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2014年度,中国对美投资又创新高,请问张部长,您如何看待?此外,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谢谢。

    张向晨:谢谢你的问题,我也向在座的记者朋友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对美投资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2014年底,中国在美国设立境外企业超过3000家,对美各类投资存量达到652.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存量是380.1亿美元,占整个投资存量的58.3%。美国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三大目的地,排在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之后。2004年末,中国企业通过对美的投资,为美国提供了近8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增长比较快速,但存量还比较低。2009年以来,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2014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75.96亿美元,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实现了对美国直接投资项下资本的净输出,也就是52.26亿美元。但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由于起步比较晚,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美国各类投资仅占美国吸引外资存量的近1%

    二是行业分布比较广泛,但相对集中。中国对美国投资覆盖了18个行业大类,从存量的行业分布看,在金融、制造、采矿、房产这4个领域的投资达到479.7亿美元,占到各类投资近八成。从境外企业数量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占中国在美设立企业数量的62%

    三是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这种并购大多是通过再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的。2014年,中国在美国实施了并购项目93个,金额达到76亿美元,联想控股公司通过联想集团(香港上市公司)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手机业务,这笔交易是31.2亿美元,我举的例子都是通过境外融资完成收购的。在中国香港融资,从统计意义上是要纳入中国香港的对外投资统计的。

    四是工程企业涉足美国的投资比较少,但是有一些亮点。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设立了建筑企业46家,多数是小型建筑装饰公司,大的企业有中建美国控股公司,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成为年营业额16亿美元,员工4000多人的美国本土化的建筑公司,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一个典范。

    五是对美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但涉及的领域差异明显。中国各类企业对美国的投资是比较活跃的,国有企业投资的领域集中在油气及基础设施领域,其他行业则是由中国非国有企业主导。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国的投资达到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张代表,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如果本周美联储确定要加息的话,这会对中国未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有更多的中国对外投资流入到美国?

    张向晨:谢谢你的问题。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也正在评估,但是我们初步的看法是,这个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中国的对外投资,特别是中国企业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因为中国企业对于美国的投资从根本上是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一个战略性的发展,都会综合考虑一些因素,东道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利率的政策,他们当然在考虑之中,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从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角度,他们会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再寻找自己合适的发展机遇。我想,从我们过去掌握的这些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对于到美国投资仍然持积极的态度。刚才我介绍的这些数据表明,特别是今年1-8月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中美在投资合作方面还是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相信,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高速增长的势头。

    谢谢。

    香港文汇报记者:随着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国外有关智库对中国的投资活动也进行了追踪,比如说美国的荣鼎集团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等等,请问国家统计局怎么样看待中国官方数据和国外官方数据以及这些智库发布的数据之间的差异?

    贾楠: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刚才我在前面已经介绍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是遵循了国际标准和原则,但是即使各国都遵循这些国际的标准和原则,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原因,使得对于任何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来讲,他的这些数据,凡是涉及到对外经济的一些统计内容,仍然会产生双边和多边的官方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时也是困扰着各国统计机构以及统计学家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为此制定一些相关国际标准的国际组织建议,各国的统计机构要正视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同时建议我们政府之间多进行统计数据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析差异可能存在的原因,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统计而言,由于按照投资的最终目的国这项统计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你要按照会计制度对它的分层级的统计数据进行分解,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撑这项工作。为此,为了确保一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数据的准确,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以及地区一般都是将投资的首个目的地作为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统计,中国也是如此。

    为了适应中国对外投资业务的发展需要,从2004年起,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目前我国已和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建立了双边的直接投资统计的合作机制,并且逐步开展工作。我相信,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工作会越做越好。

    关于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官方统计数据与智库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第三方的智库数据的来源可能是通过网络以及各种已经公开的一些报告,按照年度对中国企业计划进行对外投资的信息汇总形成的数据。中国官方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是按照国际的统计标准,对企业实际发生的直接投资进行统计汇总的。由于统计方法、统计原则和统计内容的不同,官方统计数据与有关智库之间的数据可能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建议,有关方面在发布数据时,应该同时公布数据搜集的方式、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这样更方便社会公众更好地使用数据,也容易理解不同数据来源造成的这些差异。谢谢。

