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文本

  (2012年2月13日)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贵州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和困难,又面临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既存在着面广量大程度深的贫困地区,又初步形成了带动能力较强的黔中经济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有利因素,正处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发挥贵州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是加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

  《意见》是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支持我省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政策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省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的出台,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心血,凝聚着国家有关部门的智慧和劳动,凝聚着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拼搏,对于我省深入落实主基调、大力实施主战略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和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指导思想

  《意见》明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基本原则

  《意见》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自力更生,加大国家支持力度。

  《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五条基本原则,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针。全省上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战略定位

  《意见》明确了贵州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四基地一枢纽”和“三区一屏障”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意见》对贵州的战略定位是在准确判断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深入分析贵州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正处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地处西南腹地,是西北、西南联系华南及大湄公河流域地区的桥梁和战略通道,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极具开发潜力;水火互济的能源工业,以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为代表的资源深加工业,以烟酒、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为主的特色轻工业和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贵州自然风光绚丽秀美,四季气候清新宜人,民族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红色文化影响深远,具有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突出优势。建设“四基地一枢纽”和“三区一屏障”,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发展目标

  《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要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三化”协调发展、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社会事业与扶贫攻坚等领域,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统筹协调、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原则思路和“又好又快”、“既赶又转”的具体要求;虽然只提出了森林覆盖率这一项定量目标,但各类目标实际隐含的量化内容却十分丰富。《意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中,最核心、综合和根本性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首次突破了60%,但与全国的80.1%相比仍至少落后8年,与西部平均的71.4%相比至少落后了2~3年。贵州要确保完成《意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发展必须大幅提速。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其中权重最大和最具标志性的指标是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贵州人均生产总值13119元,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43.74%、西部平均水平的58.37%。仅就这一项指标而言,要完成《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未来几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就需要达到15%以上,考虑到贵州历史欠帐较多的实际情况,实际增速还需要更快。

  (六)空间布局

  《意见》提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动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三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这是一个既实事求是又独具战略眼光的科学而有创意的空间布局。黔中经济区是引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火车头。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着力打造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黔北经济协作区是提升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以遵义、铜仁为节点城市,以黔北、黔东北为腹地,积极构建连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化工、特色轻工、旅游等产业。推进武陵山地区经济协作和扶贫攻坚。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和“三州”等民族地区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崛起腾飞的两条翅膀。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四大经济区域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资源禀赋各具特色,产业分工各有侧重,形成各区域有机协调、共同推动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

  (七)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意见》提出:推进铁路建设。加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通道建设,提高运输能力,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干线铁路建设,打通与外部区域的快速通道,尽快开工建设成贵、渝黔铁路,与贵广、长昆铁路共同构成通往省外的快速大能力通道,加快实施南昆、黔桂、渝怀铁路扩能改造等工程,提高既有铁路通行能力。完善路网结构,规划建设隆昌至百色贵州段、织金至纳雍、昭通至黔江贵州段等铁路,规划研究毕节经水城至兴义、黔江经贵阳至河口、都匀经凯里至黔江、兴义至永州等铁路,逐步形成新的对外通道。继续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和改造贵阳、六盘水、毕节、安顺等一批铁路枢纽,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贵州境内路段,推动银川至龙邦、都匀至西昌、毕节至兴义、成都至遵义等公路项目建设,打通连接周边地区的公路通道。完善省内干线公路网络,建设松桃经铜仁至黎平、赤水经正安至沿河、贵阳至瓮安、清镇至黔西、安康经南川至麻江、赤水经罗甸至百色等路段,力争相邻市(州)通高速公路。扩大国省道路网覆盖范围,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标准公路。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加快重点城镇、重点工矿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和专用公路建设。推进重要节点客货站场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

  交通是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意见》将我省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突破国家既有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各专项交通发展规划,在交通路网布局、项目规模等方面对我省给予很大倾斜支持。拟支持建设的铁路达4500公里左右,超过现有铁路里程2倍;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超过现有高速公路里程1倍。按照相关规划和方案,“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省将贯通大量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建成贵阳、六盘水、毕节、安顺等一批铁路枢纽和贵阳、遵义、六盘水、毕节、都匀等公路运输枢纽,路网结构日趋完善,路网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现有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70%, 70%的建制村通油路。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基本建成,国省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进一步提高,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油路;铁路公路网系统四通八达,通畅水平、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安全服务水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等大幅度提高,我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现。

  (八)促进民航和水运发展

  《意见》提出:推进贵阳龙洞堡西部地区重要枢纽机场建设,发展临空经济,适时建设三期扩建工程,新增和加密直达日韩、东南亚及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航班。加快支线机场建设,改扩建铜仁等机场,建设遵义、黄平等机场,研究建设仁怀茅台机场,开展黔北、威宁、罗甸等机场前期工作。鼓励和引导航空公司开辟和增加航线,加大航班频次。支持航空公司在贵州设立基地,扩大机队规模。支持支线航班和支线机场运营。积极发展通用航空,适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积极发展水路运输,规划研究打通西南地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水运通道,重点推进红水河龙滩、乌江构皮滩等水电枢纽通航设施建设,支持都柳江干流航电结合梯级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库区航运特别是旅游客运。

  民航交通运输是构建贵州综合交通体系、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意见》突破了《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原有布局,将贵阳龙洞堡机场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枢纽空港加以重点发展,全省机场布局在国家原规划“一干十支”的基础上新增规划3个支线机场,形成“一干十三支”格局,航空客货运输也将在国家支持下得到加速发展。同时,《意见》的出台还将大大促进我省水运资源的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实现我省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主航道的水路运输规划重要目标。2011年,建成了南下珠江的南北盘江、红水河航运建设工程,北上长江的乌江航运建设工程正加快建设,红水河龙滩电站和乌江构皮滩电站的通航设施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也在加快建设中,都柳江航电开发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三板溪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将在2012年开工建设。

  (九)加强能源通道建设

  《意见》提出:加快实施500千伏独山至桂南电力外送新通道建设。完善省内500千伏主网架,加快建设毕节—大兴北部通道、兴仁—独山南部通道,形成覆盖全省的坚强电网。依托中缅天然气管道、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建设支线管网,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支持建设成品油储备设施。

  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是实现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在电力通道建设方面,我省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500千伏独山至桂南电力外送新通道,以满足“西电东送”的需要;为满足毕节火电群送出需要,将加快建设毕节—大兴北部通道,形成贵州北部外环网,加强贵州东部和北部电网的联系,减轻福泉~施秉线路的潮流压力,提高铜仁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满足西部富裕火电送出需要,将加快建设兴仁—独山南部通道。“十二五”建成“七交两直”的电力外送主通道。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国家规划在2013年建成中缅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和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为了充分承接利用中缅、中贵管道天然气,优化我省能源消费结构,我省已规划建设4847公里省内天然气支线管道、城市高压环网。成品油储备设施建设方面,根据中石油、中石化在贵州省销售业务的发展规划,我省已规划“十二五”新建油库29座,新增成品油库容约65万立方米;规划新建加油站950座。

