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下午4时30分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近几天来大家对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进展十分关心,今天下午也就是在三个多小时以前,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手控对接任务已经完成,十分圆满。我们很高兴在第一时间请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女士与各位见面,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感兴趣的问题。
现在先请武主任介绍情况。
2012-06-24 16:18:30
- 武平:
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再一次和大家见面。受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委托,今天由我来向大家通报我国航天员首次手动控制交会对接的有关情况。
2012-06-24 16:19:48
- 武平:
北京时间6月24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再次成功交会对接,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12-06-24 16:20:35
- 武平:
神舟九号飞船在2012年6月16日发射入轨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14时14分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18日17时07分,航天员景海鹏首次成功进驻天宫一号,随后,刘旺、刘洋依次进驻。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了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2012-06-24 16:20:52
- 武平:
24日11时12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组合体分离,神舟九号飞船自动撤离至距天宫一号400米处。随后,神舟九号逐渐接近天宫一号,至140米停泊点,神舟九号飞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就座在中间座椅的航天员刘旺操作平移和姿态手柄,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图像,并辅助发送指令。12时48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经过捕获、缓冲校正、拉回和锁紧四个过程,于12时55分,两个航天器紧紧连接成组合体。
2012-06-24 16:21:48
- 武平:
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的圆满成功,是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又一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3名航天员已再次进入天宫一号,继续开展相关科学实验。在完成预定任务后,航天员将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离,飞船返回舱在1天内返回地面。目前,组合体运行正常,航天员状态良好。
以上是我向大家通报的有关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2-06-24 16:23:45
- 主持人 陈文俊:
谢谢武主任简短的介绍,下面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2-06-24 16:24:28
-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我们知道,神舟九号的任务重头戏就是航天员进行手控交会对接,而今天这个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请问您对今天我国航天员的总体表现作何评价?谢谢您!
2012-06-24 16:24:47
- 武平:
今天中午航天员刘旺操作平移和姿态控制手柄驾驶飞船,在景海鹏和刘洋的配合下,成功实施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的再次交会对接。今天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今天的手控交会对接中,三名航天员沉着、冷静,技术娴熟,可以说今天的手控交会对接非常精准、非常完美。今天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也证明了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训练有素、技术娴熟,验证了今天的实验,也验证了神舟飞船手动控制系统设计得非常好,今天也再一次考核了飞船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相关功能和性能,以及我们地面测控通信系统对交会对接的支持能力。
2012-06-24 16:25:51
- 武平:
当然,今天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是我们这次任务中取得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后续我们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航天员还将继续在天宫一号开展科学实验,刚才我在通报情况时也说了,航天员还要实施手控撤离,飞船还要安全地返回,所以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谢谢。
2012-06-24 16:28:00
- 中国日报记者:
刘洋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位女航天员,她现在状态如何,您对她的表现如何评价?还有我们国家针对女航天员太空生活有一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2012-06-24 16:29:05
- 武平:
刘洋是中国第一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也是我国选拔的第二批航天员中第一个执行飞行任务的。刘洋自2010年5月加入航天员大队以来,经过刻苦的训练,掌握了航天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航天专业技术技能。目前看,从这次任务到现在8天的时间看,刘洋的整个表现非常优秀。
2012-06-24 16:29:30
- 武平:
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她现在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健康,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刘洋心理稳定,操作很细致,与景海鹏和刘旺配合默契。特别是刘洋为主负责有关的空间科学实验工作,应该说整个实验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大量的宝贵科学实验数据。
2012-06-24 16:30:27
- 武平:
关于您问到的针对女航天员的太空飞行,我们在整个乘组的起居生活方面、在工作安排方面,都针对刘洋女航天员这次执行任务有一些特殊的考虑。比如说,我们专门配备了女航天员的一些专用的产品,包括卫生用品、清洁用品等等,另外在空间的布置上也考虑到女航天员的一些隐私需求,充分考虑了她的一些私密性的要求。至于说这些是不是让刘洋非常满意,我想,我们要等刘洋返回地面以后,由她来向大家做出说明。谢谢。
2012-06-24 16:31:42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从18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到今天的手控交会对接成功,这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第二,我们知道现在神九已经成功对接了,未来神十将在何时升空,又有哪些具体安排?请您介绍一些。谢谢。
2012-06-24 16:33:46
- 武平:
大家都知道,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掌握这项技术是建设空间站的前提条件。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是当前主要采用的两大交会对接的主要手段,互补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去年神舟八号任务,我们就已经突破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这次我们先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也是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进一步验的证。我们今天成功地实施了手控交会对接,应该意味着,也就是说明我们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2-06-24 16:35:00
- 武平:
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第二步阶段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为我们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06-24 16:36:32
- 武平:
刚才您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神舟十号的实施的,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我们在规划中,规划了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去年神舟八号是无人的交会对接,今年神舟九号是实现了载人交会对接,按照规划我们后续还应该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
2012-06-24 16:36:56
- 武平:
但是,对于神舟十号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要等到这次神舟九号任务完成以后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谢谢。
2012-06-24 16:37:53
-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
中国和巴基斯坦已经在空间技术方面开展了很长时间的合作,而且最近我们两国也签署了关于空间技术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我想祝贺中方的同事取得了在载人航天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我的问题是,中国是否有计划在未来利用中国的航天器送外国的航天员上太空?
