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8月31日(周二)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9月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2年9月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介绍一下今年夏季全国天气气候特征,8月份主要天气气象事件回顾,以及未来10天天气展望,介绍9月初学校开学重点天气提示。第二,8月份我们国家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特点,影响及联动防台举措。
下面我们首先有请陈振林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2012-08-31 16:17:30
- 陈振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冒着高温高湿的天气来参加发布会。明天有一股冷空气会来到北京,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天气。
今天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我们经常提到的盛夏6、7、8三个月马上就要与我们告别了,首先我们对今年夏季的天气特征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大家来看一看具体的情况。
全国平均气温夏季偏高,今年是21.4度,比常年同期21度增高了0.4度。全国大部分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者是偏高,有些地方还是偏低。全国有3个站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像河南宜阳出现了超过42度的极端天气,连续高温也是表现比较明显的,198个站出现极端连续高温,主要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和四川,重庆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夏季降水量今年是328.5毫米,降水的区域差异比较显著,夏季主要还是在北方。
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是273.7毫米,偏高了将近17%,是1999年以来最多的一年。西北地区也一样,平均降水量为150.1毫米,上涨了25.7%,是198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也是1950年有完整气象纪录以来最多的。
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也多发,一共有179站发生极端日降水量事件,有42个站超过了历史纪录。也有163个站出现连续降水量极端的事件,主要在华北,西北,黄淮还有西南地区的东部,连续降水量突破了历史纪录。
2012-08-31 16:19:04
- 陈振林:
第二方面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月,8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的情况,平均气温21.4度,比常年偏高0.5度。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在我国偏东的地区有南北一条气温偏低的线,和降水还是受台风影响有关系。极端连续高温有66站发生时间主要在月初和中旬,像重庆的开县连续28天,奉节连续22天高温。
降水量这个月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在全国区域分布上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在华北地区8月份比常年同期偏少40.6%,西南地区偏少20.9%,主要还是受台风的影响带来的降水。局部地区连续降水量突破了历史极值,这也是受台风的影响。
我们再看一下8月在国内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家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登陆台风多,强度大,降水大,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重。
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8月登陆台风有5个,个数在8月份达到历史同期最多,为5个,比常年平均多了3个,特别是“达维”是1949年以来登陆长江流域地区最强的一个台风。
登陆时间集中,一个月内有5个台风,这5个台风登陆也相对集中,比如说“苏拉”和“达维”,在24小时之内连续登陆,间隔时间不到10个小时,这在有气象纪录以来也是第一次。这两个台风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海葵”又在浙江登陆,短短7天内三个台风正面袭击,影响我国,频次之高是17年来的第一次。
2012-08-31 16:20:56
- 陈振林:
它的影响范围大,雨量大,风力强,表现在登陆的台风从华南沿海一直延伸到我国北方的沿海,影响18个省区市,包括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它的雨量大,风力强创造了一些纪录,日降水量都达到了历史极值,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影响范围大还表现在时间上,“苏拉”,达维和海葵都长达了7天,极端降水量也是非常大的,像吉林的东北地区,吉林的中部,辽宁大部,还有河北的东部和南部,包括浙江,福建,受苏联,达维双台风的影响,都降下了大暴雨,有个别地区超过了400毫米,海葵带来的降水更大,像安徽、九华山、江西景德镇,包括浙江的沿海,都出现了600以上毫米的降水,最大的在安徽黄山,达到了763毫米。强降水大风,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其中浙江沿海7日至8日12级以上大风持续33小时,14级以上大风持续24小时。
2012-08-31 16:22:19
- 陈振林:
第二方面是河南、河北、山西、辽宁、湖北等省发生暴雨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8月,河南、河北、山西、辽宁、湖北等省部分地区由于暴雨强度大,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
