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里,老人紧紧拉着黄久生的手。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黄久生在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里作演讲。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工地上,他是建筑队长,带着工友建起一座座坚固的高楼;会堂里,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和河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要把农民工的诉求形成提案和建议;敬老院内外,他是孤寡老人的儿子,为700多名老人养老送终;村子里,他是“主心骨”,为村里铺水泥路、通自来水,为乡亲们谋福祉……黄久生不愿意让时代的进步在故乡老屋留下太多痕迹。他要用这个留存早年记忆的老屋,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我是那个晏岗村出来的农民娃,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咱永远是名农民工党员”
9月2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内,1300多名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生,好奇地盯着一位校友代表走向演讲台。
这张红木演讲台,曾经接纳过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艺术界的大师以及多国政要,这一次它迎来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农民工。
52岁的黄久生,穿着一身黑色西服,上身露出干净的白衬衫和整齐的领带。清瘦的身体在演讲台前站定,十指干瘦、有些变形的双手紧捏着讲稿。
那双掌心至今仍留有老茧的手,曾握着镰刀收割过一垄垄水稻,搬起过数不清的砖块、掰弯过各种型号的钢筋,也触摸过人民大会堂里神圣的表决器、抚慰过孤寡老人的手。
演讲开始了,黄久生用大白话串起来的人生轨迹,像打开了一个藏满奋斗和责任故事的记忆盒子,盒里有多层空间,黄久生在其中各有不同角色:
工地上,他是建筑队长,带着工友建起一座座坚固的高楼;会堂里,他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和河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要把农民工的诉求形成提案和建议;敬老院内外,他是孤寡老人的儿子,为700多名老人养老送终;村子里,他是“主心骨”,为村里铺水泥路、通自来水,为乡亲们谋福祉……
吃过百家饭的苦孩子
感受到淳朴温情,黄久生梦想着长大后也成为像老党员黄传顺一样的人:“能帮助村里人,大家有困难了找我谈心,这多好!”
河南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散落在大别山区北部的几条山沟里。
如今,平整的水泥路铺设到山村的角角落落,自来水管延伸到村民家的厨房浴室,过去吃水的土井成为“遗址”。外出打工赚到钱的农民,纷纷回村推倒过去的老屋,建起时髦的二层小楼。
背靠着一个小山坡,三间“60多岁高龄”的土坯房,依然倔强地挺立着,看起来与邻家的楼房极不协调。
这三间空空荡荡的老屋,见证着黄久生苦涩的童年。
面对记者,71岁的老太太倪家荣,用手在膝盖上比划着46年前那场大雪的厚度。1971年农历腊月的一个大雪天,黄久生重病的母亲在这个老屋里撒手人寰,家里唯一的一条被子被剪成两块,一块放在母亲的棺材里,一块留着兄妹三个用。
母亲的离世让这个穷苦的家庭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刚满两岁的弟弟被过继到亲戚家,会点修锅补盆小手艺的父亲走村串巷维持生计,经常连着半个多月赚不到钱,也回不了家。6岁的黄久生照顾着4岁的妹妹黄久芳,过起了孤儿般的苦日子。
“真可怜呐,那是个苦孩子。”88岁的老生产队长李德启,坐在离土坯房10米远的一个老式藤椅上,说起过去的小邻居,激动得抬高了嗓门。
黄久生和妹妹还是在最饥饿的年纪里,感受到了农村里淳朴的温情。
小院里的大娘吕中秀,看到这兄妹俩常常“吃了这顿没下顿”、冬天还穿着脚后跟烂了洞的布鞋,除了照顾自己的3个孩子外,又多了一份母亲的责任,为黄久生兄妹纳鞋底、做衣服。
小男孩黄久生,到邻居家借米时会怯生生地把小碗放在背后。有时有人问他吃过饭没有,他总是饿着肚子撒个小谎。堂嫂倪家荣和其他乡亲,知道这个小男孩的脾性后,会拉他到家里给他找点东西吃。
近些年每次受邀到大学演讲,黄久生总是以“吃百家饭长大的农村娃”做开场白,“东家一碗稀米饭,西家一块窝窝头,这家一小碟咸菜,那家一条旧棉裤。”
童年时的黄久生,最敬佩村里的老党员黄传顺,“他就像全村人的主心骨,谁家有困难了都找他聊聊。”
小男孩,梦想着长大后也成为像老党员黄传顺一样的人:“能帮助村里人,大家有困难了找我谈心,这多好!”
上初一时,因交不起1.8元的学杂费,12岁的黄久生上山砍了两筐松枝,挑到镇上卖给炸油条的人。“他看我肩膀上磨出的血印子,每次给我两毛钱。那时两筐柴火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人家是在帮我啊!”