    张向晨:刚才贾局长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想补充介绍一些情况。就像贾局长所说的,荣鼎、美国企业研究所是智库,不是政府的统计部门,这个智库的统计研究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和政府部门按照国际标准采用的方法是有差距的。举一个例子,比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荣鼎的统计,关于投资的时间,我们是按照投资交易的时间来进行统计的,但是荣鼎公司会按照企业披露的或者媒体上披露的一些信息来计算。再比如从投资内容来看,我们是按照企业分阶段,比如说一项投资分很多年完成,但是荣鼎公司会按照一次性的总的投资,全部投资都算在里面。我们按照10%股权的企业算作直接投资,但是荣鼎公司的研究是按照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才计入。还有,投资的范畴上,按照我们的统计标准,境外融资的投资是不计算在内的,但是荣鼎这些智库是把境外融资也算在里面。我举这些例子,大家可以看出差别。我想强调,我们是官方统计,是按照国际标准做的,但是有些智库,包括荣鼎和美国的企业研究所等所做的这些统计分析也是很有意义的,也是从他们的角度,对于这个很复杂的对外投资的统计做了一些探索,我觉得也值得钦佩和尊重,也可以让我们在研究当中进行比较。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看今天的内容,感觉虽然全球经济复苏有不确定性,中国自己下行压力也比较大,但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包括去年整体的总量还是排在全球第三。想请问政府在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谢谢。

    张向晨:的确如你所说,在我们中国的对外经贸工作当中,对外投资现在是一个亮点,这是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关,我们国家也到了一个资本输出的阶段,所以我们的对外投资保持了这样一个比较快速增长的势头。当然,为了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政府也做了一些努力,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是我们在不断深化境外投资的管理改革,这是为中国的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一个便利化的环境。我们在去年9月出台了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从2014106日到2015914日,商务部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一共完成了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和核准1万件,其中备案9959件,占总数的99.59%,核准41件,占总数的0.41%。这个数据可以说明,我们已经很大地简化了审批流程和审批数量,这个备案的手续也非常简便。这种改革便利了企业的对外投资,我们的信息就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件数比上年增加了3952件,同比增长了64.9%,这可以说提高了企业对外投资的便利化水平。

    二是加强规划引导。我们编制了对外投资合作的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以指导企业实现“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走出去”企业金融信贷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推动“一带一路”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引导企业参加跨区域的基础设施的合作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域的建设。

    四是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更新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地区)指南》和《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搭建各种服务平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在这里我也做点宣传,我们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指南覆盖了166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每年是更新的,很多中国企业到这些国家进行投资的基础信息,都在网上发布。

    五是完善多双边的保障机制。我们还在继续推动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合作和劳务合作等政府间的协定,来解决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法律问题。

    六是做好安全的风险防控,及时向企业通报境外安全突发事件,指导企业应对境外投资的各类经营风险。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截止到去年底,中国在境外的企业有近3万家,外界对中国企业在境外的投资状况有很多的说法,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看待的?

    张向晨:刚才我也介绍了一些情况,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东道国带来了福祉,包括我们雇佣了八十几万的外籍的员工,为东道国的政府上缴了一百多亿美元的税收,同时我们也向东道国的这些政府转让了技术,为当地的员工提供了培训机会,应当说,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当然我也知道,我们对外投资的舆论环境也是比较复杂的,同时在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也的确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方面我们是高度重视的,我们通过发布一些政策指导文件,包括境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来敦促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国外的经营要依法依规,同时要融入当地的社会,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积极的例子,我们正在收集这些好的案例,一方面会让所有的中国企业都了解现在在境外投资的环境,同时也敦促这些企业向好的企业学习,更好地使我们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新华社记者:我们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有没有对总体资金的规划和监管?尤其在监管层面。第二方面,对投资企业的资质有没有限定?投资的规模和行业有没有限制?谢谢。

    张向晨:应当说,对外投资企业是主体,企业就应该对投资的风险收益负责任,它要投资,这个资金是它的,它就要自己负责任。当然对外投资也涉及到一些国家政府的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比如我们有一些优惠的买方信贷,是东道国政府借了中国的钱,来运行一些项目的建设,是中国企业来参与的,对这部分资金,中国政府和政策性银行当然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事先的评估,来保证这个钱能够还得回来,也保证项目能够运行得下去。

    你说的资质的条件,刚才我已经讲了,我们现在已经把审批大大简化了。为什么还剩下41个项目需要进行审批呢?就是因为涉及到有风险的国家,有一些风险的领域,比如一些国家还在战乱之中,我们当然要限制这些企业去,因为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也会给国家和人员造成风险,我们只是对这些进行一些限制,其他的没有限制。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我有三个问题:第一,大家都知道2015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是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我想知道,在这个情况之下,中国政府怎样看待今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向?特别是2014年统计里面看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数字已经快超过吸引外资的情况,今年有没有逆转的情况?第二,在统计上看到,流量前20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之类的地区很多,在政府的分析当中,真正流入的方向是什么国家和地区?张代表刚才谈到了摩托罗拉的例子,我想了解一下真正流量的动向如何?第三,这20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单里,我们没有看到台湾地区,是真正没有还是有统计上的理由,是什么原因?