  (十)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意见》提出: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和重要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和“三农”信息服务工程。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省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覆盖范围小、普及程度低、发展速度慢、城乡和地区差距大、投资规模小、建设成本高、创新能力弱、应用水平低、支撑和保障能力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将有助于我省更加明确发展目标、扩大投资规模、切实加快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幅提升我省信息网络化水平;有助于我省深入实施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宽带提速等惠民工程;有助于我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完善我省信息网络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我省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云计算、物联网、IPV6、TD-LTE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电子政务应用与普及,加快县级政务应用开发,提升和发挥电子政务外网的作用和效能;有助于推动我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我省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及“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整合“三农”信息网络和服务资源,着力解决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三、全面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一)加大水利建设力度

  《意见》明确:积极推进夹岩、黄家湾、五嘎冲、马岭等大型水库建设,开工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和引提水工程项目,到2020年全省工程供水能力达到159.4亿立方米。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推进小水窖、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到2020年灌溉供水保证率达到75%,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15万亩,改善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715万亩。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加强岩溶地下水和地下暗河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应急能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在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时,加大对贵州水利建设投入力度,支持贵州如期完成“三位一体”综合规划提出的水利建设目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水利投入150亿元,创新历史新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滋黔”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到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蓄、引、提工程45585处,水源工程7298处,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92亿立方米,解决1793万亩耕地灌溉,农村人口人均耕地灌溉面积、基本口粮田灌溉面积分别达到0.64亩、0.32亩,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建成堤防1598公里,43个县城的主城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治理病险水库765座,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共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从我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贵州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相对较高,水利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工程性缺水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人均年供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2%。预计到2015年、2020年全省届时缺水量仍将达到45.5亿和61.4亿立方米。二是骨干水源工程少,抗灾能力弱。我省大中型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长期滞后,调控手段不强、抗灾能力弱。三是农田水利和民生水利发展任务依旧十分繁重。我省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和灌溉水利用、农村人均保灌面积系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四是现有水利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水利改革发展的需要。我省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加快改革迫在眉睫。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意见》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对未来十年贵州水利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目标,从项目、政策、资金对贵州给予倾斜,极大地鼓舞了贵州干部群众的干劲,找准了贵州的发展难点,有效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瓶颈,对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二)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

  《意见》明确: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珠江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强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增加造林和抚育任务。对生态位置重要的陡坡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草山草坡治理力度,扩大退牧还草重点县范围。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支持贵州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地形地貌独特,生物多样性典型,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将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取得了一定成效。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30.83%增加到2011年的41.5%。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30多个,森林公园66个,国有林场104个,已纳入中央财政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 117.74万公顷,生态功能不断提升。湿地保护与恢复有所成效,全省湿地面积166.53万公顷,建立有3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显著,全省重点治理小流域各项措施每年拦蓄泥沙1523万吨,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以上,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形成。

  贵州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贵州人均森林面积为2.1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在南方省份中排名靠后。二是林草植被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贵州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经营管理集约程度低,林份质量普遍较差,人均活立木蓄积和单位面积蓄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6%、67.9%,大部分森林的生态功能较差。三是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贵州水土流失面积高达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1%,大量泥沙淤积直接威胁“两江”下游的生态安全。四是生态状况区域性差异大。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中部地区林份质量低、城市生态质量较差,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五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任务艰巨。多年来,生态建设单位投资长期偏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荒山荒地大多零星破碎、土壤瘠薄,造林难度大、成本高,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局部造林质量不高。

  生态建设一直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全省上下对生态建设的高度共识。《意见》从国家的层面针对贵州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提出支持贵州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有利于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的进程,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各有关方面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进一步化解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对应带来的社会矛盾。

  (十三)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

  《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大石漠化防治力度,提高单位面积治理补助标准,到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覆盖工程小区。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推进封山育林(草),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把石漠化治理与解决好农民长远生计结合起来,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加强山区特色经济林建设,支持因地制宜发展花椒、金银花、猕猴桃、火龙果、核桃等经济作物。抓紧研究论证生态搬迁工程。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公布监测数据显示,贵州石漠化面积为3.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8%,是全国岩溶地区(西南8省区)石漠化面积的26%,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是把贵州建成“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要生态难题,石漠化与贫困交织则严重滞缓了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步伐。自2008年国家支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贵州已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6615平方公里,占全省石漠化面积的20%,其中中央预算内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设计治理面积2540平方公里,整合面上项目治理面积4075平方公里,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林草植被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贵州是典型的过渡性地貌,同时由于区域内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生态极其脆弱,呈现出一经破坏极难修复的状态。石漠化是特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陡坡开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发等活动频繁,形成了人增—耕进—林草退—石漠化的恶性循环。贵州未治理的原有石漠化面积还有2.7万平方公里,同时石漠化还在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在扩展,恶化趋势尚未得到完全扭转,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石漠化防治的投入与实际需要的缺口较大。

  贵州是“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老百姓为了生存往往向山要地,造成石漠化的根本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更多是人为破坏。《意见》准确找到了贵州石漠化的根源,一方面支持贵州做好自然修复,另一方面把石漠化治理与解决好农民长远生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对实在不适宜人居的地区,实施生态搬迁工程。这对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的石漠化问题指明了出路,完全符合贵州实际,措施明确,对贵州的发展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十四)加强环境保护

  《意见》明确:继续推进乌江、赤水河和南北盘江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草海等湖泊环境保护和综合防治。推进城镇和产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处理以及锰汞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控制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农村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体系。

  2010年,我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5.39%和7.89%,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生活污水处理率从“十五”末期的20.3%跃升到60%以上,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对我省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21个县(市、区)进行了重点防控,积极探索重点流域环境保护新机制,在红枫湖、百花湖启动了32个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88个县城所在城镇均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对1351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污染整治取得进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前推进,农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深化。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贵州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艰巨。贵州资源丰富,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资源型产业较多,面对国家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任务重,困难较大。二是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保护有待加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要水源地、重要流域和区域的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环境力度急待加强。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较重,面源污染较重,面临生态脆弱、人口压力、投入不足、监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加强环境保护,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拥有蓝天绿水既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努力方向。《意见》准确把握了贵州人民群众的盼望与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对加强贵州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政策措施,在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对贵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十五)做大做强能源产业

