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农业部就进一步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7月5日(星期二)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进一步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陶怀颖:
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的这次专题新闻发布会,我是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陶怀颖。
2011-07-05 09:53:07
- 陶怀颖:
大家也知道,农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对于保障农产品免受病虫害侵害,保障农产品稳定增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农药有两面性,特别是近年来,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方面要求,禁用淘汰高毒农药的呼声日益强烈,针对这种情况,去年年初以来,农业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当前我国高毒农药生产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高毒农药淘汰和禁用工作方案》,这个方案已经报经国务院批准。根据这个方案的安排,今年6月15日,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五个部门发布了第1586号公告,对高毒农药采取进一步的禁限用管理措施,为了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全面了解这个工作的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周普国副司长,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刘宏伟副司长,工信部原材料司张文明调研员,环保部污染防治司臧文超处长,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管司李小波调研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顾宝根副所长向大家介绍公告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下面,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同志先介绍有关情况。
2011-07-05 09:55:17
- 周普国: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通报。
2011-07-05 09:58:16
- 周普国:
国务院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高毒农药管理工作。近年来,农业、高检、高法、工信、工商、质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 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工信、环保、质检和农业等四部门联合制定了《农药产业政策》,工商部门深入开展了“红盾护农”行动,质检部门也开展了以农药为重点的农资打假行动。农业部门以高毒农药为重点,连续组织开展了高毒农药专项整治、农药登记管理年和农药市场监管年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禁限用高毒农药的打击力度。同时,在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药,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07-05 09:58:43
- 周普国:
但是,由于我国农药生产、经营主体较多,加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模式多样,一些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意识薄弱,因违规使用高毒农药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人畜中毒事故仍时有发生。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各方面要求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的呼声强烈。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高毒农药管理工作。
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农药管理的指示精神,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就高毒农药禁限用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农药科研、生产、推广、使用等方面专家以及各省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高毒农药淘汰和禁用工作方案》,并上报国务院批准。
2011-07-05 09:59:20
- 周普国:
《方案》按照“科学论证、分步实施、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和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拟分步淘汰和禁用现有高毒农药,提出停止高毒农药的新增登记和生产许可,撤销高毒农药在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上的登记,2011年底前禁用和淘汰苯线磷等10种替代产品较充足的农药,对尚没有理想替代产品或禁用后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杀扑磷等12种高毒农药,进一步加强科学论证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择机启动禁用程序。
2011-07-05 10:00:02
- 周普国:
这次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五个部门联合发布高毒农药禁限用的第1586号公告,就是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一是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苯线磷等现有22种高毒农药新增田间试验申请、登记申请及生产许可申请,停止批准含有上述农药的新增登记证和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文件);二是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撤销氧乐果、水胺硫磷在柑橘树,灭多威在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硫线磷在柑橘树、黄瓜,硫丹在苹果树、茶树,溴甲烷在草莓、黄瓜上的登记;三是自2011年10月31日起,撤销(撤回)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等10种农药的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文件),停止生产,自2013年10月31日起,停止销售和使用。
2011-07-05 10:00:34
- 周普国:
为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共同研究、落实好相关配套措施,特别是加强与高毒农药生产企业的沟通协调,及时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鼓励引导高毒农药生产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经营理念,完善登记和生产许可政策,实现生产企业平稳转产;严格农药企业和产品环境准入,鼓励高效、低毒、安全替代产品推广使用,积极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集成推广科学高效的施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在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县积极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药制度,进一步加强高毒农药市场监管。
2011-07-05 10:01:15
- 周普国:
新闻界的朋友们,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同时,农药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或未严格农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或增加社会和环境的风险。新形势下做好农药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进一步严格农药企业、产品及环境准入,加大农药管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药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
谢谢大家!
2011-07-05 10:03:05
- 陶怀颖:
谢谢周普国副司长介绍的有关情况。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对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2011-07-05 10:04:19
- 农民日报记者:
请问周司长一个问题,从几年前开始我国就着手对高毒农药进行整治,我们这次进一步禁限用高毒农药有什么考虑,有什么必要性?谢谢。
2011-07-05 10:05:55
- 周普国: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再进一步进行阐述。逐步淘汰和禁用高毒农药是立足我国国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高毒农药的急性毒性高,有的持效期长,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生产性中毒事故。大家都知道,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模式多样,而且农民的数量多,部分农民安全用药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控制高毒农药的违规使用难度比较大。因此,禁用高毒农药是切断高毒农药供应源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客观需要。二是促进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农药产品27000多个,企业的数量多、规模小,一些农药品种重复登记严重,产能过剩,淘汰和禁用一批高毒、高风险的农药品种,一方面可以促进农药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保障农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适应国际农药管理发展趋势。近年来,国际上对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管理日趋严格,通过实施《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严格管控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生产、使用和国际贸易。世界各国也根据本国的国情不断对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禁限用措施。我国目前仍在使用的22种高毒农药中,有两种已被列为国际公约的管制范围,有12个品种在一些国家撤销登记、禁止使用。谢谢。
2011-07-05 10:06:49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前一段时间,像膨大剂西瓜和催熟香蕉,让社会上对植物生长调节剂非常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属于农药的管辖范围,有没有毒性?另外,我国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情况怎样?国家对这种东西的使用有什么样的规定?
