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介绍“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介绍“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为了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理石漠化方面的进展和努力,今天我们特地请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拓先生,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先生。下面我们先请张局长做介绍。

    2012-06-14 09:49:41

  • 张永利: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各位见面,向大家介绍我国石漠化监测及其治理的有关情况。

    2012-06-14 09:51:49

  • 张永利:

    为了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监测工作从2011年初开始,2012年5月中旬结束,历时近一年半。共组织技术人员4000多人参加,调查图斑231万个,建立了包括4万余个GPS特征点、近亿条信息在内的石漠化监测信息系统,掌握了2005~2011年间我国石漠化动态变化情况。

    2012-06-14 09:52:30

  • 张永利:

    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00.2万公顷,占监测区国土面积的11.2%,占岩溶面积的26.5%。与2005年相比,石漠化土地净减少96万公顷,减少了7.4%;年均减少1600平方公里,缩减率为1.27%(九十年代末为年均扩展1.86%、“十五”期间年均扩展1.37%)。结果表明,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但局部地区仍在恶化,防治形势仍很严峻。与2005年相比,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现以下几个重要变化。

    2012-06-14 09:52:56

  • 张永利:

    一是石漠化状况普遍改善。从分省情况看,8省(区、市)石漠化状况全部出现逆转。从重点区域看,除云南曲靖珠江源区因连续干旱影响,石漠化年均扩展6.8%外,其它重点区域都呈好转态势。贵州毕节地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1.4%,三峡库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0.7%,珠江中上游河池、百色地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3.5%,湘西武陵山区石漠化年均缩减率为2.4%。

    2012-06-14 09:53:29

  • 张永利:

    二是石漠化程度明显减轻。轻度石漠化面积增加75.2万公顷,增加了21.1%;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分别减少了12.3%、25.8%和41.3%;轻度石漠化比重增加了8.5个百分点,而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的比重下降了5.9个百分点。

    2012-06-14 09:53:48

  • 张永利:

    三是植被状况显著改善。岩溶地区植被盖度明显好转,区域植被总盖度提高了4.4%;植被结构也有明显改善,乔木型和灌木型的比例增加2.2%,无植被类型的面积减少0.8%。

    2012-06-14 09:54:01

  • 张永利:

    四是生态状况呈好转趋势。生态状况改善的面积为408.0万公顷,占9.0%;稳定类面积为3901.5万公顷,占86.8%;继续退化面积为187.3万公顷,占4.2%。改善的面积比继续退化面积高4.8个百分点。

    2012-06-14 09:54:14

  • 张永利:

    五是坡耕地的石漠化呈加剧趋势。发生在坡耕地上的石漠化土地增加了65.15万亩,年均增加10.86万亩,其中失去耕种条件的面积为42.93万亩,年均以7.15万亩的速度弃耕,坡耕地质量进一步下降。

    2012-06-14 09:54:28

  • 张永利:

    我国石漠化防治呈现出的良好态势,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干,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实施,对遏制石漠化扩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监测结果显示,人工造林种草和植被保护对石漠化逆转发挥着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达72%;土地压力减轻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的植被自然修复贡献率为18%;实施农业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贡献率为7%;其他措施的贡献率为3%。

    2012-06-14 09:54:35

  • 张永利: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石漠化防治当前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岩溶地区生态状况依然十分脆弱,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012-06-14 09:55:32

  • 张永利:

    一是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目前还有12.0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基岩裸露度高,成土速度十分缓慢,立地条件越来越差,治理成本越来越高,要使岩溶地区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2012-06-14 09:55:48

  • 张永利:

    二是驱动因素依然存在。石漠化地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现有国家扶贫重点县227个,贫困人口超过5000万,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的1.5倍,人口压力大,极易产生对生态资源的破坏现象。

    2012-06-14 09:56:19

  • 张永利:

    三是生态系统依然脆弱。石漠化地区植被以灌木居多,大部分植被群落处于正向演替的初始阶段,稳定性差,稍有外来破坏因素影响就可能出现逆转。

    2012-06-14 09:56:53

  • 张永利:

    四是人为逆向干扰活动依然严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很突出,特别是毁林开垦、樵采薪材的现象还较严重,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现象还大量存在,给建设成果巩固带来严重压力。

    2012-06-14 09:57:13

  • 张永利:

    五是自然灾害影响依然频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干旱、冰冻等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发生,森林火灾多发,森林病虫害严重,对森林植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2012-06-14 09:57:32