  《意见》明确:加强煤炭资源勘查,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加强“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电源点建设,加快建设六枝、织金、安顺三期、清江等一批大型坑口电厂和路口电厂。合理布局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支持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热电联产机组,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大用户直供电。积极推动煤电联营。稳步推进乌江和南北盘江、红水河等重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积极推进龙滩二期工程研究论证。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新能源。2015年贵州电力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加强天然气和石油勘查勘探力度,推进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

  贵州省能源资源丰富,具有水火互济的能源发展优势,全省埋深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2419亿吨、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948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五位、第六位。2010年末,全省电力统调装机容量2832万千瓦,全年发电量1179.6亿千瓦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以来,贵州西电东送累计送电1909亿千瓦时,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站”,也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煤矿1738处,产能1亿吨。在传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建设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贵州能源工业总产值达到15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5.5个百分点,能源产业已成为贵州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贵州能源产业要加快发展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和突出困难。一是电力装机严重不足。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源性缺电的矛盾凸显,预计到2015年度电量缺额将增至780万千瓦。二是煤电企业价格形成机制有待理顺。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一直处于“市场煤、计划电”局面,煤价上扬后,发电企业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贵州电网也无法支撑电网建设投资进一步扩大。三是煤炭资源勘查程度偏低。约有80%的勘查区面积未达到勘探程度,制约了贵州煤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四是煤层气建设缓慢。贵州煤层气(瓦斯)资源丰富,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瓦斯)储量为31511亿立方,但由于资金不足,抽采率不足30%,利用率仅在20%左右。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度是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提升贵州经济实力的重点之一。《意见》从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高度,大力支持贵州发展能源产业,既有利于合理开发贵州优势资源,也有利于继续实施“西电东送”重要工程,为贵州及兄弟(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对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确保全国能源安全保障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十六)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

  《意见》明确: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认真组织实施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一体化资源深加工基地。加强磷矿资源整合,建设织金—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磷煤化工产业带。积极推进铝、钛、钡、钒、锰等资源精深加工一体化,建设清镇—黔西—织金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积极推进贵阳城市钢厂搬迁和水城钢厂升级改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支持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在资源富集区推进煤炭深加工,建设毕节、六盘水煤制烯烃和贵阳乙二醇等项目。优化发展高载能行业。鼓励发展非金属精细化工,在安顺、铜仁建设全国精细碳酸钡生产和研发基地。积极发展氯碱化工和橡胶加工,扶持发展林化工。优化发展传统建材,积极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

  贵州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电力供应稳定,煤、铝、磷、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区域内资源组合优势突出,原材料开发及加工条件得天独厚,为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目前,贵州磷矿储量资源26.98亿吨,位居全国第三位;铁矿资源储量8.08亿吨,位居全国第十五位;锰矿储量1.02亿吨,位居全国第三位;铝土矿资源储量5.76亿吨,位居全国第四位;钒矿资源储量92.83万吨,位居全国第八位;重晶石资源储量1.31亿吨,位居全国第一位;锌矿、铅矿、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也分别达到226.6万吨、72.27万吨和18.34亿吨。以富集的资源为支撑,2011年,全省有色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1亿元,全年生产氧化铝211万吨、电解铝87.7万吨、铝材13万吨;冶金行业完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全年生产生铁482.4万吨、粗钢434万吨、钢材462.4万吨、铁合金261.3万吨;化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4.3亿元,全年生产磷铵432万吨、农用化肥(折纯)360万吨、焦炭624万吨、精制甲醇27.4万吨、黄磷13.2万吨;建材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全年生产水泥5000万吨。

  但我们也应看到,贵州资源深加工业的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品种单一,产业链短,产业幅窄;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资源勘查程度不高,保障能力不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然不高。要建设好贵州的资源深加工业任重道远。

  曾几何时,“老、大、黑、粗”成了贵州产品的代名词,随着贵州省委、省政府加大资源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力度,初步得到扭转,但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意见》准确把握了贵州产业发展的脉门,在“四个一体化”发展上下功夫,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以发展精细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不仅符合我省目前确定的产业重点,也有利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打破发展瓶颈,优化资源配置,把具有一定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资源产业在短时间内扩大总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实现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的目标。

  (十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意见》明确: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鼓励地方科研单位和军工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军工、民用技术双向转化和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发展壮大军民结合产业,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能矿产业装备和工程机械。巩固壮大精密数控装备和关键基础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力装备、铁路车辆及备件等产业。培育发展冶金、风电、农业机械等特色装备。支持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建设通用飞机、无人机、教练机等生产和试训基地,配套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依托贵阳、遵义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发展航天产业。

  贵州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为核心,以航空、航天、电子三大军工基地为基础,以“七大系列”产品为主导,以贵阳、遵义、安顺三大产业园区为集聚的产业体系,基本具备飞机及飞机零部件、工程机械及关键配套件、精密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石油等资源开采装备、液压件及基础配套件、农业机械、光机电一体化、矿山机械和其他特色装备产品等一批传统优势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规模生产能力,开发生产出一批达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和国内首台(套)装备产品,形成了“专、精、特、新”的优势。2010年,全省253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40.3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3%;实现工业增长10.4%。

  但我省装备制造业存在总量小、实力弱,主机形不成规模,零部件配套能力差,三大军工力量不集中,工业园区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全行业国有资本约占80%以上,军民结合、军地融合的步伐缓慢,市场开拓能力较差,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套装备品牌,尚不具备进入国内装备制造主流市场竞争的能力。

  装备制造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贵州有基础,做强装备制造业,贵州有决心。《意见》为我省装备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领域,提出了总体要求,有利于推动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军民结合技术和多年积累的制造基础,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增加增量;有利于推动分散发展向产业聚集转变,打造一批重点突出的装备工业园区,抱团发展,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降低成本,做大规模;有利于推动企业巩固和创建装备品牌,在重点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以特色装备产品拓展市场;有利于推动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改变单纯产品制造的产业模式,增加装备制造产业附加值;有利于推动内向型发展向外向型发展转变,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实现“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优势配置,积极融入国内外产业体系。

  (十八)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

  《意见》明确: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努力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大力发展中成药和民族药。做强做优特色食品工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贵州特色轻工业主要有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2011年,白酒完成工业增加值231.7亿元,同比增长27.9%;特色食品完成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同比增长23%;民族医药完成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8.2%。特色轻工业已成为拉动我省工业增长的主要产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特色轻工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如白酒企业除茅台集团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外,其他企业产值都在5亿元以下。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如特色食品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少,产品更新换代慢;民族制药对大量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和秘方的挖掘不足。三是企业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缺乏,扩大生产能力和改善产品质量能力有限,技术装备、包装水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四是市场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白酒产业品牌建设滞后,配套产业不完善;民族医药产业缺乏药材流通市场,不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特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产业链尚未形成。五是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经营观念落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资源禀赋特征,贵州轻重工业长期失衡,贵州省委、省政府在“特”字上下功夫,大力振兴轻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意见》结合贵州产业发展重点,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完全符合贵州发展实际,提出的重点行业有明确的指向性,为我省大力发展白酒、茶叶、特色食品、民族医药等为代表的特色轻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贵州轻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九)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意见》明确:发展新材料、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电子功能材料产业发展,建设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软件、混合集成电路等产业,支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产业。在贵阳、遵义、安顺、黔南等地培育生物医药、生物育种产业,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和环保产业。建设光伏产品研发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贵州以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器材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较快进展。2010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左右,建成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创新亮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项目和产品,有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但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总体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0.4%。科技投入不足,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产品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活动,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高技术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意见》对贵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我省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助推工业强省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意见》明确: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家大型科研单位、重点高校在贵州设立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建设。支持贵阳、遵义建设创新型城市。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搭建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促进技术和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鼓励支持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科技成果的宣传及普及,通过技术转移带动产业转移。

