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点亮心灯》微电影研讨暨心理健康短视频开发座谈会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如期举行。会议得到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的精心指导,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办,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中山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及广东省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承办。来自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新华社、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电影家协会、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50余人参加。
会议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主持。与会领导和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普遍认为《点亮心灯》微电影在倡导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主持会议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原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应剧组邀请欣然为《点亮心灯》微电影题写片名,并书面称赞该影片主题突出,制作精良。希望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宣传倡导工作,丰富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献计出力,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增添光彩,还请有关同志代为转赠主题书法作品。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姚宏文向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赠送“关爱老年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书法作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书记孙向红向广东省中山市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任蒋廷云赠送“点亮心灯” 片名题字书法作品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主任黄长群向中国电影家协会导演朱少宇、著名喜剧演员杜帅赠送“点亮心灯”片名题字书法作品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姜雯向中山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任衍镇赠送“点燃心希望,开启新航程”书法作品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对心理健康短视频系列开发寄予厚望,并指出传统文化、音乐是人们正常心理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心理健康促进方面,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总结经验,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影视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讲话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孙向红,希望以此次《点亮心灯》微电影的成功制作播出为契机,加强未来心理健康短视频系列的开发与合作,共同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老年人群甚至更广泛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非常愿意为心理健康短视频的开发提供专业力量支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书记孙向红讲话
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副书记许柏林对《点亮心灯》微电影制作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敬业精神深表赞赏,并分别从“题”、“点”、“节”三个方面阐述了该片的社会意义与艺术呈现。他希望心理健康系列短视频开发要把握住宣传倡导的亮点、建立心理健康的支点、把握社会心理的痛点、关注大众心理的拐点、重视心理事件的社会散点,注重细节,刻画人物,提供科普知识,用艺术服务大众心理精神健康!
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许柏林发言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表示,当前心理健康科普更期待全社会普及。社会上存在的青少年自杀、抑郁症等问题,很多是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全面,亟待科普。《点亮心灯》微电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要积极宣传推广。心理健康短视频开发前期对心理健康类知识点的确定,典型案例的征集也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发言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唐榕教授从故事选题、艺术创作、影像表达及演员表演几个方面对《点亮心灯》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认为该微电影颇具社会意义与启示价值,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她还建议微电影创作,要形成影响力,就应注重系列化打造、品牌化开发。期待今后有更多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微电影奉献给观众!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唐榕教授发言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同志表示: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是能够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发挥作用的。无论是写书法、写对联还是听音乐,对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大有益处。李培隽同志建议未来在全国各地的康养院、康养病房设示范点,积极引导康养患者通过艺术的形式锻炼身体机能,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发言
新华社音视频部专题室主任李杰坦言,心理健康类视频的开发可以结合现在新媒体发展趋势和短视频传播方式,去打造形成系列化、品牌化的作品,通过系列化短剧的方式来征集和创作,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弘扬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创作形态与节奏一定要适应大众的短视频观看习惯,通过每集剧情化的故事,片尾可以附30秒到1分钟的心理科普内容,以较小的成本,将内容做得更丰富、更深入。
新华社音视频部专题主任李杰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赵晖在会议提到,《点亮心灯》剧本的选题是以家庭为依托,由点带面,层层递进,逐步展现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点亮心灯》微电影的制作,不仅是艺术形态的融合,更是跨界——心理健康行业与文艺界的融合。影片既有家文化、家风的传承,又展现了社区文化、邻里之间的温情,同时点亮了医患关系、凝聚了权威心理机构的专业力量,也给未来健康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个新的契机,可谓亮点频频、灼灼其华。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赵晖发言
《点亮心灯》编剧李传旭、导演朱少宇、首席制片人蒋廷云、主演杜帅、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公司总经理吴耀辉、广东省广播影视剧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志伟等纷纷发言,表示将积极支持并参与心理健康短视频开发与制作。
与会专家针对心理健康短视频开发展开充分讨论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文/李哲、刘诗君、李传旭、齐璇、陈昱伶 图/师冬梅、刘艳斌、迟昊辰、林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