  • 张永利: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扶贫攻坚进程,威胁民生,是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加大石漠化防治力度,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按照依法防治、综合防治、科学防治的要求,努力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2-06-14 09:57:48

  • 主持人 郭卫民:

    下面进入提问阶段,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2-06-14 09:58:32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据我们所知,石漠化是我国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请您介绍一下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危害?谢谢。

    2012-06-14 09:59:25

  • 张永利:

    谢谢你。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岩溶地区,它的成因非常复杂,既有自然因素,更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岩溶地区的基岩大多是碳酸盐,这种岩石极易流失,它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二,石漠化地区地形地貌陡峭而且破碎,相对落差大,为雨水冲刷、地表的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势能。第三,岩溶地区降水量大,而且降水集中,强度很大。这就为雨水冲刷、地表侵蚀提供了足够的动能。第四,岩溶地区热量条件非常好,绝大多数地区平均年气温在15-20度之间,加快了岩溶的溶蚀速度。第五,酸雨沉降也加速了石漠化的发生。

    2012-06-14 10:00:18

  • 张永利:

    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陡坡耕种。岩溶地区普遍耕地资源较少,特别少的地方人均只有半亩耕地,所以毁林开垦、毁草开垦的现象非常严重。在现有的耕地当中,坡耕地占到40%左右,加剧了石漠化。

    2012-06-14 10:03:43

  • 张永利:

    第二,过度樵采薪材在农村农业结构当中,占比达到40%左右。高强度的集中连片樵采容易导致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加重了石漠化。第三,过度放牧,岩溶地区的牲畜一般是放养,不仅破坏植被,而且破坏地表,加重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第四,无序的工矿建设开发也加重了石漠化。

    2012-06-14 10:04:19

  • 张永利:

    石漠化的危害的确非常之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它直接导致土地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甚至丧失,缩小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包括减少了我们的耕地资源。

    2012-06-14 10:06:59

  • 张永利:

    第二,加重了自然灾害。由于石漠化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截蓄降水的功能、调节径流的功能都大幅度下降,往往是“山上水贵如油,山下水滚滚流”,所以经常表现为干旱和洪涝并存的状态。第三,严重影响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岩溶地区是珠江的源头,是长江水源的重要补给区,生态区位特别重要。这些地方大面积发生石漠化之后,就会导致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给下游的江河湖库、给下游的水利水电设施、给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012-06-14 10:07:24

  • 张永利:

    第四,容易导致这些地区贫困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地区之一,按照最新的标准,我刚才说过,贫困人口在5000万人以上。第五,石漠化会造成植被结构简单化、生态系统简单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研究表明,石漠化末期阶段,群落的生物量只有未退化之前的1/200,所以说石漠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加紧治理,认真治理。

    2012-06-14 10:11:08

  • 德国某报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总体上来讲,石漠化占中国荒漠化的比例是什么样的?相比较来说,在中国石漠化比荒漠化是更严重,还是没有荒漠化那么严重?石漠化与中国北部的干旱状况相比又是什么情况呢?你可不可以谈一谈大概在中国沙漠扩张的速度和数据是什么样的,以及用作耕地、开垦的土地的数据又是什么样的?

    2012-06-14 10:12:01

  • 张永利:

    这个问题请刘拓先生来回答。

    2012-06-14 10:14:57

  • 主持人 郭卫民:

    他回答最合适了,他既是荒漠化治理办公室主任,也是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

    2012-06-14 10:15:12

  • 刘拓:

    谢谢你,这位德国女士对中国的荒漠化问题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和关注,我看你提的问题也很实际和具有现实的意义。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当前在荒漠化里存在几种形式,一是土地的沙化;二是土地的盐渍化;三是土地的风蚀;四是石漠化。当然,石漠化在整个荒漠化里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危害,刚才张副局长已经做了很深刻的阐述,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治理的难度也很大。石漠化是我们西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它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2012-06-14 10:15:30

  • 刘拓:

    我们在治理石漠化和荒漠化的过程当中,荒漠化治理,目前我们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致信中国政府,对中国的荒漠化防治表示高度赞赏。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也指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的前列。荒漠化当中的特殊形式——石漠化,长期以来是处于一种扩展的态势。刚才张局长在发布中已经告诉各位,我们从2005年开始,实现了石漠化的逆转。石漠化地区人口密度大,耕地比较稀少,加深了地形的破碎,所以石漠化对耕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在这里重申一下,刚才张副局长在发布词里已经讲,当今耕地的石漠化还在加剧,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谢谢。