有能力了就帮助别人!善念,播下了种子。
两获鲁班奖的农民工
支部书记黄久生带领“工地党支部”,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益求精质量第一,带队承建的工程项目,两次获得国家最高建筑质量奖鲁班奖
29岁的李永超穿着干净的T恤衫牛仔裤,站在河南省新郑市西郊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踌躇满志地畅想自己的职业前景。
过去7年,从潢川农村走出来的这个年轻人,从一名建筑小工成长为工地的技术负责人。月薪一万多,有辆十多万元的轿车,在老家县城买了地段最好的房子。
从1986年开始,30年来,黄久生带领家乡累计12000多农民工,挥汗在一个个建筑工地。像李永超一样,他们从贫穷的小山村出发,走上脱贫之路。
1983年,18岁的黄久生,告别高中校园和潢川老家,到郑州西郊的工地当了一名运土的小工。拉着运土车,不足100斤的瘦弱身体,经常被车把翘得老高。
“使了吃奶的劲”搬砖头、提泥灰,干遍了所有杂活的黄久生,到了年底仍没有挣下多少钱,“不好意思回老家过年”。那一年的除夕夜,他孤零零地留守在工地。
此后的工地岁月,不甘只会卖力气的黄久生做起“有心人”。为请教技术,他给老师傅洗衣服、端洗脚水;为摸清建筑施工的门道,他省吃俭用买来建筑专业书籍,工余时间一本本地“啃”。
夜晚的工棚,多了一个秉烛读书的人。有一天,他干活太累了,晚上看书时不知不觉睡着了。蜡烛点着了书本和枕头,头发烧焦了,才惊醒酣睡中的黄久生。
就这样,凭着坚韧的毅力,他系统地学完建筑专业全部函授课程,取得了平顶山工学院的大专文凭。
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和过硬的专业知识,黄久生一路从只会干力气活的小工,成长为“靠技术吃饭”的大工,再到班长、队长,最后担任了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跟他一起干的潢川籍农民工,从最初的40多人,变成上千人、上万人。
1998年,黄久生鼓足勇气向老家的双柳树镇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对一个长年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入党并非易事。6年后,经过组织的全面考察,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5年,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立,黄久生当上支部书记。他深知农民工党员知识水平有限,要拧成“一股绳”不容易,一刻也不敢懈怠,定期召集支部50多名党员在工地上过组织生活,学习党的政策。到今年,这个“工地上的党支部”,已经发展到90多名党员。
农民工经常遭遇讨薪难。支部书记黄久生四处奔走,帮助很多农民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追回被拖欠的工钱。
“对工程有洁癖”的黄久生,只要看到一点瑕疵,他都要推倒重来。一次,他发现工友打的水泥柱子上有蜂窝面,虽然对工程质量影响不大,但还是让人砸掉重打。
支部书记黄久生带领“工地党支部”,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益求精质量第一,带队承建的工程项目,两次获得国家最高建筑质量奖鲁班奖,60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优质工程奖。
工作上较真的黄久生,生活中却“一点老板的架子都没有”。在新郑建筑工地上的保安队长朱会忠眼里,黄久生“穿得朴实,说话温和,从没大声训过人,在食堂角落里吃饭,跟工地上的人没啥两样。”
每年总有几个来自家乡或其他县市的孤寡、残疾老人,跑到工地上想找点活干,黄久生从不拒绝,他把这些出不了力气的老人安排给朱会忠。
于是,工地上出现了一支高龄老人保安队,9人中年龄最低的56岁,“每月给每人发3000元工资,实际上是在做慈善养着他们。”
700多个老人的儿子
老红军和老共产党员刘传江还记得革命年代党员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在老人的印象里,黄久生身上有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对待老人和乡人比亲人还亲”
300多公里外的双柳树镇上,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敬老院里,10多个老人坐在一排二层楼房的门口,前面是两大块菜地和一个食堂。
说到黄久生这个后生,这些七八十岁的孤寡老人,总是反复说着“大善人”这几个字。
老人排着队拉记者“参观”他们的房间,打开一个约两米高的衣柜,抱出来一摞摞棉衣、羽绒服,“炫耀”着黄久生给他们买的新衣。
对于没有多少生活物件的老人们,这个衣柜更像是他们的藏宝箱,舍不得穿的新衣被当成宝贝一样藏起来。70岁的黄本阁,打开床底柜的小门,掏出几双黄久生买来的新鞋子。
1996年春节前,为了让家乡的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户过个好年,打工“打出了名堂”的黄久生,拿出两万元,给老人们买了肉、米、油。此后,每年定期看望、照顾家乡的这些老人,成了这个农民工雷打不动的习惯。他照顾的老人从开始几十人,变成现在的700多人,看望老人时的采购单上除了肉、米、油,还写满了四季新衣、毛巾、被子、手纸、洗衣粉等一长串生活用品。
2008年,看到一些老人在家孤苦无依,他又出资在镇上建起了敬老院。
73岁的蔡长贵觉得,黄久生“虽然不是亲儿子,但比亲儿子还亲”。
黄久生担心老人们遇到难事联系不到他,就在每年给老人送油米时,把自己的手机号印在米袋子上。对敬老院的老人,他能记住每个人的生日,经常驱车四个多小时给老人祝寿,有时候还跑到后厨做上几个拿手菜。
敬老院里,逢人就说自己是“民国4年出生”的老红军和老共产党员刘传江,还记得在革命年代共产党员和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群众对我们好,我们把群众当亲人”。在老人的印象里,黄久生身上有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对待老人和乡人比亲人还亲”。
前几年,孤寡老人李鸿金患上了癌症,临终前只有一个心愿:“见不到久生,我闭不了眼。”从建筑工地匆忙赶回的黄久生,紧握着老人干瘦的手说:“您百年之后,我送您上山。”10多天后,老人去世,黄久生穿上白孝布,扮演了亲儿子的角色,为老人料理后事。