2011-07-05 10:10:33
- 顾宝根:
前不久媒体曾经报道爆炸西瓜,以及催熟香蕉等事件,使得人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疑虑。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应该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如果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农业生产就会出问题,比如说水稻,如果不用的话,有的水稻会长的很高,我们的产量就会下降。以棉花为例,棉花主要长叶子,棉桃就长的小,棉花籽产量就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很低,以赤霉素为例,LD50,赤霉素的LD50大于15000毫克/公斤,其毒性比盐低,而且用量非常低,一般用几十毫克和几百毫克。残留量非常低,根据我们检测结果,基本上大量产品检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存在。所以我个人认为,根据这些科学数据,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尽管如此,我们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的规定,首先,对农业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是要进行登记注册的,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对它的安全性要进行严格的评价和测试,只有证明它是安全的,我们才允许使用。第二,我们也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确保残留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第三,我们加大了安全使用指导力度,制定了《安全使用准则》。总的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还是很高的,只要按照国家规定,批准的标签和使用方法使用,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2011-07-05 10:13:42
- 经济日报记者:
现在公众都很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所以农药大家都特别关注,而农药当中的高毒农药就成为焦点了,大家也想知道,究竟我国高毒农药目前的生产使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2011-07-05 10:21:40
- 张文明: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禁止生产使用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开始,目前已经禁用了包括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在内的23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限制了19种农药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使用。目前除生物农药、杀鼠剂以外,我国生产使用的高毒农药还有22种,最近农业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将制定的禁用方案上报了国务院。现在这22种高毒农药大部分是杀虫剂,涉及的企业大概有400多家,有900多种产品,因为有的做成了不同类型的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仓储害虫。我们也做了统计,这22种高毒农药现有生产能力大概是10.4万吨,每年产量大概是5万吨左右,大约占农药总产量的2.5%左右。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2011-07-05 10:22:10
- 光明日报记者:
我有一个关于农药残留的问题,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不能吃,吃了以后会引起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如何看待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11-07-05 10:30:43
- 顾宝根:
大家知道,农业生产需要农药,使用农药以后肯定会有残留,但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首先,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农药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评审和审定,我们国家农药登记在安全性评价方面采用的是国际的标准,我们的农药安全性评价水平跟国际基本同步。如果药剂经过试验有问题,有安全隐患的,我们不会允许它登记。第二,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在农药登记的各个国家都要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在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时,我国采用了国际的标准和方法。从具体技术来说,我们不仅考虑这个药剂在这个作物当中的残留,还会考虑这个药剂在所有登记作物中的所有风险。为了保证人的健康安全,在制定标准时,我们增加了100倍的安全系数,根据试验结果,如果说100克有可能产生隐患的话,我们会把这个评估风险扩大到100倍,也就是说我们设定的限量标准值不能超过1克,所以即使残留有所超标,离对人产生危害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安全空间。第三,各级农业部门在加大农药残留监测力度,根据去年农业部全国抽查的结果,蔬菜的农药残留合格率是96.8%。这个水平跟国际水平差不多,我想解释的是,我们检测的是原产品,就是田间采的或者市场上买的产品,实际我们在吃的过程当中,可能还要储存一段时间,还会洗涤,洗的过程当中又把农药洗掉了。另外,烹饪的过程,高温可以加速农药的分解,这样农药残留量就会很低。第四,近年来我国农药的安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已经禁止了23种高毒农药,今天又发布禁止了10种高毒农药,我们国家在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我们禁用的品种是世界最多的。现在低毒农药产品的比例比较多,所以我们农药产品的安全水平越来越高。
2011-07-05 10:31:34
-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是因为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造成的,一些人就提出,应该全面禁用高毒农药,甚至不用农药,对于这种说法,能不能评价一下?
