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2021年接近尾声。这一年,福建省南安市医疗领域改革亮点频出,在“三医”联动改革的基础上,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三个原则进行纵向推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年,南安市着眼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紧紧围绕国家医改重点,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不断推进医改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以真抓实干、多举措、多方位的改革措施,打出一套整合式医改‘组合拳’。”南安市卫健局相关责任人如是说。
“1+4+6+N” 创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南安模式
12月25日一大早,南安市医院“石铮名医工作室”门诊室已坐满了患者。家住南安市成功街的刘先生说,得知市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石铮当日坐诊,他赶早去挂了号。“石主任擅长治疗肝胆胰疾病,想请他给看看肝胆方面的毛病。”
为了让患者切实地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南安市成功引进石铮教授、陈琼华教授、杨叔禹教授、耿学斯教授、曾奕明教授、张诚华教授、陈冬梅教授等知名医学专家成立名医工作室,定期坐诊,并向基层延伸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名医优质医疗服务,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广泛赞誉。
“我市以‘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为目标,在学习‘三明经验’基础上,借鉴浙江、广东、安徽等省市医共体建设的先进试点经验,结合本市人口基数和地域特点,组织架构上采取‘1+4+6+N’模式,组建1家总医院,以南安市医院为主,联合南安市中医院、南安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光前医院发挥各自学科优势作为总医院牵头医院,规划市医院(联合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光前医院(泉州市属)、诗山、水头、洪濑等6个片区诊疗中心,下辖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泉州滨海医院(民营)及全市817家村(居)卫生所(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等),实行一体化和网格化管理。建设内容上,‘356’运行管理机制,落实‘553’保障措施。”南安市卫健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负责人陈壮明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来,我市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层层落实医改责任;做强牵头医院重点学科,加强核心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推动基层分院‘一院一品’特色专科建设,打造‘特色医院’;依托上海大学嫁接长三角高端医疗人才资源,开展学科‘精准共建’,实行‘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变‘名医个人不定期坐诊帮带医生’为‘专家团队全方位领建学科’;发挥‘健康南安发展促进会’的积极作用,全面实施‘名医带徒工程’,深化与上海大学等医学院校及省市级医疗单位的深度协作和共建。重点聚焦解决医院经营管理‘压力不足’、优质资源分散、龙头医院辐射范围不够、人员上下流动不畅、群众就医获得感不强等问题。”陈壮明告诉记者,南安市不断探索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之道,助力健康南安建设。
据悉,目前,“健康南安发展促进会”已收录南安籍在外医学专家库400余人,全职引进心血管内科疑难及急危重症诊治方面知名专家陈光铃副主任医师、王琛副主任护师夫妻;聘用洪拥军主任、叶凯主任、黄子成主任、苏志明主任、陈伟芳主任、黄双英主任、谢文吉主任等学科带头人,实行双主任制、学科带头人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
“胸痛中心”升级 开辟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成活率
“感谢民警和医护人员,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来自江苏徐州的34岁货车司机岳龙感慨地说。今年8月1日,在泉州南安市梅花岭隧道出口处,岳师傅突发心梗,经过南安市公安局柳城派出所民警及南安市医院医护人员的接力救助,他转危为安。在泉州南安这个陌生的城市,他收获了一群陌生人给予的温暖。
“患者有近20年的烟龄,加之开长途货运车过度劳累,种种因素导致心梗。发生心梗后,每秒都有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死亡率逐渐升高。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南安市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贤庆说,幸运的是,患者就医意识强,懂得第一时间求助民警,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经过手术,岳师傅的病情转危为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陈贤庆介绍,南安市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2010年,是南安市医院的重点科室。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南安市医院成为福建省首家基层版“中国心衰中心”以及全省第六家基层版“中国胸痛中心”。
“科室目前基本能够完成国家规定的《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对心血管内科的各种疾病的进行规范诊断与治疗。”陈贤庆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及院领导的支持下,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已开展食道调搏术、食管内心电图、24小时遥测心电图等新技术。目前,心血管内科已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置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左心室造影等新技术,顺利完成手术近百例,为急性胸痛患者的及时救治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实现新技术突破的同时,南安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积极做好学科规划,已引进高层次人才,力争“胸痛中心”升级,建设标准版“中国胸痛中心”,并在总医院内推动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形成南安市胸痛救治一体化,让胸痛中心辐射全市170多万市民,为健康南安贡献力量。
基层胸痛救治能力是南安市救治急危重症能力的缩影,是医改惠民政策落实的重要策略,是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的具体行动。这一年,在与南安人民一起继续坚守抗疫的同时,伴随时代变迁的南安医改,也一同经历了几多变化。从医共体管理到医保基金量化考核,从高端资源嫁接引入模式到急危重症一体化建设模式......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为南安人民健康福祉提供更高层次的保障;每一次的改革进步,都为守护健康南安提供全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