7月底至8月初,华北大部及辽宁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降水量普遍达100~250毫米,其中8月1日山东陵县(116.0毫米),河北青龙(111.0毫米)、秦皇岛(110.0毫米)、遵化(101.0毫米),天津武清(107.0毫米)、宝坻(107.0毫米)等地日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河北有59个县(市、区)、山西58个县(区、市)、河南有21个县(区、市)、辽宁14个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
8月14日和17-18日,西北东部和华北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累计降水量有50~100毫米。甘肃17个县(区)、陕西12个县(区)、山西6个县(区)遭受洪涝灾害。
8月20-21日,黄淮、江淮、江汉、四川盆地东部及湖南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湖北枣阳(128.0毫米)、恩施(114.1毫米)、房县(105.0毫米)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全省有27个县(区、市)遭受洪涝灾害;河南有18个县(区、市)遭受洪涝灾害。
2012-08-31 16:23:21
- 陈振林:
第三方面是新疆、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相继出现高温天气。8月,日最高气温≥35℃高温日数全国平均为2.3天,较常年同期(2.1天)略偏多。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四川盆地及新疆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其中重庆中部和新疆东部部分地区超过15天。与常年同期相比,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和新疆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偏多3~5天,部分地区偏多5天以上。
第四是重庆、湖北、河南等地上中旬一度出现干旱。8月上中旬,重庆、湖北、河南等省(市)降水量偏少,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气象干旱。湖北28个县(区、市)、河南南阳市唐河县、重庆万州区、湖南桑植县等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现象。8月下旬以来上述旱区普遍出现降水,气象干旱得到缓和。
目前,仅重庆、湖北中北部、河南南部、河北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存在轻到中度气象干旱。总体看,8月份我国大部地区降水过程较多,雨水比较丰沛,全国干旱范围小,程度轻。
2012-08-31 16:24:07
- 陈振林:
下面来看一下8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东北地区大部光照条件较好,墒情适宜,利于一季稻、春玉米、大豆生长发育。8月,东北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偏多,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基本能够满足一季稻、春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长发育需要,苗情以一、二类苗为主。但受台风“达维”和“布拉万”影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农田被淹,玉米和大豆灌浆受到一定影响;中旬和下旬初中北部部分地区出现3~9天日平均气温≤20℃的低温天气,使作物灌浆速度降低,生长进程延缓。另外,东北大部降水过程多,田间湿度大,部分地区粘虫、玉米大斑病偏重发生,但多为点片发生,对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有限。
西北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8月,西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墒情适宜,利于春玉米、大豆、棉花等生长发育,也利于成熟春小麦收获晾晒。但东部部分地区由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不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也导致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发生发展,其中,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等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较重。
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强降水、低温寡照影响作物生长发育。8月,由于降水充足,华北、黄淮农区大部墒情较好,满足了秋收作物后期生长用水。但华北南部、黄淮大部雨日偏多,致使棉花蕾铃脱落增加、品质下降,也不利于夏玉米开花授粉;上旬受台风“达维”影响,华北东北部、黄淮东部出现强降水,部分地区农田被淹,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另外,月内适温、多雨、潮湿的气象条件致使河北、山西、京津等地三代粘虫暴发,部分危害重的田块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影响;山西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也偏重发生。
2012-08-31 16:25:01
- 陈振林:
江淮大部光温正常,基本利于旱地作物和一季稻生长发育。江淮西部上旬持续晴热少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轻到中度干旱,上旬末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水,前期旱情得到缓解,但部分农田发生渍涝灾害,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中旬以来,江淮大部光温水条件匹配基本合理,前期涝渍程度有所下降,有利于旱地作物和一季稻的生长发育。
江汉大部温高光足,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局部高温干旱影响一季稻抽穗开花和灌浆以及棉花开花结铃。江汉大部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利于一季稻孕穗、抽穗和灌浆以及棉花开花裂铃。但上中旬江汉北部持续干旱少雨,致使一季稻灌浆受阻、空秕粒增加,棉花花粉活力降低、蕾铃脱落,中旬末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水,高温、干旱得到明显缓解。