  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制定了《贵州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5-2020)》及其配套政策,为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创新和进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达到36.28;专利申请和获授权量年均增长26.2%和34.5%,达到16499件和9962件;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贵州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的创新意识、能力及动力不强,全社会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没有形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业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亟待健全,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头,《意见》着眼贵州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建设,从创新主体、平台、应用等角度出发,明确了全省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以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明确了借力创新、开放引智的创新理念,首次提出以技术转移带动产业转移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创新型城市在区域创新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对贵州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二十一)切实做好节能减工作

  《意见》明确: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支持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新建和改建一批重点节能项目。在建筑领域积极推广节能墙体材料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实施建筑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粉煤灰、磷硫石膏、煤矸石、尾矿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城市矿产”、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继续推进贵阳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支持六盘水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

  贵州资源型产业占比大,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大。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十一五”时期,全省单位GDP能耗由2.8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24吨标准煤/万元,五年累计下降20.0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分别下降由5.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3.85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26.76%,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是国家的既定方针,我们要完成这一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难,一是我省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电耗)偏高。我省火电、合成氨、硅锰合金等行业单位能耗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能源生产与利用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二是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有一定难度。企业融资较为困难、财政引导资金相对不足,企业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贵州资源富集,各类企业也往往依托资源来发展,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节能减排是硬指标,是硬任务,贵州省委、省政府有信心和决心来做好这一工作,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意见》从实施改造工程、发展节能产业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对贵州的节能减排予以支持,充分考虑了贵州的行业发展特点,为贵州实现节能减排提出了实现的有效路径,指明了道路,意义重大。

  (二十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意见》明确:加快建设贵州与周边地区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遵义、安顺、毕节、六盘水等物流节点城市,研究建设黄桶幺铺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力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积极培育发展地方金融机构,鼓励股份制银行在贵州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组建贵州银行、茅台集团财务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贵州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业。大力发展会展业,支持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加强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支持建设现代化的中药材批发市场和酒类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及家政、养老等家庭服务业。支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近几年,贵州现代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生产性服务行业成长迅速,现代物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方物流逐渐增加。金融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会展业发展迅速,“酒类博览会”、“贵阳生态会议”等一批重要展会影响力逐步扩大。科技服务、工程咨询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迅猛,新型商贸流通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社会化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茁壮成长,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和周边省份相比较,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比较落后,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不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是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支撑。《意见》明确提出要将贵阳建设成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吸纳城乡新增就业,对于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十三)大力发展文化的旅游产业

  《意见》明确:把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黄果树、荔波、梵净山、雷公山等精品景区,培育“爽爽贵阳”、“梵天净土”、“水墨金州”、“凉都六盘水”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加强遵义、镇远、习水、青岩、西江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旅游资源富集城镇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旅游二期建设方案,加强以遵义会议纪念体系为重点的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蜡染、服饰、银饰、苗绣、漆器、紫袍玉带石雕等特色旅游商品。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将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以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及文化活动成果,树立文化资源形象品牌,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贵州旅游和文化资源特色优势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目的地体系逐步形成,文化、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旅游业已经成为贵州新的支柱产业。我省文化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一是旅游主体文化即来黔多数旅游者的旅游认识和旅游行为还停留在旅游的初步状态。走马观花、观光旅游者居多,休闲度假式旅游还没有成为旅游主流,大多数地方包括景区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匮乏。二是旅游客体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的历史文化、红色文文件、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文学艺术、宗教文化以及自然景观文化内涵还没有很好地借助旅游景观的依托来加以继承和弘扬,还有大量文章需要去做。三是文化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商品还没有形成市场,旅游人才资源缺乏。四是旅游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仍需加大力度,如缺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系列丛书等等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结合度不高。《意见》从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高度,提出了贵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有利于贵州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大力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贵州加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发挥旅游特色,壮大贵州旅游产业。对贵州支柱产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五、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十四)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意见》指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培育黔中城市群,打造一批节点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加强黔中城市群与六盘水、铜仁、兴义等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加快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赫章、务川、六枝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2000年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成效明显,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城市由3个增加到9个,18个县城(县级市城区)发展为接近或超过10万人口的小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至2011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5%,与2000年的23.9%相比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但是,我省城镇化率与全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够合理的城镇体系、破碎的地形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城镇建设水平、全国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最多的现状、薄弱的城镇吸纳能力,构成了制约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壁垒,也是造成贵州长期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意见》对我省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从完善城镇体系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培育黔中城市群,打造一批节点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旨在拓展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数量、增强城镇吸纳能力、激发城镇发展活力,为城镇化快速发展“扩容”。二是从“育核”的角度提出了“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三是加强黔中城市群与六盘水、铜仁、兴义等城市的联系,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从国家层面和区域协调角度科学规划了贵阳在西南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分工,为贵阳的城市发展找准了定位和发展方向。四是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加快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等老工业基地改造,推进万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赫章、务川、六枝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我省传统工业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和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通过指引产业健康发展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作好支撑。

  (二十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明确: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增加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符合条件的城市安全有序地建设轨道交通。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统筹规划以贵阳为中心、连接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研究贵阳 安顺 六盘水等城际轨道项目。加快给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管网改造力度。实施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工程,实现市政公共设施功能配套。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0%。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稳步实施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避险搬迁工程。