    2012-06-14 10:18:26

  • 张永利:

    我想补充一句。我想再提醒各位朋友们注意,中国是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13亿人口,应该说土地的压力非常之大,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沙化治理、石漠化治理能够有这样的进展,应该说,国家、人民是下了决心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2-06-14 10:21:18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张副局长。第一,刚才从您的介绍里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云南曲靖因为干旱的问题,所以它的石漠化年均扩展6.8%。而且我们也了解到一个情况,近几年广西、贵州和云南持续大旱,也影响了石漠化的治理,我们能不能那么理解,局部地区的石漠化治理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一个主因?如何加强和防治?第二,今后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推进石漠化治理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怎么促使石漠化防治法早日出台?

    2012-06-14 10:21:52

  • 张永利:

    谢谢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前不久刘主任他们刚组织了一个队伍,到你说的这几个地方做了大量的调研,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还是请刘主任回答这个问题为好。

    2012-06-14 10:23:13

  • 刘拓:

    谢谢。石漠化从整体上来说得到遏制,但是局部地区还在扩展。扩展的主要因素刚才张局长已经讲了。您刚才谈到曲靖这个地方的问题,我们对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也对它进行了重点关注,在这些年来曲靖的石漠化还在持续扩展中。

    2012-06-14 10:23:44

  • 刘拓:

    我还要说一句话,曲靖地区石漠化的扩展,对石漠化的治理,应当说当地人还是非常努力的,当地的党委政府也是高度重视的。它所产生的扩展,从气候的因素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年的雨水冰冻灾害把一些植被冻死了,再加上后来的干旱,本来植被要恢复了,一干旱就长不起来,导致了这个地区的石漠化还在继续扩展。其它一些地方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从大的环境来说,气候变化是石漠化扩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气候变化造成极端天气的产生,最后使得石漠化加剧。

    2012-06-14 10:24:29

  • 刘拓:

    我们还要看到,在整个干旱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我们也还能够见到许许多多森林茂密、细水长流的场景,这也反过来证明了生态建设对于大环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是能起到缓冲、缓减甚至延缓的作用,它能够改变这些地区的小气候。而且从长期的观测来看,广西、贵州、云南等一些地方,也就是刚才所讲的石漠化地区,它很容易造成这种极端气候的影响。所以,我们更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力度。

    2012-06-14 10:28:48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我看到公报里的数据,轻度石漠化的面积增加的趋势很明显,而其它三类有一个比较大的幅度的下降,为什么轻度的会扩展这么快?另外,我们看到从90年代末,“十五”和“十一五”调查结果来看,年均的变化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也出现了一个逆转,你们是怎么推进岩溶地区综合治理工程试点的?

    2012-06-14 10:29:55

  • 张永利:

    谢谢你。这个问题前半段我来回答,后半段还是请我们刘主任给您提供更详尽的情况。为什么你在公报里看到通过这些年来的治理,我们轻度石漠化的面积增加了,而中度、重度、极重度的石漠化面积减少了?主要原因是通过治理使中度、重度、极重度不断降低石漠化的层次,这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所以,主要是把相当一部分中度、重度、极重度变到下一个档次,变到轻度的石漠化的档次上,导致了轻度石漠化面积的变化,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变化。下面请刘主任接着回答。

    2012-06-14 10:32:02

  • 刘拓:

    我很乐意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个词我们更正一下,你刚才说的是轻度石漠化的扩展,用“增加”比较好,不叫“扩展”。下一步石漠化治理到底怎么做,应当说,国家对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2008年国家批准了一个石漠化治理的大纲,我们现在就是按照这个规划的大纲在全力推进。下一步怎么做,因为从2008年开始启动试点到现在已经有300个县正式启动了,前一段已经搞了四年的试点,总结了一些经验,下一步到底怎么搞法,我们认为有这样几个东西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更加注意措施的协调性,统筹推进各项治理项目。国家林业局党组也非常重视石漠化的治理,而且非常重视石漠化治理当中各项措施的协调性。

    2012-06-14 10:33:06

  • 刘拓:

    第二,要大力推广管用的、适宜的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成效。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在积极推进和推广晴隆模式、顶坛模式、板贵模式,真正做到实施一项工程,致富一方百姓,提高建设实效。

    第三,要落实治理责任,将工程作为基层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优化政策机制,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石漠化治理工作中。

    第五,要搞好绩效的监测,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反馈的机制,以客观反映工程的绩效,以及在工程建设当中和治理工作当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决策奠定好基础。谢谢。

    2012-06-14 10:34:59

  • 新华社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很多是贫困地区。石漠化治理对这些地区纡解贫困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怎么样?第二,近期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也就中国的石漠化面积以及变化趋势有一个数据,可能跟我们通报的不是完全一样,能否解释一下这件事情?