江南、华南高温、强降水影响农业及沿海地区渔业生产。上中旬江南中东部和西北部、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10~15天日最高气温≥35℃的晴热高温天气,不利于水稻分蘖、孕穗以及棉花蕾铃生长,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受台风“苏拉”、“达维”、“海葵”、“启德”影响,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和南部出现强风暴雨,有效缓解了江南大部高温天气的不利影响,也利于增加库塘蓄水;但强降水导致部分作物被淹,大风造成一季稻、玉米等作物植株倒伏,棉花蕾铃受损、脱落,果树折枝、落果,水产养殖也遭受一定损失。
西南地区大部光热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成熟收晒。西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日照偏多,光温条件利于一季稻、玉米等作物充分灌浆,也利于已成熟玉米、烤烟等收获晾晒,晴好天气对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有较好地抑制作用。但上中旬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出现10~20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一季稻出现“高温逼熟”现象;中旬末四川盆地和重庆大部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前期高温天气得以缓解,但强降水也造成盆地西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而西南地区南部由于阴雨寡照多达10~20天,对一季稻抽穗灌浆和玉米灌浆乳熟不利,也易导致病虫害发生蔓延。
2012-08-31 16:25:39
- 陈振林:
关于8月台风气象服务工作情况,气象部门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工作。7月31日,中国气象局针对第9号台风“苏拉”、第10号台风“达维”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8月1日,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
8月6日,中国气象局针对第11号强热带风暴“海葵”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8月7日8时30分,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8月7日18时,再次提升为Ⅰ级应急响应命令,这是近5年来,中国气象局首次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命令。
8月15日,中国气象局针对第13号强热带风暴“启德”启动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命令,8月16日,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广东省气象局于8月15日08时30分启动气象灾害(台风)III级应急响应,15日22时升级到Ⅱ级应急响应,16日15时升为台风Ⅰ级应急响应。
8月22日,中国气象局针对第14号强台风“天秤”、第15号热带气旋“布拉万”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福建省气象台8月22日9时40分发布“台风Ⅳ级预警”,8月23日7时10分升级“台风预警”为Ⅲ级。
中国气象局先后5次派专家组对台风受影响的地区进行实地工作指导。
2012-08-31 16:25:56
- 陈振林:
采用多媒体通道进行公众气象服务。积极与各大电视广播媒体、多地气象部门、民政部等联动展开气象影视服务。针对八月台风天气,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6个国家级公共媒体制作台风专项预报节目472档,发布台风、暴雨、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267条次。另外,中国气象频道与多地气象部门联合追风,联动报道,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电话连线、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展开服务,首发相关新闻近200条,预报预警信息160余次;制作访谈节目5期;滚动播出台风防灾避险科普专题片19期;决策气象服务类节目《中南海气象专报》制作播出台风相关节目10余期;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联手打造的《中国减灾》节目特别推出台风主题节目。通过中国天气网制作专题《“苏拉”“达维”双台风来袭》、《2012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2012年第13号台风“启德”》、《“天秤”“布拉万”双台风来袭》,网站日最高浏览量于8月3日达到历史新高2686万页,同时,8月3日天气预报页面浏览量也创历史新高,为1339万页;中国兴农网制作专题《台风对农业的影响》;中国气象视频网制作并上线6个台风相关专题,制作、发布原创图文资讯57条,发布相关视频资讯270条。通过官方微博“中国气象”和“天气问问”共发布与台风相关的预警与资讯317条,并通过中国天气网新浪、腾讯、网易三个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原创资讯、服务产品、台风定位。
浙江省气象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博等渠道,广泛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浙江天气网”专门设立台风专题,并加强与新华网、浙江在线的合作,点击量达1949万余次,其中台风专题点击1704万余次。中国气象频道(浙江应急)插播本地化节目180次,播出台风实况信息92次,增播《台风整点报》49次。江苏省气象局通过96121电话、电视、电台、电子显示屏等滚动发布气象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暴雨、台风红色预警信号8404万人次,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台风预警信息16568万人次,多次采用新闻发布会、新闻连线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台风防御知识。
2012-08-31 16:26:39
- 陈振林:
各级气象部门适时召开应急会议,建立联合会商机制。中国气象局8月共参加4次国家防总会商,分别为7月31日强台风“苏拉”和台风“达维”会商、8月6日强台风“海葵”会商、8月15日台风“启德”会商、8月22日强台风“天秤”和超强台风“布拉万”会商。分别与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展开4次以上联合会商,保持密切沟通,提升服务针对性。各省市及时召开应急会议或者远程视频会商,全面部署防台工作,广东省局6次参加省防总台风防御会商;海南省气象局参加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各市县防御台风“启德”的视频会议;上海市气象局5次组织召开部门早通气会商会,与市防汛办保持密切沟通,通报最新风情、雨情,安排专家进驻应急联动中心进行现场服务。
及时发布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决策气象服务。应急响应期间,通过“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系统”发送国家级预警96期,并加强与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商和信息交换,制作并发布《全国地质灾害气象警报》2期、《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6期,《全国渍涝风险气象警报》2期,《全国渍涝风险气象预报》4期,《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8期。
台风“启德”影响期间,广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172站次、暴雨预警信号56站次、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66站次。台风“达维”和“海葵”影响期间,江苏省气象台实时发布台风消息、台风警报、紧急警报以及台风、暴雨预警信息,滚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每3小时加密发布《降水快报》、《台风快讯》等气象信息,紧急时刻每1小时更新一次。台风“天秤”影响期间,广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台风预警信号55站次、暴雨预警信号62站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56站次、高温预警信号101站次。
2012-08-31 16:27:45
- 陈振林:
科学部署全面落实防御措施。广东省省局工作组和茂名局紧急成立“营救53018号渔船专题气象服务小组”,每隔半小时向救援小组提供海上风情雨情的实况和预报趋势,同时利用决策短信平台发送相关信息,电白53018号渔船遇险11名渔民全部获救上岸。海南省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台风期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律停止施工;琼州海峡全线停航,停止一切海上作业,全省27350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粤海铁路所有进出岛旅客列车停开;海口国际美兰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针对“启德”的影响,分别启动了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案。上海市气象局每小时向建交委发布S32申嘉湖、S4、沪杭三条高速公路风力实况。江苏省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海事、宣传等部门及时下达预警信息,下发封湖、封渡、禁航命令,督促和指导船舶安全避风,强化工程调度,加大沿江闸站排水力度,加强水利工程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做好游客的疏导和避险转移工作,及时抢修恢复跳闸断电线路。福建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部署出海船只和渔船人员上岸避险。
未来十天,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9月1日-5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左右降温天气,其中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降温幅度有4-8℃,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12℃,并伴有4-5级偏北风。
9月8日前后,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东部偏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有4-6℃降温。
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将有强降雨过程。9月1日-2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等地将有较强降雨过程。上述地区累积降雨量有30-60毫米,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中北部的局地有80-120毫米。
9月3日-5日,内蒙古中北部和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预计未来10天,还将有1个热带气旋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上生成。
2012-08-31 16:28:08
- 陈振林:
9月1日,新生开学,我们来关注一下当天天气情况。9月1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西南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南部、山西中部、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东北地区、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基本无降水,天气晴好。
关于关注与建议,9月是我国夏秋季节交替的月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很多地方将步入秋季,但江南、华南地区仍处于汛期,特别是东南沿海仍须密切关注台风活动,加强台风防御工作。同时,9月份冷空气活动势力逐渐增强,公众需关注天气变化,预防疾病发生。