    张向晨:关于第一个问题,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对外投资,刚才我已经提到了,我们现在接近一个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平衡点,但是离那个平衡点还有一段距离。从总的趋势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会超过吸引外资,这是一个趋势,明年还是后年,我们只能是看具体的数据。但是从趋势上来分析,中国已经过了吸引外资的高速的或者超高速的增长期,我们现在说是到了一个平台期。如果你比较一下最近几年的数据,你就会发现,我们吸引的外资大概都在1200亿左右,有时候上下35个百分点,但是我们对外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这个势头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下去。国外的经济环境复杂,会对一些投资的行业比如采矿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在其他领域,外国资本投资的需求仍然是旺盛的,比如基础设施,比如制造业,比如服务业。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势头仍会保持下去。

    第二个问题,关于一些中国对外投资的企业选择在香港或者英属维尔京这些地方融资,去其他地方投资,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刚才贾局长和我都解释了,这种情况和境外一些融资条件的便利是有关系的,企业选择这些地方进行融资再投资完全是他们的自由。刚才贾局长提到,最理想的统计状态是统计投资的最终目的地国,但是政府在这方面有很多的困难,还不能做到,你说的那个情况,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制度来解决,但是我们在海外有使馆,有使馆的经商处,我们会了解一些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是一种信息的收集,还不是正式的统计数据,所以我不能提供给你。

    第三个问题,你说的台湾地区的投资统计,我的印象是有的,一会儿我的同事可以指给你在哪一页哪个地方。谢谢你的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代表提到了“一带一路”,在昨天落幕的上海合作组织经贸部长会议上,中方的“一带一路”也成为焦点之一,会议上启动了区域经济合作五年发展计划,您能否对这一情况做一个介绍?另外,现在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的现状是怎么样的?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张向晨: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所做的规划,一个主要的内容促进各方的投资合作。应当说,上合组织这些国家都是我们“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也是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点方向。自从两年前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来,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现在“一带一路”的愿景已经发布,我们是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应当说,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政府的工作是做好规划。我们现在正结合“十三五”规划,专门制订有关“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规划。同时我也想强调,“一带一路”的建设不是中国一方面的,是需要和沿线国家来商量的,同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企业仍然是主体,哪个项目成熟,哪个项目可以搞,并不是由政府来指定的,政府的作用是提供一些规划引导和政策的支持,最终是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投资的决策的。

    我们现在有一些“一带一路”重要的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有的正在研究和磋商之中,比如说中白工业园,这是我们和白俄罗斯的工业园建设,在习主席今年访问的时候,工业园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还推动一些重要的工程项目,包括尼泊尔地震之后,我们中国政府承诺要修一条重要的公路,叫阿尼哥公路,这条公路也是我们“一带一路”的重点工程。我们会根据“一带一路”的总体规划,跟沿线的国家来商量,由企业按照他们的投资意愿和市场需求最终作出决定。我相信,在“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取得明显的实质性的进展。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我们看到对外投资的前4大企业都是大国企,请问这种情况会有改变吗?而且在海外国企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我们有什么样的总结,以后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民企相对来说在得到机会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改善?

    张向晨:你刚才提到国企特别是大公司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排行前几位,这是实际情况。我刚才介绍了,国有企业有这样的特点就是规模比较大,资金的实力比较雄厚,如果按照单个企业对外投资量,可能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也想说,根据我们的统计,非公有制企业在快速增长,如果你不从单个的项目来看,而是从数量上来看,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数目要占到百分之六、七十,他们投资的金额也在快速增长,接近了对外投资的半壁江山。因为民营企业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的机制比较灵活,适应性也比较强。所以我想,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生力军,他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各自适合的领域来进行投资。

    刚才你提到有一些海外投资的企业经营不善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在中国民营企业里有,在中国的国有企业里也有。但是根据我们的统计,这里面应该有一个数字,就是说我们的经营业绩还是比较好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我们的统计,70%左右的企业还是盈利的,我们对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有些企业亏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有主观的因素,所以我们也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刚才我说了有一些好的案例,也有一些反面的案例需要总结,使这些中国企业引以为戒,使我们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能够走得更好更稳。

    刚才说的数字我可以提供给你,2014年,境外投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为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企业占了77.2%,亏损的占了22.8%。中央企业2000家境外企业当中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企业占74.4%,亏损的占25.6%。因此我们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境外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还是良好的。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您刚才讲到中国政府正在大力促进关于多双边保障机制,尤其是政府间的投资协定方面,中美之间的谈判已经进行二十多轮了,现在进展如何?另外,中方非常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国会的审查问题,是不是有一些新的突破?谢谢。

    张向晨:中国正在推进包括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工作。正如你所说的,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进行了21轮,第21轮的谈判刚刚在华盛顿结束。在新一轮的谈判当中,中国和美国都相互交换了新的改进过的负面清单,双方的代表对改进后的负面清单都进行了评估。我们认为,双方都做出了重要的实质性的改进,当然谈判还在进程当中。你提到的美国的安全审查机制,确实是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会在谈判中督促美国,在审查的方面能够提高透明度,能够简化程序,能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和对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造成的障碍。这个结果要看最后谈判的情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