    2012-06-14 10:39:00

  • 张永利:

    谢谢你。这个问题请刘主任来回答。

    2012-06-14 10:40:20

  • 刘拓:

    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你对石漠化的问题有一个长期的观察,而且是一个细心的观察。我先回答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一组数据,应当说,国土部发布的数据也是有根据的。对这个问题我们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和协调,他们发布的数据是若干年前通过相关的措施获取的,而且发布的这些数据和我们2005年以来第一次的监测,以及和我们现在发布的监测数据,从指标上来说,在某个时段来讲,应该说趋势是相吻合的。他发布的数据和我们2005年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要整合起来,就是我们这10多年来石漠化变化的基本动态。

    2012-06-14 10:40:41

  • 刘拓:

    下面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石漠化和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们互为因果,人多、地少、贫困引发石漠化,这是从社会层面来说的主要因素。另外,石漠化加剧了贫困,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2012-06-14 10:42:27

  • 刘拓:

    因此,我们在石漠化的治理上,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治山和治穷要结合,生态和经济要协调。实践表明,石漠化治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减贫的过程。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通过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持了水土、培肥了地力,改善了环境,为减贫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条件。有了林草植被的庇护,农业才能稳产、高产。我们有一个说法:“山清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它是有道理的。什么道理呢?森林多了,庇护的效力强了,地力培肥了,就具备条件。还有一条可能你也注意到了,石漠化地区,在夏天你到里面走一走,温度高到60、70度,70、80度,甚至鸡蛋都可以烫熟。夏天有温度的聚集效应。冬天非常寒冷。如果没有森林的庇护,不产生这种小的气候,它的生态环境是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的。

    2012-06-14 10:42:54

  • 刘拓:

    二是通过石漠化的治理,调整了种植业结构,改变了过去那种光种不收的耕种习俗。而且通过石漠化治理,适度推广饲养畜牧业,走出一条精种高产的路子。三是通过石漠化治理,我们大力提倡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木本粮油又叫“铁杆庄稼”,木本粮油的种植对于老百姓走出去打工,形成打工经济也是非常有利的。老百姓的说法是,一次栽植长期受益。果在树上长,人在外打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2012-06-14 10:45:44

  • 刘拓:

    四是石漠化治理十分注意广泛发动群众,让老百姓通过治理工程取得劳务性收入。经过监测,工程区这些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年均以12.5%的速率递增。谢谢。

    2012-06-14 10:48:20

  • 主持人 郭卫民:

    刘拓主任在回答前一个问题的时候讲到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和板贵模式,其实这三个模式是三个地名,就是在这三个地方他们怎么样通过石漠化治理达到新的生态的平衡,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我建议林业局把这三个模式简要地介绍一下,这样可以比较生动地来回答刚才这个问题。

    2012-06-14 10:52:02

  • 中国日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推进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的落实。目前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所起的作用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在石漠化监测上实行?第二,我们的记者在下地方采访的时候了解到,四川、云南、甘肃,他们看到油橄榄的种植情况,因为当年油橄榄的国外引种也受到周总理的关怀。因为目前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当地油橄榄的产量只有应有的1/10,林业局有没有一些打算,在未来对油橄榄的种植做推广,这样也能解决我们国家橄榄油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现状。

    2012-06-14 10:52:48

  • 张永利:

    谢谢,你这两个问题都提得非常有意义。前一个问题我来回答,后一个问题请程红同志回答。

    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同我国沙化比较严重的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一个“十一五”期间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2009年,国务院专门就怎么样考核这项工作下发了一个考核办法。按照这个考核办法,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参加,组织一个考核组具体落实这个工作。

    2012-06-14 10:54:04

  • 张永利:

    整个考核工作,以五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在这五年中期有一个督促检查,末期的时候有一个综合考核。按照考核办法,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我们分别在2009年、2011年开展了中期的督促检查和末期的综合考核。前不久刚刚通报了期末综合考核的结果。