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9月,东北北部、西南西部和西藏东部、江淮南部及江南大部等地要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南沿海仍须做好热带气旋的防御工作。9月仍是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多月份之一,相关部门仍须密切关注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影响,提前做好台风预报预警和台风防御工作。
各地温差增大,注意适当添加衣物,预防疾病。进入9月,各地早晚温差增大,要注意适时添加衣物,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9月中旬开始,我国从北到南陆续进入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尤其东北和西南两大林区须注意森林用火安全。
注意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和健康的影响。9月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逐渐增多,雾区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需注意防范雾霾天气对道路交通、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2-08-31 16:29:03
- 陈振林:
关于农业生产方面建议,北方农区要加强秋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促进产量形成。北方农区要根据作物长势合理施肥,促进作物籽粒充分灌浆,提高粒重,防止作物贪青晚熟,保证及时腾茬,同时注意蓄水保墒,为顺利秋播做好准备。后期有冷空气出现的地区要注意采取熏烟、喷洒增温剂、以水调温等措施防范低温和早霜危害。
南方降水偏多地区应注意降渍排涝,适时收获成熟作物。江淮南部、江汉东南部和江南大部降水偏多,在雨后应注意及时排除农田积水,防止作物根系受渍、早衰;并适时收获成熟作物,避免强降水、阴雨等不利天气造成损失。
江南、华南注意防范低温和寒露风危害晚稻生长发育。江南、华南各地要加强晚稻和一季稻的田间管理,采取合理施肥、以水调温等措施防范低温及寒露风天气危害。
西南地区要及时收晒成熟作物并适时秋播。西南地区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晒已成熟的玉米、烤烟;降水偏多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改善土壤通透条件,确保油菜适时播种。
各地要防范强对流天气、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各地要注意防范局地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减轻危害。沿海地区要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减少农业损失。
2012-08-31 16:29:28
- 余勇:
谢谢陈振林司长的介绍。在过去的8月份,在防御台风、预报信息发布等工作中,我们始终得到了各新闻机构,特别是广大媒体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从各种材料中也了解到,我们有的记者朋友克服种种困难,亲临一线采访台风的登陆有关情况,行动非常令我们感动和敬佩。
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再次向广大的新闻机构和媒体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下面我们进入记者的提问环节。
2012-08-31 16:29:51
- 人民日报:
到目前为止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有多少个?是不是超过了历史纪录?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和常年相比有哪些特点?哪些地区受到台风的影响比较严重?
2012-08-31 16:30:09
- 高拴柱:
关于台风的情况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到8月底,到今天,共有7个热带风暴以上强度的台风在我国自南向北登陆,这个数字比历年的平均数字(4.5到4.3个)。
这个数字偏高,但是影响的范围陈司长已经介绍过了,自南向北,从广东一直到东北。台风“布拉万”没有登陆,但是对我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东北普遍出现的10级风,东北也出现了比较大的降水。
从登陆的强度来说,今年登陆台风的强度确实比较强,而且这几个台风都是在近海加强得比较迅速。它的强度平均而言,登陆我国的台风大概平均强度是10级,28米每秒的风速的强度。但是今年这7个台风登陆的平均强度是在38米每秒,明显高于常年。
就影响范围来说,自南向北,影响比较大的降水,一个就是“达维”和“苏拉”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苏拉”对安徽、浙江一带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达维”给辽宁造成了比较大的灾害,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了。
登陆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登陆的时段比较集中,主要表现在8月份,这个值是和历史的平均最高值,就是8月份登陆的最高值是持平的,而且这个最高值从1949年到现在只出现过两次,这是第三次。所以说这一个月登陆5个台风的速度,确实是有偏高的现象。
7个台风登陆也不是历史纪录,我们查了一下,8个是历史纪录。但是这7个不只一年,大概有5、6年,7个的数字还是比较多一点。
如果全年的话,全年登陆12个台风应该是纪录,至于后面能不能打破全年的纪录,看以后台风的活动情况了。谢谢!
2012-08-31 16:30:45
- 余勇:
谢谢我们高拴柱。稍微有点小小的补充,刚才高首席讲的1到8月份平均登陆台风4.3个,1到3月份在我们国家是没有台风登陆的,所以数字是4到8月份。台风除了对内陆地区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给台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12-08-31 16:31:37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今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登陆,8月份有5个台风登陆,请问这种现象是否是异常?第二,从台风登陆的路径来看,为什么路径会走走停停,甚至打转,这个路径是否异常?第三,台风的行动路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台风的行动路径是如何预报的?