2012-06-24 16:38:25
- 武平:
确实,中国和巴基斯坦在航天领域开展了非常积极、务实的合作。按照目前我们载人航天的规划,我们现在还处于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一个阶段。
2012-06-24 16:39:54
- 武平: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飞行次数毕竟还是有限的,而且还要进行大量的载人航天技术试验。我相信今后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航天技术来培养外国航天员,包括能够有外国航天员乘坐我们的神舟飞船飞向太空。谢谢。
2012-06-24 16:40:21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请问中国接下来会不会跟其他国家展开航天合作项目?另外,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到现在,一共投入了大约多少资金?
2012-06-24 16:44:02
- 武平:
外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关于我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到现在的经费一共花了多少,我们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到现在为止,我们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号的任务,从预算上来讲,应该也是不到200亿人民币,约190亿元左右人民币。谢谢。
2012-06-24 16:44:37
- 香港文汇报记者:
在完成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什么时候能够顺利返回,已经成为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请问发言人,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返回,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谢谢。
2012-06-24 16:45:39
- 武平:
这次任务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了,主要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包括进驻天宫一号,包括自动和手动的交会对接。大家现在非常关心航天员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我也和大家一样,非常迫切地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平安回来。按照事先的计划安排,航天员还会在天宫一号再生活三到四天。
2012-06-24 16:46:09
- 武平:
然后进行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分离,在分离以后一天之内航天员将返回地面。当然,这是一个计划安排,在天上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会根据任务的实施情况,实时地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2012-06-24 16:47:03
- 武平:
关于返回段的安全问题,确实是如您所说,载人航天一个是发射上升段,一个是返回段,这两个是风险性都比较高的时段。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在飞船方面,大家都知道神舟飞船经过八次飞行试验的验证,应该说返回技术还是很成熟的。首先是在设计上,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在一些关键的产品上,都考虑了冗余和备份。比如说,降落伞、还有分离,包括缓冲方面都考虑了备份的措施。同时针对它的重要性,另外有些产品一旦生产完了,总装在飞船上,它不是电性能的产品,就不太好测试了。比如说降落伞包好了之后装在伞舱里,就没法再测试了。针对这样的产品,我们在生产、组装过程中都实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即使这样,我们在这次任务之前,还对咱们的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方案、产品质量、测试实验的情况进行了再一次的复核和确认。
2012-06-24 16:48:25
- 武平:
另一方面,我们在着陆场系统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加强。这次任务仍然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直升飞机在空中发现返回舱以后,第一时间把航天员护送到有医疗设备、医疗条件、医疗保障的安全的地方。为了加强着陆场搜救的力量,这次和神舟八号任务相比,着陆场有两点特别加强的地方:一是增强了着陆场系统的数据图像的传输能力,就是能够确保第一时间把现场对于航天员的营救、对于现场的处置的情况及时地传回到北京的控制大厅。
2012-06-24 16:54:36
- 武平:
二是跟上次神舟八号无人任务相比,这次增加了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和医疗救护方面的工作,着陆场的搜索救援的演练,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了。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返回舱,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谢谢。
2012-06-24 16:54:46
- 主持人 陈文俊:
由于武主任还有其他的工作,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2012-06-24 16:55:40
图片内容:
国新办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将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与发言人进场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发布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情况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0426gxb_1340536484.mp4
相关新闻:
- 国新办:新闻媒体成为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力量
- 国新办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
- 国新办主任王晨就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 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情况举行发布会
- 国新办就《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发表举行新闻发布会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董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将介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试验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与发言人进场
中国网 董德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文俊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董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情况
中国网 董德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董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