    2012-06-14 10:56:09

  • 张永利:

    通过这个制度的实施,我们认为,1.的确推动了各项防沙治沙工作的落实。2.强化了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防沙治沙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推动地方建立和完善防沙治沙的问责制,也有利于我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完善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政策。整体讲,这样一个管理制度对推进防沙治沙事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一个工作手段,你建议能不能把这个引入到石漠化治理当中来,非常有意义,我觉得这个事情的确可以考虑。但是,最后的决断我建议还是要等到国务院在适当的时候,在对防沙治沙的目标责任考核告一个段落,在对这个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同时研究了石漠化防治的特殊性之后,再综合考虑做出决断。谢谢。后面一段请程红主任接着回答。

    2012-06-14 10:56:48

  • 程红:

    我试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对发展油橄榄为代表的木本粮油非常重视,因为油橄榄、油茶和核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三种食用油树种,它们所产的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很有市场。发展木本粮油能够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第一,木本食用油料品质很好,能够改善老百姓的饮食结构,满足老百姓养生健康长寿的需要。第二,能够大大增加我们国家食用油料的供应,缓解我们国家食用油料进口依赖度比较高的问题。第三,木本粮油是一个“铁杆庄稼”,对我们老百姓,特别是山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非常有好处。

    2012-06-14 10:58:07

  • 程红:

    另外,我们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木本粮油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我们把发展包括油橄榄在内的木本粮油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来对待。从2001年起,中央政府,特别是财政部,就整合了相关涉农资金来支持和鼓励木本粮油的发展。并且我们还将对木本粮油的发展做出专门的规划,出台专门的政策,来鼓励老百姓加快包括油橄榄在内的木本粮油的发展。

    2012-06-14 11:04:57

  • 程红:

    大家都知道,油橄榄是一个外来树种,是从地中海引进过来的。我们国家四五十年代,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从阿尔巴尼亚引进来的,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引进的品种不一定对路,我们栽植选择的地方不一定合适,加上我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措施不一定跟得上,所以确实造成了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油橄榄整体上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生长不是很理想的状况。

    2012-06-14 11:06:33

  • 程红:

    据我们统计,我们国家现在大概有不到4万公顷的油橄榄,整体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大概一公顷产油60-70公斤。但是在它的原生地地中海,比较好的地方是600公斤左右,相差了10倍。这个差距也证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2-06-14 11:06:38

  • 程红:

    所以,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省的林业部门,在国家鼓励和扶持木本油料这样一个政策推动下,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继续推广,对现有的大概是35000多公顷的油橄榄进行改造改良。特别是在品种的优化上面,适地适树的选择上面,经营水平的提高上面下工夫,实实在在地把我们国家这些宝贵的油橄榄资源发挥好,使它能够产出更多的油,为老百姓服务。

    2012-06-14 11:08:49

  • 张永利: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想补充几句,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与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刚才程红同志就木本油料的发展,尤其是油橄榄在中国的发展介绍了非常详尽的情况。

    2012-06-14 11:09:24

  • 张永利:

    大家知道,油橄榄油和油茶油是世界人民都非常喜欢的两个高端油品。油橄榄油是在地中海周边的地方有小范围的生产,可是油茶油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品种,这个树种在中国有大面积的分布,大概在十三四个省都有分布,江西、湖南、广西这三个省区分布面积最大,适生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做过认真的研究,油橄榄油和油茶油比较起来,或者说油茶油和油橄榄油比较起来,它的主要组份都是接近的,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油茶油的组份配比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优于油橄榄油。起码可以说油茶油一点都不逊色于油橄榄油,甚至在很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找到了很多非常好的科研机构,立了很大的题目,做了长时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2012-06-14 11:10:42

  • 张永利:

    过去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也曾经一度认真地发展过油茶油,但是就像程红同志刚才提到得那样,受刚刚提到的一些因素影响,油茶油也没有发展起来。以后经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我们选育出了几百个好的优良品种品系,使油茶油的产量大幅度提高。曾经在我们国家栽培油茶树到了1亿亩,但是产量非常低,平均每亩产油也就3-5公斤。可是现在经过我们科技人员努力,亩产产油品,我是指最后可以吃的油品达到40公斤、50公斤、60公斤、70公斤、80公斤,这样的品种已经很多。

