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转播到腾讯微博字号:

龙游县:用好用活“小财力” 推动城乡“大统筹”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2-09-28  发表评论>>

统筹城乡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和必由之路。龙游县作为全省欠发达山区县,地方财力十分薄弱,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7亿元,但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努力用好用活有限财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大规划投入,把握统筹发展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解决长期以来被城乡二元结构所禁锢的社会生产力,跳出早期城乡建设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就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来谋划好全县的发展路径。为此,我们注重规划先行,在做好规划上下功夫、增投入,高起点谋划全县发展蓝图。近五年来,我县已投入1亿多元,用于编制《龙游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龙游县域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美丽乡村、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教育等专项规划,指导和引领全县城乡统筹发展。在城镇发展规划方面,谋划好1个中心县城、2个中心镇(湖镇、溪口)、41个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镇、中心村为核心,编制水、电、路、线“四网”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致力于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功能互补、梯次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规划方面,明确龙游中部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主阵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南部为生态保护区,北部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且兼顾小微企业集聚的综合发展区。在教育发展规划方面,谋划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在交通规划方面,形成“两纵两横一环十连”的骨架及与之相衔接的乡村公路网络。规划编制既充分考虑城乡区域差异,又充分体现城乡一体,为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县财政每年还坚持投入一定资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养规划人才,增强规划理念,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和执行能力。

(二)组建融资平台,增强统筹发展动力。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引领下,项目建设大投入与政府财力有限的矛盾十分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钱从哪里来”,已成为政府直接面对的难题。对此,我们着力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投入推动发展的方式,创新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先后组建一批国资公司,搭建政府性融资平台,着力破解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财力不足的问题。比如为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动力,财政注资8000万元,组建了中北公司,累计融资6.5亿元,专门运作工业园区平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吸纳县域2万多名农民就业。为推进高山远山农民下山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由财政出资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奔康投资有限公司,向农发行融资1.2亿元,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在县城、中心镇统一建设农民小区,并以市场化的方式安置下山农民。目前,建成晨东小区等下山农民安置小区2个、中心村集聚点18个,安置下山农户2360户、7800人,提高城市化率近2个百分点。为推进土地开发利用,投入2000万元组建中发公司,融资2亿元,专门运作土地开发整理和宅基地复垦,目前已开发、整理、复垦土地14.42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28万亩,为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了发展空间。为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发展现代农业,由财政出资100万元,组建了富民公司,由公司在农业“两区”范围内向农民反租土地,然后统一对外招商。公司成立3年来,已反租土地3538亩,倒包3200亩,有力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支持创业创新,激发统筹发展活力。人民群众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当好服务员和引导员。为此,我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创”总战略,通过体制创新、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多种手段,激发城乡经济主体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活力。一是支持经济主体创业创新。设立5000万元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发展,积极落实税费减免、项目补助、财政贴补奖励等政策,加大对重点纳税大户的奖励力度。设立1亿元企业还贷周转金,每年为企业提供转贷150多笔,转贷资金10亿元以上,有效防止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二是支持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推进土地流转和农民补助,加速土地要素合理配置。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资金互助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社“两社合一”机制,有效解决互助社成员生产发展资金问题。每年筹措500万元用于实施扶贫开发小额贷款贴息和设施农业贴息。发挥工业园区、下山农民集聚点的带动作用,建成农民创业示范园7个,培育和扶持创业创新典型40多个,带动1400多户农民自主创业。三是支持农民创业创新素质培训。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作为财政支持创业创新的一个重点来抓,近五年共筹措4000多万元资金,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免费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打井村”、“厨师村”、“保姆村”等劳务专业村。探索培训方式和内容,开展企业岗位订单式培训、农村实用农技培训等。如根据我县造纸等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支持创办浙西造纸中专,通过订单培训等形式,近年已为我县产业发展提供3000多名高素质的熟练工。

(四)优化支出结构,破解统筹发展难点。农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我县始终把推进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财力分配向农村倾斜,五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3.5亿元。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投入1.2亿元,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在全市率先达100%。投入2亿多元,与中央国债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实施城市自来水向农村延伸项目,完成塔石、石佛片农民饮用水主体工程,横山片饮用水进村入户。加大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支持力度,设立溪口、湖镇等中心镇垃圾中转站,实现城乡垃圾中转无缝对接。积极推广大街乡贺田村“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机制,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纳入财政工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出台《关于城区土地征用人员参加社会保障实施意见》、《龙游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利益。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进全县3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城乡全覆盖。按照“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要求,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完成龙三中迁建等教育设施建设,完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使农村学生同样享受优质教育。