  目前,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截至到2010年,全省城市道路长度408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6.23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2010年为13.21平方米)。我省目前尚无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设施,仅有贵阳市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城际之间、区域之间快速通达网络尚未形成,区域间交通联络时间较长。截至2010年,城市建成区供排水管网密度分别为9.64、5.66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用水普及率为86.52%,城市燃气普及率为54.45%,污水处理率为74.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5.42%。除城市用水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余指标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综合达标率为85.9%。2010年,我省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21242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595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5.33平方米;全省88个城市(县城)中有90%的三大绿地指标达不到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指标,有的城市(县城)甚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到1平方米,园林绿化建设还处于最低要求的“绿化”阶段。我省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落后、救灾储备体系建设与当今工作任务形势不相适应、救灾人才队伍建设不容乐观、救灾资金严重不足等,日益成为制约我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瓶颈。全省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基本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992处,威胁120余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十一五”期间,我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757起,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意见》的出台,对我省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具有促进意义。同时,还将促进贵阳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为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对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统筹规划研究快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以贵阳为中心,遵义、安顺、六盘水、毕节等为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通达网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有力促进城市给排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今后,我省将加强城市应急供水能力和节水管理建设,强化水质管理,力争到2015年9个中心城市均建立水质监测中心。继续推进重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进厂浓度和运行负荷,提升减排效果;指导贵阳、遵义、安顺、都匀等重点城市加快燃气管道等设施建设,为中缅、中贵天然气应用打好基础;继续加快县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中心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面建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设施,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中央和省“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均把“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列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以中心城市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重点,下大力解决集雨区环境污染问题,切实保障饮水安全,防治水质性缺水”。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保障饮水安全的工作要求,切实推进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整治。大力开展城镇河流(道)、湿地、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县城、城镇)现有条件体现立体绿化和节约型园林;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县城、城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重点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城市园林绿化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规划、科研、建设、管理及养护水平。今后,我省将突出抓好救灾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救灾储备体系的建设、不断促进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推动减灾救灾文化宣传教育工程、充实完善各级救灾人才队伍、加强救灾资金力量,将防灾减灾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全面提升我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水平。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全面开展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初步建成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监测预警平台和群测群防网络;继续开展全省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建立全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开展洪水预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加强已建系统运行管理维护,保障系统的防灾减灾效益。

  (二十六)有序发展产业园区

  《意见》指出:按照整体规划、严格管理、滚动发展、务求实效的原则,规范发展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贵阳、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和引进一批就业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鼓励与东中部及周边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比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予以指导和服务。支持贵州依托重点工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产业园区作为实现工业化的主战场和重要平台,贵州推进建设的速度和建设规模进展良好,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空前,承载项目和集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在全省87个园区中形成了30个省级产业园区及培育区,新批建立省级开发区20个。全省园区自开始建设以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0亿元,2011年当年投资达1184亿元;从业人员3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977亿元,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但是目前我省产业园区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园区基础设施不配套,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达产率低;二是园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产业关联度普遍较低,相邻地区产业同质化倾向颇为严重;三是园区要素保障能力不强,在融资平台、投资环境、水电供应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四是园区组织管理功能不完备,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意见》专门提出了一条关于贵州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对推进我省实施“十二五”时期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意见》关于园区建设原则、要求和政策保障相关内容,既为我省产业园区建设赋予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更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鼓励和支持我省产业园区规范和健康发展,力争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主导产业较突出、产业链共生耦合度高、基础设施完善、体制机制活、融资渠道广、示范引导作用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标准重点示范园区、经济开发区,推动全省产业园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十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意见》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道路、供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县,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支持发展城郊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积极发展小城镇,强化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做好村庄规划,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城乡基层组织保障条件。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支持遵义、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近年来,我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加快推进城镇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增强。但由于我省经济水平长期居于全国末位,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非农化水平相当于2001年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显著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城乡设施服务水平低,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水平均显著落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中亟待破解的重大难题,更是落实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目标在于通过“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见》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乡统筹的重点工作,强调“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着力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发展城郊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提出在遵义、六盘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有助于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二十八)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意见》明确:加大农村饮水、道路、供电、沼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安排农村群众直接受益的中小型民生项目。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做好高氟、微生物病害污染水防治,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能源。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实施农村水电增容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全面改善困难农户居住条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乡镇和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103个村投入各类资金13.01亿元,试点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0%,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但是,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我省新农村建设发展中还存在投入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意见》针对贵州省实际,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饮水、道路、供电、沼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其中重点安排农村群众直接受益的中小型民生项目;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做好高氟、微生物病害污染水防治,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能源;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实施农村水电增容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全面改善困难农户居住条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动乡镇和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这些举措对于解决制约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六、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二十九)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意见》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人均基本口粮田不低于0.5亩。通过稳步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30亿斤以上。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立足不同区域特色,巩固发展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优势农产品,积极推进茶叶、干鲜果、中药材、酿酒高粱、油茶等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薏苡、苦荞、芸豆、芭蕉芋等小杂粮。实施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建设贵阳、遵义、毕节等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铜仁、黔东南、黔南生态农业示范区、安顺山地农业机械示范区以及黔西南、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完善农业区域布局,重点在贵州北部地区建设粮、畜、茶生产基地,在南部地区建设面向珠三角地区的蔬菜、精品水果生产基地,在西北部地区建设草食畜牧业和马铃薯生产基地。稳定生猪生产。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对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良种补贴,逐步扩大原种生产补贴规模。深入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

  近年来,我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坚持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攻方向,推进以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规模扩大,比重提高。种植业方面与2006年相比,2011年蔬菜面积增长65.2%,茶叶增长276.5%,马铃薯增长26.4%,中药材增长48.5%,水果增长55.7 %。二是地位提升,竞争力增强。一些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地位和较强竞争力。三是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品牌效应日渐显现。全省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12个,30多家企业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贵州省著名商标。四是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主渠道。但也存在结构调整步伐不够快、产业化水平低,尤其是规模小、集中度差等突出问题。 《意见》指明了贵州农业发展的总方向,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对我省农业发展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明确的战略定位。“十二五”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立足我省气候、生物和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下大力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以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潜力可观的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产业为发展重点,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为主攻方向,通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按照全省“十二五”特色物农业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今年重点推进的市(州)和产业大县。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以产业大县为重点,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确保新增面积落实到乡镇、村组,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功能区。到“十二五”期末,以草食畜牧为主的生态畜牧业迅速发展。全省肉类总产量预计达39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682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畜牧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经营性纯收入中贡献率达到50%以上。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增加经济作物总量,适度调减粮食面积,全省粮经作物种植结构从60:40调整到40:60。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茶园面积700万亩,马铃薯1100万亩,精品水果500万亩,中药材500万亩,酒用高粱300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努力实现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为结构调整腾出更大空间。

  (三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意见》指出: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若干具有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发展,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新阶段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推进,已成为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全省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794家,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227家,市级543家;25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建立原料基地800万亩,带动农户360万户,同比分别增长了4.2%、15%、2%和6%。累计引进近300家省外优强企业到我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000家。初步确立了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具有大规模生产基础的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等六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覆盖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加工集群。农业产业化已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存在不少的困难。一是基地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和集中度差,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加工业,依然是制约企业规模、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二是与优势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和集聚度低,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一是围绕有规模、有基地的优势产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重组和招商引资,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力争“十二五”期末,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0家以上。二是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三是探索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在特色明显的优势产区整合一批产业结构相似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落户示范区,以示范促发展,推动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四是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五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一村一品、一品一社,加快推进特色区域经济的形成。六是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力争“十二五”期末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5000家。七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黔酒、黔茶、黔药、黔菜和旅游商品实施农特产品的区域品牌推进计划,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黔字号品牌,进一步推动农特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产业化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

