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show=t">文字实录?show=p">图片实录" target="_self">返回直播页

政协委员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记者会

 2011年3月6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陈锡文、李德水、王金祥、王钦敏、杨凯生、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show=t" id="wenzi" class="nav1">文字实录 ?show=p" class="nav1">图片实录 " id="navback" class="nav1">返回直播页

活动标题

  • 政协委员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记者会

活动描述

  • 2011年3月6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陈锡文、李德水、王金祥、王钦敏、杨凯生、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2011年3月6日上午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陈锡文、李德水、王金祥、王钦敏、杨凯生、王文彪将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2011-03-06 10:03:35

  • 中国网:

    厉以宁简介: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2011-03-06 10:03:58

  • 中国网:

    陈锡文简介: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1-03-06 10:04:10

  • 中国网:

    李德水简介: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党组书记。

    2011-03-06 10:04:25

  • 中国网:

    王金祥简介: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2011-03-06 10:04:39

  • 中国网:

    王钦敏简介: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党务副主席。

    2011-03-06 10:04:52

  • 中国网:

    杨凯生简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11-03-06 10:05:03

  • 中国网:

    王文彪简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

    2011-03-06 10:05:17

  • 张秋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2011-03-06 10:05:36

  • 张秋俭: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现在开始。记者会的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011-03-06 10:05:56

  • 张秋俭: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011-03-06 10:06:09

  • 张秋俭: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2011-03-06 10:06:26

  • 张秋俭: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是人民政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全国政协委员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成效显著。

    2011-03-06 10:06:41

  • 张秋俭: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全国政协委员将积极实施十二五规划献计出力。

    2011-03-06 10:06:56

  • 张秋俭:

    今天我们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回答记者提问。

    2011-03-06 10:07:21

  • 张秋俭: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记者会的委员:

    2011-03-06 10:07:37

  • 张秋俭: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王金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党务副主席王钦敏;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2011-03-06 10:08:06

  • 张秋俭:

    今天记者会大约一小时左右,现在请记者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

    2011-03-06 10:08:23

  • 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记者:

    请问李德水委员,您认为“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同时,具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突破。另外,“十一五”时期还有三个指标没有完成,您对此做何评价?谢谢。

    2011-03-06 10:08:40

  • 李德水: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是非常重大的问题。

    2011-03-06 10:09:05

  • 李德水:

    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大的课题,也可以说是主旋律。这个题目要说起来,我认为在当前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各国都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1-03-06 10:09:32

  • 李德水:

    2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国会说,美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再回到危机爆发前的那种发展方式上去。中国也是一样,在着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全球普遍性的重大话题。

    2011-03-06 10:09:45

  • 李德水:

    同时,这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从1995年编制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个五年计划下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不少的成绩。但是为什么现在还要强调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所以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011-03-06 10:10:04

  • 李德水:

    特别是当前,我们再也不能够以盲目扩张、以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当前转变经济方式的紧迫性非常突出。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方面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2011-03-06 10:10:17

  • 李德水:

    我们现在的经济基础、经济总量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财力、工业化的水平都跟以前不一样。所以,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了。当然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当今经济社会中有很多困难,我们在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比如收入分配问题,比如当前通胀预期比较高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等等,包括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应该说,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有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更突出地表现出来。

    2011-03-06 10:10:39

  • 李德水:

    我们对待困难并不害怕,对于战胜困难,我们充满信心。

    2011-03-06 10:10:52

  • 李德水:

    最近英国一篇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国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走过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通胀率,CPI达到24.1%,“九五”提出的是反通胀的任务。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2000多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那是多困难的局面。

    2011-03-06 10:11:04

  • 李德水:

    当时我们的商业银行背负着沉重的不良资产的负担,资本充足率很低,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我们这场金融危机受的冲击那更是严重的,比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得多。

    2011-03-06 10:13:19

  • 李德水:

    亚洲金融危机中,我们1998年出口,从1997年的21%的增长率下降到0.5%,出现了那么多的困难,而我们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2009年的出口是负增长,想想这是多大的影响。但是我们挺过来了,我们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1-03-06 10:13:31

  • 李德水:

    所以,2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篇文章说,“中国熟练地处理和战胜了这些几乎让其他任何国家都会头疼的重大问题,谁还能怀疑中国解决当前困难的决心和驾驭经济挑战的能力呢?”外国人都做出这样客观的评价,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没有信心呢?

