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12月19日上午,随着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位于清源山景区的欧阳书院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已有近千年历史的闽南四大书院再次焕发青春,古色古香,竹林冬翠,泉涧清幽的闽南建筑,成为当地游客新的网红打卡点。


古老书院,焕发青春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始于唐,兴于宋,至南宋时发展成熟,经元、明、清直至近代改制为学堂。在千年学脉的绵延赓续中,书院传承着教书育人、以文化人和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精神。宋、元、明时期,欧阳书院、泉山书院、小山书院、石井书院并称当时泉州四大书院。

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古代书院复建复兴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由泉州文旅集团权属一级企业福建清源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对欧阳书院的复建改造、建设和活化工作,进一步挖掘书院文化价值,助力泉州书院文化推广,完善景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复建后的欧阳书院建筑面积(含走廊)334㎡,室内使用面积242㎡,室外面积约700㎡。建筑风格保留欧阳书院旧址建筑布局,以泉州第一进士欧阳詹为承载,结合清源山摩崖石刻文化,将其定位集阅读、讲学、休憩、轻食多功能一体化的文旅复合空间项目,进一步丰富景区精品游线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感,提升泉州文旅产业整体形象。


与时创新,合理布局

复建后的欧阳书院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区域。室内规划分区主要为包括欧阳书室(核心讲学区):用于书法体验、研学课程、专题讲座等功能;山海奇会(笔会区):书法体验、会客、休憩、非遗文化展示;藏书区:用于图书收藏、阅读;修书室(茶室):修书、会客、展览等功能;综合服务台:用于文创产品、服务咨询、储物、物料管理、宣传陈列、办公等功能;而室外规划分区则包括为欧阳书场:满足户外活动、主题互动等功能;山灵之蕴(室外围坐读书区):可举行小规模的读书活动及游客小憩。

合理的室内外的功能分区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休闲研学之地和文化展示空间,也成为当地市民读书、游玩、休憩的好去处。



书院转型 多业并举

复建后的书院不仅具备古代书院的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功能,并且可以延伸拓展为研学实践基地(清源山研学课程体系及泉州22世遗点课程)、文化交流、团建培训活动场所等多种领域及形式。

同时,欧阳书院将在大众茶馆、公益类活动、文创销售、活动举办承接、研学课堂、新华书店阅读空间等日常经营方面共同发力。

未来,欧阳书院将依托清源山景区,在推广泉州书院文化、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等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与作用,进一步构建新型研学、文学空间,品读清源山多元文化魅力。

在书院再现复兴之势的今天,清源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江海特别强调书院的文化担当。“‘传斯道以济斯民’的襟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是书院精神的重要内容,表示在新形式下更要以发扬光大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