  (三十一)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意见》明确:加强贵州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禽良种选育、丘陵山地适用农业机械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水平。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推广和安全监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示范县建设。支持农村市场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对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给予补助。支持贵阳花溪农产品、遵义虾子镇辣椒以及黔东南榕江、黔南独山和黔西南册亨蔬菜等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

  200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2007年4月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7]11),以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人员编制,保障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为重点,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截止2011年12月底,全省85个需要改革的县、市、区,已有82个基本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但由于我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管理体制尚未真正得到理顺,严重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影响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效果。由于部分已经完成乡镇农技站“人、财、物”三权上划的县,又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三权划归乡镇,导致乡镇农技人员无法保证集中精力致力于农技推广工作;业务经费严重不足,工作难以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较差,陈旧且部分已成危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尚未建立,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

  推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为此,《意见》提出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能力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体系,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重点工作。下一步我省的工作重点:一是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二是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基层推广服务能力;三是大力实施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县项目;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确立以市场服务为主体,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目标模式。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体系等当前急需建设的领域率先突破,打破小规模分散兼业农户与农业社会服务低水平均衡,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十二)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意见》指出:坚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山地农业、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项目,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强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为农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发挥劳务中介组织作用,扩大劳务输出。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大力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42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5%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2011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60.2%,比2010年增加1.5个百分点。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增收的困难因素很多,一是造血功能弱,缺乏发展生产的原始积累,农民的种、养殖业生产投入成本高,效益低。二是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滞留山区劳动力负担加重,整体素质下降。劳动技能单一,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土地肥力下降,耕地搁荒,广种薄收等问题突出。三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导致组织化程度低,致富能力弱,接受先进技术、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一些村、组的干部本身就不具备致富能力,缺乏致富带头人,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意见》提出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山地农业、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还提出要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意见》的出台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方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势头。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作目标上将体现“四个高于”,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的最高增幅;在工作思路上提高“三个比重”,即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着力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产业中的比重;在工作措施上,实施“十大助农增收措施”,即: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乡村旅游等服务业、搞活农产品大流通、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实施城镇化带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等措施;在来源渠道上增加“四项收入”,即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民“走出去”,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发展农村投资理财服务,增加财产性收入。

七、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三十三)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布局

  《意见》指出:根据新时期扶贫开发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乡、贫困村为突破口,以贫困户为着力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布局。推进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快编制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上水平。进一步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点支持麻山、瑶山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规划,整合资金,继续实施整村推进。促进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积极推广参与式扶贫,让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参与扶贫项目。

  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在全国“11+3”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涉及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三大片区,覆盖了65个县、80.3%的国土面积。全省85.4%的贫困人口、87.6%的贫困乡镇、84.3%的贫困村、82.5%的民族乡镇,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片区。因此,解决了这三大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贵州的贫困问题;三大连片特困地区石漠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省石漠化问题就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缓解;三大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全省也就从总体小康进入全面小康。但是,对这些连片特困地区,普遍的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地向贫困地区倾斜,一般的经济发展很难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常规的扶贫手段也难以奏效,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致富步伐。

  《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贵州扶贫攻坚,务求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在“一个主基调”、“两大主导战略”、“三化同步”的大背景下,通过集中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安排,多重优势叠合,区域综合推进,大力实施一批扶贫民生工程,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整县推进试点,提升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提升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着力解决各片区致贫的主要矛盾,在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重点工程上实现重大突破,必将迅速推动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

  (三十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贵州的投入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贵州倾斜,扶贫相关试点优先安排在贵州实施。支持贵州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加强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扶贫攻坚会战。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每年选送一批贫困家庭学生赴发达地区、省内大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鼓励社会帮扶、慈善捐助等,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新格局。

  面广量大程度深是贵州贫困问题的突出特点。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国家扶贫标准计算,贵州还有贫困人口1521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2%左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窄、石漠化问题突出、贫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等,仍是制约贵州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困难和问题。

  《意见》的出台,对贵州实施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开展扶贫攻坚会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贵州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贵州倾斜,特别是通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加强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有效打破区域交通瓶颈制约,增进广大农村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交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状况,为彻底改变贵州城乡落后面貌、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十五)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意见》指出: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区域开发工作的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三州”和其他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编制相关专项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模式。把“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支持黔东南州实施凯里—麻江同城化发展,加强清水江、都柳江等流域综合治理,有序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建设西南林产业基地,率先开展自治州辖区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支持黔南州建设瓮安—福泉地区磷煤电一体化基地和中药材、茶叶种植基地,支持水族文化博物馆建设。支持黔西南州建设滇桂黔三省结合部商贸物流中心和西江上游经济区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加工基地,加大毛南族、仡佬族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力度。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和扶持苗岭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展演中心。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支持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流通贸易市场建设。尊重少数民族生活居住习惯,规划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村寨,加强木质房屋村寨防火设施建设。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修编,将符合条件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世居少数民族有苗、布、水、侗、土家、彝、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6.11%,人口比例仅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位列全国第五位。近年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部分指标创近2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3个自治州通了铁路,黔东南州黎平县、黔西南州兴义市、黔南州荔波县支线机场已通航,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占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的53%,正在建设中的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使黔南、黔东南两个自治州更紧密地融入泛珠三角区,为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历史欠账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社会管理能力弱,仍是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意见》确立了贵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在空间布局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三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医药和农林产品加工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并率先在贵州开展自治州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上述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深切关怀,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对于加快贵州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十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和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一批幼儿园,到2015年力争所有城市社区和乡镇至少有1所幼儿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支持县镇薄弱学校扩容改造。继续办好村教学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分期分批开办“小餐桌”。鼓励偏远少数民族村寨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支持校舍建设,配齐配好必要的管理人员,到2015年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解决小学寄宿生住宿问题。积极稳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国培计划”。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扩大普通高中培养能力。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支持贵州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理工、民族医药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对贵州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计划安排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支持增加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贵州高校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增加部属师范大学在贵州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贵州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落实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推动贵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截止2011年12月末,贵州共有幼儿园2677所、在园儿童87.8万人,中小学校1.4万所、在校学生622.5万人,普通高中447所、在校生68.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287所、在校学生47.3万人,高等学校52所、在校学生58.6万人。各类教育中,“两基”教育实现达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4.2%;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60%以下,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2%左右。发展不均衡,区域间差异大,投入严重不足,高水平教师缺乏,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仍是当前贵州教育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意见》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扩大普通高中培养能力、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优化高等学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支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明确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这必将为贵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确立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广大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有利于增加贵州的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规模,促进各类教育和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有利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有利于提升贵州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十七)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意见》指出: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专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力争到2020年千人口床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开展“特岗医生计划”,力争实现每一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两名以上特岗医生。加快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氟病等地方病防治力度,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快推进省、市(州)两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建设。以强化技术支撑为重点,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努力降低生育水平。