2012-08-31 16:32:00
- 高拴柱:
今年台风的登陆数从8月份来说,确实是没有创纪录,但是平了历史的纪录。
关于路径异常,尤其像“天秤”确实是一个比较异常的一个路径,它的异常主要是由于我们刚才提到的双台风作用造成的。从气象的角度来说,双台风往往会发生相互作用,台风主要受大环境场的作用,当这个环境场作用对某一个台风作用比较小的时候,它的移动路径,移动速度都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比如“天秤”,它在环境没有影响大的气流对它的作用,这样就造成了其他作用比较明显,其他的作用包括“布拉万”这样一个大而强的台风和它发生互动对它的影响,它们的影响,所以造成“天秤”的路径确实比较复杂。在双台风的作用中,一个比较快一些,一个比较慢一些,一般来说是一种经常出现的事情,也不是太特别。但是单个拿“天秤”的路径看,主要是环境对它的影响,相对来说小一些的因素有关系。
我刚才叙述关于“天秤”的影响的时候,可能已经提到过台风的路径,台风的路径主要是大范围环境场的作用,但是从目前预报的手段来说, 一个是天气的部分,必须掌握这样一部分知识去预报,从手段上来说,我们现在有各种预报的工具,包括数值预报、集合预报等。
2012-08-31 16:32:36
- 余勇:
刚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比较专业,高拴柱先生也讲得比较抽象,大家感兴趣的话,新闻发布会之后,到中央气象台现场,用图形可以还原一下“天秤”的活动,再给大家现场讲解,效果会更好。
2012-08-31 16:33:16
- 新华社:
今年说到台风和天气变暖有没有一定的关联?今年的双台风比较多,双台风的生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今年为什么比较适宜双台风的生成?
2012-08-31 16:33:36
- 高拴柱:
我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专门有回答的专家。
题双台风的话,在台风的旺季,就是7、8、9月份是台风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这个季节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这一带发生双台风的现象,甚至三台风的现象,这是经常会出现的,也不算是特别异常的一种现象。
因为在我们南海的暖海温的海面,海温比较暖的海面比较大,在盛夏非常大的区域内都非常利于台风的形成,在南海,或者南海北部,以及菲律宾东部,这样一些地方,同时会有利于台风生成,它们生成的时间相差比较小,当一个台风生成以后,可能持续的时间有5天左右,甚至更长的话,可能就会同时出现一个双台风,甚至多台风的现象。这个现象,主要是由于和生成海流和环流在广大的区域内,同时有多个地方有利于台风生成的条件,生成的时间可能相差不大,这样的话就可以出现双台风这样一个现象。
2012-08-31 16:34:06
- 陈峪:
总的来说从几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热带气旋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减少的趋势,从强度来说,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为尽管有一些研究表明,热带气旋表现出强度增强的趋势,但是由于观测资料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种结论也是不确定的。甚至在一些地方,比如说西北太平洋海域,目前还没有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以需要更长、更准确的资料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全球变暖造成一些地区极端事件,包括像台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每年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都会出现异常的事件,单从一年来讲,不能简单的就把这种归结到气候变暖上。
2012-08-31 16:34:29
- 光明日报:
最近澳大利亚气象局说全球现在已经形成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现在太平洋比去年要变得更暖一些,我们中国是否也会进入这么一个状态,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它?
2012-08-31 16:35:09
- 陈峪: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的监测表明,新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逐渐加强,但是大气对海洋的响应有一个滞后性,目前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正在逐步的显现出厄尔尼诺现象的响应,但是对我们国家天气会产生影响的东亚大气环境,目前没有充分表现出这种响应。
我们预计要到秋季,大气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将逐渐的显现。根据综合诊断和模式的预报,我们预计后期厄尔尼诺状态将持续的发展,形成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它的强度可能不会特别强。
厄尔尼诺事件对我们国家的天气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跟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它发生的时间也是有关的,另外我们国家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厄尔尼诺只是一个影响的因素之一。
2012-08-31 16:35:30
- 经济日报:
材料上指出西北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1到2度,在西北的平均降水量偏多25.7%,西北地区是我们国家生态比较脆弱的一个地区,降水对生态的改善应该是有好处的。下面又说温度偏高1到2度,我的问题是,像降水又偏多,气温又偏高,这种情况是不是正常?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9月份而言,全国范围这样的高温、暴雨天气还有没有?