    2011-03-06 10:14:50

  • 李德水:

    刚才讲到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大的,我想粗略的点点题,谈几个方面。

    2011-03-06 10:16:13

  • 李德水:

    第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均7%。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中国经济到了“十二五”就没劲了呢?不是。如果按照过去那么干,10%都是可能的,为什么要强调这个7%呢?我的理解,这就是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上面来,要把发展和所得的成果更多的用到民生上来的这种坚定的决心。“7%”标志着“十二五”期间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过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不能再盲目地铺摊子,要防止在地方上把“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层层加码的现象,要把“十二五”规划落到实处。不追求高速度不等于可以轻松一些、可以偷懒一些,绝不是这样。相反,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建设“两型社会”,需要我们下更大的苦功夫,做更深入、更艰苦的工作才能够做到。

    2011-03-06 10:17:12

  • 李德水: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靠科技进步,要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

    2011-03-06 10:18:27

  • 李德水:

    第三,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我研究分析了近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额、固定资本形成、最终消费、企业利润,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倍数关系,各增长了多少倍。从这里面可以看出一个情况,增长倍数最低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其次是最终消费,这反映了我们的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结构,也说明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比较多的以利润的形式流向了企业,以税收的形式流向了财政。居民收入本来增长不多,由于社保体制还不完善,居民消费有后顾之忧,所以又把很多钱存在银行,储蓄的增长倍数也是很高的。企业和政府就利用利润和税收以及居民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投资和发展生产,增加出口,这成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的一个重要特点,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动力。这种形式和发展方式,也可以说是我们发展方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2011-03-06 10:18:39

  • 李德水: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个提高”,即: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提高”、“两个同步”非常重要,我理解是“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之一。

    2011-03-06 10:19:56

  • 李德水:

    这里面我建议,“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这个提法还要考虑到,重点应该向中低收入居民方向倾斜,叫“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不同收入的居民本身差距就很大,基数很悬殊,如果所有居民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就必将使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更加恶化。所以在政策设计上要做好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做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按照国外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中产阶级。这样我们社会从消费能力来说就会大大提高,扩大消费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011-03-06 10:21:36

  • 李德水:

    第四,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是农村。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是进一步拉大的,去年有所缩小,整个十年是拉大的。中国农村户籍人口8亿多人,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较低下,当然这也正是我们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深化农村改革,努力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我们更多的看到大家提到的是工业、二产,其实一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相当繁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

    2011-03-06 10:22:42

  • 李德水:

    在历史上每当紧要的关头,我们党都会把目光投向农村,农村成为中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成为开启未来的一把钥匙。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去农村找到了革命的基础;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邓小平也在农村找到了发展的源泉;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我们要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需要到农村去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1-03-06 10:23:50

  • 李德水:

    第五,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我们的三产比重太低,这也说明我们的潜力巨大,也是提高生产率、调整结构、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

    2011-03-06 10:24:55

  • 李德水:

    第六,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和发展速度,要达到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目前的水平,至少需要30年。也就是说,通过加快城镇化,我们就可以保持中国经济至少在30年左右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大城市不能够无限的扩张了,城市病已经很多了。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乡镇,并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地结合起来。

    2011-03-06 10:25:32

  • 李德水:

    第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如果市场经济秩序不解决,我看危害极大。要规范市场行为,食品安全没有保障,还怎么消费呢?市场经济的灵魂是“诚信”二字,要提高违法和丧失职业道德的“犯罪”成本。市场经济绝不是无法无天的经济,绝不可以昧着良心、不择手段去牟取暴利,而首先是法律经济,必须在法律框架和商业道德的约束下,通过正当的手段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觉得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行为是保证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

    2011-03-06 10:25:44

  • 李德水:

    第八,要完善干部政绩的考核制度,增强“忠职”意识。我们各级干部干工作到底为了什么?不是为了个人的升官,而是真正为人民办事。昨天总理深情地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一切都要为人民服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有了重要的保障。

    2011-03-06 10:26:27

  • 李德水:

    第九,坚持改革开放为动力。扩大内需也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都要坚持改革开放,把一切阻碍我们前进的不合理的东西、一些体制上的毛病改掉,虚心学习国际上一切先进的经验。我相信“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大的进展,取得很好的成绩。

    2011-03-06 10:28:25

  • 李德水: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十一五”规划有些指标没有完成。我真要好好评价一下,“十一五”规划从总体上看,“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胜利完成了,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句话,其中有许多指标远远超过了预期。我认真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里面,主要指标一共列了23项,表上是2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一共是23项,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了。预期性指标14项,总理昨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有3项没有完成,哪3项呢?1.服务业增加值;2.服务业的就业比重;3.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这三项指标没有完成。究竟差多少呢?我谈谈我对这三个指标和已经完成了的约束性的指标怎么看。

    2011-03-06 10:29:38

  • 李德水:

    第一,我讲约束性指标,就是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十一五”规划设定的目标,五年累计下降20%,我们最后的执行结果,累计下降19.1%。规划里面提的是20%左右。大家要看到这两个字,很多指标是没有“左右”的,这个指标有“左右”,19.1%是不是在“左右”范围内?从我们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合理的误差、允许的范围,应该说是完成了。如果不是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本来可以完成得更好一些。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一揽子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基础设施项目,它必然会比较多的消耗能源,凡事总是有得有失。由于这些重大举措,使我国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并且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准备了后劲。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应该说,功不可没,我们是大得小失,对这个问题应该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2011-03-06 10:31:49

  • 李德水:

    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十一五”规划是43.3%,2010年达到43.0%,差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服务就业比重也是没有完成的,虽然没有完成,只是0.3个百分点,再加上这是预期性的目标,而且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2008、2009年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二产比重上升挤占了三产的比重,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希望我们三产今后能够加快发展。

    2011-03-06 10:33:48

  • 李德水:

    第三,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总理说没有完成的,规划目标达到2%,2010年实际达到的是1.8%,这是预期目标,但是要引起高度重视。我说几句话,2007年的时候,全世界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水平是2.2%,多数国家平均水平是2.45%,美国是2.67%,日本是3.44%,我们“十一五”期间这个比重从1.3%提高到1.8%,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来的是,2015年达到2.2%,也只是相当于全世界2007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国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说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国际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科技创新水平的竞争。奥巴马在1月26日发布的《国情咨文》中讲的第一条是就业,接下来就是强调,我们要鼓励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尽快提高这个比重,加大投入。但是,即便经费落实了,如何使用也是一个大问题。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把经费都安排了,预算有了,但是到了年底完不成。

    2011-03-06 10:34:42

  • 李德水:

    另外我想跟大家说两个“第一”,中国现在有两个世界第一。一个是研发人员,到2009年年底,我们有318.4万人研发人员、科技人员,这是世界第一,超过美国。近年来我们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的100位之后,我们必须尽快改革我国的科研体制和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考核机制,让我们宝贵的科研资源能够出更多有用的成果,绝不能以发表多少论文去论英雄,要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谢谢。

    2011-03-06 10:37:12

  •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厉以宁委员。一是关于就业,“十二五”规划将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请问您觉得这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吗?二是关于物价,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稳定物价您认为还应该采取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2011-03-06 10:37:34

  • 厉以宁: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来回答。首先谈就业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增长主要不是看它的速度,而是要看它的质量。7%也不是低增长率,但是对就业问题,在中国当前主要依靠结构调整,首先是产业结构要调整,因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了,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就业。在民营经济方面要加大发展,因为能够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经济。另外,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2011-03-06 10:38:59

  • 厉以宁:

    我最近到重庆调研,在重庆出台了一个政策,“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什么是微型企业呢?一是包括业主本人在内,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的就是微型企业;二是创业时的资本不超过10万元。这个微型企业可以得到政府给他的优惠政策,什么优惠呢?减免税,帮你得到贷款,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包括担保等等。三是职工的培训由政府承担。四是加快注册登记手续,加快银行开户手续,这就掀起了全民的创业热。经过调查,这项政策适合于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工人、退伍军人、残疾人和库区移民。重庆在短短几个月内开户1万多户,增加就业10万人。从这条路子来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重视结构调整,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011-03-06 10:42:37

  • 厉以宁:

    关于物价问题,2010年开始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要素成本上升的因素,还有国际物价上涨的因素。为什么人民银行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呢?为什么提高利率呢?就是让后面的流通量回归到正常的水平。而且可以根据后面流通量的情况采取措施,但是这个措施是有力的。这次上升中,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占了主要地位,而农产品价格上升原因有很多,有气候原因,有销售地点和生产地点距离过长的问题,中间的成本就大了,也不排除有人为的炒作因素,所以政府出台了这些措施,要怎么来避免囤积居奇、人为炒作。人为采取的这些措施对抑制通货膨胀是得力的,是有效的。你刚才问的问题当中,估计今年通货膨胀率是多少。温总理的报告里面,希望物价上涨率在4%。但是我们要讲有两个重要因素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第一个因素,石油价格,国际上涨怎么办?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因为我们是个进口大量石油的国家;第二个因素,气候变化如何。今年国际国内对农业产量有多大影响我们控制不了。我作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只能这么回答,撇开国际上的因素不谈,从我们国内来讲,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可以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011-03-06 10:42:53

  • 新华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陈委员,您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今年的旱情对于粮食安全和粮价的稳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农民增收方面会有哪些举措?会出台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谢谢。

    2011-03-06 10:44:53

  • 陈锡文:

    关于旱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我想讲这样三句话:第一句,一段时间以来的旱情对中国粮食生产一定会有影响;第二句,这种影响不是太大;第三句,经过努力,当然我们也希望气候能好转。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利因素有可能被克服甚至消除。之所以这样讲,第一,我们现在发生的旱情所影响的粮食作物的比重有限。大家都知道,现在长在地里的粮食是冬小麦,就是今年6月份的夏粮。正常年景下,每年我们播种的冬小麦是3.4亿万亩,而我们全年播种的粮食面积是16.5亿亩,所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不足20%。夏粮的产量正常年景下大约是2400亿斤,我们去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0916亿斤。所以冬小麦的比重,仅仅占全年粮食总产量比重的22%左右。所以我说它占的比重不大。

    2011-03-06 10:46:15

  • 陈锡文:

    第二,受灾是局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八个省,分别是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和甘肃省。这八个省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这八个省的播种面积超过2.7亿亩,大约占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的80%。但是在这八个省中,大家在春节之后,2月8号到9号,那时候受旱最严重,大概受旱面积1.1亿亩。也就是说,占全国冬小麦总面积的3/1。这两个数字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第一,冬小麦总产量不到全年总产量的4/1,而这次受旱面积又不到冬小麦播种面积的1/3,这两个数字一乘就是1/12。但实际上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抗旱高度重视,国务院在春节前后连续两次召开常务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为这次抗旱,对这八个省拨付了129亿元,已经到位。所以,经过20多天的抗旱之后,再加上这中间有三次雨水的降临,也帮了大忙。到我们政协会议召开之前的3月2日,这八个省的受旱面积已经减少到了2800万亩左右。也就是说,春节以后的受旱面积的75%已经缓解了。我们想下一步继续加大抗旱力度,如果气候再变化的话,因为已经到了春天,谷雨、清明,都可能有新的降水。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把这种影响降低甚至消除掉。

    2011-03-06 10:47:45

  • 陈锡文:

    刚才说到粮价的问题,目前全球的粮价已经突破了2008年最高点,谷物交易市场的主要粮食品种,比如小麦、大米等等,几乎和去年同比翻了一番。国内的粮食生产和市场供给始终比较稳定,所以价格上涨也有限。刚才厉老师讲了,去年的3.3个百分点的CPI上涨中,大概农业、农产品、食品上涨7%左右,其中粮食上涨大约是18%。到目前为止,今年以来中国的粮食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不到20%,和全球涨了100%的情况相比,应该说不到它的1/5。昨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一定会采取多种措施,尤其是发展设计、改善流通、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及保证对低收入者的物价补贴。

    2011-03-06 10:55:17

  • 陈锡文:

    通过这一措施,我相信中国的粮价会基本保持稳定。当然由于成本的上升、气候的因素等等,徐徐上涨的情况不排除,而且我作为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来看,粮价多少涨一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好处的。

    2011-03-06 10:57:38

  • 陈锡文:

    关于第二个问题,你讲到“十二五”期间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关心的。刚才德水委员也讲到,中国真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希望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农民收入在“十一五”期间增长的状况是相当好的。去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19元,这是一个历史最高值。去年一年增加了766元,也是一个历史最高值。但是和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去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9109元,他们之间的差距是1:3.228。我为什么说“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状况是好的呢?因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实使农民增收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回想到“十五”期末,也就是“十一五”之前,在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那一年的差距是1:3.224,也就是说五年之前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差距是1:3.224,五年之后这个差距为1:3.228,可以说基本没有扩大。再回顾往前看,实际上从“九五”开始一直到“十五”,这20年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从“七五”提出的1:1.86扩大到了“十五”期末的1:3.224,但“十一五”基本没有扩大。

    2011-03-06 10:59:40

  • 陈锡文:

    这说明这些年来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是有效的,比如减轻农民负担,免收税收,比如增加对农业的补贴,比如制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比如大力培训农民工的专业职业技能,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的各项权利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昨天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讲到了。而且我相信“十二五”会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所以也可能“十二五”期间农民的收入增长会出现一个拐点,就是从扩大到停止扩大,到城乡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2011-03-06 10:59:56

  • 人民政协报社记者:

    我想向王钦敏委员提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目前自主创新的现状?在“十二五”时期我们继续推进自主创新,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谢谢。

    2011-03-06 11:00:17

  • 王钦敏:

    关于自主创新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我想这应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记得在2009年,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了6万亿,所以它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现在自主创新的一个很大的现状是,成为国家政府跟民众的一个共识,特别是在这方面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政策,刚才德水委员也谈到了,我们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个很重要的抓手,那就是科技创新。在重大成就方面,比如说每秒钟运转速率达到千万亿次的高级计算机的计算中心在我们国家,这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