  2010年,贵州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张,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5%,西部平均水平的75%。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56.5%、56.6%,西部平均水平的66%、65.9%、68.3%。乡镇卫生院达标率24.4%,处于全国挂末位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一些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居全国前列。妇幼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大部分乡镇计生服务站基础设施较差,技术设备陈旧,功能发挥不好。全省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仍然较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意见》针对贵州现状,提出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标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力度,提升省级龙头医院和各市(州)骨干医院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必将进一步提高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国家把贵州纳入全国“少生快富”工程范围,按照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基本标准给予80%的补助,将有利于贵州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和“少生快富”工程的深入持久开展。按照“十二五”期间贵州获得1.2亿中央财政支持测算,未来五年全省可引导5万户农村家庭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有效促进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双降”目标实现,扭转农村“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状,助推“三农”问题解决,促进西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八)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意见》明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市(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建设室,加快建设一批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利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等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敲诈建设,支持建设国家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积极开发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和特色体育赛事。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大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仅培养了极富魅力、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还创造了地域特征明显、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全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名录73项,省级名录440项,市州地级名录822项,县级名录3438项。国家级传承人46名,省级传承人198名。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投入明显不足,历史欠账较多。

  《意见》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为贵州文化建设带来更大、更好的机会。一是将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为全面实现“十二五”提出的“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帮助建设市(州)“三馆”,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群众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够增进民族交往、加强文化交流,夯实各民族同舟共济、和谐相处的生活基础。三是通过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机制,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村倾斜,保护和巩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四是全面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不同群体的文化权益。五是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文化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明程度,解决广大山区农户“看书难、看戏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实际问题。六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利用工作,有利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巩固贵州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扩大贵州民族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七是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人文等方面的条件,建立国家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训练示范基地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有利于优化体育科技保障体系,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贵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八是积极开发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和特色体育赛事,对认真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构建和谐社会,丰富民族地区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全省各族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三十九)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促进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下岗失业员和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开发林场管护、道路协管、城镇公共服务管理等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培育和推介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支持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关系调解和监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贵州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省。据测算,“十二五”期间贵州城镇每年需就业人员约57万,每年解决就业人数约30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劳动者技能素质偏低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意见》的出台,从多方面对进一步促进贵州就业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概括起来讲,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通过支持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扩大劳务输出解决就业,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劳动关系调解和监察,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促进就业稳定增长。这对于贵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4万人以上,其中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万人以上,帮助3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四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意见》明确: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做好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跨省区转移接续工作。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逐步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失业、工伤保险等制度。加强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孤儿保障制度,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和儿童福利中心建设。推进救灾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加大城市棚户区、国有煤矿和工矿棚户区等改造力度。加强农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周转房建设。

  截至“十一五”末期,贵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1.6万人、223.7万人、3632万人、152.5万人、162.2万人、164.5万人,全省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919个、床位2.1万张,城乡低保保障对象58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从“制度全覆盖”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迈进。但是,当前贵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率还很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各险种及各省(市)保障制度衔接不足,整体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加上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意见》的出台,对贵州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全面深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规划,我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500万人,城乡医疗保险参保3780万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参保200万人、220万人、235万人。同时大力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最低生活障范围;不断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社会保障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

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四十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意见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调整政企之间、政资之间、政事之间、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之间的权力与权利、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鼓励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支持军地融合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在贵州率先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探索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方式方法。理顺煤电等产品价格关系,适时调整西电东送电价。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编制毕节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方案和规划,拓宽改革试验内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针对我省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意见》重点在4个领域推进创新尝试和努力。第一是关于行政体制改革,其关键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建设服务型政府。而从发展的角度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就是要围绕市场主体的发育创新性地提供各类服务,而不是以政府代替市场,包打天下。第二,关于市场主体的培育,其核心仍然是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贵州而言,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以及军地企业融合发展。2009年,我省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当时来看,力度很大,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意见》下来以后,除了要继续抓好落实以外,还要根据《意见》精神,进一步极大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大力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第三,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改革。对于市场主体的充分发育而言,顺畅地解决投融资问题以及便利地从市场上获取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是制约其成长壮大的关键性问题。贵州与其他西部省(市、区)一样,投融资渠道少、程序复杂,资源要素外流现象比较突出,《意见》针对这些突出困难,提出支持贵州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并推进资源要素市场改革,这不仅是为贵州企业发展松绑,更是为我省企业增加造血能力创造条件。第四,关于各类改革试点。《意见》针对我省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提出在贵州进行各类试点,给予特殊政策,允许先行先试。仅在体制机制创新部分,就在我省率先开展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西电东送电价调整等内容,同时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先行先试。除了毕节试验区以外,前述三个领域的改革试点都是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从头开始,这对于贵州而言,更需要创新思维,解放思想,既要敢想敢试,又要稳妥务实。毕节试验区则需要总结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新时期的发展任务,重点探索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人口-环境-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城乡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分配机制,努力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十二)深化区域合作

  《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完善黔川渝区域协作机制,深化与成渝经济区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能源原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推进渝黔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统筹攀西—六盘水经济区规划建设,强化资源集约开发和循环利用。促进滇黔桂粤西江流域航运、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泛珠三角地区合作,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和领域,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西合作示范基地。

  贵州是全国唯一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内陆高原山地省份,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贵州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意见》在深化区域合作这一部分,不仅勾勒出了贵州区域合作的空间格局,北与川渝、成渝合作,南向泛珠三角,东连武陵,西向川滇融合发展,而且对于产业分工有清晰的区分,这对重构我省区域合作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改变我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资源高地、经济洼地和政策洼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资源高地是先天优势,经济洼地和政策洼地则是后天劣势,因此,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我省必须从扭转后天劣势着手,首先改变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策洼地局面,依托《意见》构筑政策高地,充分发挥先天的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形成合力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彻底改变我省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经济洼地地位。

  (四十三)扩大对外开放

  《意见》指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积极参与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和国外优惠贷款。在有条件的市(州)设立海关,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加工贸易承接基地。拓展对外贸易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国家级出口基地和输港澳鲜活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服务外包等,鼓励具备援外资格企业积极参与援外工程项目及其他经援项目竞标。

  近年来,我省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成功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组织了香港招商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省直机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分别减少59%、52%和27.4%,投资环境得到优化,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氛围逐渐形成。2011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00亿元,增长152%。