在老家晏岗村甚至整个双柳树镇,谁家有过不去的坎,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找黄久生帮忙,把他当成“主心骨”。
“小时候村里人、素不相识的人都帮助过我,我这辈子都想着怎么报答他们,怎么帮助更多的人。”知恩图报,黄久生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
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科学家、飞行员、工程师……同学们纷纷书写着美好又辉煌的未来。只有黄久生的理想,朴实得有些另类,他梦想着长大能当一个货车司机:“多拉货,多挣钱,回报那些给我饭吃、给我衣穿的人。”这篇把老师看哭了的作文,得了全班的最高分。
有诺必践。早在1986年春节前几天,到郑州建筑工地干活的第三年,终于攒下3000元的黄久生,留了几十块钱的路费,其余的钱全部买了香蕉、核桃、大枣以及当时流行的“的确良”布,从县城租了辆手扶拖拉机,把东西拉到村子里。看着拿到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的乡亲们,黄久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
今年9月2日,黄久生在北大百周年讲堂讲完他的故事后,一名新生代表感慨地说:“人生第一笔3000元钱,许多人会留着,用来扩大再生产,黄叔叔的选择是报答养育他的乡亲,最初的选择成就了他精彩人生。向您这份大爱担当致敬!”
“有献身精神的社会栋梁”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招收的第一个农民工学生,斩钉截铁地说道:“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身家再多、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
这已经是黄久生第二次走上北大百周年讲堂。
2013年9月,北大的开学季,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黄久生第一次登上百周年讲堂。
2011年,这位中建七局一公司的项目部经理,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萌生了去北大学管理的念头”。
然而,不懂英语,通不过招生入学考试,只有大专文凭,没法直接读研究生,黄久生的“北大梦”接连两年被击碎。
第三年,时任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冒大卫和副院长张志学,得知黄久生的经历后,决定对他破格录取。面试时,张志学提了一个条件,让黄久生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新生听。
入学后,课堂上艰深晦涩的理论,让黄久生觉得“很心累”。他不得不在下课后,像个好奇的小学生,一遍遍找老师请教那些之前闻所未闻的术语。
在导师张志学指导下,黄久生结合自己在建筑工地多年的经历,确定了硕士论文题目——《激励理论在工程建设员工管理中的应用》。那些天,北大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年过50的黄久生,坐在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中,一本接一本地“啃下”大部头专业书。
2015年5月3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庆典上,冒大卫在致辞中,特意提到了这个建院以来招收的第一个农民工学生。
黄久生被称作“有献身精神的社会栋梁”,他的名字与十多个学术新星、商界领袖、创业英雄、行业精英,一同出现在那篇讲稿中。
他对社会的奉献,以晏岗村为原点,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多的群体。
在郑州的工地上,这个党支部书记最初只是帮老家的工友讨工钱,没想到后来自己的名气,在农民工群体中逐渐传开。四川、贵州、安徽等地的农民工纷纷找上门来。
忙不开身,他不得不委托专业法律人士帮忙。一批律师、退休法官,成了党支部的法律顾问团。这些年,他和党支部已经为5000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000多万元。
站在北大百周年讲堂,台下坐满了成功的企业家和未来的商界人才,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身家再多、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
5年前,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让黄久生“做梦都没想到”。今年,这位农民工党员又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这让他觉得“光荣自豪的同时,压力很大”,“作为一名农民工党员是渺小的,但当选为党代表,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整个9月,这名党代表几乎每天都行走在钢筋水泥密布的建筑工地,与工友交谈,了解农民工的期盼和所需所求,“我要把基层农民工的声音带到大会上。”
“妈妈”吕中秀家客厅的墙面,装饰简单,一块不大的地方挂满了上小学的孙子得过的奖状,旁边是“儿子”黄久生手捧荣誉证书的照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了年纪的吕中秀,说不上来这些荣誉意味着什么,挂这些照片只为了想“儿子”时能随时抬头看一眼。
前些年,黄久生老家的三间土坯房,实在经受不住岁月的冲刷,已经疲惫地随时要轰然倒下。他请人加固了墙体,在草房顶上加盖了一层红瓦片。
房前的水田里,收割机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秸。不远处一座叫洪山寨的小山,将要被开发成特色旅游景区。在这个不断发生新变化的村子里,黄久生一直不愿意让时代的进步在老屋留下太多痕迹。
他要用这个留存早年记忆里的老屋,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管有多少荣誉、有多大荣誉,我还是那个晏岗村出来的农民娃,还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咱永远是名农民工党员。”(记者 完颜文豪)