2011-07-05 10:47:35
- 周普国:
我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在农药管理中,首要的任务是要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当然,农药是一个双刃剑,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农残超标,刚才顾所长讲的,有农药残留不等于农残超标,不是说一有农药就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只要农药残留不超标就行。所以说,保障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是我们农药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农业生产作物种类多,自然环境和条件不一样,病虫草鼠害发生比较严重,据我们初步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面积大概是70亿亩次,需要防治的是80亿亩次。目前来看,以喷施农药为主的化学防治技术仍然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我们也测算了一下,第一,通过我们植物保护,通过我们病虫害的防治,每年挽回粮食损失是总产量的15%至20%。第二,目前我们生产上使用的农药是经过了有关部门严格论证的,合理使用是安全的。第三,现有的高毒农药主要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线虫、仓储害虫,有些高毒农药的品种在短期内很难找到理想的替代品种,全面禁用可能对我们的农业生产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高毒农药禁用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稳步的态度,我们之前是禁用了23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限制了19种农药的使用,这次对现有的22种高毒农药禁用了10种,撤销了6种在蔬菜、果树、茶叶上的登记,应该说,为了保障高毒农药的使用安全,我们部也通过推行定点经营、严格市场监管、加强宣传培训和使用指导等措施,提高科学安全使用水平,努力减轻高毒农药的负面影响。谢谢。
2011-07-05 10:49:29
- 中国农资导报记者:
现在在市场上也好,人群当中也好,一谈到农药大家都很害怕,所谓谈药色变的问题,现在各个部委对农药宣传力度也很大,从普及知识面来讲也挺广的,怎么让大家好好使用农药,安全使用农药,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更大的作用?
2011-07-05 10:57:09
- 顾宝根:
农药是个双刃剑,大家说谈药色变,农药是不是安全的,我们国家农产品究竟能不能吃,是不是安全的?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谈药色变,在使用过程当中,我们制定了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技术和准则,指导农民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其中有个指标,就是安全间隔期,在安全间隔期之后采收是不会引起残留超标问题。另外,我们制定了残留限量标准,对使用农药后的农产品进行监测,来衡量或者检测农产品是不是安全的。当然,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按规定和要求使用的,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这个我想要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各项措施来提高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水平。同时,农业部正在大力改进植保防治的技术,大力推行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水平。此外,农业部也在推进标准化果树蔬菜的种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我们一直鼓励安全的、低毒的生物农药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国家生物农药、环保型农药的发展很快,近三年增加的环保型产品的数量是之前的总和,农业部为了执行高毒农药的禁用,也将出台一个鼓励生物农药登记方面的规定,目的就是鼓励和发展安全的、环保的生物农药。不光是从管理层面还是从应用层面,还是行业发展层面,我们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
2011-07-05 10:59:26
- 周普国:
我补充三个方面,刚才顾所讲的很全面。从农药品种结构上,除了禁限用以外,对生物农药我们继续研究,给予优惠政策,就是加大对它登记的支持力度,缩短它的时间。第二,在管理上,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商量,在《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中增加农药经营许可,对高毒农药的销售和禁用加强管理,在使用这个环节,就是刚才顾所讲的,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有专门的人、专门的机构从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专门的公司绝对不会使用假农药的,同时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有针对性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011-07-05 11:07:28
- 中央电视台记者:
禁限高毒农药对广大市民来说可能是好事,但是对农药生产企业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请问各有关部门会采取什么措施保证方案落到实处?另外,请问顾所长,你们家的菜是不是在一般菜市场买的,买回去以后是不是拿清水洗了以后就吃?
2011-07-05 11:10:19
- 张文明:
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高毒农药禁限用确实对生产企业影响比较大,刚才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也提到,现在还有22种高毒农药,涉及400多家企业,大部分高毒农药都是历史比较长的企业,这些农药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职工问题比较多,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在这方面,工信部也在积极争取,在国家有些财政政策上面,给现有的高毒企业一些支持。在这几年,包括我们在发改委的时候,都有高毒农药生产的专项,对于高毒农药生产企业上新的项目,我们要在中央层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同时,相关部门,包括农业部对高毒农药替代也有一定的支持,以前五种高毒农药取消的时候,不管是工业这块跟企业置换替代,还是替代品种在农业使用过程中,中央财政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2011-07-05 11:11:38
- 顾宝根:
关于第二个问题,上次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时候,有位老奶奶说,现在害怕吃蔬菜,甚至粮食,她说蔬菜买回来以后都要泡很长时间。当时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后来又没有机会。对于你的问题,我家里吃蔬菜怎么样,说句心里话,我从来没有考虑或者从来没有担心农产品农药残留的问题,我家的水果、蔬菜就是从超市或者农贸市场买来的。可能普通老百姓对农药不太了解,认为农药是有毒,但是经过科学的管理、合理的使用,再加上严格的监测,应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从来没有担心吃的水果蔬菜会影响我的健康问题。
2011-07-05 11:14:47
- 陶怀颖: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结束)
2011-07-05 11:17:45
图片内容:
会前现场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陶怀颖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伟
工信部原材料司调研员张文明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臧文超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管司调研员李小波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会议全景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会前现场
中国网 王锐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中国网 王锐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陶怀颖
中国网 王锐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周普国
中国网 王锐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司副司长刘宏伟
中国网 王锐
工信部原材料司调研员张文明
中国网 王锐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处长臧文超
中国网 王锐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管司调研员李小波
中国网 王锐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会议全景
中国网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