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本次全国爱肝日的主题为“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其中,全面推进丙肝消除行动,已经成为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

据统计,我国丙肝病毒感染者总计约有1000万,距离达成丙肝消除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教授表示:“丙肝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多数丙肝患者感染后无症状,长期没有接受规范治疗,丙肝可导致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重视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危害。如果有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应该主动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里,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修足、文身和打耳洞等行为,可能因黏膜破损而出血,也会造成丙肝病毒的传播。

由于丙肝的隐匿性,很多感染者都未能主动筛查、及时治疗,以至于发展到了肝硬化、肝癌的阶段。为消除丙肝威胁,2021年9月15日,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下称《工作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国家丙肝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愈患者,显著降低丙肝导致的肝癌和肝硬化死亡。

作为丙肝“微消除”先行先试的省份,四川省在丙肝防控方面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冯燎表示:“随着创新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丙肝已经具备了条件。在我们长期跟踪和调研中发现,检测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由于检测不足,很多感染者没有尽早接受治疗。

泛基因丙肝创新药扩大覆盖

唐红教授表示:“所有HCV RNA阳性的患者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清除丙肝病毒,可以最大程度逆转肝纤维化,阻止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唐红教授表示:“《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指出:慢性HC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已经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泛基因型时代,优先推荐无干扰素的泛基因型DAA方案。针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口服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现在已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地提高了丙肝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例如患者使用泛基因型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要一天一片,大多数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即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

“成都模式”试点丙肝“微消除”

作为我国丙肝“微消除”的重要试点,成都市针对丙肝发病率较高的某些区域开展了丙肝“微消除”行动,通过辖区居民家庭医生体系分片管理,定期随访的方式,提供免费筛查,对于所发现的感染者,通过绿色通道转入定点医院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中和治疗后再由签约家庭医生进行随访。

冯燎介绍:“根据四川省疾控中心的统计,从2018年10月启动到2021年12月底,这一项目总共筛查超过了5万人次,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初筛阳性900多人,复查800多人,复查率超过80%,确诊500多人。目前治愈和在治患者总计435人,治疗率超过82%。这一项目探索建立了技术培训、健康教育、宣传动员、检测发现、医疗救治、随访管理和综合防控全过程全方位的丙肝综合防治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大众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早检测、早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因丙肝导致的疾病负担。”

唐红教授介绍:“在丙肝院内筛查诊治方面,华西医院已经建立规范的临床路径,患者在非感染科接受治疗时,如果发现患者有丙肝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均建议进行HCV检测。如果检查发现已经感染HCV,需要将他们转诊到感染科或者肝炎门诊治疗。通过专门的绿色通道,为高危人群提供一站式的筛查、诊断、转诊和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丙肝患者的就诊率和治愈率。”

让更多患者主动接受筛查及治疗,实现“愿检尽检”,落实“应治尽治”,中国早日消除丙肝的终极目标,除了政府的支持与投入,还需要诊疗机构、制药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和配合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