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今年来,福建省泉州市西坪镇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对标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目标,牢牢把握三个工作重心,以“引才聚才、产业发展、镇区改造”为切入点,交出一份乡村振兴整镇推进“西坪答卷”。
“三篇文章” 做好人才工作
今年,西坪镇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先德、国家非遗项目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等专家到茶禅寺、茶源古道各地调研、参与指导铁观音核心区、茶源古道建设等工作,现场听取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汇报。专家们根据西坪镇“农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做好“双世遗”传承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高起点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线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人才聚则产业强。一直以来,西坪镇积极写好人才引进“三篇文章”,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
做活“引才聚才”文章,把四海贤能招进来。坚持“双世遗”工作和人才引进同频共振,邀请专家参与指导“双世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
探索“闽台乡建乡创”新模式,引进厦门大学台湾人才团队编制《茶文化核心步道优化提升方案设计》;拓展高校学生与本土“专家”技术交流,邀请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安溪茶学院师生52人次,开展茶文旅发展建设、乡村治理课题调研。
做活“培才育才”文章,让本土精英冒出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在2022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5人、1人荣膺“中国制茶大师”称号的基础上,加大培育力度,今年来2人受推荐为福建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入选“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推荐名单。
做活“留才用才”文章,使人才生态优起来。为紧密人才联系,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形成人才“流”起来的良性互动,不仅深化“党建+”邻里中心和西坪人才之家等平台载体应用建设;还举办了“品茶韵 话农遗 谋发展”高层次人才茶话会,共谋茶文旅发展“金点子”、“新路子”。
“三点一线” 做好产业发展工作
今年来,西坪镇积极践行“三争”行动,以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工作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做出三个“新”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学争优,争创新机制。成立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西坪镇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方案》,强化业务指导和进度管理,挂图作战、张榜公示,力促整镇推进工作落实落细。
敢为争先,引进新产业。协助魏荫、传奇会、中闽魏氏等本村龙头茶企流转茶园,建设茶庄园、展览馆、初制厂。引进农业种植项目推进撂荒地复耕工作,推广淮山种植100亩,改扩建松岩村、南岩村10余亩香菇种植基地,试验茯苓和莲藕种植,挖掘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多元,带动村民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增收。
实干争效,统筹新项目。作为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西坪镇以茶为本,依托当地的特色茶产业、人文资源和生态景观,联动周边乡村和村民,深化“古建+茶+信仰”主题建设,实施全国文保“安溪土楼”消防工程,持续推进南岩村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启动日月寨古建筑保护修缮二期工程;建设“中国乌龙茶文化交流中心”海丝茶路主题展馆,建立镇域旅游标识系统,打造特色镇域主题IP和安溪茶文化形象窗口阵地。
“三个加法” 做好镇区改造工作
“有点不一样,真的有点不一样。”西坪镇村民说到。今年来,镇政府从村民生活出发,微改造,精提升,“绣”出镇区诗画新卷。
“我镇加速粮站食品厂片区改造,组织拆除危房5座;启动安平B地块收储出让,招商选资引入茶企电商总部运营中心,有效提升镇区形象,完善城镇功能,提高镇区承载力。对标先进村镇,组织镇村干部到先进村参观学习3场次,深入镇区重点村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营造全民共建氛围。对镇区电线杆、墙体等各类基础设施统一清洁、粉刷,面积达800㎡;依法整治、拆除镇区违法违章建(构)筑物、临时搭盖54处,启动实施222户174栋裸房整治。”西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泉州按照“强镇引领、以镇带村、连村成线、村兴民富”工作思路,创新性以镇域为载体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具有泉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西坪镇不仅走上了这条路,还走得稳,成绩颇丰,是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浩荡春风中,产业富、口袋鼓、村民乐便是当下西坪面貌的最佳诠释。(彭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