  尽管最近几年我省对外开放发展较快,但是作为内陆省份,与周边省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意见》针对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指出了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第一,根据地理区位,指出我省国际区域合作、开放的重点是:应充分利用中国-中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地区等平台,面向东南亚、南亚加强合作,加大开放力度。第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贵安新区。从国家层面来看,贵安新区的设置是沿海开放城市经验的推广,但是对贵州而言,却是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因此,如何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打造贵安新区这一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是贵阳、安顺接下来必须破解的题。从其他省份各自享有特殊政策的新区建设经验来看,建设好贵安新区,不仅需要抢抓政策机遇,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要素、产业聚集的优势,还需要真抓实干,夯实产业基础,以产业发展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出成果,以成果作示范,可谓任重而道远。第三,加大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力度。其中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设国家级出口基地和输港澳鲜活产品出口基地等内容,对于贵州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符合条件的地区要抓紧时间研究制定建设方案,尽快提出申请,成为打开我省开放门户的排头兵。

十、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四十四)财税政策

  《意见》明确指出:充分考虑贵州的支出成本差异,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加大对交通、水利、教育等领域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适当提高部分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的税率标准。研究完善水电税收政策,进一步使当地分享开发成果。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其固定资产可实行加速折旧。适当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促进贵州社会公益事业协调发展。

  贵州财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要饭财政”。经济不发达,财税收入少。受石漠化面积广、地表起伏度大、自然灾害多、民生艰苦等因素的刚性约束,财政支出成本高,因此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收支缺口。2011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773.1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17.89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244.32亿元,支出超过收入1.9倍,收支缺口达1471.14亿元。

  上述政策的实施,从短期看,将有利于弥补贵州财政收支缺口,增强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能力;从长期看,将有利于能矿资源的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增强相关产业企业的未来竞争力,进一步开拓财源,提升贵州财政的自我持续能力。

  (四十五)投资政策

  《意见》明确: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要提高对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市政公用等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强化项目监督检查。

  受“吃饭财政”、“要饭财政”的制约,贵州不但自主投资能力很弱,投资配套能力也十分有限,加之自然地理条件差、建设成本高等原因,很多想办也急需办的事情没有办法办成,很多想建也急需建的项目没有办法开建,即使勉强开建也难以保证工期和质量,结果导致交通、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关政策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交通、水利、市政公用等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水平,极大地减轻各县及县以下以及绝大部分市州建设资金配套压力,增强地方融资能力,保证交通、水利、教育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为我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四十六)金融政策

  《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贵州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对当地法人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贵州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保险资金探索参与贵州交通、能源、水利、市政公用及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支持贵州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规范发展股权投资。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开放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贵州金融发展滞后。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和网点不足,金融资产在全国的占比很小,另一方面对金融工具的综合应用也很不充分,难以形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有力支撑。特别是在执行国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信贷收缩,往往卡住了贵州企业的脖子,这是以往贵州每经历一次紧缩性宏观调控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就拉大一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还很欠缺的情况下,上述政策一方面将有助于为贵州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较为稳定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完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并为金融资金进入基础设施投资和重点产业建设领域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

  (四十七)产业政策

  《意见》明确指出: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对有条件在贵州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予以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批核准。合理确定贵州节能减排指标。加大中央财政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煤炭矿业权审批改革试点,积极指导贵州加快煤碳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合理布局和有序投放矿业权。以重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使用中央地勘基金、省财政出资的煤炭勘查项目,国家规划明确的煤炭资源开发配套勘查项目,以及已设煤炭采矿权的资源枯竭大中型矿山企业周边和深部不宜单独设置采矿权的零星分散煤炭资源勘查项目,优先审批设置探矿权。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优先保障当地居民用气和在当地转化利用。

  我省具有明显的能源、矿产、生物资源优势,且资源组合态势良好,但相关产业发展却存在着速度慢、规模小、产业链短、产业幅窄、加工度和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又面临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等特殊困难,不仅没能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反而逐渐陷入了一方面廉价外售能源和初(粗)加工产品、另一方面又高价购买本可在本地生产的精深加工产品的尴尬处境,导致本地经济“失血”严重,振兴产业困难更大。

  与《意见》第四部分提出的产业政策措施相比,这里提出的产业政策主要着眼于给贵州的产业发展松绑、减压、止血和增强造血功能;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将有效促进煤电钢、煤电铝、煤电化、煤电磷等一体化和资源深加工业加快发展,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十八)土地政策

  《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不突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支持贵州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管控、动态评估与适时修改机制。在贵州开展国土规划编制试点。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对贵州的倾斜力度。支持贵州健全并落实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支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将贵州确定为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相关指标单列管理。支持探索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折抵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途径。在毕业试验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喀斯特山区省份,建设用地823.19万亩,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2%,未利用地3320.12万亩,占总面积的12.57%。随着“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确立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实施,全省各地对建设用地的刚性增量需求呈“井喷式”爆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障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双重压力”前所未有,形势十分严峻。

  《意见》最突出的亮点体现在试点探索内容多、创新力度大。“三试点一探索”所预留的政策空间广阔,如果能深入把握其精髓并创造性地落实在试点探索工作中,则不仅能有效破解我省发展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土地瓶颈问题,还能够相应带动相关投资项目落地,实现土地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置,切实解决保障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

  (四十九)人才政策

  《意见》明确指出:支持贵州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大东部地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与贵州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任职交流工作的力度。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贵州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和引智项目向贵州倾斜。实施“贵州专门人才培训工程”和“院士专家援黔计划”。支持建设遵义干部学院。逐步提高贵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给予补助。

  按户籍计算,2011年,全省各类人才总量214.7万人,仅占人口总数的5.09%,占比比全国低4.6个百分点,比四川、重庆低2.48和7.26个百分点;全省工程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10.3%,研发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为2.9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数十万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在外省就业。现有人才资源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和结构上看,都与我省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上述政策体现了“双向结合、强基互动”开放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成长和激励人才在贵州建功立业的政策思路。切实落实相关政策,有利于为贵州发展集聚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各类人才服务贵州、发展贵州的决心和信心,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五十)对口支援政策

  《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东部发达城市对口支援贵州欠发达地区,确定“一对一”结对关系和主要任务,制定对口支援实施方案。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支持支援方和受援方共建产业园区,推动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和利益共享。完善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机制,实现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覆盖。发挥毕节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统一战线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参与和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贵州加快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动员和鼓励全国上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贵州欠发达地区并让其分享贵州发展的利益成果,很有必要。创造性地把握和落实上述政策,切实找到“我为贵州做贡献,贵州发展我发展”的双赢的对口支援模式和机制,有助于避免使对口支援流于形式,确保对口支援不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提升对口支援的持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