内容之一。通过三年的努力,四个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全部完成了医改任务和目标要求,这也从医改监测的结果得到了确认。
2012-04-12 11:28:08
-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请教。对于神经管缺陷的问题,我们资料上还有刚才傅司长介绍的内容里有2009-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病率是16.6%,农村是17.8%,我想请教一下城市是多少?第二,今年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讲到去年卫生部在全国医院开展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治理,今年要出台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或者办法,请问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台?谢谢。
2012-04-12 11:36:13
- 傅卫:
2009-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年均下降速率达16.6%,明显高于2000-2009年10年间6.6%的下降速率。其中农村地区三年来平均下降速率为17.8%,同期城市平均下降速率为13.3%。
2012-04-12 11:36:53
- 宋树立:
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目前,我们正在拟定一个抗生素管理办法,很快就会以部长令的形式正式印发。部长令印发后,我们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希望媒体届时参加新闻发布会,帮助我们向社会和公众做好宣传。
2012-04-12 11:40:31
- 搜狐健康记者:
我今天这个问题有一些跑题。关于前天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河南汝州“黑诊所”泛滥的情况,在这些“黑诊所”当中有很多非法行医,因为他们是非法行医,所以出现了一些医疗事故之后,卫生部门就不能开具医疗事故的鉴定书,公安部门因为没有医疗事故签订书就不能立案,所以患者遭遇了维权难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在对“黑诊所”和非法行医的监管具体是怎么样的,是否确实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第二个问题,针对于“黑诊所”的现状,我们卫生部下一步会不会有一些针对性的整治措施?
2012-04-12 11:48:56
- 宋树立:
最后的这个问题,确实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卫生部高度重视媒体相关报道,4月10日晚节目播出后即与河南省卫生厅联系,请其立即采取措施,派员实地调查处理。同时,正在商相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全国打击“黑诊所”专项行动。
关于报道的患者李丽死亡一事,经向河南省卫生厅了解,省厅曾于2月22日接到举报并进行调查,汝州市卫生局在立案调查后已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省厅在处理举报的同时对医疗服务市场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要求汝州市卫生局加强许可、监督和处罚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及时移送。省厅随后召开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整治为内容的“卫监行动”和以严厉打击无证行医为内容的“亮剑行动”动员大会。
此次媒体报道后,河南省卫生厅领导连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派有关处室领导带队连夜赶赴汝州督查,要求当地卫生部门对报道事件依法依规认真查处。事件查清后将正式公布有关信息。
我们也欢迎媒体继续发挥监督作用,只要发现问题一经查实,我们会依法依规处理。
2012-04-12 11:50:42
- 宋树立:
感谢傅卫副司长和出席发布会的各位专家。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04-12 11:55:46
图片内容:
发布会即将开始记者调试设备
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傅卫副司长通报有关情况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朱军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妇女报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首都儿童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副组长吴光驰回答记者提问
健康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苏穗青主任医师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回答记者提问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主持本次发布会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发布会即将开始记者调试设备
中国网 胡迪
卫生部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司傅卫副司长通报有关情况
中国网 胡迪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朱军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胡迪
中国妇女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胡迪
首都儿童研究所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全国佝偻病科研协作组副组长吴光驰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健康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苏穗青主任医师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垣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