    2011-03-06 11:00:44

  • 王钦敏:

    再比如,我们的载人航天、探月卫星,还有载人深潜,在这些方面都是突破性的。关于现状方面,我估计大家在网上,政府都有发布。我现在主要想说一下政协委员对大家刚才提的自主创新如何入手,作为政协委员大家都特别关心这个,因为现在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政协委员在这方面也义不容辞,特别关心。

    2011-03-06 11:01:50

  • 王钦敏:

    自主创新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作为国家的一个大的战略。这个系统工程开展以来,成绩很多,但是也碰到不少问题。从系统工程这个概念来看,既然是系统工程,就有很多环节需要加强,需要我们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协商议政,这是我们的责任。在很多环节上如果没做好,这个系统工程可能就会出问题。比如,前几天美国发射那颗卫星,就是因为一些小的环节可能就影响到整个大局。从这个概念来说,自主创新作为国家一个顶层设计、一个系统工程,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06 11:02:04

  • 王钦敏:

    主要我想讲三点:第一,产学研。一讲到自主创新就讲到产学研,这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产学研结合来开展自主创新,就是产业、学校跟研究所结合起来开展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这个概念就要求科技创新必须对生产力方面有所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产业化这个环节目前不是很理想。这是我们政协委员经常热议的问题。现在科技有一个特点,对产品来说,产品的周期缩短了,如果你不创新的话,马上就被淘汰了。

    2011-03-06 11:02:16

  • 王钦敏:

    比如说现在记者用的照相机,20年以来,几乎是8个月就换一个版本,8个月就换一个新产品,我们的手机就不断有新产品。自主创新对很多高新企业来说,甚至对我们来说,都是生命线。这里面有一些环节值得探讨。严格说起来,产学研问题出在哪里?产、学、研三个是利益不同体,把利益不同体弄在一起的话,用一个什么样的纽带捆绑在一起呢?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把它们弄在一起做一个项目,但是一旦项目拿到以后,钱一分完以后就各搞各的。或者说有一个成果以后,知识产权分割不清,你也有你的产权,我也有我的产权,因为是利益不同体,你做那个产品,我也做那个产品,你卖500万,我卖450万,这样大家都没有利润,那就没有能力投入新产品的研发,这就形成了恶性竞争,所以说环节是很重要的。

    2011-03-06 11:03:12

  • 王钦敏:

    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了入手点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有两个,一是政府的引导,我们政府应该怎么引导,就是政府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二是资本要注入,因为产业化研究的成果可以出来,这个成果到成为产品,能够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上面的投入是10倍甚至是100倍,这钱谁来出?怎么出,怎么引导?如何结合?这是关键。我觉得应该是产学研加上一个资本,这样就是经济跟科技两张皮的问题,资本一注入以后,资本有一个运作机制,很多产品的知识产权标准就可以保护住,保护住了以后就有一套机制,保护住以后才能成为产品,才能把产品作为一个真正市场化的产品。从整个系统工程来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投融资体系,科研自主创新里面的一个投融资体系或者风险投资体系怎么建设,这是政府可以引导的,这可能是一个切入点。

    2011-03-06 11:04:30

  • 王钦敏:

    但是投融资体系里面一个接口在什么地方呢?银行业经常问我们,因为他们没法评估,这个产品到底到什么程度,有一个评估体系,所以这个评估体系到底怎么做,由谁来做?现在的评估体系为什么公信力不高,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怎么来引导。这是自主创新的切入点,集中到评估体系、到投融资,这个体制一理顺,风险投资等等很多东西路就顺了。

    2011-03-06 11:06:14

  • 王钦敏:

    第二,商业模式的问题。现在商业模式也是解决经济跟科技两张皮的问题,科技部部长万钢经常讲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个概念就非常好,要非常注意商业模式如何运行。目前商业模式上有入手点,这个入手点就是中介的问题。营销的中介服务、产品技术代理,在国外有研究所,就是把技术直接转让给中介,让代理去做商业宣传,而不是研究人员到处跑,到处做商业宣传。现在如何理顺机制问题,这也是我们讨论时候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2011-03-06 11:07:20

  • 王钦敏:

    我们的第三产业,科技既然是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这中间的环节和接口可能要注意,我们现在营销方面的人才比较少,这跟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能也有关系。还有商品品牌的打造跟标准的建设,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些环节要什么?我们现在可能就缺少在这个入手点如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很多行业的标准都靠行业自律。

    2011-03-06 11:08:15

  • 王钦敏:

    第三,总书记非常强调科学的管理体系,所以管理体系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怎么样的经济化,怎么样作为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做好,管理体系里现在有一个东西,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在顶层这个角度是非常重视的。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的时候,我专门记了一段话,我听完以后,觉得这句话是关键。这句话是“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跟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这就牵扯到部门之间的科技资源问题,钱怎么花的问题。

    2011-03-06 11:09:50

  • 王钦敏:

    还有区域之间的综合配置问题。科技部现在正在做科技体制的管理,科技计划体制的管理,这也是昨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所以现在科技部正在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说,怎么样更多地发挥人的作用、钱的作用,发挥我们统筹宏观调控,统筹配置的作用。以上几点都是切入点,我记得国务委员刘延东说了一句话,怎么样用科技高效地管人、管钱、管计划,我们现在都在做这方面的建议。

    2011-03-06 11:11:27

  • 张秋俭:

    非常感谢委员们认真负责任的回答。因为时间关系,建议我们在提问题和回答时都简练为好。谢谢。

    2011-03-06 11:12:53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想请问王金祥委员一个问题,您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2011-03-06 11:14:35

  • 王金祥:

    在近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场非常严峻的斗争中间和在为“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的过程中间,政协的几位主要领导和不少政协委员,特别关注我们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要应对金融危机,要能够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间占据比较主动的地位,就需要特别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关注能够引领今后产业升级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2011-03-06 11:15:05

  • 王金祥:

    应当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十一五”期间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是很好的。我这里有几个数字,1.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值,2005年只有34000亿,而到2010年就达到了76000亿,这个数字居世界第二位。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我们已经达到了416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一位。因此,应该看到在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中,我们高技术产品的制造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11-03-06 11:15:50

  • 王金祥: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数字虽然排在前面了,但是关键有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很多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二是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在价值链中还总体处于低水平,产品的附加值还是比较低。我有幸跟随贾庆林主席、王刚副主席,郑万通副主席等领导在江苏、河南、陕西、河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做了调查研究。就感觉到目前我们国家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家积极性很高,但是也有一些无序发展的苗头。

    2011-03-06 11:16:12

  • 王金祥:

    所以,对今后如何能够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政协向党中央、国务院几次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就是强调要对战略性高新产业的内涵、外延、目标范围以及政策环境和战略定位能够比较好的得到国家支持。我们非常高兴的是,国务院已经在去年10月就这个问题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把人民政协在调研中的一些重要思路、重要意见都在决定中反映出来。

    2011-03-06 11:18:32

  • 王金祥:

    下一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定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规划引导、统计监测、布局优化、重点突出方面进行很好的协调部署,我们也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一定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谢谢。

    2011-03-06 11:18:50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提给杨凯生委员,我们知道“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您认为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另外,“十二五”时期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谢谢。

    2011-03-06 11:19:48

  • 杨凯生:

    谢谢你的问题。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贯穿整个“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条主线。要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我们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如果要说机遇的话,恐怕是在我们加大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力度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银行自身更多的发展空间。要说挑战的话,就是怎么顺应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趋势,来加快银行的自身转型,比如资产结构的转型、盈利结构的转型、服务结构的转型,业务布局结构的转型,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

    2011-03-06 11:20:31

  • 杨凯生:

    我想下一步在整个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过程中,银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我们要按照国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资源低耗和环境友好的基本要求,积极支持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支持这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与这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相称的信贷结构。

    2011-03-06 11:21:26

  • 杨凯生:

    现在以工商银行来说,在去年年底我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减排领域的贷款金额超过61000亿,去年一年在这方面的贷款增长幅度超过17%,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但是我们现在有个计划,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我们在这些领域的贷款要争取翻番,要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来投向这些重要的产业。

    2011-03-06 11:22:19

  • 杨凯生:

    再比如说,我们对一些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行业的贷款,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七大行业产能是比较过剩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制造、造船业等七个行业,我们对它们的信贷要加大控制力度。去年我们在这七个行业的贷款金额占整个贷款金额的比例下降了一点几个百分点,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三年内对他们贷款的总量在整个余额中的占比要进一步下降,以配合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的需要。

    2011-03-06 11:22:44

  • 杨凯生:

    说到支持低耗、控制污染的问题,我们在绿色信贷的工程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现在对所有的信贷客户都打上了“绿色环保”标记。也就是说,他是不是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求得到各级环保部门的认可,认可以后我们打上“绿色环保”标记,没有得到认可的,我们把他放在一边。现在我们的客户超过99%的已经具有绿色环保的标记,还有1%左右的我们正在等待最后各级环保部门的认可。我想这是下一步在转型中我们要做的一个工作。

