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转播到腾讯微博字号:

周晓皙代表东北地区在成果发布暨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2-09-27  发表评论>>

“三化”并举 创新驱动

全面开创海城科学发展新局面

海城市人民政府

(辽宁省海城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周晓皙代表东北地区

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海城是辽南交通枢纽、中国县域百强、世界菱镁之都,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下辖海西新城、腾鳌新城、析木新城、牛庄新市镇“三城一市镇”,常住人口130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海城坚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并举”,着力破解土地、资金、城乡二元结构“三大瓶颈”,实现了城乡面貌、主导产业、人民生活“三个新变化”,走出了一条县域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幸福发展新路。先后入选2011县域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连续三年赢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四项殊荣,荣获2011县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回顾海城的发展历程,归结起来就是勇立潮头,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践的过程,就是土地、资金、城乡二元结构“三大瓶颈” 不断得到破解的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并举”不断普及深化的过程。

一、解放思想,创新实践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海城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近年来,针对海城发展速度放缓,发展活力降低的实际,我们适时提出了牢固树立税源经济、体验经济、民本思想“三种理念”,全力推进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转变、海城投资向投资海城转变、敢为人先向善为人先转变、存量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变、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镇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六个转变”的全新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确立了发展重点,理清了发展路径, “六个转变”的深入实施,使海城步入了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二、破解瓶颈,扫清障碍

近年来海城坚持以改革为手段,以创新为驱动,围绕土地、资金、城乡二元结构三大瓶颈,全力实施“解套工程”。

一是破解土地瓶颈。主要抓了五要:向规范土地市场要空间。组建了海城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严格落实土地公开挂牌出让,禁止企业和个人手拉手交易土地,有效整合了建设用地资源。深入实施了以土地和建筑开发市场为主的五大市场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为重点项目建设赢得了空间。向村屯征收要空间。在充分尊重被征收村屯群众意愿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政府统一组织,围绕新城新市镇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用地问题,累计征收村屯50个,腾出建设用地12.1平方公里。特别是通过实施征收村屯原地建设工业园区的办法,解决了腾鳌钢材深加工和牌楼镁制品加工等重点园区项目建设用地问题。向集约节约用地要空间。在严格控制项目建筑容积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土地批后管理,依法收回批而未用闲置用地、废弃砖厂、闲置工厂以及整理废弃的采矿用地等,累计整理土地7平方公里。向增减挂钩要空间。围绕新城新市镇发展建设,启动了5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全部完成后可解决建新用地3.5平方公里。向争取上级支持要空间。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围绕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上跑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建设用地指标,近几年,全市年均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平方公里左右。

二是破解资金瓶颈。重点抓了“四个一点”:充分利用投资商资金,借一点。实行政府主导、毛地招商、借钱拆迁、净地出让,既解决了政府净地出让前期拆迁资金不足问题,又保证了国有土地的出让价值。同时,对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采用BT、代建制等方式建设,既保证了重点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又解决了政府自有资金不足问题。充分利用金融资本,贷一点。利用银行、债券公司等多个平台,积极争取金融资本,解决地方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近年来,全市累计争取农发行、开行等金融单位城市建设贷款13.31亿元,特别是在东北县级成功首发地债8亿元,走出了破解县域资金瓶颈的新路。充分显化土地价值,收一点。组建完善了海城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全面落实了政府拆迁、净地公开挂牌出让制度,禁止了企业和个人手拉手交易土地行为,严格清理和控制土地出让方面的招商优惠政策,实现了土地市场公平竞争和国有土地价值最大化。政府在土地出让方面的净收益全部用于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节约财政开支,省一点。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建立和落实了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招标、政府购置公开采购以及政府投资项目“一部四制”(一部是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四制是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标制、监理制)和“四分离”(管建分离、建用分离、管采分离、采建分离)制度,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政府开支,最大限度的显化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破解二元瓶颈。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海城坚持城乡规划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统一配套,城乡产业发展统一布局,城乡社会事业统一发展,城乡秩序统一管理“五个统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着力推进实施了以正向城市化和逆向城市化为主体的双向城市化。正向城市化是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和农民进城入镇,也就是乡进城。逆向城市化是城市的资金和人才等优势资源上山下乡。只有城市和农村的优势资源和要素,实现双向互动、互补,城乡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发展。近年来,在正向城市化上,我市正在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同时放开了户籍管制,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农村群众只要到城镇买房居住,即可变成城市户口,近年来先后有20万农村群众变成城镇居民,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在逆向城市化上,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10亿元以上。同时鼓励吸引了一大批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象三星农业、后英生物、天鹰果业等工业和房地产企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和领军型龙头企业。

三、“三化并举”,做强支撑

农业、工业和城镇是支撑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近年来,我们坚持“三化并举”,实现了海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坚持围矿、围钢、围店,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了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腾鳌钢材和精细化工园、西柳服装城和南台箱包城配套加工园等7个市级公共工业园区,实行产业相对集群,企业绝对集聚,新上项目入园率达到90%以上,打造形成了矿产品加工、钢材深加工、纺织服装三大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升级。采取要素控制、政策牵动、监管跟进等措施,推动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目前矿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50%以上。推动企业能源结构由煤炭、重油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转变,目前菱镁基地两大园区实现了天然气入园。推动企业由采富弃贫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转变,目前菱镁矿浮选得到普遍应用,低品位矿石变废为宝。推动企业由产品生产向资本运作转变,年内将有两家企业实现上市。加快产业转型。打破镁耐火一统天下格局,规划建设了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镁合金、镁建材、镁化工等菱镁新材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95亿元,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劲支撑。

二是围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万亩,设施农业小区1.72万个,培育了温香茄子、望台草莓、中小黄瓜、耿庄大蒜等一批规模特色农业。全市设施农业产值达到2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6.8%。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率达到81%。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2.1%。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规划建设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壮大了三星生态农业、日本至惠黑蒜、江苏润恒肉类深加工等一批农事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2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50%。着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累计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1万余人、农业专业合作社627家,建成中小后山蔬菜、马风南果梨、南台鸡蛋等5个大型农业专业批发市场,特别是在北京新发地建成了海城农产品销售厅,构建了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三是围绕新城、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大力推进城镇化。科学制定规划。按照“百万人口生态型世界镁都”的城市发展定位和“东山西田、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建设了海西新城、腾鳌新城、析木新城、牛庄新市镇“三城一市镇”和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构建了新城、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格局。改善城乡面貌。在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依法规范实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三迁四进”,近三年,累计征收村屯50个,动迁群众17106户,88965人,企业167家,建设回迁楼19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有5万人喜迁新居。通过拆迁改造,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城乡面貌改善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多赢。繁荣发展服务业。规划建设了辽宁海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柳中国商贸城、中国北方水暖城、南台国际皮革皮具城、陕西重汽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大项目争相落户,开启了我市专业市场集群发展、高端运作、现代营销的新局面,2011年,全市专业市场交易额实现450亿元。优化城乡环境。近三年来,政府每年都投入10亿元以上,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保障和环境改善,实现了城乡路桥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自来水等公益事业,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城市和农村村屯等环境美化全覆盖,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去年海城荣获全国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未来,海城将在国家、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脚踏实地,加速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在更深领域上实现城市、产业和人民生活“三个新变化”,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亨德尔
官方微博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