2012-08-31 16:35:53
- 陈振林:
降雨降水偏多,不一定非要温度偏低,首先第一点降雨偏多,温度偏高的这种现象很正常的,是因为每次受不同大气环境、天气系统的影响,我们专家会进一步解释。首先这一点是正常的。
当然你说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区,出现降水增多的现象,是不是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联想更丰富一点,我们以前也谈到过几十年的资料统计,北方地区降水增多了,随着温度偏高,蒸发带来的效果还是抵消了正的效益,我想过一段时间今年夏季整个生态环境会有一个全面的评估。
2012-08-31 16:36:17
- 康志明:
大家一般都认为下雨气温会低一些,但是这种关系不一定是确定的。如果是阴雨天气造成日照比较少,会造成平均温度低一些。夏季降雨往往是短时性的强降雨,西北地区有这个特征,它并不影响平均温度。从这个角度来说,降水和气温并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相关的关系。
从我们目前的预报来看,从目前到9月上旬,强降雨过程结束之后,9月份上旬的后期,我们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因此我们觉得起码在9月上旬,还是没有典型的秋雨的发生。
2012-08-31 16:36:35
- 中国气象频道:
近期全球极端天气情况,气候背景是什么?是否异常,是否和气候变化有关?
2012-08-31 16:37:14
- 陈峪:
每年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一些时段都会出现异于正常情况的气候事件,我们叫异常的事件,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今年出现异常状况并没有超出它的正常范围,总体来说今年的气候还是属于正常的范围。
出现极端事件主要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是有关系的。但是对一些持续时间比较长,范围比较大的一些异常事件,由于大气环流持续比较长时间的异常造成的,比如像今年台风,主要是西太平洋强度比较偏弱,位置偏北,造成登陆我们国家的台风比较多。
2012-08-31 16:37:37
- 中新社:
今年8月份除了中国,像菲律宾、越南,还有美国都受到台风影响比较多,今年8月份台风登陆的数量和强度都比较高?灾害程度在历史上有什么极值?
2012-08-31 16:38:04
- 高拴柱:
亚太地区生成的台风数,到目前为止有15个。15个台风都是由于台风的生成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南海东部和菲律宾以东的这样一个西北太平洋上,它生成以后路径大部分都是自西向东的,而且今年所有的台风都是这样一个路径,尤其对菲律宾影响可能更多一些。
2012-08-31 16:38:35
- 陈振林:
总的来说15个在太平洋南海地区生成,有7个在我国登陆,它所造成的影响对我国还是比较重的,像其他亚太地区的地区国家和地区不是那么重。
大西洋的飓风最近一个刚刚在美国登陆,前期美国出现了一些干旱。应该说总体来说还是正常的一个情况。
2012-08-31 16:38:52
- 北京法制晚报:
明天开学,北京地区预告说明天有雨,这个雨开始的具体时间和持续的时间,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有冷空气到达本市,冷空气一直会在北京,北京会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闷热的天气不会回头了。
第三,这两天因为潮湿闷热造成雾霾的天气,污染比较严重。9月份是不是雾霾天气比较多?带来什么影响?
2012-08-31 16:39:09
- 康志明:
北京的这场降雨从明天的后半段下到星期天的白天,强度应该是大部分地区降中雨。
第二个问题,9月上旬前期冷空气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就是到了10号以后温度就会有个明显的回升。目前来看,我们还不能排除9月份一定没有高温的天气,还有可能最高温度在30度以上。
最后一个问题,到了秋天,秋高气爽,这种天气对于霾是不太有利的,但由于温差比较大,进入秋天以后,对华北地区来说,雾霾天气发生的概率可能会多一点,发生的概率会相对高一些。
2012-08-31 16:39:38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高拴柱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高工康志明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中国网 杨楠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高拴柱
中国网 杨楠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高工康志明
中国网 杨楠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楠
中国气象局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