    2012-06-14 11:16:19

  • 张永利:

    在湖南浏阳,我们有块试验田,这个试验田面积很大,有三块,大的两千亩,小的都是一千多亩。有一年我们进行实测,平均每亩产油最高可以达到77.47公斤。而过去有一个数字,我们国家的油菜种植面积也是很广的,但是油菜每亩产油品平均也就是40公斤,但是油茶油的价值、品质比油菜油要高得多。我们知道,过去女同志用的很多化妆品里面都会用到橄榄油,我相信油茶油在美容方面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过去周总理有一个宿愿,希望在中国把油橄榄发展起来。油橄榄在我们国家适生的区域,适合它栽培的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总理有这样一个意愿,我们还是要找比较好的地方,少而精,把这个油品发展起来。同时,我们要大规模地发展中国特色的橄榄油,也就是我们的油茶油,所以这个前景是非常大的。

    2012-06-14 11:19:53

  • 张永利:

    我曾经给油茶油总结过“八好”的特点,学“三好学生”、“五好家庭”,我说这个树的优点实在太多了。今天郭局长几次提到脱贫致富,脱贫致富对老百姓意义太大了,对中国意义太大了。刚才刘主任和程主任都提到了“铁杆庄稼”,庄稼是种一道收一道,可是油茶是“铁杆庄稼”,一次种植,几十年受益,这个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所以,下一步解决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我们的粮油安全问题,林业上可以挖掘的潜力是非常大的。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同时,高端油品里有油茶油,我也推荐在座的各位记者多吃油茶油,套用一句现在说的话——你多吃油茶油,送给你一个健康的生活。谢谢。

    2012-06-14 11:22:00

  • 主持人 郭卫民:

    我理解刚才两个信息,一是橄榄油将来在我们国家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二是张局长更建议大家多用油茶油。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2-06-14 11:23:37

  • 中国网 补注:

    顶坛模式:即石漠化地区花椒种植模式。在黔西南州贞丰顶坛地区实行的在乱石中见缝插针种植花椒。凭着“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种粮稳农,种植花椒致富”的发展思路,遇着大面积的裸露岩层,就从其它地方运土来围种树,遇到旱季,用一次性输液管将水引到根部,为花椒树打“点滴”,让石缝长出摇钱树,青石板上创效益。

    晴隆模式:即石漠化地区种草养畜模式。黔西南州晴隆县依靠石漠化工程种草养牛羊、修建棚圈、围栏等,既实现家庭收入翻番、又避免牛羊踩踏破坏植物,实现生态经济的双赢。

    贞丰模式:即金银花治理石漠化模式。金银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各类型的土壤均能生长,不占耕地,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扦插育苗,它的藤叶繁茂,根茎发达,特别适宜喀斯特地区石山半石山恶劣自然环境造林。贞丰县村民们通过在石头旮旯中种植金银花,带来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多年干枯的泉眼如今又涓涓细流,粮食生产稳产高产,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2-06-14 11:52:37

  • 中国网 补注:

    弄拉模式:即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治理石漠化模式。广西马山县弄拉屯石漠化严重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弄拉居民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栽竹种果,移植中草药,修建沼气池等,使这里原有的灌丛、荒山恢复成繁茂的森林,并逐渐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低洼粮和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原来恶劣的石山区环境变成了石漠化地区的一片绿洲。在这过程中,不但保护了环境,同时使群众增加收入,满足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并逐渐脱贫致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今的弄拉屯石山上早已恢复了郁郁葱葱的景象,有了树木就有了水源,即使遇上干旱,这里也从不缺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成为广西的生态保护区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态重建示范区。

    “六子登科”模式:即云南省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石漠化。云南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治理,总结出一套“六子登科”的治理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山顶戴帽子”,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山腰系带子”,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山脚搭台子”,对坡度小于25度的缓坡耕地进行“坡改梯”,改善耕作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平地铺毯子”,着力开展高稳产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入户建池子”,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小水窖、小水池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村庄移位子”,对丧失生存条件的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2012-06-14 11:52:39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6-14gxb_1339654622.mp4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发布会开始前记者阅读资料

    中国网 胡迪

  • 发布会开始前工作人员做准备工作

    中国网 胡迪

  •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胡迪

  •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先生做基本介绍

    中国网 胡迪

  • 郭卫民请记者举手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德国某报社记者

    中国网 胡迪

  •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张永利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拓先生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先生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胡迪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