(五)加强资金整合,提升统筹发展绩效。当前,财政资金往往存在来源多口、管理多头、使用分散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因此,我们着眼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进行资金有效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依托平台抓整合。围绕工业园区、农业“两区”、美丽乡村创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平台,建立起财政资金捆绑使用机制,做到“统筹发展的重点定在哪里,财政项目资金就跟到哪里”,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叠加效应。近五年来共整合资金8亿多元,投入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二是创新机制抓整合。建立县级资金整合平台和项目整合领导小组,对各级财政分配的资金和部门预算项目建设资金及社会融资等进行有效整合。出台《龙游县涉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龙游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龙游县涉农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政策,为支农资金整合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强化监管促整合。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统一由县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专账核算和国库集中拨付。对未按要求实施的整合项目,采取停止拨款、追回资金、取消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财政、纪委、审计、监察等部门通力协作,加强资金整合使用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从而提高城乡建设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初步成效

(一)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构筑形成龙游工业园区和城南、湖镇工业区块“一区两块”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全面启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大平台建设,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特种纸、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农业“两区”建设全面启动,在建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3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县拥有省市县三级农业龙头企业77家,农产品加工率达46%以上,年产值近20亿元。连续举办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5%和27.1%,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

(二)城乡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形成“两横两纵一环十连”的交通框架,杭金衢、杭新龙、龙丽三条高速公路在龙游交汇,并建成全省县级城市中第一条城市环线。利用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契机实现铁路南移,客站、货站分离。完成21省道龙游段“白改黑”工程、46省道龙游城南段“白改黑”工程、东环线至龙北开发区道路等项目,启动衢江四级航道开发工程。全县完成乡村康庄工程420公里,实现通行政村公路等级率和硬化率“双百”的目标。建成5个农村准四级客运站、120多个港湾式停靠站等场站设施。

(三)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已形成城市环线内5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6平方公里扩大到11平方公里。龙洲公园、江滨公园、荣昌广场等一批城市景观以及综合高中、人民医院、自来水二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先后通过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复评验收,跻身省级园林城市,入选浙江十大新魅力城市。完成全县256个村庄整治建设,申报创建精品村30个,建成省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16个、农家乐特色村4个、畲族文化特色村1个,形成浙西大竹海、十里荷花富硒产业等精品农业观光带,以“一线一环”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形象初步显现。

(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9元,城乡收入比为2.19:1,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年收入低于2500元的低收入人口减少比例在20%以上。城乡各项事业均衡发展,社保制度首次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5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4%。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3.6%、100%。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行,农村教育“五项工程”累计改造校舍33.1万平方米,资助贫困生5.5万人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率达到100%,成为全市首个全面建成省市级教育强乡(镇)的县。近五年改造农村住房1.3万户,新建保障性住房5.3万平方米,农民饮用水新增受益人口16.5万人。

(五)城乡居民素质不断提高。近五年来,已培训农民近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与此同时,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村与村之间比建设、比致富的增多了,农民参与赌博、搞封建迷信的减少了,在农村形成了干事创业、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三、下步思路

(一)以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重点,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消费减负政策,推进浙商回归,发展总部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企业信贷投放,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充分挖掘区位、交通、文化、低丘缓坡资源等优势,大力扶优扶强,强化企业和现代产业集群培育,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二)以推进城市能级提升为中心,加快以城带乡发展步伐。县城和中心镇是统筹城乡的主阵地、以城带乡的主战场、“三化”同步发展的主载体。把推进城市能级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强化项目包装、项目储备,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推进城市能级的快速提升。按照“小县大城”战略,积极推动县城拓展规模、完善功能,不断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切实增强城市化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三)以山区集聚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龙游县是典型的欠发达山区县,发展山区经济意义重大,机遇难得。通过进一步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改善山区发展条件,不断健全耕地、林地使用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推行宅基地有偿选位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等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争取产业、金融等政策扶持,全面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四)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强农惠农政策和扶贫资金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工作。切实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经营,扎实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村级财务预决算、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集体资金,不断提高农民自治意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以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为目标,提升城乡统筹内生力。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资产经营管理新机制,不断提升国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营能力。完善财政投入、民资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多元化投入新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中共龙游县委 龙游县人民政府)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亨德尔
官方微博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