    2011-03-06 11:23:52

  • 杨凯生:

    再有一个的重要的任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因为“十二五”规划的草案当中有这样明确的表示,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并且里面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和比重,我想这是下一步我们银行需要着力加强的一个工作。现在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超过3万亿元,占我们整个贷款中的占比是大约50%左右。

    2011-03-06 11:25:12

  • 杨凯生:

    但我们注意到,去年一年我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占整个贷款投放的比重超过60%,也就是说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是在上升的。特别是对小企业、微型企业,我们的贷款去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45%,而去年全行平均贷款增长幅度只有16.9%,也就是说我们对小企业贷款的增长幅度高于全行整个贷款幅度的28个百分点。这个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

    2011-03-06 11:26:15

  • 杨凯生:

    再一个要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的力度,“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的企业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这点提上重要的发展战略当中来考虑。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了200多个营业机构,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大这方面力度,以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这个方针的实施,我们实施引领和追随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当然我们出去了以后,除了中资企业“走出去”以外,我们还会努力做到为当地的客户、为当地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2011-03-06 11:26:28

  • 杨凯生:

    再比如说,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会配合纳入“十二五”的重点建设规划的一些重点项目的有序、有度的启动,严格防止重复建设。下一步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的支持力度。工商银行是我国社会公众使用较多的一家商业银行,我们现在的个人客户将近3亿户,我们的个人消费信贷占整个贷款金额的比重大约25%,我想这个比重在未来五年里还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2011-03-06 11:27:17

  • 杨凯生:

    总之一句话,在上面几个方面我们通过努力,一方面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要加大对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也实现自身的发展方式的转型。

    2011-03-06 11:27:50

  • 杨凯生:

    第二个问题,你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金融改革还有哪些内容。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专门有一章,就是第48章专门写了“深化金融改革”。在这章里列明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所要推进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比如进一步深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存款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加强流动性的管控;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我相信下一步随着这些改革的方案逐步落实,我国的金融体系将更健康、更稳健,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谢谢你的问题。

    2011-03-06 11:29:03

  • 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一下王文彪委员,“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都做了哪些结构调整?我们也知道,当前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融资难、用工荒等,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民营企业该怎样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谢谢。

    2011-03-06 11:31:05

  • 王文彪:

    谢谢记者的提问。“十一五”期间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到“十一五”末,我们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登记数量超过了4200万户,解决了社会就业大概75%以上,GDP的贡献率达到60%,税收的贡献率达到了50%,而且为我们国家市场的繁荣、内需的扩大、就业的解决,我们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确实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1-03-06 11:32:40

  • 王文彪:

    “十二五”时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历史时期,也是我们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昨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再一次提出了“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我们坚信这点政府一定能够做到。非公有制经济和我们的国有经济如何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我认为应该在调整结构上做好文章、做实文章、做大文章。

    2011-03-06 11:33:10

  • 王文彪:

    从大的方面讲,我认为调结构应该突出三个重心: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二是三次产业比率的调整;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从微观层面讲,特别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在调结构中也应该把握这么三个重点:一是要带头加快发展绿色经济,我认为绿色经济就是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就是要高科技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益利兼顾,以“益”为先是我们中国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的发展宗旨。我认为发展绿色经济不但是在体现利益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些企业在体现“益”的责任。比如亿利资源20年的防治沙漠化,绿化面积相当于六个新加坡的面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贡献。

    2011-03-06 11:33:38

  • 王文彪:

    二是要加快发展高级化经济,尽快把我们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的产业向高技术化、高品牌化、高级化的产业发展。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有很多民营企业能够响应内蒙古提出来的绿色循环的发展理念和集约集中发展的基本战略,收效很好。大家知道,鄂尔多斯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11-03-06 11:36:54

  • 王文彪: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这是我们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长项。刚才有专家已经讲到,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还是不尽合理,服务业比较滞后,美国服务业的比率达到80%,我们国家的三次产业仅为43%,所以既有挑战又有空间,当然也有机遇。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应该真正发挥这种点多、面多、人多的“三多”优势和灵活机制发展的优势,积极参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在这里也再次建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36条,能够掷地有声地落实,能够真刀真枪地落实。我认为这是当前我国所有民营企业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呼声、共同的期盼。

    2011-03-06 11:38:36

  • 美国中华商报和国际地产杂志记者:

    我的问题是问厉以宁委员,在“十二五”规划中,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出路?比如老百姓很关心的股票的波动、房价的涨幅,在这当中您如何去保护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2011-03-06 11:38:55

  • 厉以宁:

    首先我要问为什么要有国有企业,主要是因为它自觉的要完成国家发展战略,它跟民营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要使它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你得用政策吸引它。国有企业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你是“国有”企业,要不然我干嘛要你这个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自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国有企业下一步的任务应当是进行重组。

    2011-03-06 11:39:27

  • 厉以宁:

    同时,国有企业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比如行业垄断问题,比如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结合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一步来考虑。国企跟民企在制度创新方面是各有优势的,国企的优势是资本雄厚、技术力量强、人才多。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自主盈亏、敢于冒险,所以应该把二者优势结合起来,更好的合作。我认为,国企如果没有民企的话,不可能一枝独秀,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该是达到一个互赢、共赢的格局。

    2011-03-06 11:40:34

  • 厉以宁:

    至于你刚才问的股市问题,我们可以预测一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我们的资本市场会进一步发展,因为要增加直接融资,减少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但是股市主要是要看企业的质量,如果企业没有质量,怎么样做宣传,股市都不会上去。同时,股市的监管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股市作为一个资本市场体系,应该更全面。比如现在正在酝酿着第三板市场,什么时候开,还要看情况。所以中国的股市前景是看好的,但是不等于股市没有波动,股市的波动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2011-03-06 11:41:09

  • 厉以宁:

    至于你问到房价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这样,我认为房价问题,首先应当大量建立保障性住房,这样可以使很多老百姓能够有一个安居的地方,政府现在正在这样做,而且应该长远下去,因为每年还有新出生的人口。另外还有大量的农民要转移进城,转移进城得有房子住,现在房价这么高,他怎么买。所以保障性住房一定要放在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011-03-06 11:45:02

  • 厉以宁:

    同时,我认为应该不要再过分强调限购,过分强调限购会带来一些问题。公民有购买房屋的权力,不能有地区的歧视,地区歧视作为短期政策可以,作为长期不行。应该把限购改为限售,学新加坡的经验,买房子可以,但是买了之后再卖就要受限制。如果买了一年之内就卖,就要出很重的税,按房价的比重,要出到16%的税,第二年降低为12%,把限售做好,限购根据情况来定,假如说一家有两套住房的,就不能再买了。假如说一套住房60平方米,一套住房40平方米,孩子也长大了,你能不让他买吗?所以把限售做好是更好的。这是我个人看法,供你参考。

    2011-03-06 11:45:09

  • 证券日报和资本证券网记者:

    厉以宁委员,刚才您提到资本市场的问题,因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肯定了资本市场在“十一五”的成绩,我们想了解一下,“十二五”期间资本市场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2011-03-06 11:45:23

  • 厉以宁:

    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谈谈我个人看法,城镇化正在开始加快的速度中,但是城镇化的钱从哪里来?大量公用事业、水、电、气、暖,公共交通、城市环境绿化,这些钱从哪里来?土地财政已经走到尽头了,不能老靠卖地来建设,你还有多少地能卖?你也不能靠借债啊,借债是要还的。所以这里资本市场可以起作用,可以学习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公共投资基金方式。公共投资基金建立以后,有些金融机构投资者组成了,然后发债券,让民间来集资,民间的企业也可以投资进去,这是将来资本市场可以帮助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来解决公用事业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

    2011-03-06 11:46:26

  • 厉以宁:

    还有我们要自主创新,要高科技发展,高科技发展要靠资本市场,什么叫新经济?新经济就是技术进步+证券市场,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行业。一些科技人员组成的企业有潜力、有专利,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给创业投资者资金注入做大做强,然后推到资本市场去,一下就起来了,国际上所有高科技企业不就是这样起来的吗。所以能够做的事情很多,希望证券界大家能够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2011-03-06 11:46:46

  • 张秋俭:

    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1-03-06 11:47:04

  • 中国网:

    直播结束,谢谢关注。

    2011-03-06 11:47:27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lh/lh20110306zhengxie_1299383507.mp4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众记者早早入场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主席台

    中国网 王锐

  • 摄像师抓紧调试

    中国网 李异涛

  • 灯火阑珊处

    中国网 王锐

  • 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王锐

  • 蓄势待发

    中国网 李异涛

  • 委员们入席

    中国网 王锐

  •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

    中国网 王锐

  •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

    中国网 王锐

  • 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党组书记李德水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王金祥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杨凯生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党务副主席王钦敏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中国网 王锐

  •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驻会) 张秋俭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王锐

  • 记者委员面对面

    中国网 王锐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王锐

  • 现场座无虚席

    中国网 王锐

  • 厉以宁委员深思

    中国网 王锐

  •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厉以宁委员激情答问

    中国网 王锐

  • 陈锡文委员胸有成竹

    中国网 王锐

  • 记者踊跃举手

    中国网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